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土壤改良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581222.0 申请日 2017-07-17 公开(公告)号 CN107459418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2
申请人 安徽光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世防; 盛学松; 郭徽; 李建军; 冯雷洋; 程保傲;
摘要 林地 土壤 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翻新 土地,翻耕深度40-50cm,翻新土地,翻耕深度30-40cm,翻新土地,翻耕深度50-60cm,将秸秆碾碎,撒料,从上至下再翻新5次,喷洒清 水 ,塑料 薄膜 封盖,一周至两周后,晴天去除塑料薄膜,暴晒6小时,即可。本 发明 既能提高投入成分的利用率,又能提高林地已有成分的利用率。本配方各组分密切配合,保持水分延长肥效,有效防止林地水肥被树根吸收的问题,既能增加 植物 必需的 营养元素 ,又能通过改善 耕作层 环境,提高作物对耕层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作物生长,从而改良林地。本配方各组分的配施比例是经过多年的 定位 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大田示范应用,在试验结果和示范应用中得出的科学配方。
权利要求

1.林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40-50cm,撒料,将改良辅助材料铺设在待改良土壤表层,所述改良辅助材料为改良粉,具体包括:
有机混合料25-35份,草炭20-30份,珍珠岩5-10份,蛭石20-30份,草木灰10-20份;干燥,研磨,得到改良粉;
通过洒设备将土壤熟料加水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干草,控制土壤熟料的湿度不低于60-80%;
保湿并发酵,持续12小时,去除塑料薄膜;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30-40cm,撒料,将改良辅助材料喷洒在待改良土壤表层,改良辅助材料为改良液,具体包括:
腐植酸铵50-80份,腐植酸10-20份,灰10-20份,农林保水剂5-10份,硫酸铵10-
20份,磷酸氢二铵10-20份,氯化钾8-15份,化锰1-4份,氧化锌1-2份,三氧化钼0.5-1份,以上组分加1000-1500份水混合,加热至70℃,取20-30份复合肥,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即可;
通过洒水设备将土壤熟料加水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干草,控制土壤熟料的湿度不低于60-80%;
保湿并发酵,持续18小时,去除塑料薄膜;
烟草秸秆筛选去杂,粉碎至10cm以下,在温度为400~440℃的厌氧条件下化,即得烟草秸秆生物炭粉,再按重量比1:0.5~5将炭粉与硫酸溶液充分搅拌混匀2~4h,然后自然干至含水量5~10%;
将风干的烟草秸秆放置在阳光下,暴晒3天,再将烟草秸秆至于药水罐中浸泡3-4天,取烟草秸秆至于细砂中,再将药水罐中的药水倾倒在细砂上,将细砂装入金属箱内,加热金属箱,至金属箱内的细砂结团,冷却后,破碎,烟草秸秆浸泡在杀菌剂与水的混合液中,3天后,取出秸秆;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50-60cm,将秸秆碾碎,撒料,从上至下再翻新5次,喷洒清水,塑料薄膜封盖,一周至两周后,晴天去除塑料薄膜,暴晒6小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林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翻新土地之前,在林地抛洒育苗基质中还含有硫硝酸铵0.6-0.8kg/m3,氯化钾0.3-0.5kg/m3,磷酸一铵0.2-
0.4kg/m3。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林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翻新土地之前,在林地抛洒每施尿素78-85g/m3、氮磷钾复合肥80-85g/m3、硫酸钾10-15g/m3、钼酸铵2-4g/m3、硫酸3-5g/m3、硫酸铵10-15g/m3。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林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暴晒过后,3天内都为晴天高温天气情况,将煮熟的大米揉成团子,成为米团子,然后置于阔叶林上进行采菌,直致在米团子周围出现丝状白毛;然后将阔叶林上采集来的菌种,在满足其生长、繁殖的条件下,用米糠作为营养载体,进行繁殖,同时,作为繁殖菌种的营养载体米糠是经过蒸汽消毒处理的;最后将繁殖好的菌种,栽种在林地内。

说明书全文

林地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林地土壤改良方法。背景技术:
[0002] 林地种植的土壤与传统种植所用土壤相比较,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少,肥差,理化性状差,易板结,含蓄水、蓄肥、通气、透水等性能差,对温度变化及旱涝的缓冲能力低,这是林地土壤不利于生长发育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实行林地种植,首先应因地制宜,注意选地并加强土壤改良,为种植夯实基础。然而,至今没有没有一套系统的林地种植的绿色休闲土壤改良方法,对土壤的翻耕深度不够,有机质含量达不到要求,青稞品种的选择不够科学,土壤消毒所用药剂不够规范,达不到理想效果。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林地土壤改良方法。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林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40-50cm,撒料,将改良辅助材料铺设在待改良土壤表层,所述改良辅助材料为改良粉,具体包括:
[0007] 有机混合料25-35份,草炭20-30份,珍珠岩5-10份,蛭石20-30份,草木灰10-20份;干燥,研磨,得到改良粉;
[0008] 通过洒水设备将土壤熟料加水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干草,控制土壤熟料的湿度不低于60-80%;
[0009] 保湿并发酵,持续12小时,去除塑料薄膜;
[0010]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30-40cm,撒料,将改良辅助材料喷洒在待改良土壤表层,改良辅助材料为改良液,具体包括:
[0011] 腐植酸铵50-80份,腐植酸10-20份,灰10-20份,农林保水剂5-10份,硫酸铵10-20份,磷酸氢二铵10-20份,氯化钾8-15份,化锰1-4份,氧化锌1-2份,三氧化钼0.5-1份,以上组分加1000-1500份水混合,加热至70℃,取20-30份复合肥,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即可;
[0012] 通过洒水设备将土壤熟料加水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干草,控制土壤熟料的湿度不低于60-80%;
[0013] 保湿并发酵,持续18小时,去除塑料薄膜;
[0014] 将烟草秸秆筛选去杂,粉碎至10cm以下,在温度为400~440℃的厌氧条件下化,即得烟草秸秆生物炭粉,再按重量比1:0.5~5将炭粉与硫酸溶液充分搅拌混匀2~4h,然后自然干至含水量5~10%;
[0015] 将风干的烟草秸秆放置在阳光下,暴晒3天,再将烟草秸秆至于药水罐中浸泡3-4天,取烟草秸秆至于细砂中,再将药水罐中的药水倾倒在细砂上,将细砂装入金属箱内,加热金属箱,至金属箱内的细砂结团,冷却后,破碎,烟草秸秆浸泡在杀菌剂与水的混合液中,3天后,取出秸秆;
[0016]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50-60cm,将秸秆碾碎,撒料,从上至下再翻新5次,喷洒清水,塑料薄膜封盖,一周至两周后,晴天去除塑料薄膜,暴晒6小时,即可。
[0017] 进一步技术:第一次翻新土地之前,在林地抛洒育苗基质中还含有硫硝酸铵0.6-0.8kg/m3,氯化钾0.3-0.5kg/m3,磷酸一铵0.2-0.4kg/m3。
[0018] 进一步技术:第二次翻新土地之前,在林地抛洒每施尿素78-85g/m3、氮磷钾复合3 3 3 3 3
肥80-85g/m、硫酸钾10-15g/m、钼酸铵2-4g/m、硫酸3-5g/m、硫酸铵10-15g/m。
[0019] 进一步技术:暴晒过后,3天内都为晴天高温天气情况,将煮熟的大米揉成团子,成为米团子,然后置于阔叶林上进行采菌,直致在米团子周围出现丝状白毛;然后将阔叶林上采集来的菌种,在满足其生长、繁殖的条件下,用米糠作为营养载体,进行繁殖,同时,作为繁殖菌种的营养载体米糠是经过蒸汽消毒处理的;最后将繁殖好的菌种,栽种在林地内。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本发明既能提高投入成分的利用率,又能提高林地已有成分的利用率。本配方各组分密切配合,保持水分延长肥效,有效防止林地水肥被树根吸收的问题,既能增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又能通过改善耕作层环境,提高作物对耕层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作物生长,从而改良林地。本配方各组分的配施比例是经过多年的定位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大田示范应用,在试验结果和示范应用中得出的科学配方。
[0022] 本发明解决了林地因林木砍伐过度、风吹沙移、地表植被减少和长期气候影响,土壤表层沙覆盖层积累越来越厚,养分和水分下渗严重,耕作层养分含量极低且蒸发量大、土壤水、肥、气、热环境不协调,导致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差,产量低而不稳定,干旱年份甚至出现当年绝收的问题,且在2012-2013年两年的实践结果证明一年施用改良剂的林地农田当年实施的玉米亩效益可增加300-500元左右。
[0023] 本发明可解决山坡非耕林地的土壤肥力低与理化性状不良等问题,具有土壤培肥、土壤理化性状调理与快速改良作用,显著增强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提高北方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将林地上农田作物产量提高15%-30%。
[0024] 本发明的营养型林地改良剂,仅对林地的耕作层进行处理,施用量较少;与已有的林地改良方法相比,用工量明显减少。经试验田种植证明,对林地厚度超过50cm的林地处理后的当年,所种植的油葵产量达到200kg以上,玉米产量达到1500kg左右,可接近或达到当地土壤质产量,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6] 实施例1:林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40-50cm,撒料,将改良辅助材料铺设在待改良土壤表层,所述改良辅助材料为改良粉,具体包括:
[0028] 有机混合料25份,草炭20份,珍珠岩5份,蛭石20份,草木灰10份;干燥,研磨,得到改良粉;
[0029] 通过洒水设备将土壤熟料加水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干草,控制土壤熟料的湿度不低于60%;
[0030] 保湿并发酵,持续12小时,去除塑料薄膜;
[0031]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30-40cm,撒料,将改良辅助材料喷洒在待改良土壤表层,改良辅助材料为改良液,具体包括:
[0032] 腐植酸铵50份,腐植酸钾10份,粉煤灰10份,农林保水剂5份,硫酸铵10份,磷酸氢二铵10份,氯化钾8份,氧化锰1份,氧化锌1份,三氧化钼0.5份,以上组分加1000份水混合,加热至70℃,取20份复合肥,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即可;
[0033] 通过洒水设备将土壤熟料加水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干草,控制土壤熟料的湿度不低于60%;
[0034] 保湿并发酵,持续18小时,去除塑料薄膜;
[0035] 将烟草秸秆筛选去杂,粉碎至10cm以下,在温度为400~440℃的厌氧条件下碳化,即得烟草秸秆生物炭粉,再按重量比1:0.5~5将炭粉与硫酸铁溶液充分搅拌混匀2~4h,然后自然风干至含水量5~10%;
[0036] 将风干的烟草秸秆放置在阳光下,暴晒3天,再将烟草秸秆至于药水罐中浸泡3-4天,取烟草秸秆至于细砂中,再将药水罐中的药水倾倒在细砂上,将细砂装入金属箱内,加热金属箱,至金属箱内的细砂结团,冷却后,破碎,烟草秸秆浸泡在杀菌剂与水的混合液中,3天后,取出秸秆;
[0037]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50-60cm,将秸秆碾碎,撒料,从上至下再翻新5次,喷洒清水,塑料薄膜封盖,一周至两周后,晴天去除塑料薄膜,暴晒6小时,即可。
[0038] 第一次翻新土地之前,在林地抛洒育苗基质中还含有硫硝酸铵0.6kg/m3,氯化钾0.3kg/m3,磷酸一铵0.2kg/m3。
[0039] 第二次翻新土地之前,在林地抛洒每施尿素78g/m3、氮磷钾复合肥80g/m3、硫酸钾10g/m3、钼酸铵2g/m3、硫酸铜3g/m3、硫酸铵10g/m3。
[0040] 暴晒过后,3天内都为晴天高温天气情况,将煮熟的大米揉成团子,成为米团子,然后置于阔叶林上进行采菌,直致在米团子周围出现丝状白毛;然后将阔叶林上采集来的菌种,在满足其生长、繁殖的条件下,用米糠作为营养载体,进行繁殖,同时,作为繁殖菌种的营养载体米糠是经过蒸汽消毒处理的;最后将繁殖好的菌种,栽种在林地内。
[0041] 实施例2:林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40-50cm,撒料,将改良辅助材料铺设在待改良土壤表层,所述改良辅助材料为改良粉,具体包括:
[0043] 有机混合料35份,草炭30份,珍珠岩10份,蛭石30份,草木灰20份;干燥,研磨,得到改良粉;
[0044] 通过洒水设备将土壤熟料加水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干草,控制土壤熟料的湿度不低于60-80%;
[0045] 保湿并发酵,持续12小时,去除塑料薄膜;
[0046]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30-40cm,撒料,将改良辅助材料喷洒在待改良土壤表层,改良辅助材料为改良液,具体包括:
[0047] 腐植酸铵80份,腐植酸钾20份,粉煤灰20份,农林保水剂10份,硫酸铵20份,磷酸氢二铵20份,氯化钾15份,氧化锰4份,氧化锌2份,三氧化钼1份,以上组分加1500份水混合,加热至70℃,取30份复合肥,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即可;
[0048] 通过洒水设备将土壤熟料加水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干草,控制土壤熟料的湿度不低于60-80%;
[0049] 保湿并发酵,持续18小时,去除塑料薄膜;
[0050] 将烟草秸秆筛选去杂,粉碎至10cm以下,在温度为400~440℃的厌氧条件下碳化,即得烟草秸秆生物炭粉,再按重量比1:0.5~5将炭粉与硫酸铁溶液充分搅拌混匀2~4h,然后自然风干至含水量5~10%;
[0051] 将风干的烟草秸秆放置在阳光下,暴晒3天,再将烟草秸秆至于药水罐中浸泡3-4天,取烟草秸秆至于细砂中,再将药水罐中的药水倾倒在细砂上,将细砂装入金属箱内,加热金属箱,至金属箱内的细砂结团,冷却后,破碎,烟草秸秆浸泡在杀菌剂与水的混合液中,3天后,取出秸秆;
[0052] 翻新土地,翻耕深度50-60cm,将秸秆碾碎,撒料,从上至下再翻新5次,喷洒清水,塑料薄膜封盖,一周至两周后,晴天去除塑料薄膜,暴晒6小时,即可。
[0053] 第一次翻新土地之前,在林地抛洒育苗基质中还含有硫硝酸铵0.8kg/m3,氯化钾0.5kg/m3,磷酸一铵0.4kg/m3。
[0054] 第二次翻新土地之前,在林地抛洒每施尿素85g/m3、氮磷钾复合肥85g/m3、硫酸钾15g/m3、钼酸铵4g/m3、硫酸铜5g/m3、硫酸铵15g/m3。
[0055] 暴晒过后,3天内都为晴天高温天气情况,将煮熟的大米揉成团子,成为米团子,然后置于阔叶林上进行采菌,直致在米团子周围出现丝状白毛;然后将阔叶林上采集来的菌种,在满足其生长、繁殖的条件下,用米糠作为营养载体,进行繁殖,同时,作为繁殖菌种的营养载体米糠是经过蒸汽消毒处理的;最后将繁殖好的菌种,栽种在林地内。
[005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