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抗震床

申请号 CN201610900077.3 申请日 2016-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6579855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今关和道; 发明人 今关和道;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组装式抗震床,其能够针对震灾时有可能发生的房屋倒塌、房顶、窗玻璃等的掉落等来保护使用者,并且即使在大幅横向晃动时其倾倒的可能性也很低。组装式抗震床由 框架 构造体(1)、 床垫 载置台(5)以及床垫(6)构成,框架构造体(1)由底部框架(2)、腿部框架(3)、支承框架(4)构成,底部框架构成为包括一对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一对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以及中央底部框架(23),腿部框架构成为包括一对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以及一对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在由这些支承框架形成的支承面上载置有床垫载置台,将床垫收纳于该床垫载置台。
权利要求

1.一种组装式抗震床,其由框架构造体(1)、床垫载置台(5)以及床垫(6)构成,框架构造体(1)由底部框架(2)、腿部框架(3)、支承框架(4)构成,
所述组装式抗震床的特征在于,
底部框架(2)由与床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的一对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相对于床长度方向而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一对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以及在这些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之间设置于大致中央的中央底部框架(23)构成,
腿部框架(3)由一对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以及一对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构成,其中,一对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形成为由两个腿部(311)、以及将这些腿部(311)连接的一个连接部(312)构成的倒U字形状,一对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形成为由三个腿部(321)、以及将这些腿部(321)连接的一个连接部(322)构成的M字形状,
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在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上立起设置,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在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上立起设置,
在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上,在该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的两个腿部(311)的大致延长线上设有用于对支承框架(4)进行收纳的切缺构造,在支承框架(4)上设有以与该切缺构造对应的方式形成的切缺构造,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的切缺构造与支承框架(4)的切缺构造形成为相互卡合的状态,由此通过两个支承框架(4)将一对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彼此连接,
在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上,在该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的三个腿部(321)的大致延长线上设有用于对支承框架(4)进行收纳的切缺构造,在支承框架(4)上设有以与该切缺构造对应的方式形成的切缺构造,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的切缺构造与支承框架(4)的切缺构造形成为相互卡合的状态,由此通过三个支承框架(4)将一对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彼此连接,
在由这些支承框架(4)形成的支承面上载置有床垫载置台(5),
将床垫(6)收纳于该床垫载置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抗震床,其特征在于,
床垫载置台(5)形成为由底面、以及在底面沿垂直方向立起设置的三个立起面构成的箱式的床垫收纳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抗震床,其特征在于,
在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以及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上设有孔部,在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的腿部(311)以及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的腿部(321)上设有与这些孔部对应的突出部(3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抗震床,其特征在于,
在支承框架(4)的两端设有引导板(43),该引导板(43)用于对各支承框架(4)的切缺部(35)与各腿部框架(3)的切缺部(35)的卡合进行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抗震床,其特征在于,
在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的两端设有凹状构造(25),在中央底部框架(23)的两端设有凸状构造(24),在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设有与这些凹状构造(25)及凸状构造(24)对应的凸状构造(24)和凹状构造(25)。

说明书全文

组装式抗震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由框架构造体、床垫载置台以及床垫构成的组装式抗震床。

背景技术

[0002] 在地震多发的国家,对于设置抗震机构的需求很大。这对于在一般的家庭、旅馆设施等处所使用的床等寝具也一样,尤其是在平成23年3月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以后,该趋势显示出强烈的态势。东京都也重新考虑了平成18年5月公布的“东京因首都直下型地震而受到的灾害的预估”,并于平成24年4月公布了新的灾害预估。在该预估中,作为有可能导致较大的灾害波及东京的首都直下型地震而选定了东京湾北部地震(M7.3),对由此导致的灾害的规模等进行了计算、预估,假设若发生首都直下型地震,则仅在新宿区也有可能导致3,600等以上的建筑物倒塌(完全毁坏)。
[0003] 因此,东京都针对木造房屋的抗震化而在规定条件的基础上实行辅助,抗震掩体、抗震床等也成为辅助的对象装置。然而,至今开发出的抗震床均为将上部覆盖的顶盖式的具有高度的机构,因此,该抗震床是在大幅的横向晃动时倾倒的可能性高的物体。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组装式抗震床,其能够针对震灾时有可能发生的房屋倒塌、房顶、窗玻璃等的掉落等来保护使用者,并且即使在大幅的横向晃动时其倾倒的可能性也很低。
[0005] 该课题通过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组装式抗震床而得到解决。在本发明的组装式床中,框架构造体由底部框架、腿部框架、支承框架构成。为了形成为抗震构造,使得框架构造体的各部件形成为具有重量的制的部件。因此,在组装后的完工状态下,难以向房屋搬入。通过设为组装式的构造,能够在将各部件搬入至房屋内之后进行组装。
[0006] 框架构造体的底部框架由与床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的一对长度方向底部框架、相对于床长度方向而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一对横截方向底部框架、以及在这些横截方向底部框架之间设置于大致中央的中央底部框架构成。另外,腿部框架由一对长度方向腿部框架以及一对横截方向腿部框架构成,其中,一对长度方向腿部框架形成为由两个腿部、以及将这些腿部连接的一个连接部构成的倒U字形状,一对横截方向腿部框架形成为由三个腿部、以及将这些腿部连接的一个连接部构成的M字形状。此时,长度方向腿部框架在长度方向底部框架上立起设置,横截方向腿部框架在横截方向底部框架上立起设置。在长度方向腿部框架上,在该长度方向腿部框架的两个腿部的大致延长线上设有用于对支承框架进行收纳的切缺构造,在支承框架上设有以与该切缺构造对应的方式形成的切缺构造,长度方向腿部框架的切缺构造与支承框架的切缺构造形成为相互卡合的状态,由此通过两个支承框架将一对长度方向腿部框架彼此连接。另外,在横截方向腿部框架上,在该横截方向腿部框架的三个腿部的大致延长线上设有用于对支承框架进行收纳的切缺构造,在支承框架上设有以与该切缺构造对应的方式形成的切缺构造,横截方向腿部框架的切缺构造与支承框架的切缺构造形成为相互卡合的状态,由此通过三个支承框架将一对横截方向腿部框架彼此连接。在由这些支承框架形成的支承面上载置有床垫载置台,将床垫收纳于该床垫载置台。
[0007] 由此,在该抗震床的支承框架的下方,确保了能容纳几位成年人的较大空间。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框架构造体的构造,本发明的组装式抗震床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
[0008] 在本发明的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床垫载置台形成为由底面、以及在底面沿垂直方向立起设置的三个立起面构成的箱式的床垫收纳构造。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床垫载置于床垫载置台上,在将床垫收纳于床垫载置台上之后,床垫在床垫载置台上既不偏移也不移动,其位置在床垫载置台上变得稳定。
[0009] 在本发明的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在长度方向底部框架以及横截方向底部框架上设有孔部,在长度方向腿部框架的腿部以及横截方向腿部框架的腿部上设有与这些孔部对应的突出部。由此,极其容易将腿部框架立起设置于底部框架上,从而本发明的抗震床的组装变得容易。在此基础上,组装后的抗震床具有足够的强度。
[0010] 在本发明的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框架的两端设有引导板,该引导板用于对各支承框架的切缺部与各腿部框架的切缺部的卡合进行引导。由于支承框架、尤其是长度方向支承框架具有相当程度的长度,因此,通过设置引导板而提高了组装的容易性。
[0011] 在本发明的其它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在横截方向底部框架的两端设有凹状构造,在中央底部框架的两端设有凸状构造,在长度方向底部框架设有与这些凹状构造及凸状构造对应的凸状构造和凹状构造。由此,组装后的底部框架、框架构造体乃至抗震床整体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抗震床的框架构造的立体图。
[0013] 图2是本发明的抗震床的框架构造的侧视图。
[0014] 图3是本发明的抗震床的床垫载置台的图。
[0015] 图4是在本发明的抗震床中使用的床垫的图。
[0016] 图5是本发明的抗震床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0017] 图6是本发明的抗震床的抗压试验结果。
[0018] 附图标记说明
[0019] 1   框架构造体
[0020] 2   底部框架
[0021] 3   腿部框架
[0022] 4   支承框架
[0023] 5   床垫载置台
[0024] 6   床垫
[0025] 7   踩踏箱
[0026] 8   帘
[0027] 9   掉落物躲避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图1示出本发明的抗震床的框架构造体1的立体图。该框架构造体1构成为将各部件搬入至室内之后在室内进行组装的组装式构造。
[0029] 框架构造体1主要由底部框架2、腿部框架3以及支承框架4构成。底部框架2由图1中沿床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以及相对于该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一对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而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在该实施例中,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以及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由细长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在该实施例中,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的长度形成为约2050mm,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的长度形成为约1450mm。
[0030] 在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之间、且在其大致中央处设有中央底部框架23。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底部框架23以与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平行的方式推移,并与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同样地由细长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
[0031] 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以及中央底部框架23分别在两端部具有凸状构造24或凹状构造25。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在中央底部框架23的两端设有凸状构造24,在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的两端设有凹状构造25。所设的凸状构造24形成为使圆形的一部分缺少的大致圆形的构造,凸状构造24与中央底部框架23形成为由弦部分连接的状态,该弦部分通过将圆形的一部分除去而形成。凹状构造25形成为与此对应的大致圆形的构造。
[0032] 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与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之间的连接,通过设在这些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和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上的凹状构造25及凸状构造24而实现。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凸状构造24及凹状构造25分别形成为圆形,因此,仅通过平面内的滑动则无法实现连接。为了使这些凸状构造24及凹状构造25卡合,将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或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的一方向上方抬起,并以使抬起后的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或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的凸状构造24或凹状构造25嵌入于另一方的凹状构造25或凸状构造24的方式使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或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下降,由此实现连接。其结果为,仅通过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无法将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与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之间的连接解除。
[0033] 在本实施例中,在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的两端设有凹状构造25,在中央框架的两端设有凸状构造24,但当然还能够将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的两端、中央底部框架23的两端均设为凹状构造25或凸状构造24。
[0034] 在底部框架2上立起设置有腿部框架3。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上立起设置有一个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在一个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上立起设置有一个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
[0035] 在本实施例中,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具有三个腿部321、以及将这些腿部连接的连接部322,整体形成为字母表中的“M”字的形状。三个腿部321以配置成均等间隔的方式立起设置于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上,两端的腿部321位于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的两端部,中央的腿部321位于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的中央。
[0036] 在本实施例中,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具有两个腿部311以及将这些腿部连接的连接部312,整体形成为字母表中的U字颠倒后的形状。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配置为位于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的大致中央。在本实施例中,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形成为在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的两个腿部311之间所形成的间隔、和在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的腿部311与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的腿部321之间所形成的间隔相等,并且配置在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上。由此,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整体的长度被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的腿部311大致均等地分为三等份。
[0037] 腿部框架3(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相对于底部框架2(长度方向底部框架21、横截方向底部框架22)的连接,通过将在腿部框架3的腿部端部设置的突出部33插入于在底部框架2设置的孔部24而确立。
[0038] 在腿部框架3的上侧设有切缺部35。在本实施例中,在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上,三个切缺部35设置于位于各腿部321的上方的部位。在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的上侧,两个切缺部35同样设置于位于各腿部311的上方的部位。
[0039] 在图1中能够进一步理解支承框架4。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三个长度方向支承框架41。图中仅记载有这些长度方向支承框架41中的、位于图中最左侧的一个。在本实施例中,使用2个横截方向支承框架42。图中仅示出2个横截方向支承框架42中的1个横截方向支承框架42的一端。
[0040] 在支承框架4上设有与上述的腿部框架3的切缺部35对应的切缺部35。该切缺部35与支承框架4的两端相比稍微位于内侧。为了使支承框架4的切缺部35与腿部框架3的切缺部35的卡合变得容易,在支承框架4两端部设有引导板43。
[0041] 腿部框架3(长度方向腿部框架31和横截方向腿部框架32)的高度H,被规定为借助腿部框架3而在支承框架4与地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蹲伏状态或者匍匐状态的成年人(图2)。在本实施例中,地板面至支承框架4上表面的高度为约600mm。若在支承框架4上载置后述的床垫载置台5(图3)以及床垫6(图3、4等),则地板面至床上表面的高度为约900mm,因此,能够设置抽屉式的踩踏箱7而使相对于床上的升降变得容易(图2)。可以考虑在该踩踏箱7中预先保管紧急时的药品等。
[0042] 在支承框架4上载置有床垫载置台5(图3)。在本实施例中,床垫载置台5形成为由底面51、以及从底面51沿铅垂方向立起设置的三个铅垂方向面52构成的箱式。底面51由四个板上部件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床垫载置台5由不锈钢等形成。在图3中能够观察到在床垫载置台5上(或床垫载置台5内)载置(或收纳)有两个床垫6。
[0043] 图4示出床垫6的其它实施方式。图3中示出了将两个床垫6载置于床垫载置台5的实施方式,图4中仅示出一个床垫6。该床垫6形成为所谓的双人尺寸的基准尺寸。其长边约为1950mm,短边为1400mm。床垫6的厚度形成为200mm。
[0044] 图5中示出本发明的组装式抗震床的一个其它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组装式抗震床上还设有开闭式的帘8。由此能够从外部遮挡在床下所形成的空间。
[0045] 图5中,在组装式抗震床的使用状态下的与头部相应的位置设有掉落物躲避机构9。由此,即使在发生震灾时窗玻璃等的碎片等相对于床上的人掉落,也能够针对这些碎片对脸部进行防护。
[0046] 最后对本发明的组装式抗震床的抗压测试结果进行说明。以对抗震床的整个上表面施加载荷的整体压方式、以及仅对抗震床上表面的一部分施加载荷的局部压力方式而实施试验。图6中示出试验结果。如图所示,当对整体施加了载荷时,在施加了10t的载荷的情况下也没有在本发明的抗震床的构造中发现异常。在局部载荷试验中,在施加了9.76t的载荷的时刻发现了轻微的变形。在震灾等时,假设即使在木造房屋完全毁坏、且房顶掉落的情况下,通过钻入至本发明的抗震床的下方而躲避掉落物,由此也能够确保安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