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长椅

申请号 CN201611065642.5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6852602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6
申请人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发明人 王兆勇; 蔡明霖;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新型长椅,所述新型长椅包括座椅和椅背,所述椅背为可翻转成桌子的翻转椅背,所述翻转椅背的两端与座椅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一对四边形 扶手 ,所述翻转椅背的两侧与一对四边形扶手中的后边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中下边的一端与座椅两侧的中部通过 铰链 连接。所述新型长椅是在现有休闲座椅的 基础 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实用性功能,如临时办公桌的功能、临时就餐的功能、临时储物的功能、遮阳避雨等功能。而且上述新增加的功能在使用后,可以方便地恢复到原有休闲座椅的状态。该新型长椅具有使用方便、功能齐全、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等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长椅包括座椅和椅背,所述椅背为可翻转成桌子的翻转椅背,所述翻转椅背的两端与座椅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一对四边形扶手,所述翻转椅背的两侧与一对四边形扶手中的后边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中下边的一端与座椅两侧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中下边的长度等于下边的铰接端到座椅后边缘之间的长度,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前边的长度等于铰接端到座椅前边缘之间的长度,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上边的长度长于下边的长度,其一端凸出于前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为双层椅背,所述双层椅背中的前面一层靠背为可翻转靠背,后面一层靠背为固定靠背,固定靠背与向上延长的座椅支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靠背为插接结构,在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中的后边上设有插槽,所述翻转靠背的两侧与插槽插接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靠背上设有向前面和/或向两侧延伸的翻板或推拉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椅面为活动椅面,所述活动椅面插接在座椅支架上的插槽内,或嵌入座椅支架上的镶嵌槽内,所述活动椅面的一面为硬面一面为软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底部至少设有一层隔板,所述隔板与座椅支架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上设有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有伸缩板和/或抽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底部至少设有一个储物箱,储物箱内设有隔板。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的两个后椅支架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杆或支杆插座,在所述支杆上装有遮阳伞或遮阳棚,或在所述支杆上装有照明灯。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长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公共场所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长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公共场合的休闲长椅功能单一,大多由混凝土、大理石建造而成,或由木材和等材质组造。其中混凝土和大理石建造的休闲长椅结构比较单一、体形较大而显笨重,不利于美观且不易搬动和维修。由木材和铸铁等材质组造的休闲长椅通常以铸铁为骨架、以木材为坐板和靠背板,这种休闲长椅安设于缺少保护设施的露天公共场合容易因长期的日晒雨淋造成木质腐朽或铸铁锈蚀,因而这种休闲长椅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另外,这种休闲长椅的椅脚通常没有安装能与地面紧固连接的装置,长椅难以稳固地安装在地面上而易发生松动,使用时有倒伏的危险隐患且容易发生被盗的现象。现代生活的人们离不开随时随地的电脑办公,或在休闲的时候进行餐饮,现有的座椅不能满足上述多功能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结构进行必要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桌椅两用,而且可以进行方便折叠的。新型长椅。
[0004] 一种新型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长椅包括座椅和椅背,所述椅背为可翻转成桌子的翻转椅背,所述翻转椅背的两端与座椅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一对四边形扶手,所述翻转椅背的两侧与一对四边形扶手中的后边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中下边的一端与座椅两侧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为了使得休闲椅的靠背翻转为桌子后,其重心不会前倾,同时能够保证使用时方便舒适,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中下边的长度等于下边的铰接端到座椅后边缘之间的长度,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前边的长度等于铰接端到座椅前边缘之间的长度,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上边的长度长于下边的长度,其一端凸出于前边;
为了使得休闲椅的靠背翻转为桌子后,人们坐在椅子上仍有靠背可以依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椅背为双层椅背,所述双层椅背中的前面一层靠背为可翻转靠背,后面一层靠背为固定靠背,固定靠背与向上延长的座椅支架固定连接;
为了使人们方便地座入具有双层靠背的座椅上,不被翻转为桌子后的靠背所遮挡,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翻转靠背为插接结构,在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中的后边上设有插槽,所述翻转靠背的两侧与插槽插接配合;
为了尽量扩大翻转为桌子的靠背的实际使用面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翻转靠背上设有向前面和/或向两侧延伸的翻板或推拉板;
为了适用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是坐在座椅上的人们感到舒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座椅的椅面为活动椅面,所述活动椅面插接在座椅支架上的插槽内,或嵌入座椅支架上的镶嵌槽内,所述活动椅面的一面为硬面一面为软面;
为了方便人们坐在休闲座以上办公时,放置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被弄脏,又不占用座椅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座椅底部至少设有一层隔板,所述隔板与座椅支架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人们坐在休闲座以上办公时,放置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被弄脏,又不占用座椅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隔板上设有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有伸缩板和/或抽屉
为了方便人们坐在休闲座以上办公时,放置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被弄脏,又不占用座椅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座椅底部至少设有一个储物箱,储物箱内设有隔板;
为了避免坐在休闲座椅上的人们被阳光暴晒,或被雨淋,或在昏暗的时候增加光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座椅的两个后椅支架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杆或支杆插座,在所述支杆上装有遮阳伞或遮阳棚。或在所述支杆上装有照明灯;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新型长椅是在现有休闲座椅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实用性功能,如临时办公桌的功能、临时就餐的功能、临时储物的功能、遮阳避雨等功能。而且上述新增加的功能在使用后,可以方便地恢复到原有休闲座椅的状态。该新型长椅具有使用方便、功能齐全、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05] 图1是本发明新型长椅靠背翻转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新型长椅靠背翻转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爆炸图;
图中:1、座椅;2、翻转椅背;3、四边形扶手;4、铰链;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0007]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新型长椅,所述新型长椅包括座椅1和椅背,所述椅背为可翻转成桌子的翻转椅背2,所述翻转椅背2的两端与座椅1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一对四边形扶手3,所述翻转椅背2的两侧与一对四边形扶手3中的后边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3中下边的一端与座椅1两侧的中部通过铰链4连接;本发明为了使得休闲椅的靠背翻转为桌子后,其重心不会前倾,同时能够保证使用时方便舒适,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3中下边的长度等于下边的铰接端到座椅1后边缘之间的长度,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3前边的长度等于铰接端到座椅1前边缘之间的长度,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3上边的长度长于下边的长度,其一端凸出于前边;本发明为了使得休闲椅的靠背翻转为桌子后,人们坐在椅子上仍有靠背可以依靠,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椅背为双层椅背,所述双层椅背中的前面一层靠背为可翻转靠背2,后面一层靠背为固定靠背,固定靠背与向上延长的座椅支架固定连接(图中未示);本发明为了使人们方便地坐入具有双层靠背的座椅1上,不被翻转为桌子后的靠背所遮挡,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翻转靠背2为插接结构,在所述一对四边形扶手3中的后边上设有插槽,所述翻转靠背2的两侧与插槽插接配合(图中未示);
本发明为了尽量扩大翻转为桌子的靠背的实际使用面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翻转靠背2上设有向前面和/或向两侧延伸的翻板或推拉板(图中未示);本发明为了适用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使坐在座椅上的人们感到舒适,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座椅1的椅面为活动椅面,所述活动椅面插接在座椅支架5上的插槽内,或嵌入座椅支架5上的镶嵌槽内,所述活动椅面的一面为硬面一面为软面;本发明为了方便人们坐在休闲座以上办公时,放置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被弄脏,又不占用座椅1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座椅底部至少设有一层隔板,所述隔板与座椅支架5固定连接(图中未示);本发明为了方便人们坐在休闲座以上办公时,放置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被弄脏,又不占用座椅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隔板上设有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有伸缩板和/或抽屉(图中未示);本发明为了方便人们坐在休闲座以上办公时,放置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被弄脏,又不占用座椅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座椅1底部至少设有一个储物箱,储物箱内设有隔板(图中未示);
本发明为了避免坐在休闲座椅上的人们被阳光暴晒,或被雨淋,或在昏暗的时候增加光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座椅的两个后椅支架5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杆或支杆插座,在所述支杆上装有遮阳伞或遮阳棚。或在所述支杆上装有照明灯(图中未示);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示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