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防滑的功能

申请号 CN201380032031.9 申请日 2013-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4379015B 公开(公告)日 2017-03-08
申请人 朴荣根; 朴荣华; 发明人 朴荣根; 朴荣华;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自动防滑的功能 鞋 ,该功能鞋包括:转动体部,其固定于功能鞋的 大底 ,以朝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转动;以及防滑部,其与转动体部连接以 接触 地面,并且根据功能鞋的滑动方向随转动体部整体方式转动。防滑部包括尖锐的并且取向于功能鞋前侧的第一末端、以及尖锐并且取向于功能鞋后侧的第二末端。
权利要求

1.一种功能,所述功能鞋自动防滑,所述功能鞋包括:
转动体部,其固定于所述功能鞋的大底,以朝所述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转动;以及防滑部,其与所述转动体部连接以接触地面,以及,所述防滑部根据所述功能鞋的滑动方向随所述转动体部整体方式转动,
其中,所述防滑部包括尖锐的并取向于所述功能鞋前侧的第一末端、以及尖锐的并且取向于所述功能鞋后侧的第二末端,
当所述功能鞋开始滑动时,由从地面施加于所述防滑部的阻,通过所述转动体部使所述防滑部朝向所述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转动,以及
所述防滑部包括:上本体,其连接于所述转动体部;以及下本体,其连接于所述上本体,并且设置有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鞋,其中,根据所述防滑部的转动,使所述第一末端或所述第二末端选择性地刺入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鞋,其中,所述防滑部包括:平面,其与所述地面接触;
第一斜坡,在所述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斜坡从所述水平面的左末端于右上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斜坡,在所述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所述第二斜坡从所述水平面的右末端于左上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鞋,其中,所述防滑部包括多个底凸,所述底凸是尖锐的,并且向地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鞋,其中,在所述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一部分所述底凸布置在从所述转动体部的转动中心延伸至所述地面的竖线的左侧,以及,其余底凸布置在所述竖线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鞋,其中,
所述上本体包括左刀刃部以及右刀刃部,所述左刀刃部作为左边缘在所述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于左下方向延伸,以及,所述右刀刃部作为右边缘在所述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于右下方向延伸,以及
各所述左刀刃部和所述右刀刃部由两个斜坡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鞋,进一步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滑进所述大底上所形成的插入凹部,以及,于所述功能鞋的宽度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转动体部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并且通过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大底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鞋,其中,于所述功能鞋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转动体部,以及,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滑部,以与所述转动体部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鞋,其中,所述转动体部于所述功能鞋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所述防滑部于所述功能鞋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转动体部对应。

说明书全文

用于自动防滑的功能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动防滑的功能鞋,特别涉及一种功能鞋,即使穿着功能鞋的人并没有执行单独处理,功能鞋也根据其滑动而自动起作用以防止滑动。

背景技术

[0002] 山地徒步旅行者在徒步靴下进一步穿戴鞋底钉以防止徒步靴的滑动,尤其是在冬季。然而,徒步靴下穿戴鞋底钉会不方便。另外,鞋底钉会使穿戴者感觉不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明了带有鞋底钉的徒步靴。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用鞋底钉,穿戴者应当执行单独处理(例如,从徒步靴上旋开鞋底钉的处理),这仍给穿戴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技术问题
[0004]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鞋,即使穿着功能鞋的人并未执行单独处理,该功能鞋也根据其滑动而自动起作用,以防止滑动。技术方案
[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防滑的功能鞋,本功能鞋包括:转动体部,其固定于功能鞋的大底,以朝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转动;以及防滑部,其连接至转动体部以接触地面,并且,该防滑部根据功能鞋的滑动方向随转动体部整体方式转动,其中,防滑部包括尖锐并且取向于功能鞋前侧的第一末端、以及尖锐并且取向于功能鞋后侧的第二末端。
[0006] 有利效果
[0007] 根据本发明的功能鞋包括防滑部,根据功能鞋滑动的方向,防滑部通过转动体部选择性地转动至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因此,即使穿着功能鞋的人并未执行单独处理,防滑部根据功能鞋的滑动自动起作用以防止滑动。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鞋的侧视图;
[0009] 图2是图示图1的功能鞋的底视图;
[0010] 图3是图示应用于图1的功能鞋的鞋底钉部的轴测图;
[0011] 图4是图示图3的鞋底钉部的正视图;
[0012] 图5是图示图1的A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0013] 图6是图5的覆盖部和安装部的侧视图,图示与功能鞋大底分开的状态;
[0014] 图7和图8是图示图5的安装部的轴测图;
[0015] 图9是侧视图,图示功能鞋在地面向图9左侧滑动时鞋底钉部的操作;以及[0016] 图10是侧视图,图示功能鞋在地面向图10右侧滑动时鞋底钉部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0018]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鞋的侧视图。图2是图示图1的功能鞋的底视图。参见图1和图2,功能鞋包括大底10、以及布置于大底10上的鞋底钉部100。鞋底钉部100防止功能鞋的滑动,下文进行具体描述。鞋底钉部100的部位根据需要可以有多种改变。也就是,如图1和图2中所示,鞋底钉部100可以分别布置在功能鞋的前部和后部(后跟),或者只布置在其后部。大底10包括后跟。
[0019] 参见图3和图4,自动防止功能鞋滑动的鞋底钉部100包括转动体部110和防滑部130。图3是图示应用于图1中功能鞋的鞋底钉部的轴测图。图4是图示图3的鞋底钉部的正视图。鞋底钉部100的转动体部110固定于大底10(或者在设置有下述安装部时固定于安装部),以朝向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转动。
[0020] 也就是,在转动体部110转动时,由大底10支撑转动体部110。可以通过在大底10中(或者设置有下述安装部时在安装部中)于功能鞋的宽度方向形成凹部,并且将转动体部110插在该凹部中,实现支撑。可选择地,可以通过于功能鞋的宽度方向在大底10上安装预定轴,并且将转动体部110安装在轴上(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在大底10中形成用于转动体部
110的凹部),实现支撑。“功能鞋的前侧”指图1的左侧,以及,“功能鞋的后侧”指图1的右侧。
另外,功能鞋的宽度方向指朝向图1纸张表面的方向。
[0021] 防滑部130与转动体部110相连接,以根据功能鞋在地面的滑动而随转动体部110整体方式转动,从而防止滑动。防滑部130包括:与转动体部110连接的上本体131,以及,与上本体131连接并且接触地面G的下本体136。
[0022] 下本体136包括:第一末端137L,其为尖锐的、并且取向于功能鞋的前侧;以及第二末端137R,其为尖锐的、并且取向于功能鞋的后侧。下文更具体描述防滑部130的操作。上本体131和下本体136可以整体方式形成。转动体部110和防滑部130可以整体方式形成。当上本体131和下本体136可以整体方式形成时,上本体131和下本体136在防滑部130中可以形成为单件。当转动体部110和防滑部130可以整体方式形成时,转动体部110和防滑部130可以形成为单件。
[0023] 虽然鞋底钉部100可以如上所述直接设置于大底10,鞋底钉部100也可以通过安装部300间接设置于大底10,如图5至图8中所示。图5是图示图1的A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6是图5的覆盖部和安装部的侧视图,图示与功能鞋大底分开的状态。图7和图8是图示图5的安装部的轴测图。
[0024] 参见图5和图6,于功能鞋的宽度方向在大底10中形成插入凹部12,以便将安装部300安装在大底10上。之后,可以将安装部300滑进插入凹部12。也就是,安装部300可以类似于燕尾,以适配在插入凹部12中。因此,当鞋底钉部100磨损时,通过安装部300更换鞋底钉部100,功能鞋可以重新使用。
[0025] 也就是,当鞋底钉部100磨损时,可以从大底10上取下鞋底钉部100和安装部300,然后,可以将包括新鞋底钉部100的新安装部300安装在大底10上。可选择地,可以将鞋底钉部100和安装部300从大底10取下,然后,可以将新鞋底钉部100安装在安装部300上,如图7和图8中所示,然后,可以将包括新鞋底钉部100的安装部300安装在大底10上。这样,通过安装部300在大底10上设置鞋底钉部100时,能更加方便且经济地保养或修理功能鞋。
[0026] 当安装部300仅仅插在插入凹部12中时,安装部300会意外地自大底10脱落。因此,功能鞋可以进一步包括覆盖部500,以防止安装部300的脱落。也就是,参见图5和图6,将安装部300安装在大底10上,然后,用覆盖部500覆盖安装部300的外表面,以防止安装部300从大底10意外脱落。考虑到设置安装部300的原因,顶盖部500可以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大底10。
[0027] 转动体部110和防滑部130可以分开方式形成,然后,将防滑部130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转动体部110。在这种情况下,当防滑部130磨损时,可以很有效率地更换防滑部130。
[0028] 参见图8,于功能鞋的宽度方向可以设置有多个转动体部110。此外,可以设置多个防滑部130,以与转动体部110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滑动量较小,转动体部110和防滑部130也敏感地对该滑动作出响应。可选择地,单个转动体部可以于功能鞋的宽度方向伸长。
此外,单个防滑部可以于功能鞋宽度方向伸长,以与单个转动体部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单个防滑部和单个转动体部更集中地防止滑动。
[0029] 下文中,参照图9和图10,具体描述鞋底钉部100的操作。图9是侧视图,图示功能鞋在地面向图9左侧滑动时鞋底钉部的操作。图10是侧视图,图示功能鞋在地面向图10右侧滑动时鞋底钉部的操作。为了便于说明,在图9和图10中省略了顶盖部500。
[0030] 参见图9,当功能鞋在地面G上朝图9左侧滑动时(参见箭头),通过施加于下本体136的阻,使防滑部130通过转动体部110向右侧转动。换而言之,当功能鞋在地面G上朝左侧滑动时,向下本体136施加朝向右侧的摩擦力。摩擦力通过转动体部110使防滑部130向右侧转动。当图9的左侧是功能鞋的前侧时,这种情况会在下坡期间出现。结果,由大底10中(图9的安装部300中)所形成的斜坡302,使防滑部130的转动停止。
[0031] 这样,当鞋底钉部100向右侧(或功能鞋的后侧)转动时,使尖锐并且取向于功能鞋前侧的第一末端137L指向地面G,如图9中所示。当第一末端137L指向地面G时,第一末端137L刺入地面G,因此,防止功能鞋的滑动。换而言之,当鞋底钉部100朝向右侧(或功能鞋的后侧)旋转01时,使鞋底钉部100以L1刺入地面G,因此,防止功能鞋的滑动。
[0032] 另一方面,参见图10,当功能鞋在地面G上朝向图10的右侧滑动时(参见箭头),通过施加于下本体136的阻力,使防滑部130通过转动体部110向左侧转动。当图10的左侧是功能鞋的前侧时,这种情况会在上坡期间出现。这样,当鞋底钉部100朝向左侧(或功能鞋的前侧)转动时,使尖锐并且取向于功能鞋后侧的第二末端137R指向地面G,如图10中所示。当第二末端137R指向地面G时,第二末端137R刺入地面G,因此,防止功能鞋的滑动。换而言之,当鞋底钉部100朝向左侧(或功能鞋的前侧)旋转θ2时,使鞋底钉部100以L2刺在地面G中,因此,防止功能鞋的滑动。
[0033] 这样,根据功能鞋滑动的方向,防滑部130通过转动体部110选择性地朝向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转动。根据防滑部130的转动,取向于功能鞋前侧的第一末端137L和取向于功能鞋后侧的第二末端137R,二者之一选择性地刺入地面G。因此,虽然穿着功能鞋的人没有执行单独处理,防滑部130根据功能鞋的滑动而自动起作用,以防止滑动。根据防滑部130的操作,功能鞋在滑动条件下(例如,上坡或下坡,或在上行走)保护穿着功能鞋的人免于滑动。
[0034] 最终防止功能鞋滑动的第一末端137L和第二末端137R各自取向于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这意味着第一末端137L和第二末端137R的尖端在如图5中所示的基本位置(如图5中所示的转动前位置)大致取向于功能鞋的前侧或后侧。例如,参见图3至图5,下本体136的尖锐末端可以限定为平面138与斜坡139之间的边缘。也就是,下本体136可以包括:水平面138,其与地面G接触;第一斜坡139L,在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其从水平面138的左末端于右上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斜坡139R,在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其从水平面138的右末端于左上方向延伸。虽然尖锐的左末端和右末端可以限定为边缘,但左末端和右末端可以具有预定厚度。换而言之,相比于图5中所示的形状,左末端和右末端可以更为厚钝。稍后描述的刀刃部也可以比所示形状更为厚钝。
[0035] 当施加于下本体136的阻力较小时,鞋底钉部100可能不会转动。例如,当穿着者在冰上行走时,没有足够的阻力施加至下本体136,因此,下本体136将无法防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参见图3至图5,下本体136可以包括两个底凸140L和140R,底凸为尖锐的,并且朝向地面G延伸。参见图4和图5,底凸140L可以布置在图5中的竖线C的左侧,以及,底凸140R可以布置在竖线C的右侧。
[0036] 据此,各底凸140L和140R可以对应于滑动适当地起作用。也就是,参见图9,当功能鞋向左侧滑动时,较大阻力施加于底凸140L,使得鞋底钉部100能有效地向右侧转动。另外,参见图10,当功能鞋向右侧滑动时,较大阻力施加于底凸140R,使得鞋底钉部100能有效地向左侧转动。因此,由于下本体136包括底凸140L和140R,即使直接施加于下本体136的阻力不够,也能使鞋底钉部100适当地于期望方向转动。图5的竖线C从转动体部110的转动中心向地面G延伸。
[0037] 这种底凸可以设置有多个。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底凸可以布置在图5中竖线C的左侧,以及,其余底凸可以布置在竖线C的右侧。
[0038] 在大底10(或者设置有安装部300时为安装部300)与防滑部130之间形成有空间,以允许防滑部130的转动。然而,当异物卡在该空间中时,防滑部130的转动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防滑部130的上本体131包括左刀刃部132L和右刀刃部132R。也就是,参见图3至图5,左刀刃部132L是左边缘,在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于左下方向延伸,以及,右刀刃部132R是右边缘,在功能鞋的长度方向观察时于右下方向延伸。左刀刃部132L和右刀刃部
132R各由两个斜坡1321和1322形成(参见图3)。
[0039] 这样,当上本体131包括刀刃部132时,刀刃部132可以起到剪刀刃的作用,以防止卡入异物。左刀刃部132L和右刀刃部132R具有锐利边缘,其由两个斜坡1321和1322限定(参见图3)。因此,参见图9和图10,当上本体131接近大底10(或者设置有安装部300时,接近安装部300)时,大底10中对应于左刀刃部132L和右刀刃部132R的部分(或者设置有安装部300时,安装部300中对应于左刀刃部132L和右刀刃部132R的部分),该部分与左刀刃部132L和右刀刃部132R可以起到剪刀的作用,以切碎异物。切碎的异物可以沿上本体131的斜坡1321和1322(参见图3)向下移动。结果,当上本体131包括刀刃部132时,防止异物卡在大底10与防滑部130之间的空间中。
[0040] 参见图5,由鞋底钉部100在大底10的底面与地G之间形成距离d。这会使穿着功能鞋的人不适。然而,由于大底10可以由弹性材料形成,由穿着功能鞋的人的重量可以相对向上推鞋底钉部100。因此,图5中所示的距离实际上不会明显使人不适。为了更可靠地消除这种不适感,可以在大底10中(或者设置有安装部300时在安装部300中)于鞋底钉部100上方形成预定空间。
[0042] 根据本发明,即使穿着功能鞋的人没有执行单独操作,功能鞋根据功能鞋的滑动而自动起作用,以防止滑动。因此,本功能鞋具有工业实用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