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滑动的抗菌包

申请号 CN201610139106.9 申请日 2016-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7183871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2
申请人 朱留平; 发明人 朱留平;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不易滑动的抗菌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上部设置有包带,所述包体底部平面为包体底面,包体底面为一个矩形平面,包体底面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 角 的珠串,多条珠串相互平行。本发明一种不易滑动的抗菌包,其包体底面上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多条珠串相互平行,因此包放置在光滑桌面上不易滑动,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不易滑动的抗菌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上部设置有包带,所述包体底部平面为包体底面,包体底面为一个矩形平面,包体底面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的珠串,多条珠串相互平行,包体由抗菌面料制成,抗菌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纤维20~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2.2~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纤维35~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4~23.7根/厘米,抗菌面料的内表面设置有柔软透气层,所述柔软透气层由菠萝叶纤维、桑皮纤维、贡缎纤维、进口长绒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柔软透气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占20%-29%,所述的桑皮纤维占27%-32%,所述的贡缎纤维占14%-18%,所述的进口长棉绒纤维占21%-35%。

说明书全文

不易滑动的抗菌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属于日常生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包,一般指装东西的袋子,包装等,普通的包体底部表面光滑,当放置在光滑的桌面上容易滑动,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易滑动的抗菌包。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易滑动的抗菌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上部设置有包带,所述包体底部平面为包体底面,包体底面为一个矩形平面,包体底面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的珠串,多条珠串相互平行。包体由抗菌面料制成,抗菌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纤维20~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
52.2~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纤维35~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4~23.7根/厘米,抗菌面料的内表面设置有柔软透气层,所述柔软透气层由菠萝叶纤维、桑皮纤维、贡缎纤维、进口长绒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柔软透气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占20%-29%,所述的桑皮纤维占27%-32%,所述的贡缎纤维占14%-18%,所述的进口长棉绒纤维占21%-
35%。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不易滑动的抗菌包,其包体底面上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多条珠串相互平行,因此包放置在光滑桌面上不易滑动,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本发明一种不易滑动的抗菌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上部设置有包带,所述包体底部平面为包体底面,包体底面为一个矩形平面,包体底面设置有多条与矩形平面的边有倾角的珠串,多条珠串相互平行。
[0007] 包体由抗菌面料制成,抗菌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20~30重量份和涤纶纤维60~7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经密度为52.2~56.1根/厘米;纬丝采用纳米银纤维35~45重量份和涤纶纤维75~85重量份加捻的低捻复合纱线为原料,纬密度为21.4~23.7根/厘米,抗菌面料的内表面设置有柔软透气层,所述柔软透气层由菠萝叶纤维、桑皮纤维、贡缎纤维、进口长棉绒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柔软透气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占20%-29%,所述的桑皮纤维占27%-32%,所述的贡缎纤维占14%-18%,所述的进口长棉绒纤维占21%-35%。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