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运输船

申请号 CN201610330088.2 申请日 2016-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5966570A 公开(公告)日 2016-09-28
申请人 浙江海洋大学; 发明人 高良军; 朱根民; 周领; 竺柏康; 竺振宇; 张红玉; 高建丰;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原油 运输设备。一种 风 能 原油运输船,包括船体、位于船体前端外部的保险板和位于保险板前端的触发板,保险板通过第一倒钩在第二倒钩上而同船体固接在一起,保险板和船体之间设有消能棒和驱动保险板远离船体的第二 弹簧 ,消能棒包括外套和可拔插地连接于外套的芯棒,芯棒设有若干排沿芯棒轴向分布的插孔,插孔内插有剪切销和使剪切销的外端伸出插孔的第一弹簧,触发板设有向后移动而驱动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分离的 推杆 ,船体设有 风 力 发 电机 。本发明具有能够降低触礁时传递给船体的碰撞 能量 和利用 风能 发电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船不能够降低触礁碰撞时传递给船体的碰撞能量而导致的安全性差和不能够利用风力发电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原油运输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地连接于船体前端外部 的保险板和可伸缩地连接于保险板前端的触发板,所述保险板设有第一倒钩,所述船体设 有第二倒钩,所述保险板通过第一倒钩在第二倒钩上而同所述船体固接在一起,所述保险 板和船体之间设有消能棒和驱动保险板远离所述船体的第二弹簧,所述消能棒包括外套和 可拔插地连接于外套的芯棒,所述芯棒同所述外套配合部分的周面上设有若干排沿芯棒轴 向分布的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有剪切销和使剪切销的外端伸出插孔的第一弹簧,所述外套 同所述船体连接在一起,所述芯棒同所述保险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触发板设有向后移动而 驱动所述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分离的推杆,所述船体还设有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 的导向缸,所述保险板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穿设在所述导向缸 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钩沿所述导向缸径 向可伸缩地插接于所述导向缸,所述导向缸和第二倒钩之间设有使第二倒钩伸出的第三弹 簧,所述第二倒钩沿导向缸径向外端的前侧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推杆贯穿所述保险板且 同所述导向斜面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还设有驾驶 台,所述驾驶台包括桌脚、连接于桌脚上端的抽屉架和连接于抽屉架上的桌面,所述桌面设 有载物板和联动机构,所述载物板的前后左右四侧都设有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一端通过铰 链同所述桌面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同所述载物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载物 板通过支撑弹簧支撑于所述抽屉架上方,所述桌脚包括下段和下段螺纹连接于下段上端的 上段,所述上段设有托和位于托块上的轴头,所述轴头可转动地穿过所述抽屉架,所述抽 屉架搁置在所述托块上,所述轴头的上端设有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端铰接于 所述载物板边缘的插杆和设置于所述侧围板边缘的插孔,所述插杆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插 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的上表面设有镜面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层的下表面设有沿上 下方向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载物板设有通孔,所述镜面 层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同所述载物板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穿设在所述通孔 内,所述镜面层的下表面同所述载物板抵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脚还包括电机和动力切 换机构,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和电机轴,所述电机壳同所述手柄固接在一起,所述轴头连接 在所述电机轴的一端,所述动力切换机构包括启动所述电机的开关、驱动所述开关的按压 杆、将电机轴同手柄连接在一起的滑动连接于手柄内的插销和驱动插销插入到电机轴中的 插入弹簧,所述插销位于所述开关和按压杆之间,所述插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设有同 所述按压杆配合以驱动所述插销脱离电机轴的驱动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能原油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绝缘体和设置于绝缘体的接线箱,所述接线铜箱同所述电机的线圈电连接 在一起,所述接线铜箱设有贯通到所述绝缘体内的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中滑动连接有接线 套,所述接线套包括沿接线套轴向分布的绝缘段和同接线铜箱抵接在一起的导电段,所述 绝缘体内设有通过接线铜箱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气腔和通过气腔内的气体膨胀进行驱 动的用于驱动导电段同所述接线铜箱错开的过载响应气缸

说明书全文

原油运输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原油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风能原油运输船。背景技术
[0002] 船是常用的上运输交通工具。在中国专利申请号961914769、公开日为1997年12 月17日、名称为“带骑式顶推船的一体式拖船/驳船”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船。船经常用于原油运输。现有的船包括船体和安装于船体的配套部件。现有的船都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够降低触礁碰撞时的碰撞能量,因此产生触礁时船体被撞破的可能性大,从而导致运输原油时的安全性降低;不能够利用提供电能。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触礁时传递给船体的碰撞能量的风能原油运输船,解决了现有的船不能够降低触礁碰撞时传递给船体的碰撞能量而导致的安全性差和不能够利用风力发电的问题。
[0004]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风能原油运输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地连接于船体前端外部的保险板和可伸缩地连接于保险板前端的触发板,所述保险板设有第一倒钩,所述船体设有第二倒钩,所述保险板通过第一倒钩在第二倒钩上而同所述船体固接在一起,所述保险板和船体之间设有消能棒和驱动保险板远离所述船体的第二弹簧,所述消能棒包括外套和可拔插地连接于外套的芯棒,所述芯棒同所述外套配合部分的周面上设有若干排沿芯棒轴向分布的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有剪切销和使剪切销的外端伸出插孔的第一弹簧,所述外套同所述船体连接在一起,所述芯棒同所述保险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触发板设有向后移动而驱动所述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分离的推杆,所述船体还设有风力发电机。推杆使第一倒钩同第二倒钩分离开后,保险板和触发板之间至少具有使芯棒中的一个插孔移出到位于外套外部的空间。本发明行驶过程中,如果产生触礁,则触发板首先受到向后的挤压而后移,推杆后移时去触发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使得二者脱开,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保险板前移,芯棒随同保险板一起前移而从外套中拔出,剪切销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插孔,由于船是继续前移的,所以触发板继续后移而推动保险板后移,保险板后推芯棒而使得芯棒重新插入到外套中、芯棒插入过程中配合外套将剪切销剪切断而实现消耗掉碰撞能量,从而降低对传递给船体的能量,从而起到保护船体的作用。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给船通过电力。
[0005]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缸,所述保险板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穿设在所述导向缸中。能够使得保险板更加可靠地推动芯棒后移,提尚了碰撞吸能时的可罪性。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倒钩沿所述导向缸径向可伸缩地插接于所述导向缸,所述导向缸和第二倒钩之间设有使第二倒钩伸出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倒钩沿导向缸径向外端的前侧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推杆贯穿所述保险板且同所述导向斜面对齐。触发时的可靠性好、且对保险板进行复位时方便。
[0007]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还设有驾驶台,所述驾驶台包括桌脚、连接于桌脚上端的抽屉架和连接于抽屉架上的桌面,所述桌面设有载物板和联动机构,所述载物板的前后左右四侧都设有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一端通过铰链同所述桌面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同所述载物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载物板通过支撑弹簧支撑于所述抽屉架上方,所述桌脚包括下段和下段螺纹连接于下段上端的上段,所述上段设有托和位于托块上的轴头, 所述轴头可转动地穿过所述抽屉架,所述抽屉架搁置在所述托块上,所述轴头的上端设有手。使用时将工具搁置到桌面的载物板上,在工具的重量作用下载物板下降且驱动支撑弹簧收缩、侧围板以铰链为轴向下转动,从而使得桌面形成以载物板为底面侧围板为侧壁的凹坑而将工具限位住而防止工具沿水平方向滑动而掉落。侧围板的设置能够使得桌面上存放较小的工具时,工具不会经载物板和围栏之间的间隙而掉落。当需要调整桌面的高度时, 通过转动手柄使得上段相对于下段转动而改名上段拧入下段的深度来改变桌脚的高度。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抽屉架设有导向筒,所述载物板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设在所述导向筒内。能够有效防止载物板升降过程中产生晃动。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弹簧位于所述导向筒内且支撑在所述导向柱的下端。结构紧凑。
[0010]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载物板边缘的插杆和设置于所述侧围板边缘的插孔,所述插杆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插孔中。能够避免侧围板垂直指向工具。侧围板垂直指向工具时容易导致工具表面损伤。
[0011] 作为优选,所述下段的下端设有刮片和滚轮,所述刮片设有同所述滚轮抵接在一起的刮刃。设置滚轮,移动书桌时方便省力。滚轮转动时,刮刃能够将粘附在滚轮上的异物刮下,防止异物长期粘附在滚轮上而导致滚轮表面产生凹凸不平,产生凹凸不平则会增大移动时的振动,移动时振动大则容易导致工具损坏。
[0012] 作为优选,所述载物板的上表面设有镜面层,所述镜面层的下表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载物板设有通孔,所述镜面层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同所述载物板固定在一起。设置镜面层, 当工具一端搁置在载物板上、另一端搁置在侧围板上时能够顺畅地滑动到完全支撑在载物板上,使得将工具搁置在载物板上时的方便性更好(如果不设置镜面层,则放置工具时需要将工具对准载物板进行放置,否则可能产生工具不能够滑动到载物板上的现象产生)。当镜面层磨损而导致表面粗糙时,能够方便地取下镜面层进行更换。
[0013]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镜面层的下表面同所述载物板抵接在一起。能够提高镜面层同载物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14] 作为优选,所述桌脚还包括电机和动力切换机构,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和电机轴, 所述电机壳同所述手柄固接在一起,所述轴头连接在所述电机轴的一端,所述动力切换机构包括启动所述电机的开关、驱动所述开关的按压杆、将电机轴同手柄连接在一起的滑动连接于手柄内的插销和驱动插销插入到电机轴中的插入弹簧,所述插销位于所述开关和按压杆之间,所述插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设有同所述按压杆配合以驱动所述插销脱离电机轴的驱动斜面。既能够人工也能够电动转动轴头来升降桌脚。当通过电机驱动拉杆转动时,按压按压杆,按压杆朝向开关平移的同时按压驱动斜面而使得插销平移而同电机轴脱离,按压杆移动到穿过避让孔而按压到开关或被开关感应到时(如果为感应开关则感应即可)时,插销完全从电机轴中脱出使得手柄同电机轴断开且电机得到启动,电机启动后驱动拉杆转动而实现将螺纹段螺纹连接到螺纹孔中。当拔出按压杆时,开关断开而使得电机停止,由于按压杆失去了对插销的阻拦作用,在插入弹簧的作用下插销重新插到电机轴中,此时转动手柄时能够驱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驱动拉杆转动,也即能够进行人工转动。
[0015]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绝缘体和设置于绝缘体的接线箔,所述接线铜箔同所述电机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铜箔设有贯通到所述绝缘体内的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中滑动连接有接线套,所述接线套包括沿接线套轴向分布的绝缘段和同接线铜箔抵接在一起的导电段,所述绝缘体内设有通过接线铜箔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气腔和通过气腔内的气体膨胀进行驱动的用于驱动导电段同所述接线铜箔错开的过载响应气缸。给电机接线时,将电源线插入接线套中而实现同接线套的电连接,正常状态时为导电段同接线铜箔连接在一起即是电导通的。当过载时线路会产生温升,气腔内的气体会生产膨胀,气腔的气体膨胀时过载响应气缸产生动作而驱动接线套在接线孔内滑动,当温升到设定温度时则过载响应气缸驱动到接线套滑动到导电段同接线铜箔错开,从而实现断电;当故障消除后温度会下降,温度下降则气腔内的气体收缩,收缩的结果为使得接线套在接线孔内朝同温升时相反的方向滑动,当温度恢复到正常值时则导电段又重新同接线铜箔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0016]作为优选,所述过载响应气缸包括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将所述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分割为封闭腔和开放腔,所述封闭腔同所述气腔连通,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通过连接杆同所述接线套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0017]作为优选,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的轴线同所述连接套的轴线平行。能够提高过载响应气缸驱动接线套移动时的可靠性和进一步提高结构紧凑性。
[0018]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接线铜箔位于所述接线孔的下端,所述绝缘段位于所述导电段的下方,所述绝缘段同所述接线孔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孔内填充有导电液。能够避免多次动作产生磨损后而产生电气接触不良现象和防止动作时产生打火。
[0019]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段设有将绝缘段同接线孔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外密封圈和用于将绝缘段同电源线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内密封圈。能够既保证接线套同接线铜箔可靠地密封连接在一起,而且能够降低移动时的阻力。
[0020]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段的内周面设有支撑滚珠。能够进一步降低移动时的阻力,以提高动过载响应时的灵敏度。
[0021]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段的内周面设有沿导电段径向向内拱起的内支撑弹片、外周面设有沿导电段径向向外拱起的外支撑弹片。既能够提高电器接触时的可靠性,又能够降低移动时的阻力以提高响应灵敏度。
[0022]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有效降低触礁时船体所受到的撞击力,提高了船体的安全性;能够利用风力进行发电;工作台不但存放工具时方便,而且能够对存放于桌面上的工具进行有效限位、避免工具从桌面上滑落下;高度可调,能够方便地适应不同高度的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右视不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A—A截面不意图。
[0025]图3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发明产生触礁时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的D处的局部放大不意图。
[0029]图7为图6的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8为本发明中的驾驶台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实施例一中的驾驶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2]图10为实施例二中的轴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图10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图12为实施例二中的接线端子的放大示意图。
[0035]图13为实施例二中的接线端子同电源线连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0036]图中:船体1、导向缸11、第二倒钩12、第三弹簧13、导向斜面121、密封罩14、风力发电机15、动力切换机构2、开关21、按压杆22、插销23、避让孔231、驱动斜面232、插入弹簧24、止孔25、接线端子3、接线铜箔31、接线孔32、透气孔321、绝缘体33、接线套34、绝缘段341、导电段342、外密封圈343、内密封圈344、支撑滚珠345、内支撑弹片346、外支撑弹片347、气腔35、过载响应气缸36、过载响应气缸缸体361、封闭腔3611、开放腔3612、气孔3613、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连接杆363、气道37、电源线38、触发板4、推杆41、第四弹簧42、保险板5、第一导杆51、第一倒钩52、消能棒6、外套61、芯棒62、插孔621、剪切销63、切断导引槽631、第一弹簧64、第二弹簧65、抽屉架7、支撑弹簧71、导向筒72、桌面8、凹坑81、载物板82、通孔821、侧围板83、导向柱84、镜面层85、连接柱851、螺纹孔852、螺栓86、铰链87、联动机构88、插杆881、插孔882、合页883、驾驶台9、桌脚91、滚轮911、刮片912、刮刃9121、上段913、下段914、托块915、轴头916、工具94、电机95、电机壳951、电机轴952、减速机953、手柄96、。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8]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风能原油运输船,包括船体I和触发板4。触发板4遮挡在船体I前端(即船头)的外部。船体I上设有风力发电机15和驾驶台9。
[0039]参见图2,在触发板4和船头I之间还设有保险板5。保险板5可伸缩地连接于船体I前端外部。保险板5和船体I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5和若干消能棒6。第二弹簧65用于驱动保险板5远离船体I也即驱动保险板5朝前(槽图中左方)移动。消能棒6包括外套61和可拔插地连接于外套的芯棒62。外套61同船体I连接在一起。芯棒62同保险板5连接在一起。船体I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缸11。保险板5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51。第一导杆51穿设在导向缸11中。触发板4通过若干第四弹簧42支撑于保险板5的前方,使得触发板4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触发板4完全覆盖住保险板5。
[0040]参见图3,芯棒62的同外套配合部分的周面上设有若干排沿芯棒62轴向分布插孔621。每一排插孔621中的插孔沿芯棒的周向分布。插孔621内可伸缩地插有剪切销63和使剪切销的外端伸出插孔的第一弹簧64。剪切销63位于外套61内时,第一弹簧64处于收缩储能状态。[0041 ]参见图4,导向缸11的前端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倒钩12。第二倒钩12沿导向缸11径向可拔插地设置于导向缸的外表面上。导向缸11和第二倒钩12之间设有使第二倒钩伸出的第三弹簧13。第二倒钩12沿导向缸径向外端的前侧上设有导向斜面121。保险板5设有第一倒钩52。第二倒钩12和第一倒钩52钩接在一起时,第三弹簧13处于自由状态、第二弹簧65处于弹性收缩储能状态。保险板5设有限位孔53。触发板4设有推杆41。推杆41穿过限位孔53且同导向斜面121对齐。
[0042]参见图5,当发现要触礁时,人工后推触发板4而使得触发板4朝向保险板5靠拢。触发板4驱动推杆41后移,推杆41后移挤压导向斜面121而使得第二倒钩12沿导向缸11径向收缩,第二倒钩12同第一倒钩52脱开、第三弹簧复位而使得第二倒钩12复位,第二弹簧65驱动保险板5相对于船体I前移,保险板5驱动芯棒62从外套61中拔出。
[0043]参见图6,芯棒62中移动到位于外套61外部的插孔621中的剪切销63在第一弹簧64的作用下伸出插孔。
[0044] 参见图7,剪切销63上还设有切断导引槽631。剪切销63伸出时,切断导引槽631同芯棒62的表面平齐。该设计能够使得受到碰撞时,剪切销63按照预定位置准确地剪断、避免剪断位置不准确而导致的剪切销断下的部分卡在芯棒和外套之间而导致芯棒62折弯,影响可靠性和芯棒的重复利用。
[0045]参见图6,船体I继续前行而产生触礁或碰撞时,碰撞力后推保险板5,保险板5推动芯棒62重新插到外套61内,该过程将剪切销63被剪切断而起到吸收碰撞能力的作用,使得传递给船体的碰撞力降低。且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自动重新勾上。
[0046]本实施例中是以人工驱动触发板而产生触发的,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地设计为在推杆使第一倒钩同第二倒钩分离开后,保险板和触发板之间至少具有使芯棒中的一个插孔中的插孔移出到位于外套外部的空间,则能够在触礁的瞬间进行自动触发。以下的实施例中也是如此,后续对该改进不做重复说明。
[0047]参见图7,驾驶台9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桌脚91、抽屉架7和桌面8。
[0048] 桌脚91包括下段914和上段913。下段914的下端设有滚轮911和刮片912。刮片912设有刮刃9121。刮刃9121同滚轮911抵接在一起。上段913的下端螺纹连接在上段913的上端。上段913设有托块915和位于托块上的轴头916。轴头916可转动地穿过抽屉架7。抽屉架7搁置在托块915上。轴头916的上端设有手柄96。
[0049]抽屉架7还设有若干个导向筒72。每一个导向筒72中都设有支撑弹簧71。支撑弹簧71为压簧。
[0050]桌面8设有载物板82和侧围板83。载物板8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根导向柱84。导向柱84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一根导向柱84各穿设在一个导向筒72内。支撑弹簧71支撑在导向柱84的下端而使得导向柱84将载物板82支撑住。导向筒72的高度大于支撑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的长度减去支撑弹簧的最大收缩量的差,即载物板82抵接到导向筒72上时支撑弹簧71没有收缩的到极限状态。载物板82的前后左右四侧和围栏21之间都设有侧围板83。侧围板83的一端通过铰链87同桌面8铰接在一起。侧围板83的另一端通过联动机构88同载物板82连接在一起。联动机构88包括插杆881和插孔882。插杆881的一端通过合页883铰接于载物板82的边缘。插杆881的另一端穿设在插孔882中。插孔882设置于侧围板83的边缘。本发明处于自由状态时,载物板82和侧围板8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同桌面8平齐。
[0051]载物板82设有通孔821。载物板82的上表面设有镜面层85。镜面层85的下表面同载物板82的上表面抵接在一起。镜面层85的下表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柱851。连接柱851的下端面上设有螺纹孔852。连接柱851穿设在通孔821内。镜面层85通过螺栓86穿过通孔821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852中同载物板82固定在一起。
[0052]参见图9,使用时,将工具94搁置到载物板82上,在工具94的重量作用下载物板82下降且驱动支撑弹簧71收缩,在工具94的直接挤压下或/和载物板82的驱动下侧围板83以铰链87为轴向下转动,以上动作的结果为桌面8上形成凹坑81而将工具94限位住、使得工具94不会沿水平方向滑动而掉落且侧围板83的存在使得载物板和围栏之间不会有大的间隙。载物板82是通过联动机构88实现对侧围板83的驱动的。当移除工具94后,在复位弹貪36的作用下载物板82复位,载物板82复位时在联动机构88对侧围板83的驱动作用下侧围板83也复位到水平状态。
[0053]当需要调整高度时,通过转动手柄96,手柄96驱动上段913相对于下段914转动,转动的结果为上段拧入下段的深度改变而使得桌脚91的高度升降。
[0054]当镜面层85需要更换时,取下螺栓86将旧的镜面层85向上拔出、然后按照上新的镜面层即可。
[0055]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10,桌脚还设有电机95和动力切换机构2。电机95包括电机壳951和电机轴952。电机壳951同手柄96固接在一起。电机壳951设有接线端子3。轴头916通过减速机953连接在电机轴952的一端。电机轴952的另一端穿设在手柄96内。
[0056] 参见图11,动力切换机构2包括开关21、按压杆22、插销23和插入弹簧24。开关21和按压杆22位于插销23的两侧。开关21固定在手柄96内。开关21为按压开关,由于控制电机95启动与停止。按压杆22穿设在手柄96中。插销23滑动连接于手柄96内。电机轴952设有供插销23插入的锁止孔25。插销23设有避让孔231。避让孔231供按压杆22超过插销23去驱动开关21。避让孔231朝向按压杆22的一端设有驱动斜面232。插入弹簧24用于驱动插销23插入到电机轴952中的锁止孔25中。
[0057] 参见图12,接线端子3包括绝缘体33和设置于绝缘体表面的接线铜箔31。绝缘体33同电机壳951固接在一起。接线铜箔31同电机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接线铜箔31设有接线孔32。接线孔32贯通到绝缘体33内。接线孔32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端封闭的盲孔。接线铜箔31位于接线孔32的下端即开口端。接线孔32中滑动连接有接线套34。接线套34包括绝缘段341和导电段342。绝缘段341和导电段342沿接线套34轴向分布。绝缘段341位于导电段342的下方。绝缘体33内设有气腔35和过载响应气缸36。接线铜箔31构成气腔35的壁的一部分。过载响应气缸36至少有两个。过载响应气缸36沿接线套34的周向分布。过载响应气缸36包括过载响应气缸缸体361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将过载响应气缸缸体361分割为封闭腔3611和开放腔3612。封闭腔3611通过气道37同气腔35连通。开放腔3612设有气孔3613、即通过气孔3613同大气连通而实现开放。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通过连接杆363同接线套34中的绝缘段341连接在一起。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的轴线同接线套34的轴线平行。
[0058]绝缘段341套设有外密封圈343。外密封圈343为橡胶圈。外密封圈343将绝缘段341同接线铜箔31密封连接在一起。绝缘段341内周面上设有内密封圈344和若干支撑滚珠345。导电段342的内周面设有内支撑弹片346。内支撑弹片346为沿导电段径向向内拱起的拱形结构。导电段342的外周面设有外支撑弹片347。外支撑弹片347为沿导电段径向向外拱起的拱形结构。导电段342通过外支撑弹片347同接线铜箔31抵接在一起。接线孔32的上端设有透气孔321。
[0059]参见图13,引人电源给电机时,将电源线38从接线孔32位于接线铜箔31的一端插入接线套34中。内密封圈344将绝缘段341同电源线38密封连接在一起。内支撑弹片346同电源线38弹性抵接在一起而将导电段342和电源线38导电性连接在一起。在接线孔32中加入导电液。
[0060]当过载时接线铜箔31会产生温升,气腔35内的气体会生产膨胀且碘产生升华而使得气腔35内的气压升高,气压升高的结构为气腔35中的气体进气道37流到封闭腔3611中而驱动(开放腔3612中的压力始终保持同大气压相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向上移动。过载响应气缸活塞362通过连接杆363驱动接线套34在接线孔32内上移。当温升到设定温度时则过载响应气缸36驱动接线套滑动到导电段342同接线铜箔31错开、而绝缘段341同接线铜箔31接触,从而实现断电。当故障消除后温度会下降,温度下降则气腔35内的气体收缩和碘变成固态而使得气腔36内的气压下降,下降的结果为使得接线套34在接线孔32内向下滑动,当温度恢复到正常值时则导电段342又重新同接线铜箔31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0061]参见图11,本实施例进行动力切换的过程为:当按压杆22处于拔出状态时,在插入弹簧24的作用下,插销23插入到避让孔231中而将手柄96和电机轴952连接在一起,此时开关21处于断开状态,电机95为停止的,只能人工转动,即人工转动手柄96,手柄96通过插销23驱动电机轴952—起转动,电机轴952转动时带动轴头916转动而实现上段的转动。
[0062]需要进行电机驱动时,按压按压杆22,按压杆22下移的同时在驱动斜面232的作用下,插销23拔出避让孔231的套设使得按压弹簧24储能。当按压杆22作用到开关21时,插销23完成拔出避让孔231即电机轴952同手柄96断开、此时电机95得电而启动,电机启动后电机轴952转动而驱动轴头916转动。当拔出按压杆22而使得按压杆失去对开关21的作用时,电机失电停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