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

申请号 CN201610726755.9 申请日 2016-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7472691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申请人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万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盖 支撑 工装,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连接;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盖的下部 锁 扣配合;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左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且与所述车辆的左 纵梁 配合,所述右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杆的下端且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配合。根据本发明的前盖支撑工装结构简单,拆卸容易,体积和重量都得到了降低,方便人工转运和储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连接;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盖的下部扣配合;
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左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且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配合,所述右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杆的下端且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构造为连接钩,所述下部锁扣可在所述连接钩内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部构造为左支撑弯钩,所述右支撑部构造为右支撑弯钩,所述左支撑弯钩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的左支撑弯钩安装孔配合,所述右支撑弯钩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的右支撑弯钩安装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均为直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弯钩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为点接触,所述右支撑弯钩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为点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防脱件和右防脱件,所述左防脱件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杆与所述左纵梁之间,所述右防脱件连接在所述右支撑杆与所述右纵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脱件包括:
左防脱钩和与所述左防脱钩相连的左防脱链,所述左防脱钩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的左防脱孔配合,所述左防脱链固定在所述左支撑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防脱件包括:
右防脱钩和与所述右防脱钩相连的右防脱链,所述右防脱钩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的右防脱孔配合,所述右防脱链固定在所述右支撑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防脱件与所述左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右防脱件与所述右支撑杆焊接固定。

说明书全文

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油漆制造过程中,白车身需要经过前处理、电泳线的各个工艺槽体对车身内外表面进行处理,最终使白车身电泳上一层均匀的电泳底漆,满足整车防腐质量要求。相
对于固定的车体,开闭件(如车、前盖和后盖等)却是活动的,为了保证开闭件的稳定与一
致性,提高整车电泳效果,需要根据车体结构开发设计相对应的工装,安装在车身上起到对
开闭件的支撑、夹紧、限位等作用和功能。相关技术中的用于开闭件的工装具有如下缺点:
[0003] 1、工装笨重:工装体积大,占用存储空间大,当车间批量过车时工装转运费时费
[0004] 2、存在车身质量隐患:工装下部支撑基座与车身纵梁间为面接触,导致该位置无法电泳上完整的电泳漆膜,存在锈蚀险;
[0005] 3、操作性差:工装由于需要螺栓固定,需使用气扳机等工具进行工装拆卸和固定,操作步骤较繁琐,增加人工操作时间;
[0006] 4、使用成本高:制作工装需用材料耗量大,且需要采购气扳机等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所以制作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该前盖支撑工装结构简单,拆卸和安装
容易,体积和重量都得到了降低,方便人工转运和储存。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连接;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
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盖的下部扣配合;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左
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且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配合,所述右支撑部设置在所述
右支撑杆的下端且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配合。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左支撑杆的上端和右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一起,左支撑部设置在左支撑杆的下端且与车辆的左纵梁配合,右支撑部设置在右支撑
杆的下端且与车辆的右纵梁配合。由此该前盖支撑工装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容易,体积和
重量都得到了降低,方便人工转运和储存。
[0010]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构造为连接钩,所述下部锁扣可在所述连接钩内上下移动。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支撑部构造为左支撑弯钩,所述右支撑部构造为右支撑弯钩,所述左支撑弯钩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的左支撑弯钩安装孔配合,所述右支
撑弯钩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的右支撑弯钩安装孔配合。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均为直杆结构。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可转动连接。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支撑弯钩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为点接触,所述右支撑弯钩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为点接触。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盖支撑工装还包括:左防脱件和右防脱件,所述左防脱件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杆与所述左纵梁之间,所述右防脱件连接在所述右支撑杆与所
述右纵梁之间。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防脱件包括:左防脱钩和与所述左防脱钩相连的左防脱链,所述左防脱钩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的左防脱孔配合,所述左防脱链固定在所
述左支撑杆上。
[001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右防脱件包括:右防脱钩和与所述右防脱钩相连的右防脱链,所述右防脱钩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的右防脱孔配合,所述右防脱链固定在所
述右支撑杆上。
[001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防脱件与所述左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右防脱件与所述右支撑杆焊接固定。
[0020]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盖支撑工装的示意图;
[0023]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盖支撑工装的左视图;
[0024]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盖支撑工装的右视图;
[0025]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部与下部锁扣配合的示意图;
[0026]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部与下部锁扣配合的示意图;
[0027]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右纵梁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
[0029] 前盖支撑工装100,
[0030] 支撑杆110,左支撑杆111,右支撑杆112,
[0031] 连接部120,左支撑部130,右支撑部140,
[0032] 左防脱件150,左防脱钩151,左防脱链152,
[0033] 右防脱件160,右防脱钩161,右防脱链162,
[0034] 下部锁扣210,右支撑弯钩安装孔201,右防脱孔2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9] 在汽车油漆制造过程中,白车身需要经过前处理、电泳线的各个工艺槽体对车身内外表面进行处理,最终使白车身电泳上一层均匀的电泳底漆,满足整车防腐质量要求。相
对于固定的车体,开闭件(如车门、前盖和后盖等)却是活动的,为了保证开闭件的稳定与一
致性,提高整车电泳效果,需要根据车体结构开发设计相对应的工装,安装在车身上起到对
开闭件的支撑、夹紧、限位等作用和功能,满足生产工艺需求,保证整车油漆质量。
[0040] 目前油漆车间开发制作前处理、电泳线过车工装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0041] ①需起到对车体开闭件的固定、支撑、夹紧等工艺要求,且要保证安装后整车状态一致。
[0042] ②材质为金属,拥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多次使用后不会发生变形
[0043] ③为保证电泳漆质量,工装与车体接触面积尽量少,且要防止工装对其它部位油漆的磕碰。
[0044] ④由于电泳后车身要经过烘干炉高温烘烤,要求工装耐高温。
[0045] ⑤安装后开闭件要有合适的开度,保证空腔内沥水、排液效果,保证槽液不窜槽、车身电泳良好。
[0046] ⑥工装安装方便,需在生产节拍内完成工装的安装。
[0047] 现有技术中的工装具有如下缺点:
[0048] 1、工装笨重:工装体积大,占用存储空间大,当车间批量过车时工装转运费时费力。
[0049] 2、存在车身质量隐患:工装下部支撑基座与车身纵梁间为面接触,导致该位置无法电泳上完整的电泳漆膜,存在锈蚀风险。
[0050] 3、操作性差:工装由于需要螺栓固定,需使用气扳机等工具进行工装拆卸和固定,操作步骤较繁琐,增加人工操作时间。
[0051] 4、使用成本高:制作工装需用材料耗量大,且需要采购气扳机等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所以制作使用成本较高。
[0052]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100。
[0053]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100进行详细描述。
[005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盖支撑工装100可以包括支撑杆110、连接部120、左支撑部130和右支撑部140。
[0055] 其中,支撑杆110包括左支撑杆111和右支撑杆112,左支撑杆111的上端和右支撑杆112的上端固定在一起,连接部120设置在支撑杆110的上端,连接部120与前盖的下部锁
扣210配合。
[0056] 工作时,左支撑杆111和右支撑杆112构造为三形结构,左支撑杆111的上端和右支撑杆112的上端固定在一起,左支撑杆111的下端和右支撑杆112的下端间隔开。
[0057] 左支撑部130设置在左支撑杆111的下端且与车辆的左纵梁配合,右支撑部140设置在右支撑杆112的下端且与车辆的右纵梁配合。
[0058] 由此,前盖支撑工装100可以将前盖支撑起来,且由于该前盖支撑工装100结构简单,前盖支撑工装100的体积和重量都得到了降低,方便人工转运和储存。
[0059] 连接部120可以构造为连接钩,具体地,连接部120可以构造为C型连接钩,在连接部120与下部锁扣210配合时,下部锁扣210可以在连接钩内上下移动。
[0060] 也就是说,在保证前盖稳定打开的前提下,连接部120与下部锁扣210并不是完全固定的状态,而是可活动地配合,这样在白车身在浸入到电泳槽体的过程中,槽体中的电泳
液会冲击前盖,使得前盖上下晃动,这样有利于电泳液更快地浸入到前盖的内部,增强电泳
液的电泳效果和电泳漆膜质量。
[0061] 左支撑部130可以构造为左支撑弯钩,右支撑部140可以构造为右支撑弯钩,其中左支撑弯钩与车辆的左纵梁的左支撑弯钩安装孔配合,右支撑弯钩与车辆的右纵梁的右支
撑弯钩安装孔201配合。
[0062] 将左支撑部130和右支撑部140设计成弯钩结构,这样左支撑部130与左纵梁为点接触,右支撑部140与右纵梁为点接触,进而有效减少了前盖支撑工装100与车身的接触面
积,保证整车电泳防锈质量。
[0063] 左支撑杆111和右支撑杆112均为直杆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前盖支撑工装100的体积和重量,方便人工转运和储存。
[006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车辆的左纵梁配合的支撑杆为左支撑杆111,与车辆的右纵梁配合的支撑杆为右支撑杆112。
[0065] 进一步地,左支撑杆111的上端与右支撑杆112的上端可转动连接。可选的,左支撑杆111的上端和右支撑杆112的上端使用螺栓连接,左支撑杆111和右支撑杆112可以绕该螺
栓为轴进行旋转。
[0066] 由此,当不使用前盖支撑工装100时,可以将左支撑杆111和右支撑杆112旋转到一起进行存放,操作方便灵活,减少前盖支撑工装100占用的空间。
[0067] 优选地,前盖支撑工装100还包括左防脱件150和右防脱件160,左防脱件150连接在左支撑杆111与左纵梁之间,右防脱件160连接在右支撑杆112与右纵梁之间。由此,确保
左支撑杆111可以稳固地固定在左纵梁上,右支撑杆112稳定地固定在右纵梁上,避免前盖
支撑工装100转动而导致前盖关闭。
[0068] 具体地,左防脱件150可以与左支撑杆111焊接固定,右防脱件160可以与右支撑杆112焊接固定。
[0069] 优选地,左防脱件150包括:左防脱钩151和与左防脱钩151相连的左防脱链152,左防脱钩151与车辆的右纵梁上的左防脱孔配合,左防脱链152固定在左支撑杆111上。右防脱
件160包括:右防脱钩161和与右防脱钩161相连的右防脱链162,右防脱钩161与车辆的右纵
梁上的右防脱孔202配合,右防脱链162固定在右支撑杆112上。
[0070] 由于与左支撑杆111相连的部分和与右支撑杆112相连的部分为柔性件,因此,可以使得左支撑杆111和右支撑杆112并非是完全固定的状态,而是可晃动的,进而在保证前
盖处于打开状态的前提下,前盖可上下移动。由此,更加有利于电泳液更快地浸入到前盖的
内部,增强电泳液的电泳效果和电泳漆膜质量。
[007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072]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