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栀子种子规模化育苗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710720755.2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申请人 | 湖口县顺昌中药材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蒋桃; 赖利萍; 李丽嫣; 李火杰; | ||||
摘要 |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利用栀子 种子 规模化育苗方法,包括 苗圃 选地、 播种 时间、种子处理、搭棚开厢、播种 密度 、出苗前管理、出苗后的前期管理、出苗后的中后期管理、出苗移栽等步骤。对栀子育苗选地要求进行了规范,按本发明规定进行选地、用地和 土壤 处理, 幼苗 感病率极低,幼苗移栽成活率达97%以上。幼苗健壮,叶深绿色,根系多、粗、色白,根茎粗壮,直径0.4cm以上,生长旺盛。 | ||||||
权利要求 | 1.利用栀子种子规模化育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
||||||
说明书全文 | 利用栀子种子规模化育苗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利用栀子种子规模化育苗方法,属于现代中草药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0002] 栀子又叫栀子、山栀子,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生长于海拔10~1 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0003] 目前栀子育苗的主要采用枝条扦插实现,而扦插育苗在栽培过程中因整齐大小不一造成管理困难。而栀子种子很多,容易形成规模化育苗,但是种子育苗经常出现幼苗感病率高、苗体不健壮整齐、移栽成活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0004] 针对栀子育苗存在幼苗感病率高、苗体不健壮整齐、移栽成活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栀子种子直播育苗方法,便于栀子大田育苗的繁殖技术,克服了现有育苗技技术的局限性。 [0005] 直播育苗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0007] (2)播种时间:2月下旬至3月上旬。 [0008] (3)种子处理:用水净选种子,播种前栀子种子用100ppm赤霉素+500倍多菌灵+1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在25~30℃浸泡5~12h,沥干水分,拌入5~10倍量种子的河砂,河砂与种子混合均匀后再放入搅拌机中打磨25~60min。 [0009] (4)搭棚开厢:棚高1.8~2.0m,根据地势决定棚宽和棚长,1~2亩为一棚,厢宽1.2~1.5m,在分厢整地时每亩施入复混肥50kg作基肥,均匀挖入土中,与土充分混匀,平整厢面后,覆盖5cm厚配制基质。 [0011] (6)出苗前管理:厢面温度保持25℃以上,根据当地3~4月份的天气状况,埋地温线升温;棚内湿度80~85%,每2~3h检查一次,保持厢面湿润,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直至出苗70%以上。 [0012] (7)出苗后的前期管理:待出苗60%后,根据厢面干燥情况进行喷雾补水至喷透土壤,借补水时用喷雾器喷施营养液,60%出苗后一个月内,按每7天为一周期,喷A号营养液,一个月后至取苗阶段,每5天喷施一次B号营养液,每次施入营养液200~250kg/亩,手工拔草除草,病虫害防治如见地下害虫危害可在危害处直径1m内灌淋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叶面害虫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 [0013] (8)出苗后的中后期管理:植株长至3叶以后,苗期进入中期管理,4叶后进入后期肥水管理,每隔3~5天一次施入用B号营养液150~200kg/亩。 [0014] (9)出苗移栽:5月上旬开始进行幼苗移栽,选有4叶以上、根系发达健壮、色白、根茎直径0.4cm以上的健壮苗在晴天或阴天带土移栽,取苗前1~2天喷施一次B号营养液150~200kg/亩。 [0015] 上述河砂的颗粒大小为0.5~20目。 [0016] 步骤(4)中所述基质的的配制方法:新开荒土与河沙比为1:3或全部为河沙都可以。 [0017] 步骤(7)中所述营养液的配方如下: [0018] A号营养液配方:尿素50mg/L、KH2PO4 35mg/L、KI 3mg/L、H3BO3 25mg/L、MnSO4·4H2O 20mg/L、ZnSO4·7H2O 50mg/L、NaMo4·2H2O 1mg/L、CuSO4·5H2O 0.1mg/L、CoCl2·6H2O 0.2mg/L、FeSO4·7H2O 20mg/L、GA3 1.1mg/L。 [0019] B号营养液配方:尿素100mg/L、KNO3 150mg/L、MgSO4·7H2O 40mg/L、KH2PO4 80mg/L、H3BO3 30mg/L、MnSO4·4H2O 120mg/L、ZnSO4·7H2O 60mg/L、CuSO4·5H2O 0.2mg/L、CoCl2·6H2O 0.2mg/L、FeSO4·7H2O 30mg、GA3 0.7mg/L。 [0020] 技术效果 [0021] 1、对栀子育苗选地要求进行了规范,按本发明规定进行选地、用地和土壤处理,幼苗感病率极低,幼苗移栽成活率达97%以上。 [0022] 2、幼苗健壮,叶深绿色,根系多、粗、色白,根茎粗壮,直径0.4cm以上,生长旺盛。 [0023] 3、育苗密度大,单位面积产苗量大,效益显著。 [0026] 6、通过苗床基质的更换、土壤的处理可以连续育苗3年以上,提高了大棚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下面,本发明将用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它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一个或类似实例。 [0028] 实施例1: [0029] 选1亩东西向新开荒平地沙壤土,先年冬天翻地、整地、耙平,搭建2m高大棚,按1.5m开厢,厢面平整时施入复混肥50kg作基肥,厢面整细,3月2日播种。用新汲井水淘洗种子,去除瘪种。播种前栀子种子用100ppm赤霉素+500倍多菌灵+1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在25℃浸泡12h,沥干水分,拌入10倍量种子的河砂,河砂与种子混合均匀后再放入搅拌机中打磨40min。 [0030] 厢面铺5cm厚新配土(新开荒土:过筛河沙为1:3),整平,均匀播种6kg,覆盖新配土2cm,用喷雾器以细雾将厢面淋透,厢面用竹片搭建30cm高小拱棚。大棚内温度保持25℃以上,湿度保持80%以上。每2h检查厢面湿润情况,厢面干燥时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5天后开始出苗,8天出苗达到60%以上。 [0031] 根据厢面干燥情况,每天进行喷雾补水至土壤湿透,借补水时用喷雾器喷施营养液,60%出苗后一个月内,按每7天为一周期,喷A号营养液,每亩每次施入营养液200kg。一个月后至取苗,每5天喷施一次B号营养液200kg。根据苗子生长状况适当增减施肥次数,幼苗保持生长健壮、叶绿色无杂斑。见草就拔除,趁露水干后手工拔草。如见地下害虫可在危害处直径1m内灌淋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叶面害虫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3叶期后,用每5天一次施入B号营养液200kg。4月20日开始取幼苗移栽,取苗前1天喷施一次B号营养液200kg,取有4叶以上的健壮苗。得苗22.4万株。移栽成活率为97.82%。结果如表1。 [0032] 实施例2: [0033] 选1亩东西向新开荒平地沙壤土,先年冬天翻地、整地、耙平,搭建2m高大棚,按1.5m开厢,厢面平整时施入复混肥50kg作基肥,厢面整细,2月中旬播种。用新汲井水淘洗种子,去除瘪种。播种前栀子种子用100ppm赤霉素+500倍多菌灵+1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在27℃浸泡12h,沥干水分,拌入10倍量种子的草木灰,河砂与种子混合均匀后再放入搅拌机中打磨40min。 [0034] 厢面铺5cm厚10~20目河沙,整平,均匀播种7kg,覆盖河沙2cm,用喷雾器以细雾将厢面淋透,厢面用竹片搭建30cm高小拱棚。大棚内温度保持25℃以上,湿度保持80%以上。每2h检查厢面湿润情况,厢面干燥时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5天后开始出苗,7天出苗达到60%以上。 [0035] 根据厢面干燥情况,每天进行喷雾补水至沙床湿透,为了避免把沙子冲散,喷雾时雾滴要细,位置要高,可以减小水的流速,喷洒更均匀。借补水时用喷雾器喷施营养液,60%出苗后一个月内,按每7天为一周期,喷A号营养液,每亩每次施入营养液250kg。一个月后至取苗,每5天喷施一次B号营养液,手工拔草。如见地下害虫可在危害处直径1m内灌淋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叶面害虫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3叶期后,每4天一次施入B号营养液250kg。 [0036] 4月中旬开始取幼苗移栽,取苗前1天喷施一次B号营养液,取有4叶以上的健壮苗。得苗25.6万株。沙床育的苗子根系很发达,色洁白,粗壮,叶片翠绿,感病率极低,叶面基本无病斑,幼苗死亡率很低,取苗时伤根极少,移栽成活率达97.97%。结果如表1。 [0037] 表1 [0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