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

申请号 CN201710748473.3 申请日 2017-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7472693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申请人 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敏;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识别的 电缆 扎线带,包括带通孔(2)的 锁 紧头(1)及扎线带本体(4),所述扎线带本体(4)由至少两层扎线带组成;所述锁紧头(1)的通孔(2)内设置弹舌(3);所述锁紧头(1)的表面设置标签纸(5),且在锁紧头(1)的一侧上设置用于放置标签纸(5)的凹槽(6);所述凹槽(6)的表面设置塑料层(7)。本发明设置弹舌,实现对扎线带本体的锁紧;还提供于 捆 扎 的电缆的信息标注,且在标注后可以将标签纸放置在凹槽内,且利用塑料层起到防护防潮的作用,使得扎线带具备标识作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体积小,且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提高其使用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包括带通孔(2)的紧头(1)及扎线带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带本体(4)由至少两层扎线带组成;所述锁紧头(1)的通孔(2)内设置弹舌(3);
所述锁紧头(1)的表面设置标签纸(5),且在锁紧头(1)的一侧上设置用于放置标签纸(5)的凹槽(6);所述凹槽(6)的表面设置塑料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带本体(4)由三层扎线带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带本体(4)的每个扎线带表面均设置排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扎线带本体(4)上的套环(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带本体(4)的一端设置尖刺部(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线带本体(4)上设置弹性部(1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属于电工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扎线带又称尼龙扎线带、尼龙束线带、塑料扎带等,分为:自式、可松式、防拆式、固定头式、标牌式、插销式、珠孔形。采用尼龙66材料注塑制成,防火等级94V-2,具有良好的耐酸、腐蚀、绝缘性,不易老化、承受力强。广泛应用于电子厂、扎电视机、电脑等内部连接线,灯饰、电机、电子玩具等产品内线路的固定,机械设备油路管道的固定,船舶上电缆线路的固定,自行车整车包装或捆绑其他物体,也可用于农业、园艺、手工艺品等捆扎物品。该产品具有绑扎快速、绝缘性好、自锁禁固、使用方便等特点。
[0003] 使用方法:只要将扎线带身轻轻穿过带孔的锁紧头一拉,即可牢牢扣住。作为一般电线及物品结扎用,特殊用途:不锈扎带。特点。工作温度:可在零下40度到105度的环境温度下使用颜色;标准色为白色,另外还有抗紫外线黑色。
[0004] 不锈钢扎带具有自动锁定功能,户内,户外皆可使用。依据使用场地可灵活捆扎简单用手即可安装。抗老化、防腐蚀、紫外线、扎力紧。规格齐全。
[0005] 扎线带绑扎紧固后是不具可逆性的,使其可以广泛的用于电缆扎线过程。但现有的电缆扎线带存在缺陷。人们对其作出改进,如在CN201520164787.5的文件中,提出了一种可松式扎线带。其中,带头包括呈上下贯通的方头和设置于方头内的弹性卡扣,方头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连接于齿条的第二端部,弹性卡扣设置于第一侧壁的底部并且朝向第二侧壁的顶部延伸,齿条能够自方头的下部从弹性卡扣和第二侧壁之间穿出,并且弹性卡扣卡持住齿牙,其中,第三侧壁和/或第四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柱状部从中穿入方头内的解扣孔,以使得弹性卡扣的顶部远离第二侧壁至少齿牙高度的距离。采用该可松式扎线带可以可靠地捆扎物品,在需要解开扎线带的时候,又能够快速安全地解开。
[0006] 而在另外一篇CN200920197746.0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开关式扎线带,包括带体及连接在带体一端的锁扣头,锁扣头中设有弹性卡扣件及穿带槽,在锁扣头中、弹性卡扣件的上方还铰接有压扣片,该压扣片的底部和置于穿带槽中的带体表面压触配合,构成带体松紧开关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压扣片压住带体后使用方式和普通扎线带一样,只能单向扎紧,当打开压扣片时,压扣片的底部和带体表面不接触,带体和弹性卡扣件的摩擦也基本消除,带体可自由双向拉动,灵活方便的调节捆扎松紧程度。捆扎使用完后还可以将扎线带完全解开,不影响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浪费,而且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
[0007] 上述文献对扎线带作出改进,使其可以快速安全地解开或是可以打开,但实际实用中仍然存在不足。现有的电缆扎线带,在使用中无法具备识别作用,使得被捆扎的电缆不易被识别,且锁紧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解决现有的电缆扎线带,在使用中无法具备识别作用,使得被捆扎的电缆不易被识别,且锁紧效果差的问题。
[0009]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包括带通孔的锁紧头及扎线带本体,所述扎线带本体由至少两层扎线带组成;所述锁紧头的通孔内设置弹舌;所述锁紧头的表面设置标签纸,且在锁紧头的一侧上设置用于放置标签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设置塑料层。
[0010]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扎线带本体由三层扎线带组成。
[0011]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扎线带本体的每个扎线带表面均设置排齿。
[0012]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扎线带本体上的套环。
[0013]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扎线带本体的一端设置尖刺部。
[0014]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扎线带本体上设置弹性部。
[0015]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通过对现有的电缆扎线带作出改进,在其锁紧头上设置弹舌,防止扎线带本体插入后滑动,实现对扎线带本体的锁紧;同时,在锁紧头上设置标签纸,用于提供于捆扎的电缆的信息标注,且在标注后可以将标签纸放置在凹槽内,且利用塑料层起到防护防潮的作用,利用简单的结构,使得扎线带本体可以方便使用,便于识别,使其可以根据电缆信息标注,使得扎线带具备标识作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体积小,且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提高其使用性能。可以解决现有的电缆扎线带,在使用中无法具备识别作用,使得被捆扎的电缆不易被识别,且锁紧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标号解释:锁紧头1、通孔2、弹舌3、扎线带本体4、标签纸5、凹槽6、塑料层7、套环8、尖刺部9、弹性部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0019]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包括带通孔2的锁紧头1及扎线带本体4,所述扎线带本体4由至少两层扎线带组成,利用多层结构可以使得扎线带可分层实用,增强使用寿命。并且,所述锁紧头1的通孔2内设置弹舌3,弹舌3在扎线带本体4插入后,防止扎线带本体插入后滑动,实现对扎线带本体的锁紧;所述锁紧头1的表面设置标签纸5,且在锁紧头1的一侧上设置用于放置标签纸5的凹槽6;所述凹槽6的表面设置塑料层7。
[0020] 该结构的原理是;在其锁紧头1上设置弹舌3,防止扎线带本体4插入后滑动,实现对扎线带本体4的锁紧;同时,在锁紧头1上设置标签纸5,用于提供于捆扎的电缆的信息标注,且在标注后可以将标签纸5放置在凹槽6内,且利用塑料层起到防护防潮的作用,使得扎线带本体可以方便使用,便于识别,使其可以根据电缆信息标注,使得扎线带具备标识作用。
[0021] 本实施例中,可将扎线带本体4设置为由三层扎线带组成的结构,利用三层的结构使得扎线带本体4可以多次使用,增加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可以将所述扎线带本体4的每个扎线带表面均设置排齿。利用在每个扎线带上设置排齿,使其可以均具备防滑作用,便于弹舌3的固定和锁紧。
[0022] 在上述分层结构上,本发明还可以在扎线带本体4上设置套环8,如图1所示,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扎线带本体4上的套环8。在不需要将扎线带本体4分开使用时,套环8套置在扎线带本体4的末端,而在需要将扎线带本体4分开使用时,将套环8移动至靠近锁紧头1的位置,使得各层的扎线带便于分开使用。在分开使用时,各层的扎线带都可以插入锁紧头1的通孔2内,且通过弹舌3固定锁紧。
[0023] 为了更好地实现捆扎和插入插孔2,可以在所述扎线带本体4的一端设置尖刺部9。利用尖刺部9的尖端方便插入插孔2,提高实用性。
[0024] 并且,为了使得扎线带具备弹性,可以在所述扎线带本体4上设置弹性部10,利用弹性部10可以设置在扎线带本体的中间或任意位置,使得扎线带本体具备弹性,在捆扎电缆时可以根据电缆长度适度的使用弹性部10的弹性作用,延长扎线带的可伸长距离。
[0025]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在其锁紧头上设置弹舌,防止扎线带本体插入后滑动,实现对扎线带本体的锁紧;同时,在锁紧头上设置标签纸,用于提供于捆扎的电缆的信息标注,且在标注后可以将标签纸放置在凹槽内,且利用塑料层起到防护防潮的作用,利用简单的结构,使得扎线带本体可以方便使用,便于识别,使其可以根据电缆信息标注,使得扎线带具备标识作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体积小,且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提高其使用性能。可以解决现有的电缆扎线带,在使用中无法具备识别作用,使得被捆扎的电缆不易被识别,且锁紧效果差的问题。
[002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