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人类生活必需 / 帽类制品 / 带活动面罩件的防护帽盔

带活动面罩件的防护帽盔

申请号 CN200680023649.9 申请日 2006-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0559985C 公开(公告)日 2009-11-18
申请人 CBM分配公司; 发明人 C·莫兰;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防护帽盔,其包括壳体(1),面盔件(2)和护颏件(3)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当所述面盔件和护颏件被放下时,该面盔件(2)的下部承靠在所述护颏件(3)的一区域(4)上,并且所述护颏件(3)能够围绕所述面盔件(2)抬起。根据本发明,所述防护帽盔是这样的:其包括所述面盔件(2)的附加活动装置,所述附加活动装置构造成使所述面盔件的下边沿接近或者远离所述护颏件(3)上的 支撑 区域(4)的抬升路线。
权利要求

1.防护帽盔,其包括壳体(1),面盔件(2)和护颏件(3)转动安 装在所述壳体上,当所述面盔件和所述护颏件被放下时,该面盔件(2)的 下部承靠在所述护颏件(3)的一区域(4)上,并且所述护颏件(3)能够 围绕所述面盔件(2)抬起,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盔包括所述面盔件(2)的附加活动装置,所 述附加活动装置构造成使所述面盔件的下边沿接近或者远离所述护颏件 (3)上的支撑区域(4)的抬升路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活动装置 是所述面盔件(2)的倾斜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装置在所 述壳体(1)的每一侧面(6)处包括一连杆(7),所述连杆在其端部之一 被枢转安装在所述面盔件(2)上,而在其另一端部被安装在所述面盔件(2) 在所述壳体(1)上转动的转动轴(5)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盔在所 述每一侧面(6)处具有一侧支架(8),所述侧支架与所述面盔件(2)联 接,并具有引导所述转动轴(5)的长圆形孔(9)。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所述 防护帽盔包括附加活动随动装置,其使所述面盔件(2)的附加活动随动于 所述护颏件(3)的抬升。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盔包括 转动随动装置,其使所述面盔件(2)相对所述壳体(1)的转动随动于所 述护颏件(3)的抬升。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盔包括 转动及倾斜随动装置,其使所述面盔件(2)的转动和倾斜随动于所述护颏 件(3)的抬升,所述转动及倾斜随动装置包括:凸轮(10)和驱动装置, 所述凸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而所述驱动装置构造成在所述护颏 件抬升的最初阶段通过该护颏件(3)的转动而驱动所述凸轮(10)转动; 至少一个第一触头(11),其与所述凸轮(10)联结并在所述连杆(7)的 抬起支撑表面(22)上施加按压,以便驱动所述连杆(7)和所述面盔件(2) 转动;腔体(15),其形成于所述凸轮(10)内,且适于贴合在围绕所述 长圆形孔(9)的上止挡(17)和下止挡块(18)上,以便将所述侧支架 (8)绕所述转动轴驱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与所述凸轮(10)联结的驱动构件(13),并且所述驱动构件在移动导道 (14)中被引导,该移动导道形成于与所述护颏件(3)相联结的驱动部件 (19)内,所述移动导道(14)包括基本径向的部分(14a),在该基本径 向的部分中所述驱动构件(13)被驱动转动,且所述移动导道还包括基本 切向的部分(14b),在该基本切向的部分中所述驱动构件(13)不会被 驱动转动。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0) 包括第二触头(12),所述第二触头能够在所述连杆(7)的降低支撑表面 (23)上施加按压,从而当所述护颏件(3)被移动放下且所述面盔件(2) 被放下时,所述第二触头驱动所述连杆(7)和所述面盔件(2)在抬起运 动中进行转动。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帽盔,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面盔件(2) 相对所述壳体(1)的转动随动于所述护颏件(3)的抬升的所述转动随动 装置被构造成产生比所述护颏件(3)速度更高的所述面盔件(2)角速 度。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帽盔,该防护帽盔通常包括一壳体,面罩件 和护颏件以转动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02]按照本发明的帽盔尤其用于希望拥有一种全面型帽盔的摩托车 手,即这样一种帽盔:其通过保护下颌部分——以后称为护颏件——的存 在而允许完全保护摩托车手的头部,同时由于护颏件和面罩件的可活动性 而保留改变帽盔构形的可能性。

背景技术

[03]从文献EP-A-993 784已知一防护帽盔,其尤其用于摩托车运动, 该防护帽盔包括安装在帽盔壳体上的面盔件、连接在壳体上的护颏件,且 该护颏件能够通过转动运动从面盔件上方向壳体后部抬起。按照该现有技 术,所述护颏件具有转动轴,该转动轴相对于面盔件的轴向上偏移,以便 将护颏件抬起而不会在面盔件上摩擦。按照该布置,面罩件通过其下端部 支撑在护颏件的内部区域上是适合的。
[04]存在提出这样一种帽盔的需求,该帽盔的护颏件和面罩件可进行 抬起活动,以便保证面罩件有效支撑在护颏件上,尤其是为了既保证在放 下位置的密闭性问题,又能方便地将护颏件抬升到面罩件上方。

发明内容

[05]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所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06]因此,本发明也能使护颏件和面罩件在处于放下位置时有良好的 协作,以达到完美的密闭性。尤其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面盔件能够与护颏件的外部协作,所述护颏件的外部具有在面罩件后面的 一凸边,该凸边可以完全止护颏件并优化密闭性。
[07]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面盔件不仅相对壳体转动地安 装,而且还具有能沿转动轴倾斜的额外活动性——该转动轴不同于面盔件 相对壳体转动时的转动轴,以便改变其倾斜度,从而使得面盔件能够避开 护颏件的抬起路线。
[08]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具有优势的可能性,面盔件的活动随动于护 颏件的活动,从而护颏件的抬起同时产生面盔件的抬起。此外,可将随动 装置设置成:面盔件的抬起比护颏件的抬起更快,这使得在护颏件抬起的 第一阶段就使其活动路线绕开面盔件。
[09]可注意到,按照本发明,存在多种配置帽盔的可能性,尤其是在 护颏件和面盔件的协作方面。
[10]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还将在下面对其一种优选但非限定的 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进行阐述。
[1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帽盔,该防护帽盔包括壳体,面盔件和护颏 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当所述面盔件和所述护颏件被放下时,该面盔 件的下部承靠在所述护颏件的一区域上,并且所述护颏件能够围绕所述面 盔件抬起。按照本发明的所述防护帽盔包括所述面盔件的附加活动装置, 所述附加活动装置构造成使所述面盔件的下边沿接近或者远离所述护颏件 上的支撑区域的抬升路线。
[12]按照本发明,并按照后文所介绍的优选实施方式,该防护帽盔可 以具有:
[13]-附加的活动装置是面盔件的倾斜装置,
[14]-所述倾斜装置在所述壳体的每一侧面处包括一连杆,所述连杆 在其端部之一被枢转安装在所述面盔件上,而在其另一端部被安装在所述 面盔件在所述壳体上转动的转动轴上,
[15]-所述防护帽盔在所述每一侧面处具有一侧支架,所述侧支架与 所述面盔件联接,并具有引导所述转动轴的长圆形孔,
[16]-所述防护帽盔包括附加活动随动装置,其使所述面盔件的附加 活动随动于所述护颏件的抬升,
[17]-所述防护帽盔包括转动随动装置,其使所述面盔件相对所述壳 体的转动随动于所述护颏件的抬升,
[18]-所述防护帽盔包括转动及倾斜随动装置,其使所述面盔件的转 动和倾斜随动于所述护颏件的抬升,所述转动及倾斜随动装置包括:
[19]-凸轮和驱动装置,所述凸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而所述 驱动装置构造成在所述护颏件抬升的最初阶段通过该护颏件的转动而驱动 所述凸轮转动,
[20]-至少一个第一触头,其与所述凸轮联结并在所述连杆的抬升 支撑表面上施加按压,以便驱动所述连杆和所述面盔件转动,
[21]-腔体,其形成于所述凸轮内,且适于贴合在围绕所述长圆形 孔的上止挡和下止挡块上,以便将所述侧支架绕所述转动轴驱动,
[2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凸轮联结的驱动构件,并且所述驱动 构件在移动导道中被引导,该移动导道形成于与所述护颏件相联结的驱动 部件内,所述移动导道包括基本径向的部分,在该部分中所述驱动构件被 驱动转动,且所述移动导道还包括基本切向的部分,在该部分中所述驱动 构件不会被驱动转动,
[23]-所述凸轮包括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能够在所述连杆的降低 支撑表面上施加按压,从而当所述护颏件被移动放下且所述面盔件被放下 时,所述第二触头驱动所述连杆和所述面盔件在抬起运动中进行转动,
[24]-使所述面盔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转动随动于所述护颏件的抬升 的所述转动随动装置被构造成产生比所述护颏件速度更高的所述面盔件 角速度。
附图说明
[25]附图以举例方式给出且它们对于本发明是非限制性的。它们只示 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且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发明。
[26]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帽盔的侧视图,所述帽盔具有护颏件以及 面盔件,它们在工作位置被放下。
[27]图2示出面盔件和护颏件的运动的第一阶段。
[28]图3示出后一阶段,示出面盔件的附加活动性。
[29]图4示出护颏件相对壳体的更加抬升的位置。
[30]图5示出当护颏件被收起时面盔件降下。
[31]图6示出护颏件经壳体上方返回,而图7示出了护颏件随着面盔 件的活动而直到其降低位置的一位置。
[32]图8至图12相继示出本发明中相互配合的连杆、面盔件、侧支 架、凸轮和护颏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参照图1并以公知的方式,本发明呈一帽盔的形式,该帽盔包括 保护摩托车手头部的前部分的防护壳体1。在壳体1的每一侧面6处,有 安装护颏件3和面盔件2的部件。更确切地,护颏件3和面盔件2通过转 动轴5相对壳体1铰接。在图示的情况下,所述转动轴是用于护颏件和面 盔件的唯一的转动轴。
[34]在放下位置,面盔件2的下部支撑在基本形成于护颏件3上部的 一个区域4上。更确切地,在图示的情况下,且尤其如图2所示,支撑区 域4包括凸边21,面盔件2的下部将就位在该凸边前面。在图示的情况下, 帽盔总体的密闭性和机械强度非常大。实际上,面盔件2在其下部被护颏 件完全支撑在包括凸边21的支撑区域4处。
[35]为了允许将护颏件3抬起而不会在面盔件2的外表面上摩擦,面 盔件2具有附加的活动性,从而允许其下边沿接近或者远离护颏件3的支 撑区域4的抬升路线。
[36]在所示的例子中,附加的活动性是面盔件2的倾斜,该倾斜由沿 一不同于轴5的转动轴产生。
[37]因此,如图3所示,倾斜装置使得面盔件的下边沿能够在护颏件 3被带至经过面盔件2上方之前退缩。
[38]在不同的图中示出了倾斜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此情形下,在壳 体1的每一侧面6处,连杆7在其端部之一被枢转安装在面盔件2上,而 在其另一端部被转动安装在转动轴5上。因此很容易理解:附加的转动活 动对于面盔件是通过所述连杆7产生的。
[39]因此,在面盔件2作抬起运动时,产生围绕轴5的转动,如图2 所示,然后或者同时,产生如图3所示的倾斜。
[40]有利的是限制连杆7和面盔件2之间角行程的可能性,以便限制 活动。
[41]参照图示,每一侧面6都有一侧支架8,并且所述侧支架以与面 盔件2联接的方式形成,其可以成为面盔件的延伸部。侧支架具有长圆形 孔9,该孔可以在其内部引导转动轴5。
[42]面盔件2绕轴5转动和通过连杆7倾斜的活动性能由使用者手动 产生。然而,具有优势的做法是:面盔件的移动在护颏件3抬起时自动产 生。
[43]为此下文描述随动装置,其既在面盔件相对壳体1的转动中、又 在面盔件出现附加活动——倾斜中,使面盔件2的移动随动。此处介绍的 情况是非限定性的,且随动可以只涉及到面盔件的附加活动性或者面盔件 的转动。此外,此处介绍的随动装置能适于驱动不具有附加活动性的面盔 件2。
[44]此处图示的随动装置具有与护颏件3联结的装置,所述联结装置 适于通过凸轮10产生对面盔件2的驱动
[45]凸轮10位于面盔件2和护颏件3之间并被护颏件3的侧面遮盖。 凸轮10通过轴16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
[46]以与护颏件3侧面联结的方式形成驱动部件19,此处该驱动部件 基本为圆形,但这一形状为非限制性的,并具有供与凸轮10联结的驱动构 件13用的移动导道14。
[47]所述驱动部件19能够附加到护颏件3上,或者与护颏件形成一 整体件,而构成护颏件的一部分。
[48]导道14具有一径向部分14a,当驱动构件13位于该部分中时, 所述径向部分允许驱动部件19在凸轮10上施加驱动力。导道14也具有一 切向部分14b,在该部分中,由于导道相对驱动部件19的转动运动方向呈 切向定向,因而没有力传递给驱动构件13。
[49]因此,在护颏件3抬起的最初阶段,当驱动构件13出现在驱动 部件19的移动导道14的径向部分14a时,凸轮10被驱动。在护颏件抬起 的随后阶段,在驱动部件19继续转动之后,驱动构件13直至到达驱动部 件19的移动导道14的切向部分14b,而这不会再导致凸轮10的转动。
[50]一腔体15设置于凸轮10内,以便形成对上止挡块17和下止挡 块18具有贴合和引导作用的一壁,所述上止挡块和下止挡块由在侧支架8 的长圆形孔9的两端部处的凸出部分形成。
[51]止挡块17、18和腔体15的协作确保了侧支架8相对于转动轴5 的位置的变动。在图1中,转动轴5位于上止挡块17处,这就产生了工作 位置,在该位置连杆7和侧支架8没有相对倾斜。在图2中,轴5在长圆 形孔9中移动,且在图3中一直移动到下止挡块18。在这种情形下,面盔 件的倾斜达到最大,这显示出连杆7相对侧支架8的角偏距。
[52]除了由上述方式产生面盔件2的倾斜外,凸轮10还使得面盔件2 能够围绕壳体1抬起。
[53]为此,凸轮10包括一触头11,该触头位于凸轮的上边沿附近并 适于施加力于抬起支撑表面22上——所述抬起支撑表面呈钩状并形成于 连杆7上,以便当凸轮10被护颏件3的抬起驱动转动时,触头11能推压 在抬起支撑表面22上。图2显示了所述推压阶段。
[54]在面盔件2完全抬起后,有利地形成一个没有示出的止挡块,用 以限制抬起。
[55]有利地,将此处描述的系统的不同运动元件构造成引起面盔件2 相对护颏件3的角度移动更快。这特别产生于触头11/抬起支撑表面22的 接触点靠近转动轴5的定位,从而自驱动元件的微弱的切向移动产生大幅 度的角度移动。
[56]图示对应的就是所述实施方式。
[57]图1至7示出此处描述的防护帽盔的连续的使用阶段。
[58]因此,在图1中,帽盔3和面盔件2处于放下的防护工作位置。
[59]在图2中,使用者已经开始抬升护颏件,这导致面盔件2更快地 抬起。
[60]在图3所示的阶段,在面盔件2绕轴5抬起之后,面盔件承受附 加活动,从而使其下边沿相对护颏件3的支撑区域4的抬升路线退回。
[61]此时护颏件3能够被自由地抬起,而不会在面盔件2上有任何磨 擦。
[62]例如面盔件能够到达图4示出的位置。
[63]在图5中示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可能性,根据该可能性,使 用者在“jet”位置使用帽盔,在此位置面盔件2垂下,但是护颏件3仍处 于非工作状态。
[64]在图6中,在该位置之后,使用者已经放下护颏件3。在护颏件 3返回时,驱动构件13又回到导道14的切向部分14b,直到驱动构件回 到基本上与其垂直的径向部分14a。这导致凸轮10向下快速地逆向的翻转 运动。
[65]在面盔件2已经放下时,为了让护颏件3回到下垂的位置,一机 构允许面盔件预先再次抬起,如图6所示。
[66]更确切地,触头12形成在凸轮10上,以便与形成在连杆7后部 的降低支撑表面23协作,从而当凸轮10通过放下护颏件3而被驱动转动 时,触头12推压降低支撑表面23。
[67]在转动结束后,触头12离开降低支撑表面23,因而使得面盔件 2被降下并被靠合于区域4上。
[68]因而在图1和图7中示出初始位置。
[69]在低位置,护颏件3被下止挡块如限位销24保持在位。有利的 是考虑一闭锁系统,以便将护颏件固定在这个位置上。
参考
1.壳体
2.面盔件
3.护颏件
4.支撑区域
5.转动轴
6.壳体侧面
7.连杆
8.侧支架
9.侧支架的长圆形孔
10.凸轮
11.触头
12.触头
13.驱动构件
14.移动导道
14a.径向部分
14b.切向部分
15.腔体
16.凸轮转动轴
17.上止挡块
18.下止挡块
19.驱动部件
21.凸边
22.抬起支撑表面
23.降低支撑表面
24.限位销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