用于床、床垫躺椅等等的调整装置以及可调整的支承装置

申请号 CN03816279.2 申请日 2003-07-10 公开(公告)号 CN1665432A 公开(公告)日 2005-09-07
申请人 奇莫塞斯股份公司; 发明人 M·维尔明; R·法蒙特; J·施奈德;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床、 床垫 、 躺椅 等等的调整装置(10),包括横向于调整方向(A)且尤其是在两侧延伸的、共同构成一个支承平面(12A)的支承部件(12)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改变所述支承平面的倾斜 角 度的驱动装置(24),所述调整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回转的起落杠杆(14)。为了实现一种特别简单构成的调整装置,建议,使至少一个可回转的起落杠杆(14)与多个相互间可相对转动的 纵梁 节段(16A-G)组合,从而使一般的起落运动与适配于身体的细部运动相互组合。
权利要求

1.用于床、床垫躺椅等等的调整装置(10),包括横向于调整方 向(A)且尤其是在两侧延伸的、共同构成一个支承平面(12A)的各支 承部件(12)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改变所述支承平面的倾斜度的驱动装 置(24),所述调整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回转的起落杠杆(14),其特征 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可回转的起落杠杆(14)配有多个能与该可回转的 起落杠杆分开地进行不同转动的纵梁节段(16A-G)。
2.用于床、床垫、躺椅等等的调整装置(10),包括横向于调整方 向(A)且尤其是在两侧延伸的、共同构成一个支承平面(12A)的各纵 梁节段(16),所述调整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改变所述支承平面的倾斜 角度的驱动装置(24),其中,所述纵梁节段构成一个活节链,其特征在 于,所述纵梁节段(16A,16B,16C,16D,16E,16F,16G)本身基本上完全地 共同容纳一个本身刚性的、用来使各纵梁节段相互调整的可回转的(刚 性)起落杠杆(14)。
3.用于床垫或衬垫、床、躺椅等等的可调整的支承装置,包括可回 转的纵梁,所述支承装置具有在所述纵梁之间延伸的、构成一个支承平 面(12A)的支承部件(12),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的各纵梁分别由至少 一个本身刚性的起落杠杆(14)构成,并且所述起落杠杆支撑一个相互 间可相对转动的支承部件-承载件(纵梁节段)的活节链。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的 纵梁节段构成一个活节链。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可调整的纵梁节段相对于以及通过所述可回转的起落杠杆(14)能纵向 和横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 一个可转动的纵梁节段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和横向导向件(18A)。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 梁节段可以通过可回转的起落杠杆在不同旋转方向上的转动而相互偏转。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 使至少一个、尤其是所有的纵梁节段转动,设有一个在这些纵梁节段与 可回转的起落杠杆之间起作用的滑杆导向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 一个纵梁节段或纵梁节段副是一个用于使纵梁节段相对于起落杠杆(14) 进行不同转动的装置的整体组成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可调整的纵梁节段是壳体形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整的壳 体形的纵梁节段一体地构成壳体调整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可调整的纵梁节段是两体分开的。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可回转的起落杠杆(14)在纵梁节段(16A至16G)中导引。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可回转的起落杠杆(14)与至少一个纵梁节段之间设一个强制导向。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起落杠杆(14,14’)构造成支架臂并且可回转地安装在调整装置的一 个机构或基础部分上,例如一个纵梁节段(16E)、一个格栅架(32)上 和/或一个框架(30)上。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至少两个相邻的纵梁节段之间设有一个防卡紧机构(26)。
17.用于床、床垫、躺椅等等的调整装置(10),包括横向于调整方 向(A)且尤其是在两侧延伸的、共同构成一个由各支承部件(12)形成 的支承平面(12A)的各纵梁节段(16),所述调整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 于改变所述支承平面的倾斜角度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纵梁节段构成 一个活节链,尤其是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 征在于,纵梁节段之一具有一个可驱动移出的支承部件(20),用以将该 纵梁节段支承在一个基础面上。
18.如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支承部件(20) 的纵梁节段(16G)具有一个摆杆(50),该摆杆传递用于移出/移入运动 的驱动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被驱动的起落 杠杆(14’)使具有可移出的支承部件(20)的纵梁节段(16F)的一个端部 抬起和/或下降。
20.如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杠杆(14’)使 摆杆(50)在起落杠杆(14’)转动时强迫地围绕一个摆动轴承转动。
21.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摆杆(50)设置在具有可移出的支承部件(20)的纵梁节段(16G)内 部或设置在该纵梁节段上。
22.如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可移出的支承部件(20)由具有刚性侧腿(20A,20B)的肘杆构成,其中 该肘杆围绕一个肘杆铰链(20C)相对于安装该肘杆的纵梁节段(16G) 回转活动地支承。
23.用于床、床垫、躺椅等等的调整装置,包括横向于调整方向(A) 且尤其是在两侧延伸的、共同构成一个支承平面(12A)的各纵梁节段 (16),所述调整装置具有多个用于改变所述支承平面的倾斜角度的驱动 装置,其中,所述纵梁节段构成一个活节链,该活节链至少由一个头部 部分(32A)、一个脚部部分(32B)和一个中间部分(32C)组成,尤其 是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确定 中间部分(32C)的两个纵梁节段(16E)的每个纵梁节段的驱动装置, 按下述方式安装一对电机(60A,60B),即,使各输出轴(62A,62B)基 本平行于相应的纵梁节段(16E)延伸并设置在一个基本通过所述纵梁节 段(16E)延伸的平面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节段 (16E)由安装两个相邻电机(60A,60B)的、超过其余纵梁宽度的壳体 组成。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纵梁 节段(16E)的两个电机(60A)和/或两个对置的纵梁节段(16E)的另 两个电机(60B)通过同步机构尤其是扭转管(14A或14A’)驱动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回转机构尤其是纵梁节段(16)的起落杠杆(14和/或14’)与电机(60A 和/或60B)的输出轴(62A和/或62B)平行错开地设置。
27.如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配属于头部部分或脚部部分的相互对置的纵梁的起落杠杆(14或 14’)可通过一个扭转管(14A或14A’)共同回转,并且在其扭转管一侧 的端部上分别与电机(60A或60B)的驱动传递机构进行回转驱动连接。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床、床垫躺椅等等的调整装置,包括横向于 调整方向延伸的、共同构成一个支承平面的支承部件或纵梁节段以及至 少一个用于改变所述支承平面的倾斜度的驱动装置,其中,设有至少 一个可回转的起落杠杆或者所述纵梁节段构成一个活节链。此外本发明 还涉及一个用于床垫或衬垫、床、躺椅等等的可调整的支承装置,包括 可回转的纵梁,所述支承装置具有在纵梁之间延伸的、构成一个支承平 面的支承部件。

背景技术

已知这种调整装置用于支承床垫。一个框架或至少侧面纵梁支撑着 各支承部件,这些支承部件构成用于床垫等等的支承平面。除了绷紧材 料、金属格栅架和类似部件以外主要需要弹性板条,它们构成一个所谓 的板条格栅架。所述调整装置有利于平躺、坐立或半躺位置的舒适性。
已知例如对于医用病床,为了改变其支承平面的倾斜度,使用通过 手或电机驱动的可回转的起落杠杆。这些起落杠杆本身通常是刚性的。 大多数的这种起落杠杆存在缺陷,它们在半躺或坐立位置是可见的,并 因此影响视觉印象。也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通过这种起落杠杆也只能使 两个直线延伸的部位(头部部分和脚部部分)相对于中间部分回转。而 不能使确定支承平面的侧面纵梁本身的曲线对人们的后背和臀部的更好 适配起到更多的作用。
因此作为可选择的解决方案,建议,所述侧面纵梁由活节链构成并 且节段相互间可以相对转动。这种转动通过压带或优选通过拉伸带或 导杆实现。但是,当人们想从伸展的平躺位置变换到一个适合身体的半 躺或坐立位置时,这种调整装置是特别复杂的,并且它由非常多的独立 部件组成。由WO01/26509A1特别明确地已知这一点。这种调整装置确 实构成了一个完工产品的非常漂亮的外观,因为支承、调整及驱动部件 完全组合在纵梁甚至床垫或衬垫里面。但是缺陷在于,除了复杂的结构 以外,不同纵梁节段的相互衔接或同时的相对转动只能不精确地控制。 但是总是期望,所述调整装置也能够在伸展的休息或平躺位置与垂直竖 起的坐立位置之间的不同中间位置分别保证人们的一个最佳的后背支承 和臀部支承以及可能的腿部支承,即首先是脊柱的最佳支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调整装置。本发明 的另一目的是,构成一个这种调整装置的结实的机械结构并且还允许适 合于身体的多项调整。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结实地构成一种结实的、 美观的调整装置,即,没有向外凸出或翘起的头部支承或背部支承。也 希望提高安全性。最后本发明的目的是,精确地或强制地给出纵梁节段 在使用者的一个平躺位置与一个竖立位置之间的每个一般倾斜位置中的 相互调整。
按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或2特征的调整装置,以 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3特征的可调整的支承装置。本发明的核心是至少 一个可转动的起落杠杆与多个相互间可相对转动的纵梁节段相组合,因 此使一般的调整运动与适合身体的细节调整运动相互组合。这种调整装 置导致一个结实的、构造非常简单的、视觉上美观的且有针对性地适合 身体的总体解决方案,如同由下面描述的实施例自然得出的那样。
从已知的且在市场上早就可以获得的可回转的纵梁加刚性的起落杠 杆的方案出发,按照权利要求1,使纵梁被分成多个纵梁节段,其中各 个纵梁节段与可回转的起落杠杆分开并且相互间不同地进行转动。从由 WO01/26509A1已知的用于床、床垫、躺椅等等的、具有两个平行的活 节链作为纵梁的调整装置出发,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纵梁节段本身共 同容纳一个自身刚性的、用于纵梁相互调整的可回转的起落杠杆。按照 权利要求3,对于用于具有可回转纵梁的床垫或衬垫、躺椅等等的可调 整支承装置,所述纵梁由自身刚性的可回转的起落杠杆组成;这些起落 杠杆支承一个相互间可相对转动的框架承载件的活节链,其中,对于这 种解决方案,所述起落杠杆是主宰的回转纵梁部件,它与一个具有相互 间可相对回转节段的链条形式的细部结构叠加作用。
因为在调高脚部部分的情况下作用在自由的脚部部分端部上的作用 力是相当大的,通常一个脚部部分支座负责将这个作用力支承在一个固 定的基础上,例如一个床框架上。这种脚部部分支座通常是简单的臂架, 它们一端回转活动地支承在格栅架上而另一端回转活动地支承在支承结 构部件、如床框架上。这种结构例如对于医用病床难以实现一个漂亮和 不显露的设计和例如在格栅架与一个床框架之间所需的精确协调性。此 外它妨碍通过手使脚部部分回转,这对于实际应用是不利的。为了在这 里实现一个简单的不外露的、在操作上不复杂的用于此类的这种脚部部 分支座,建议一个具有权利要求17特征的调整装置,它独立于权利要求 1至3的特征而具有独立的发明意义。据此至少一个纵梁节段具有一个可 驱动移出的支承部件,用于使纵梁节段支承在一个基础面上。优选可移 出的支承部件的驱动同时通过纵梁节段的调整驱动实现。这一点优选通 过一个回转活动驱动的起落杠杆实现。用于所述支承部件移出和移入的 一种特别简单的驱动传递装置是一个组合在相关纵梁节段中的摆杆。
为了能够使用于此类调整装置的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以不外露的安 装方式有效地装入,按照权利要求23的特征,建议各两个驱动电机成对 地安装在每个尤其固定的、相互对置的调整装置的纵梁节段里面。由此 在必要时可以使调整装置的头部部分或脚部部分在两个纵梁侧面上对称 地抬起或下降,而不会在头部部分和/或脚部部分的纵梁节段之间产生由 扭转引起的倾翻。由此对于相对较宽的床、床垫、躺椅等等也能够配备 小结构的驱动电机和简单的减速器,并放弃费事的防扭转装置。这种调 整装置也独立于如权利要求1至3和17所述的调整装置而具有独立的发 明意义。
上述的以及所提出的权利要求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本发明所使用的 结构部件,在其尺寸、造型、材料选择和工艺方案方面没有特别的排除 性条件,因此可以不受限制地采纳在本应用领域所公知的选择性条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内容的其它细节、特征和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和在下面对附 图的描述中给出,在附图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调整装置的例如多个实施 例。附图中:
图1A以竖立位置立体图示出一个用于床垫的可调整格栅架,
图1B以平躺位置立体图示出同一个可调整的格栅架,
图2以拆分立体图示出同一个格栅架的一个纵梁的端部,
图3A以中间的纵梁部分在插接位置的侧视图示出图2中纵梁的一个 简化的视图/实施例,
图3B以略微抬起的位置示出同一个内部的纵梁部件,
图3C以明显抬起的位置示出同一个内部的纵梁部件,
图3D以几乎完全竖立的位置示出同一个内部的纵梁部件,
图4A以分离立体图(对应于图2)示出图3A至3D的纵梁,
图4B示出同一个纵梁的组装状态,局部断开,
图5A至5D以一个系列的不同调整位置示出图3A至4B的纵梁部 件的脚部部分,
图6A以一个在构成脚部部分的纵梁节段内部的侧视图示出一个用 于床垫的可调整的格栅架的可选择实施例,具体地,是在可调整格栅架 的伸展的静止位置,
图6B至6E以格栅架的不同调整位置示出一个系列的同一格栅架的 细节,
图7A以未调整静止状态的俯视图示出一个用于床垫、躺椅等等的调 整装置的另一可选择的实施例,
图7B示出同一调整装置在一个长边上的电机安装处的细节放大图,
图8A以立体图示出图7A/B中的同一调整装置的一个用于头部部分 的组合起落杠杆副,
图8B以立体图示出图7A/B中的同一调整装置的一个用于脚部部分 的组合起落杠杆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1B示出一个用于床垫的格栅架,在其上实现本发明。一个 刚性的床框架30由例如木制的平行的纵向承载件30A和平行的横向承载 件30B组成。在纵向承载件30A之间安装一个可调整的格栅架32,其中 一个可多次转动的头部部分32A和一个可多次转动的脚部部分32B从对 应的侧面铰接在中间部分32C上。所述中间部分32C与刚性床框架30 的纵向承载件32A固定地、例如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格栅架32主要由两 个链式连接在平行纵向边缘上的纵梁16以及连接纵梁16的弹性板条或 框架34组装而成。两个纵梁16在所示且因此优选的实施例中由总共七 个纵梁节段16A至16G组成,它们相互间回转活动地连接,如同由下面 的描述所给出的那样。
图2示出一个纵梁16的头部部位。由视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纵梁16、 即每个独立的纵梁节段在垂直平面中是纵向分开的,并且其本身壳体形 地容纳一个基本与纵梁头部部位等长的、自身刚性的起落杠杆14并将起 落杠杆几乎完全包围在内部的纵梁部件16’与外部的纵梁部件16”之间。 所述壳体形的纵梁16或壳体形的纵梁节段16A至16D具有作为整体组 成部分的调整件18A,在头部部分32A通过起落杠杆14’的转动而向上 回转或下降时,调整件18A能使各纵梁节段相互间相对地并以相同或不 同的回转方向相互转动。借助于图3A至5D的两个实施例详细描述按照 本发明的调整装置的这些和其它特点。
如同由图3A至3D的系列图结合图4A至4B的立体图所给出的那 样,所述用于格栅架32的头部部分32A的起落杠杆14可以围绕扭转管 14A的轴线回转。对于在所示且因此优选的实施例中的回转驱动装置是 一个四分之一圆的扇形齿轮14B,在其起落杠杆一侧的扇形齿轮端部上 通过一个开孔14C通过活节链的一个端部嵌入一个活节链。在附图中未 示出的、由德国专利申请Nr.10231290.7已知的活节链的另一端由一个 驱动电机牵引,它在纵梁节段16E中在中间部分32C处延伸。所述扭转 管14A可以在所期望的情况下通过其端部支承在刚性床框架30和/或纵 梁节段16E的纵向承载件30A的相应轴承或开孔里面。所述扇形齿轮14B 可以满足一个凸轮板的功能。所述刚性起落杠杆14最好由金属或其它相 对抗弯的材料制成。如同在附图所示且因此优选的实施例那样,它一方 面具有侧面凸出销轴形式的成对调整件18B,如同下面还要描述的那样, 它们具有导或滑块的作用。此外所述起落杠杆14由于至少一个折弯 14D而与众不同,使得其走向不是一定直线的延伸。优选使至少一个折 弯14D对准一般的调整方向A。如同下面还要描述的那样,它这样构成 一个超比例的向前回转,主要是在最上端的头部部位,而不会由此使起 落杠杆14失去在壳体形或箱形纵梁16内部的完全组合位置。
组合在纵梁一侧的调整件18A由两个纵梁部件(内部的纵梁部件16’ 和外部的纵梁部件16”)的每个纵梁部件内部的滑杆导向件组成。内部和 外部的纵梁部件16’和16”的滑杆导向件镜像对称地构成和设置并在纵梁 16的垂直纵向部分平面的两侧延伸,因此使它们本身滑动地容纳起落杠 杆一侧的调整件18B的每个销轴副的一个销轴。
结合下面对附图3A至3D的描述详细给出调整装置的工作方式:由 这些附图可以看出,如上所述,与有选择的扭转管14A轴线重合的起落 杠杆14的唯一回转点在纵梁节段16E的端部(在附图中的左侧)上位于 箱形或壳体形纵梁16的大约下四分之一处,该纵梁节段确定格栅架32 的刚性中间部分32C。而用于使相邻纵梁节段16A至16E相互间相对转 动的回转铰链22基本位于靠近上纵梁平面的唯一高度上。由在图3A所 示的伸展位置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如果现在使起落杠杆14从其 在图3A所示的平位置向上回转到一个在图3B至3D所示的回转位置, 则在纵梁节段与起落杠杆中间产生一个相对的纵向偏移。由于在起落杠 杆一侧的调整件18B与纵梁一侧的调整件18A之间存在一个强迫导向, 如同在附图中所示且因此特别优选的那样,当纵梁侧的调整件18A由滑 杆导向件构成并且其走向具有一个以各纵梁节段的纵向延伸方向为基准 的倾斜角的时候,在上述相对纵向偏移情况下所述纵梁节段也必需相对 于起落杠杆执行一个相对横向偏移。这些倾斜角度在所述实施例中以沿 着连杆改变的倾斜走向实现。这些倾斜走向适配于所期望的运动曲线或 倾斜曲线。如同由图3B所示,在起落杠杆14向上回转时例如可以首先 仅使最上端的纵梁节段16A进行一个相对于其余纵梁节段的相对回转。 这一点通过调整件18A在纵梁节段16B和16C上的倾斜角度的斜率得到 强化。这种从调整件到调整件略微变大的倾斜角度使起落杠杆14在纵梁 节段16B和16C内部相对于静止位置(见图3A)略微倾斜地调整。
但是,当起落杠杆14继续向上回转到在图3C所示的位置时,在相 邻纵梁节段16B和16C之间的相对回转也随着增加。这一点在一个与向 上指向的起落杠杆14的调整方向A相反的回转方向中出现,以产生一个 所谓的脊柱前凸支承。上述相向回转运动通过不同的调整件18A的相应 的不同倾斜走向实现。比较图3C和3D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如同由图3A至3D的系列图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可转动的起落杠杆 14配有多个与起落杠杆的回转运动分开的不同的可转动的纵梁节段。同 样可以看出,所述纵梁节段本身基本上完全地共同容纳一个本身刚性的、 用于使纵梁节段相向调整的可回转的起落杠杆。最后还可以看出,可转 动的纵梁的支承和支承负荷完全被本身刚性的起落杠杆承受,其中所述 起落杠杆支承框架或弹性板条的相互间相对回转的承载件的活节链。
图3A至4B同样可以看出,至少一个可转动的纵梁节段具有至少一 个纵向导向件和横向导向件并且为此在纵梁节段与可回转的起落杠杆之 间最好一个滑杆导向件是有效的。最后可以看出,在相邻的可转动的纵 梁节段之间具有防卡紧机构26。它们优选位于回转铰链22对面的纵梁一 侧。它们例如可以由密封缝隙的圆环段构成,如同由图3D中的细节放大 图所示的那样。通过安装断口28可以实现弹性板条/框架34或其容纳体 的方便装配。这些断口最好在纵梁节段的顶部壳体壁中加工出来,如同 由图4A/4B所示那样,最好由外部和/或内部的纵梁部件上的单侧敞开的 缝隙构成。
最后,按照图5A至5D的系列图示出最好壳体形的纵梁节段16F和 16G的另一实施例,它们用于通过一体组合的调整件18A相对于起落杠 杆14’的纵向移动并且其调整件18B滑动地容纳在滑块副的轮廓里面。为 了简化的目的,一个在纵向承载件30A上可回转固定的脚支座20在这个 长的杠杆端部承受部分杠杆负荷,其中一个空隙20A在图5D的静止位 置容纳和/或搭接纵向承载件一侧的重心
图6A至6E示出一个可选择的纵梁16的脚部部分。每个单体的纵 梁节段在垂直平面中是纵向分开的,并且壳体形地由在附图中可以看出 的内部纵梁部件16’和对应的外部纵梁部件组成,图6A至6E构成一个 对内部纵梁部件16’的侧视图。还可以看出本身刚性的起落杠杆14’,所 述纵梁16本身容纳该起落杠杆并且在实际上完全包围在内部的纵梁部件 16’与外部的纵梁部件16”之间。
如同由图6A至6E的系列图给出的那样,所示起落杠杆14’对于格 栅架32的脚部部分32B可以围绕扭转管14A的轴线回转。为了回转驱 动具有一个未示出的四分之一扇形齿轮,在其上啮合一个活节链。由德 国专利申请Nr.10231290.7已知的活节链的另一端由驱动电机牵引,它 在中间部分32C中的纵梁节段16E中延伸。所述扭转管14A可以在所期 望的情况下通过其端部支承在刚性床框架30的纵向承载件30A的和/或 纵梁节段16E的相应轴承或开孔里面。所述刚性的起落杠杆14’最好由金 属或其它相对抗弯的材料制成。它一方面支承侧面凸出销轴形式的成对 调整件18B,这些销轴具有导块或滑块的功能,如同在附图中所示且因 此优选的那样。此外,所述起落杠杆14’还有一个特点在于,其具有至少 一个折弯14D’,因此其走向不是一定直线地伸展。优选使至少一个折弯 14D’在一般的调整方向A上对准。如同下面还要描述的那样,它除了提 供纵梁16弯曲铰接区的过载保护以外,还提供一个用于按照本发明的支 承部件移出的驱动功能,它也独立于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特征具有 独立的发明意义。
尽管在所示且在这方面优选的实施例中,上侧腿部件(纵梁节段16F) 在起落杠杆14’通过一个凸轮装置18A/18B回转时构成一个相对于起落 杠杆的相对运动,并且还在纵梁节段16F与16G之间插入一个折弯平衡 部件40,所述脚部部分32B的最外端节段(纵梁节段16G)在其紧靠相 邻纵梁节段16F的端部上仍然具有一个在顶部纵梁处的回转铰链22。这 个回转铰链22由起落杠杆14’的一个凸轮副36一起构成,即,通过使这 些凸轮回转活动地啮合在与其对应的纵梁节段16G的凹部里面。这种结 构能够在起落杠杆14’向上回转时使铰接点22、36抬起。由于销轴36的 回转活动的支承和下侧腿即两个平行纵梁节段16G的重量、连接纵梁节 段的支承部件12的重量和一个可能位于支承部件上的床垫的重量,使所 述纵梁节段16G的最外端(在附图中的右侧)总是能够保留在其位置固 定的基础上,如纵向承载件30A上。但是在此可能产生一个在方向D上 沿着支承平面如纵向承载件30A的移动。
为了能够使纵梁节段16G在起落杠杆14’向上回转时一起以一个确 定的长度抬起,在脚支座的轮廓中具有一个可移出的支承部件20。在所 示且在这方面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出的支承部件是一个弯折杠杆, 它具有两个相互间配有固定角度的侧腿20A和20B,它们围绕一个公共 的回转轴线20D回转活动地支承在端部的折弯处和纵梁节段16G的底 部。
在按照图2A的脚部部分伸展静止位置,所述支承部件20全都沉入 纵梁16里面,而一个围绕肘杆铰链20C的回转导致侧腿20A向下移出, 因此,所述纵梁节段16G在侧腿20A的自由端支承在一个基础例如纵向 承载件30A上时,使纵梁节段16F在附图中的右端抬起。这种抬起通过 侧腿20A的有效驱动而实现。
为此配有一个摆杆50,在一端上回转活动地嵌接起落杠杆14’的折 弯14D’,而在另一端上回转活动地嵌接支承部件20侧腿20B的自由端。 所述摆杆50在纵梁节段16F内部围绕摆杆50的销轴50C回转支承。在 所示实施例中,这个摆杆50由一个直线伸展的扁平材料的金属杆制成, 它在两端具有长孔50A和50B。在这个长孔中又嵌接起落杠杆14的一个 回转销轴14E和支承部件20的回转轴20D。通过使起落杠杆14’抬起并 因此使折弯14D’实现一个围绕回转铰链22、36相对于纵梁节段16G的 明显的回转运动,使所述摆杆50围绕其在纵梁节段16F内部的回转销轴 50C转动。这种由图2A至2E的系列图可以看出的摇动运动使与摆杆50 耦联的支承部件20强迫地回转,由此使支承部件从纵梁节段16G中驱 动地移出。当起落杠杆14’下降时再使支承部件20强迫地移入纵梁节段 16G。
由此使支承部件在另一结构部件上的耦联成为多余的。确切地说, 是实现一个组合在纵梁16里面的脚部部分杠杆驱动。此外这个杠杆驱动 与在一个基础或基础面上的持久支承无关,而是相互独立地实现。因此 也能够使脚部部分超过在图6E中所示的最高抬起位置例如通过手工向 上移动。同样可以使移出运动和/或支承部件20与基础的接触只以一个 确定的起落杠杆14’角位置或一个确定的角度范围实现。
按照本发明的纵梁-活节链原则上也可以只由一个用于头部部分的 纵梁节段、一个用于中间部分的纵梁节段和一个用于脚部部分的纵梁节 段组成。
在按照图7A至8B的另一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对于相同功能的结构 部件仍使用相同的标记符号。这个实施例也可以非常有利地用于上述实 施例中,其特点在于,所述中间部分32C的刚性纵梁部件16E具有两个 相互平行地安置在纵梁部件16E中的电机60A和60B,其输出轴62A和 62B基本平行于纵梁节段16E延伸。外置的电机60A例如通过一个驱动 螺杆驱动一个直线导引的滑块63A,它牵引一个嵌接在一个扇形齿轮14B 上的活节链64A,如同在2002年7月10日的德国专利申请10231290.7 中详细示出的那样并通过在图7A及图8A和8B中的双箭头表示。为此 优选使用的与扭转管14A或14A’抗扭转连接的四分之一圆的扇形齿轮 14B对于在两个起落杠杆14平面中的头部部分和在脚部部分与两个起落 杠杆14’错开地设置,因此使活动的纵梁节段在一个唯一的垂直平面中延 伸。
虽然相互成对配设的电机60A及60B在相互对置的纵梁中的同步也 可以通过电动方式实现,但是已经证实,通过与扭转管连接起作用的强 迫耦联是特别简单和有效的。
               附图标记清单
A   调整方向               26  防卡紧机构
D   移动方向               28  安装断口
10  调整装置               30  刚性的床框架
12  支承部件               30A 纵向承载件
12A 支承平面               30B 横向承载件
14  起落杠杆               32  格栅架
14A 扭转管                 32A 头部部分
14B 扇形齿轮               32B 脚部部分
14C 开孔                   32C 中间部分
14D 折弯                   34  弹性板条/框架
14D’折弯                  40  弯曲平衡部件
14’起落杠杆               50  摆杆
16  纵梁                   50A 长孔
16’ 内部的部分              50B 长孔 
16”外部的部分             50C 销轴
16A-16G纵梁节段            60A 电机
18  调整件                 60B 电机
18A 纵梁侧的调整件         62A 输出轴
18B 起落杠杆侧的调整件     62B 输出轴
20  脚支座(支承部件)       63A 滑块
20A 侧腿                   63B 滑块
20B 侧腿                   64A 活节链
20C 肘杆铰链               64B 活节链
20D 回转轴
20E 空隙
22  回转铰链
24  驱动装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