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两用充气伞

申请号 CN201611044664.3 申请日 2016-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672376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成都华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鹏飞;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伞,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包括双层塑料材质密封制成的伞面、可折叠的伞骨以及可伸缩的伞杆,所述伞面、伞骨以及伞杆相互连通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所述伞杆内部设有充气 泵 ,所述伞面顶部设有放气口,其中,还包括 内衬 袋,所述内衬袋上设有与所述伞杆上所设的吊挂装置相配合的卡接部;还包括收紧装置,所述收紧装置设于所述伞面的周向边缘;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实现了伞与包的结合,且具有安全性高,轻质小巧,方便携带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包括双层塑料材质密封制成的伞面、可折叠的伞骨以及可伸缩的伞杆,所述伞面、伞骨以及伞杆相互连通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所述伞杆内部设有充气,所述伞面顶部设有放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袋,所述内衬袋上设有与所述伞杆上所设的吊挂装置相配合的卡接部;还包括收紧装置,所述收紧装置设于所述伞面的周向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的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吊挂装置与所述卡接部为挂钩或挂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的边缘设有用于扣合所述卡接部的卡扣,所述卡扣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伞面边缘的隔离通道,贯穿所述隔离通道的收紧绳,以及对称设于所述隔离通道上并用于提拉所述收紧绳的两个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绳靠近所述开口的部分为扁平状。

说明书全文

便携式两用充气伞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伞,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两用充气伞。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伞均通过金属伞架来支撑伞面,在使用过程中伞比较重,而且伞骨结构使得撑开之后的伞其边缘出现较多的棱,这个突出的尖角部分很容易伤人,尤其对于折叠伞,在多次使用后,比较容易损坏。
[0003] 伞的品种繁多,很多人,特别是女士,包里随时会装一把伞,碰到雨天或出太阳,都可以拿出来用,对于那些只喜欢带轻质小包的女士来讲,传统的伞可以说是包里最重和所占空间最大的物品,由于体积过大,质量较重,携带很不方便,因此,更多的情况都是因上述原因而放弃带伞。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轻质小巧,方便携带的便携式两用充气伞。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包括双层塑料材质密封制成的伞面、可折叠的伞骨以及可伸缩的伞杆,所述伞面、伞骨以及伞杆相互连通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所述伞杆内部设有充气,所述伞面顶部设有放气口,其中,还包括内衬袋,所述内衬袋上设有与所述伞杆上所设的吊挂装置相配合的卡接部;还包括收紧装置,所述收紧装置设于所述伞面的周向边缘。
[000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存在如下优点:1、由于伞面、伞骨以及伞杆相互连通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伞杆内部设有充气泵,伞面顶部设有放气口,需使用伞的时候,启动充气泵,给伞面充气,气体需经过伞杆和伞骨最后到达伞面,待伞面完全撑开时,充气泵停止充气,此种采用空心伞骨和伞杆向伞面充气而将伞面撑起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支架来讲,空心材质的伞骨和伞杆使得整个伞体的质量降低,便于携带,伞骨将经过伞杆的空气进一步扩散至伞面,伞骨与伞面的连接位置大致在由伞面中心向外延伸至其弧长的四分之一位置,因此不会出现因伞骨延伸至伞面边缘而形成突起的尖角,不会因伞的晃动而伤及周围的人,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2、由于还包括内衬袋,内衬袋上设有与伞杆上所设的吊挂装置相配合的卡接部;还包括收紧装置,收紧装置设于伞面的周向边缘,无需使用伞时,将伞收起,同时收紧装置将伞面的边缘收紧形成一包裹了伞杆与伞骨的容腔,同时,内衬袋置于该容腔内,内衬袋上的卡接部与设于伞面边缘的卡扣扣合,使得内衬袋与由伞面形成的外包更为贴合,不至于缩沉在外包的底部,影响放进或拿取物品,此种将包与伞的结合避免了不情愿带伞的情况,更方便了出行。
[0007]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可拆卸的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条,可拆卸的手柄方便了对伞杆的握持,同时,伞杆收缩至伞面所形成的外包内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缩短伞杆的长度,将其设为可拆卸式的手柄,手柄拆下可直接放置在外包内。
[000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接部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吊挂装置与所述卡接部为挂钩或挂环,考虑到在撑伞的过程中另一只手也不方便拿内衬袋的情况,伞面撑起后吊挂装置可将其固定。
[000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伞面的边缘设有用于扣合所述卡接部的卡扣,所述卡扣为两个且对称设置,设于伞面边缘的卡扣与设于内衬袋上的卡接部的结合使得内衬袋与由伞面形成的外包更为贴合,避免了内衬袋缩沉至外包底部,不方便放进或拿取物品。
[00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伞面边缘的隔离通道,贯穿所述隔离通道的收紧绳,以及对称设于所述隔离通道上并用于提拉所述收紧绳的两个开口,实现了更为便捷的将伞面边缘收紧,尽快形成具有容腔的外包,方便了将内衬袋重新置于外包内。
[001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紧绳靠近所述开口的部分为扁平状,考虑到收紧绳收紧伞面边缘之后,会外露余留较长的部分,该部分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作为肩带,更便于携带,扁平状的收紧绳作为肩带其舒适性更高。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实施例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发明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实施例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发明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实施例的伞面与伞骨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其中:伞面1;隔离通道12;收紧绳13;开口14;伞骨2;伞杆3;吊挂装置31;充气泵4;放气口5;内衬袋6;卡接部61;手柄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7]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两用充气伞,包括双层塑料材质密封制成的伞面1、可折叠的伞骨2以及可伸缩的伞杆3,伞面1、伞骨2以及伞杆3相互连通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伞杆3内部设有充气泵4,伞面1顶部设有放气口5,其中,还包括内衬袋6,内衬袋6上设有与伞杆3上所设的吊挂装置31相配合的卡接部61;还包括收紧装置,收紧装置设于伞面1的周向边缘。此外,还包括可拆卸的手柄7,手柄7上设有防滑条,可拆卸的手柄7方便了对伞杆3的握持,同时,伞杆3收缩至伞面所形成的外包内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缩短伞杆3的长度,将其设为可拆卸式的手柄7,手柄7拆下可直接放置在外包内;卡接部6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吊挂装置31与卡接部61为挂环,也可采用挂钩,考虑到在撑伞的过程中另一只手也不方便拿内衬袋6的情况,伞面1撑起后吊挂装置31可将其固定;伞面1的边缘设有用于扣合卡接部61的卡扣,卡扣为两个且对称设置,设于伞面1边缘的卡扣与设于内衬袋6上的卡接部61的结合使得内衬袋6与由伞面1形成的外包更为贴合,避免了内衬袋6缩沉至外包底部,不方便放进或拿取物品;收紧装置包括设于伞面1边缘的隔离通道12,贯穿隔离通道12的收紧绳13,以及对称设于隔离通道12上并用于提拉收紧绳13的两个开口14,实现了更为便捷的将伞面1边缘收紧,尽快形成具有容腔的外包,方便了将内衬袋6重新置于外包内;收紧绳13靠近开口14的部分为扁平状,考虑到收紧绳13收紧伞面1边缘之后,会外露余留较长的部分,该部分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作为肩带,更便于携带,扁平状的收紧绳13作为肩带其舒适性更高。
[0018] 由于伞面1、伞骨2以及伞杆3相互连通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伞杆3内部设有充气泵4,伞面1顶部设有放气口5,需使用伞的时候,启动充气泵4,给伞面1充气,气体需经过伞杆3和伞骨2最后到达伞面1,待伞面1完全撑开时,充气泵4停止充气,此种采用空心伞骨2和伞杆3向伞面1充气而将伞面1撑起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支架来讲,空心材质的伞骨2和伞杆3使得整个伞体的质量降低,便于携带,伞骨2将经过伞杆3的空气进一步扩散至伞面1,伞骨2与伞面1的连接位置大致在由伞面1中心向外延伸至其弧长的四分之一位置,因此不会出现因伞骨2延伸至伞面1边缘而形成突起的尖角,不会因伞的晃动而伤及周围的人,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0019] 由于还包括内衬袋6,内衬袋6上设有与伞杆3上所设的吊挂装置31相配合的卡接部61;还包括收紧装置,收紧装置设于伞面1的周向边缘,无需使用伞时,将伞收起,同时收紧装置将伞面1的边缘收紧形成一包裹了伞杆3与伞骨2的容腔,同时,内衬袋6置于该容腔内,内衬袋6上的卡接部61与设于伞面1边缘的卡扣扣合,使得内衬袋6与由伞面1形成的外包更为贴合,不至于缩沉在外包的底部,影响放进或拿取物品,此种将包与伞的结合避免了不情愿带伞的情况,更方便了出行。
[0020] 平时出将收紧后的两用便携式充气伞带上,其扁平状的收紧绳13可挎于肩上,当然,此时内衬袋6上对称设置的卡接部61与伞面1边缘上对称设置的卡扣扣合,同时伞杆3、伞骨2均处于收缩或折叠状态,可拆卸的手柄7置于伞面1形成的外包内,方便将其拿取出;需用伞时,先将手柄7安装至伞杆3端部,之后将内衬袋6从伞面1边缘所设的卡扣上取下,将其另外吊挂至伞杆3上所设的挂钩或挂环上,确定伞面1所形成的容腔内部无物品后,通过设于伞杆3内部的充气泵4对伞面1充气,直至将整个伞面1撑起;当对伞进行收紧时,将设于伞面1顶部的放气口5开启,实现快速放气,待至伞面1完全收缩,将伞杆3与伞骨2收缩或折叠至伞面1所形成的容腔内,此时适当的提拉收紧绳13,待半收紧状态时,将高出容腔的手柄7拆下放进伞面1所形成的外包内,同时将吊挂的内衬袋6重新固定至伞面1边缘所设的卡扣上,之后再进一步提拉收紧绳13,使之完全收紧,外露的收紧绳13可作为肩带挎于肩上。
[002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