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

申请号 CN200710009892.1 申请日 2007-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1438877B 公开(公告)日 2010-08-18
申请人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荣仁;
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和可开合伞骨装置,还包括:一辘轳,设于伞头内,该辘轳上绕设有一绳索,该绳索一端固定于该辘轳上,另一端向上与上巢连接;一 发条 弹簧 ,辘轳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辘轳反转;一 离合器 ,包括一离合盘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向所述辘轳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该离合盘与所述辘轳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在收伞过程中压缩中棒时,在离合盘的作用下,辘轳仅能单向转动,受发条弹簧的作用,辘轳转动将绳索收起,若不小心中途放开中棒,绳索被拉紧,但辘轳无法向另一方向转动,因而绳索可将中棒固定,不使其弹开,因而具有安全防护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和可开合伞骨装置,伞中棒上滑设有下巢,其上端设有上巢,下端设有伞头;伞头内设有弹节,伞中棒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节配合以使伞中棒定位于收缩状态的弹节孔;伞骨装置通过该上巢、下巢与伞中棒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辘轳,设于伞头内,该辘轳上绕设有一绳索,该绳索一端固定于该辘轳上,另一端向上与上巢连接;
发条弹簧,辘轳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辘轳反转;
离合器,包括一离合盘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向所述辘轳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该离合盘与所述辘轳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
伞中棒顶端设有滑轮座,该滑轮座底部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杆管,该滑轮座上设有滑轮,下巢也设有滑轮,另有一拉绳,其一端固定所述滑轮座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下巢上的滑轮,再向上绕过上巢的滑轮,然后向下穿过所述连杆管,自该连杆管的底部伸出,拉绳的该端部连接有一倒钩形的扣头,伞头内设有与该扣头配合定位的扣部以及驱使该扣头配合于该扣部中的弹片,伞头还设有驱使所述弹节脱离弹节孔和驱使所述扣头脱离所述扣部的按钮;
所述扣头与所述离合盘之间设有一受该扣头驱动而使该离合盘离开所述辘轳的连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装置包括主骨、中间骨、外骨、连接骨、弹性骨和下支骨,主骨的最里端枢接于上巢,最外端与中间骨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下支骨的最里端枢接于下巢,最外端枢接于主骨的中间位置;中间骨的最外端与外骨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连接骨的里端与下支骨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中间骨的最里端枢接;弹性骨的里端与主骨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外骨的最里端枢接,中间位置与中间骨的中间位置滑动连接;上述下支骨的里端与主骨的外端之间连接有一回归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中棒由外管、中管、内管可伸缩套接而成,伞中棒内设有驱动外管、中管、内管相对伸展的主弹簧,所述上巢设于外管顶部,所述伞头设于内管底部,所述下巢滑设于外管外,所述弹节孔设于外管、中管的近底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头内嵌套有一按钮座,该按钮座内设有一按钮环,该按钮环套于伞中棒下端外,所述弹节设于该按钮环朝向伞中棒的内侧壁,所述按钮座内设有驱使该按钮环移动以使该弹节配合于伞中棒的弹节孔内的按钮弹簧,所述按钮可内外活动地装配于伞头上,其内端部与所述按钮环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头内设有一挡管,该挡管的轴向与伞中棒的轴向相同,该挡管的侧壁设有扣孔,该扣孔形成所述与扣头配合的扣部,所述弹片设于该挡管内与该扣孔相对的另一侧壁;该挡管外套接有一滑套,在伞中棒收缩时该滑套抵接于伞中棒的外管、中管底端,按钮座内设有驱使该滑套向上滑动至所述挡管扣孔位置的弹簧,该滑套设有在其向上滑动后可与所述按钮环内壁抵接的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头于该按钮座下方设有辘轳套,所述辘轳可转动地设于该辘轳套内的上部,所述离合盘可上下滑动地设于该辘轳套内的下部,所述离合弹簧设于该离合盘的底面与辘轳套内底面之间;所述连动杆上半部滑设于所述挡管内,下半部穿过辘轳中心抵接于所述离合盘顶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簧套设于连杆管上,并位于所述滑轮座底面与所述挡管顶端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上端面与所述滑轮座底面之间设有防护弹簧。
9.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和可开合伞骨装置,伞中棒上滑设有下巢,其上端设有上巢,下端设有伞头;伞头内设有弹节,伞中棒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节配合以使伞中棒定位于收缩状态的弹节孔;伞骨装置通过该上巢、下巢与伞中棒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辘轳,设于伞头内,该辘轳上绕设有一绳索,该绳索一端固定于该辘轳上,另一端向上与上巢连接;
一发条弹簧,辘轳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辘轳反转;
一离合器,包括一离合盘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向所述辘轳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该离合盘与所述辘轳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
伞中棒顶端设有滑轮座,该滑轮座底部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杆管,该滑轮座上设有滑轮,下巢也设有滑轮,另有一拉绳,其一端固定所述滑轮座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下巢上的滑轮,再向上绕过上巢的滑轮,然后向下穿过所述连杆管,自该连杆管的底部伸出,拉绳的该端部连接有一倒钩形的扣头,伞头内设有与该扣头配合定位的扣部以及驱使该扣头配合于该扣部中的弹片,伞头还设有驱使所述弹节脱离弹节孔和驱使所述扣头脱离所述扣部的按钮;
所述伞头设有一可相对其上下滑动的伞头套,所述离合盘滑设于该伞头套内的底部,所述离合弹簧设于该伞头套内底面与离合盘底面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头侧壁嵌设有一弹珠,弹珠内侧设有使其弹出的弹簧,伞头套上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珠配合以使伞头套定位于上下两个位置的两个弹珠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伞头套滑到最上位置时,伞头套将所述按钮覆盖于其中。
12.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和可开合伞骨装置,伞中棒上滑设有下巢,其上端设有上巢,下端设有伞头;伞头内设有弹节,伞中棒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节配合以使伞中棒定位于收缩状态的弹节孔;伞骨装置通过该上巢、下巢与伞中棒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辘轳,设于伞头内,该辘轳上绕设有一绳索;
一发条弹簧,辘轳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辘轳反转;
一离合器,包括一离合盘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向所述辘轳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该离合盘与所述辘轳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
所述伞中棒顶端设有滑轮座,该滑轮座底部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杆管,该滑轮座上设有滑轮,下巢也设有滑轮,另有一拉绳,其一端固定所述滑轮座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下巢上的滑轮,再向上绕过上巢的滑轮,然后向下穿过所述连杆管,自该连杆管的底部伸出,拉绳的该端部连接有一倒钩形的扣头,伞头内设有与该扣头配合定位的扣部,伞头还设有驱使所述弹节脱离弹节孔和驱使所述扣头脱离所述扣部的按钮;
所述扣头与所述离合盘之间设有一受该扣头驱动而使该离合盘离开所述辘轳的连动杆,所述绳索一端固定于该辘轳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离合盘、辘轳以及连动杆的中心并连接于所述扣头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与离合盘之间设有一弹簧,该连动杆与所述扣头接触的端面形成一可将该扣头顶向所述扣部的斜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在扣头内打一固定结,再从该扣头下方穿出,与所述绳索一体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动开合伞的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开合伞在收合时,按下伞头上的按钮,可使伞骨收合,但是伞中棒的收缩需要通过手动压缩的方式来实现,在手动压缩过程中,若未压缩到位而不小心松开手,则中棒弹开易伤到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自动开合伞在通过手动压缩伞中棒时若未压缩到位而松开手,则中棒会弹开易伤到人的缺点。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技术方案一
[0006]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和可开合伞骨装置,伞中棒上滑设有下巢,其上端设有上巢,下端设有伞头;伞头内设有弹节,伞中棒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节配合以使伞中棒定位于收缩状态的弹节孔;伞骨装置通过该上巢、下巢与伞中棒连接,还包括:一辘轳,设于伞头内,该辘轳上绕设有一绳索,该绳索一端固定于该辘轳上,另一端向上与上巢连接;一发条弹簧,辘轳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辘轳反转;一离合器,包括一离合盘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向所述辘轳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该离合盘与所述辘轳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伞中棒顶端设有滑轮座,该滑轮座底部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杆管,该滑轮座上设有滑轮,下巢也设有滑轮,另有一拉绳,其一端固定所述滑轮座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下巢上的滑轮,再向上绕过上巢的滑轮,然后向下穿过所述连杆管,自该连杆管的底部伸出,拉绳的该端部连接有一倒钩形的扣头,伞头内设有与该扣头配合定位的扣部以及驱使该扣头配合于该扣部中的弹片,伞头还设有驱使所述弹节脱离弹节孔和驱使所述扣头脱离所述扣部的按钮;所述扣头与所述离合盘之间设有一受该扣头驱动而使该离合盘离开所述辘轳的连动杆。
[0007] 前述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伞骨装置包括主骨、中间骨、外骨、连接骨、弹性骨和下支骨,主骨的最里端枢接于上巢,最外端与中间骨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下支骨的最里端枢接于下巢,最外端枢接于主骨的中间位置;中间骨的最外端与外骨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连接骨的里端与下支骨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中间骨的最里端枢接;弹性骨的里端与主骨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外骨的最里端枢接,中间位置与中间骨的中间位置滑动连接;上述下支骨的里端与主骨的外端之间连接有一回归弹簧。
[0008] 前述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伞中棒由外管、中管、内管可伸缩套接而成,伞中棒内设有驱动外管、中管、内管相对伸展的主弹簧,所述上巢设于外管顶部,所述伞头设于内管底部,所述下巢滑设于外管外,所述弹节孔设于外管、中管的近底部位置。
[0009] 所述伞头内嵌套有一按钮座,该按钮座内设有一按钮环,该按钮环套于伞中棒下端外,所述弹节设于该按钮环朝向伞中棒的内侧壁,所述按钮座内设有驱使该按钮环移动以使该弹节配合于伞中棒的弹节孔内的按钮弹簧,所述按钮可内外活动地装配于伞头上,其内端部与所述按钮环抵接。
[0010] 该伞头内设有一挡管,该挡管的轴向与伞中棒的轴向相同,该挡管的侧壁设有扣孔,该扣孔形成所述与扣头配合的扣部,所述弹片设于该挡管内与该扣孔相对的另一侧壁;该挡管外套接有一滑套,在伞中棒收缩时该滑套抵接于伞中棒的外管、中管底端,按钮座内设有驱使该滑套向上滑动至所述挡管扣孔位置的弹簧,该滑套设有在其向上滑动后可与所述按钮环内壁抵接的凸部。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伞头于该按钮座下方设有辘轳套,所述辘轳可转动地设于该辘轳套内的上部,所述离合盘可上下滑动地设于该辘轳套内的下部,所述离合弹簧设于该离合盘的底面与辘轳套内底面之间;所述连动杆上半部滑设于所述挡管内,下半部穿过辘轳中心抵接于所述离合盘顶面。
[0012] 该主弹簧套设于连杆管上,并位于所述滑轮座底面与所述挡管顶端面之间。
[0013] 所述中管上端面与所述滑轮座底面之间设有防护弹簧。
[0014] 技术方案二
[0015]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和可开合伞骨装置,伞中棒上滑设有下巢,其上端设有上巢,下端设有伞头;伞头内设有弹节,伞中棒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节配合以使伞中棒定位于收缩状态的弹节孔;伞骨装置通过该上巢、下巢与伞中棒连接,还包括:一辘轳,设于伞头内,该辘轳上绕设有一绳索,该绳索一端固定于该辘轳上,另一端向上与上巢连接;一发条弹簧,辘轳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辘轳反转;一离合器,包括一离合盘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向所述辘轳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该离合盘与所述辘轳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伞中棒顶端设有滑轮座,该滑轮座底部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杆管,该滑轮座上设有滑轮,下巢也设有滑轮,另有一拉绳,其一端固定所述滑轮座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下巢上的滑轮,再向上绕过上巢的滑轮,然后向下穿过所述连杆管,自该连杆管的底部伸出,拉绳的该端部连接有一倒钩形的扣头,伞头内设有与该扣头配合定位的扣部以及驱使该扣头配合于该扣部中的弹片,伞头还设有驱使所述弹节脱离弹节孔和驱使所述扣头脱离所述扣部的按钮;所述伞头设有一可相对其上下滑动的伞头套,所述离合盘滑设于该伞头套内的底部,所述离合弹簧设于该伞头套内底面与离合盘底面之间。
[0016] 前述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伞头侧壁嵌设有一弹珠,弹珠内侧设有使其弹出的弹簧,伞头套上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珠配合以使伞头套定位于上下两个位置的两个弹珠孔。
[0017] 所述伞头套滑到最上位置时,伞头套将所述按钮覆盖于其中。
[0018] 技术方案三
[0019]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和可开合伞骨装置,伞中棒上滑设有下巢,其上端设有上巢,下端设有伞头;伞头内设有弹节,伞中棒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节配合以使伞中棒定位于收缩状态的弹节孔;伞骨装置通过该上巢、下巢与伞中棒连接,还包括:一辘轳,设于伞头内,该辘轳上绕设有一绳索,该绳索一端固定于该辘轳上,另一端向上与上巢连接;一发条弹簧,辘轳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辘轳反转;一离合器,包括一离合盘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向所述辘轳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该离合盘与所述辘轳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
[0020] 技术方案四
[0021]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和可开合伞骨装置,伞中棒上滑设有下巢,其上端设有上巢,下端设有伞头;伞头内设有弹节,伞中棒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节配合以使伞中棒定位于收缩状态的弹节孔;伞骨装置通过该上巢、下巢与伞中棒连接,还包括:一辘轳,设于伞头内,该辘轳上绕设有一绳索;一发条弹簧,辘轳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辘轳反转;一离合器,包括一离合盘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向所述辘轳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该离合盘与所述辘轳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所述伞中棒顶端设有滑轮座,该滑轮座底部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杆管,该滑轮座上设有滑轮,下巢也设有滑轮,另有一拉绳,其一端固定所述滑轮座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下巢上的滑轮,再向上绕过上巢的滑轮,然后向下穿过所述连杆管,自该连杆管的底部伸出,拉绳的该端部连接有一倒钩形的扣头,伞头内设有与该扣头配合定位的扣部,伞头还设有驱使所述弹节脱离弹节孔和驱使所述扣头脱离所述扣部的按钮;所述扣头与所述离合盘之间设有一受该扣头驱动而使该离合盘离开所述辘轳的连动杆,所述绳索一端固定于该辘轳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离合盘、辘轳以及连动杆的中心并连接于所述扣头上。
[0022] 前述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连动杆与离合盘之间设有一弹簧,该连动杆与所述扣头接触的端面形成一可将该扣头顶向所述扣部的斜面。
[0023] 前述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其拉绳在扣头内打一固定结,再从该扣头下方穿出,与所述绳索一体连接。
[0024]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在收伞过程中压缩中棒时,在离合盘的作用下,辘轳仅能单向转动,受发条弹簧的作用,辘轳转动将绳索收起,若不小心中途放开中棒,绳索被拉紧,但辘轳无法向另一方向转动,因而绳索可将中棒固定,不使其弹开,因而具有安全防护作用。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伞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棒及伞头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伞头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伞头部分收伞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伞头部分开伞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离合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伞头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参照图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实施例一
[0035]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参照图1和图3,包括伸缩式的伞中棒1和可开合伞骨装置2,伞中棒1上滑设有下巢4,其上端设有上巢3,下端设有伞头10,伞骨装置2通过该上巢3、下巢4与伞中棒1连接。
[0036] 参照图1,伞骨装置2包括主骨21、中间骨22、外骨23、连接骨25、弹性骨26和下支骨24,主骨21的最里端枢接于上巢3,最外端与中间骨22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下支骨24的最里端枢接于下巢4,最外端枢接于主骨21的中间位置;中间骨22的最外端与外骨23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连接骨25的里端与下支骨24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中间骨22的最里端枢接;弹性骨26的里端与主骨21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外骨23的最里端枢接,中间位置与中间骨22的中间位置滑动连接;上述下支骨
24的里端与主骨21的外端之间连接有一回归弹簧27。
[0037] 参照图1、图2和图6,伞中棒1由外管11、中管12、内管13可伸缩套接而成,伞中棒1内设有驱动外管11、中管12、内管13相对伸展的主弹簧14,所述上巢3设于外管11顶部,所述伞头10设于内管13底部,所述下巢4滑设于外管11外。伞中棒1伸展后,外管11位于最上方,内管13位于最下方。
[0038]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6,伞中棒1外管11顶端于上巢3内嵌设有一滑轮座51,该滑轮座51底部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杆管52,该滑轮座51上设有滑轮511,下巢4也设有滑轮41,另有一拉绳53,其一端固定所述滑轮座51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下巢4上的滑轮41,再向上绕过上巢3的滑轮511,然后向下穿过所述连杆管52,自该连杆管52的底部伸出,拉绳53的该端部连接有一倒钩形的扣头54,伞头10内设有与该扣头配合定位的扣部以及驱使该扣头54配合于该扣部中的弹片58。伞头10内设有弹节562,伞中棒1的外管11、中管12靠下端部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节562配合以使伞中棒1定位于收缩状态的弹节孔110、120,伞头10还设有驱使所述弹节562脱离弹节孔110、120和驱使所述扣头54脱离所述扣部的按钮59。
[0039] 参照图2和图3,伞头10内嵌套有一按钮座73,该按钮座73内设有一可左右摆动的按钮环56,该按钮环56套于伞中棒1下端外,所述弹节562设于该按钮环56朝向伞中棒1的内侧壁,并与所述弹节孔110、120相对应,该按钮座73内设有驱使该按钮环56移动以使该弹节562在伞中棒1收缩后配合于伞中棒1的弹节孔110、120内的按钮弹簧561,该按钮弹簧561位于按钮环56外周壁与按钮座73内壁之间,所述按钮59可内外活动地装配于伞头10上,其内端部与所述按钮环56抵接,并且,该按钮59与该弹节562分别位于按钮环
56上相背的两侧,按下按钮59,可克服按钮弹簧561的弹,使弹节562脱离弹节孔110、
120。
[0040] 参照图3,该伞头10内设有一挡管55,该挡管55的轴向与伞中棒1的轴向相同,该挡管55的侧壁设有扣孔550,该扣孔550形成所述与扣头54配合的扣部,所述弹片58设于该挡管55内与该扣孔550相对的另一侧壁。该挡管55外套接有一滑套57,在伞中棒1收缩时该滑套57抵接于伞中棒1的外管11、中管12底端,按钮座73内设有驱使该滑套57向上滑动至所述挡管55扣孔550位置的弹簧571,该滑套57设有在其向上滑动后可与所述按钮环56内壁抵接的凸部572,因此,当伞中棒1伸展后,即外管11、中管12向上滑动,离开滑套57,滑套57在弹簧571的作用下向上滑,若按下按钮59,则按钮环56可对该凸部572施压,从而滑套57可推动扣头54脱离挡管55上的扣孔550。
[0041] 上述主弹簧14套设于连杆管52上,并位于所述滑轮座51底面与所述挡管55顶端面之间。参照图6,所述中管12上端面与所述滑轮座51底面之间设有防护弹簧15,在中棒1收缩时起缓冲作用。
[0042] 伞头10内于上述按钮座73下方设有一辘轳62,该辘轳62上绕设有一绳索65,该绳索65一端固定于该辘轳62上,另一端向上与上巢3连接;该辘轳62上连接有一发条弹簧66,辘轳62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66上紧,发条弹簧66松开时驱动辘轳62反转;辘轳62下方设有一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一离合盘63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63向所述辘轳62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631,该离合盘63与所述辘轳62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630、620。
[0043] 伞头10于该按钮座73下方设有辘轳套61,所述辘轳62可转动地设于该辘轳套61内的上部,所述离合盘63可上下滑动地设于该辘轳套61内的下部,所述离合弹簧631设于该离合盘63的底面与辘轳套61内底面之间。所述扣头54与所述离合盘63之间设有一受该扣头54驱动而使该离合盘63向下离开所述辘轳62的连动杆64。该连动杆64上半部滑设于所述挡管55内,下半部穿过辘轳62中心向下抵接于所述离合盘63顶面。可见,当扣头54扣合于挡管55的扣孔550内时,扣头54通过该连动杆64将离合盘63向下顶,使离合盘63脱离辘轳62,完全不影响辘轳62的转动;而当扣头54脱离扣孔550时,离合盘63不再受连动杆64施压,在离合弹簧631作用下向上与辘轳62配合,可限制辘轳62的转动。
[0044] 开伞时,按下伞头10上的按钮59,使弹节562脱离弹节孔110、120,在主弹簧14作用下,中棒1伸展弹开,拉绳53被拉伸,将下巢4向上拉,从而使伞骨装置2打开,同时,滑套57不再受中管12、外管11底端的施压,在弹簧571驱动下向上滑至扣孔550位置,此时,在扣头54通过连动杆64施压下,离合盘63与辘轳62分离,绳索65被上巢3向上拉动,带动辘轳62转动,使发条弹簧66上紧。
[0045] 收伞时,按下按钮59,使扣头54脱离扣孔550,拉绳53失去对下巢4的拉动作用,在回归弹簧27的作用下,下巢4向下滑动,伞骨装置2收合。此时,离合盘63失去扣头54的施压,在离合弹簧631的作用下配合于辘轳62下方,参照图7和图3,离合盘63上具有斜齿630,辘轳62底面相应设有方向相反的斜齿620,因此辘轳62仅能相对于离合盘63朝一个方向转动,若压缩伞中棒1,在发条弹簧66作用下,辘轳62可转动收回绳索65,若在压缩中棒1的过程中放开,则绳索65被拉紧,但辘轳62受离合盘63的制动无法向另一方向转动,因而受绳索65的拉紧作用,中棒1无法回弹伸展。
[0046] 实施例二
[0047]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参照图1、图4和图5,其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其伞头10之外套设有一可相对其上下滑动的伞头套8,离合盘63滑设于该伞头套8内的底部,离合弹簧631设于该伞头套8内底面与离合盘63底面之间。伞头10侧壁嵌设有一弹珠81,弹珠81内侧设有使其弹出的弹簧811,伞头套8上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弹珠81配合以使伞头套8定位于上下两个位置的两个弹珠孔801、802。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0048] 参照图5,当伞头套8位于下面的位置时,离合盘63离开辘轳62,不影响其转动,此时按下按钮59,可实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开伞和收合伞骨装置2的动作;参照图4,当伞头套8滑到最上位置时,伞头套8将按钮59覆盖于其中,无法按动按钮59,避免了误操作的可能性,此时离合盘63向上与辘轳62配合,可实现与实施一相同的在压缩伞中棒1时防止其因操作过程中放开而使伞中棒1回弹的功能。
[0049] 实施例三
[0050]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参照图1和图8,其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其绳索65一端固定于该辘轳62上,另一端穿过辘轳套61侧壁,向下延伸至底端面,然后自所述离合盘63下方依次向上穿过离合盘63、辘轳62以及连动杆64的中心并连接于所述扣头54上。所述拉绳53在扣头54内打一固定结530,再从该扣头54下方穿出,与所述绳索65一体连接。
[0051] 另外,其连动杆64与离合盘63之间设有一弹簧642,该连动杆64与所述扣头54接触的端面形成一可将该扣头54顶向扣孔550的斜面641。
[0052] 开伞时,按下伞头10上的按钮59,使弹节562脱离弹节孔110、120,在主弹簧14作用下,中棒1伸展弹开,拉绳53被拉伸,将下巢4向上拉,从而使伞骨装置2打开,同时,滑套57不再受中管12、外管11底端的施压,在弹簧571驱动下向上滑至扣孔550位置,此时,在扣头54通过连动杆64施压下,离合盘63与辘轳62分离。
[0053] 收伞时,按下按钮59,使扣头54脱离扣孔550,拉绳53失去对下巢4的拉动作用,在回归弹簧27的作用下,下巢4向下滑动,伞骨装置2收合,同时,绳索65被扣头54向上拉动,带动辘轳62转动,使发条弹簧66上紧。此时,离合盘63失去扣头54的施压,在离合弹簧631的作用下配合于辘轳62下方,参照图7和图8,离合盘63上具有斜齿630,辘轳62底面相应设有方向相反的斜齿620,因此辘轳62仅能相对于离合盘63朝一个方向转动,若压缩伞中棒1,在发条弹簧66作用下,辘轳62可转动收回绳索65,若在压缩中棒1的过程中放开,则绳索65被拉紧,但辘轳62受离合盘63的制动无法向另一方向转动,因而受绳索65的拉紧作用,中棒1无法回弹伸展。
[0054]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绳索65没有外露于中棒1之外。
[0055]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