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拇指孔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235433.4 申请日 2016-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5768306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申请人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史尚雷; 陈勇; 张世堂; 王仕义; 陈芝芬;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拇指孔模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中间 底板 ,形成具有三种厚度及四个板 块 的结构,包括上板块、左板块、右板块、以及凹槽板块,且凹槽板块上沿深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两道相平行的第一走针通道;上活动板,包括左右上板,并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走针通道,可翻转 覆盖 于中间底板上;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可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上,并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三、第四走针通道;下活动板,包括呈“凸”字形结构的第一、第二下侧板,且在第二下侧板翻转覆盖于第一下侧板上后可翻转安置于凹槽板块上。其技术方案通过拇指孔模板大大简化了缝制过程,能够操作简单便捷的完成拇指孔缝制操作,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
权利要求

1.一种拇指孔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底板、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左活动板、以及右活动板,其中,
所述中间底板的下部表面上沿深度方向开挖形成有一工作平面,并在所述工作平面上沿深度方向开设有一凹槽,进而所述中间底板形成具有三种厚度及四个板的结构,所述四个板块包括上板块、左板块、右板块、以及凹槽板块,且所述凹槽板块上沿深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两道相平行的第一走针通道;
所述上活动板包括分别与所述上板块的上侧边沿相铰接的左上板和右上板,且所述左上板和右上板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一条与所述第一走针通道相对应的第二走针通道,并可分别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所述中间底板上;
所述左活动板与所述左板块的左侧边沿铰接相连,并可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所述中间底板上,且所述左活动板上贯穿开设有一条与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走针通道相对应的第三走针通道;
所述右活动板与所述右板块的右侧边沿铰接相连,并可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所述中间底板上,且所述右活动板上贯穿开设有一条与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走针通道相对应的第四走针通道;
所述下活动板包括与所述凹槽板块的下侧边沿相铰接的第一下侧板、与所述第一下侧板的左侧边沿相铰接的第二下侧板,且所述第一下侧板和第二下侧板均呈“凸”字形结构,并在所述第二下侧板翻转覆盖于所述第一下侧板上后可翻转安置于所述凹槽内,此时,“凸”字形的所述第一下侧板和第二下侧板的小头端均位于两道所述第一走针通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指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底板由四层塑胶板相粘合制成,其中,所述上板块具有四层塑胶板的厚度,所述左板块和右板块均具有三层塑胶板的厚度,所述凹槽板块仅具有一层塑胶板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拇指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左活动板、以及右活动板均由一层塑胶板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拇指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左活动板、以及右活动板分别通过胶布粘连于所述中间底板的的四侧边沿,并可绕着粘连处翻转覆盖于所述中间底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拇指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侧板上还划刻有一横向标示线,用以标示后布块的前端对齐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拇指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针通道由上往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呈长条形的腰形孔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拇指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动板和所述右活动板的宽度均为所述中间底板的宽度的一半。
8.一种应用于如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拇指孔模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前布块放置于所述凹槽板块的表面上,且所述前布块的部分延伸至所述上板块的表面上,并翻转所述第一下侧板覆盖于所述前布块上;
步骤b,将后布块放置于所述第一下侧板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下侧板的前侧边沿对齐所述第一下侧板的横向标示线,并翻转所述第二下侧板覆盖于后布块上;
步骤c,将底面布块安置于所述第二下侧板的表面上,且所述底面布块的前侧边沿对齐所述凹槽板块的上边沿,所述底面布块的左右两侧边沿对齐所述凹槽板块的两侧边沿,并在所述底面布块的前侧边沿处折皱形成一折皱孔,依次翻转所述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分别覆盖于所述底面布块的表面上;
步骤d,将预留于所述上板块的表面上的所述前布块的上部分沿着所述左活动板及右活动板的上侧边沿折回覆盖于所述左活动板及右活动板上,并依次翻转所述左上板和右上板覆盖于所述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上;
步骤e,沿着两道由所述第一走针通道、第二走针通道、第三走针通道、以及第四走针通道共同形成的缝制路径进行缝纫操作完成缝制过程,取出经缝制后的衣袖并翻面。

说明书全文

一种拇指孔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拇指孔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健康及运动观念的逐渐普及,人们在穿着上越来越注重运动与休闲,目前很多衣服上均设计了拇指孔,尤其是运动款帽衫类衣服上。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拇指孔的衣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具有拇指孔的衣袖部分主要由前布11、后布块12、以及底面布块10相缝合制成,且前布块1和后布块12均缝制于底面布块10上,同时,前布块11和后布块12之间形成一未缝合的拇指孔13,且前布块11作为袖口的一部分,使得穿着时可单独将拇指由拇指孔13中穿出,从而便于人们在运动时或者在气温下降时能够根据需要将衣袖前端作为手套使用。
[0003] 但这样的结构在具体缝制时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缝制步骤才能将前布块、后布块、以及底面布块三者相互缝合制出拇指孔结构,在大批量的生产中,多道缝制步骤导致衣服的生产效率较低,且加重了操作工人的作业负担,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简单便捷地将前布块、后布块以及底面布块三者相互缝合制出拇指孔结构的模板,以减轻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拇指孔模板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能够简单、便捷地将前布块、后布块以及底面布块三者相互缝合制出拇指孔,以减轻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并提高生产效率。
[0005]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拇指孔模板,包括中间底板、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左活动板、以及右活动板,其中,
[0007] 中间底板的下部表面上沿深度方向开挖有一层工作平面,并在工作平面上沿深度方向开设有一凹槽,进而中间底板形成具有三种厚度及四个板块的结构,四个板块包括上板块、左板块、右板块、以及凹槽板块,且凹槽板块上沿深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两道相平行的第一走针通道;
[0008] 上活动板包括分别与上板块的上侧边沿相铰接的左上板和右上板,且左上板和右上板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一道与第一走针通道相对应的第二走针通道,并可分别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上;
[0009] 左活动板与左板块的左侧边沿铰接相连,并可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上,且左活动板上贯穿开设有一道与位于左侧的第一走针通道相对应的第三走针通道;
[0010] 右活动板与右板块的右侧边沿铰接相连,并可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上,且右活动板上贯穿开设有一道与位于右侧的第一走针通道相对应的第四走针通道;
[0011] 下活动板包括与凹槽板块的下侧边沿相铰接的第一下侧板、与第一下侧板的左侧边沿相铰接的第二下侧板,且第一下侧板和第二下侧板均呈“凸”字形结构,并在第二下侧板翻转覆盖于第一下侧板上后可翻转安置于凹槽内,此时,“凸”字形的第一下侧板和第二下侧板的小头端均位于两道第一走针通道之间。
[0012] 在本发明提供的拇指孔模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中间底板由四层塑胶板相粘合制成,其中,上板块具有四层塑胶板的厚度,左板块和右板块均具有三层塑胶板的厚度,凹槽板块仅具有一层塑胶板的厚度。
[0013] 在本发明提供的拇指孔模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左活动板、以及右活动板均由一层塑胶板制成。
[0014] 在本发明提供的拇指孔模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左活动板、以及右活动板分别通过胶布粘连于中间底板的的四侧边沿,并可绕着粘连处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上。
[0015] 在本发明提供的拇指孔模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下侧板上还划刻有一横向标示线,用以标示后布块的前端对齐位置
[0016] 在本发明提供的拇指孔模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走针通道由上往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呈长条形的腰形孔状。
[0017] 在本发明提供的拇指孔模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的宽度均为中间底板的宽度的一半。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拇指孔模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步骤a,将前布块放置于凹槽板块的表面上,且前布块的上部分预留于上板块的表面上,并翻转第一下侧板覆盖于前布块上;
[0020] 步骤b,将后布块放置于第一下侧板的表面上,且第一下侧板的的前侧边沿对齐第一下侧板的横向标示线,并翻转第二下侧板覆盖于后布块上;
[0021] 步骤c,将底面布块安置于第二下侧板的表面上,且底面布块的前侧边沿对齐凹槽板块的上边沿,底面布块的左右两侧边沿对齐凹槽板块的两侧边沿,并在底面布块的前侧边沿处折皱形成一折皱孔,依次翻转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分别覆盖于底面布块的表面上;
[0022] 步骤d,将预留于上板块的表面上的前布块的上部分沿着左活动板及右活动板的上侧边沿折回覆盖于左活动板及右活动板上,并依次翻转左上板和右上板覆盖于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上;
[0023] 步骤e,沿着两道由第一走针通道、第二走针通道、第三走针通道、以及第四走针通道共同形成的缝制路径进行缝纫操作完成缝制过程,取出经缝制后的衣袖并翻面。
[002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 (1)通过拇指孔模板大大简化了缝制过程,能够操作简单、便捷地完成拇指孔缝制操作,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
[0026] (2)各活动板由胶布粘连于中间底板的四侧边缘,使得实现各版块与中间底板间柔性相连的效果,且便于拇指孔模板的制作;
[0027] (3)应用拇指孔模板缝制具有拇指孔的衣袖的方法简单便捷,利用拇指孔模板简化了缝制过程,能够方便的完成拇指孔缝制操作,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现有技术下具有拇指孔的衣袖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状一;
[0031]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二;
[0032]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三;
[0033]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四;
[0034]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五;
[0035]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六;
[0036]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七;
[0037]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八;
[0038]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九;
[0039]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具体应用中采用的底面布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12对本发明提供的拇指孔模板作具体阐述。
[0041] 以下,将会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相同构造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描述。
[0042] 图2为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至图11为一种拇指孔模板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状态图,如图2至图11中所示,
[0043] 本发明提供的拇指孔模板包括中间底板2、上活动板3、下活动板6、左活动板4、以及右活动板5。
[0044] 其中,中间底板2的下部表面上沿深度方向开挖形成有一层工作平面22,并在工作平面22上沿深度方向开设有一凹槽(图中未示出),进而中间底板2形成具有三种厚度及四个板块的结构,四个板块包括上板块21、左板块23、右板块24、以及凹槽板块25,且凹槽板块25上沿深度方向贯穿开设两条相平行的第一走针通道26,第一走针通道26贯穿凹槽板块
25。
[0045] 上活动板3包括左上板31和右上板32,并且,左上板31和右上板32分别与上板块21的上侧边沿相铰接,且左上板31和右上板32均沿纵向开设两条第二走针通道33,左上板31和右上板32可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且当左上板31和右上板32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时,两条第一走针通道26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二走针通道33相对齐;
[0046] 左活动板4与左板块23的左侧边沿铰接相连,并可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且左活动板4上贯穿开设有一条第三走针通道41,并当左活动板4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时,第三走针通道41与位于左侧的第一走针通道26相对齐;
[0047] 右活动板5与右板块24的右侧边沿铰接相连,并可沿着铰接处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且右活动板5上贯穿开设有一道与位于右侧的第一走针通道26相对应的第四走针通道51,并在右活动板5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时,第四走针通道51与位于右侧的第一走针通道26相对;
[0048] 下活动板6包括与凹槽板块25的下侧边沿相铰接的第一下侧板61、与第一下侧板61的左侧边沿相铰接的第二下侧板62,且第一下侧板61和第二下侧板62均呈“凸”字形结构,并在第二下侧板62翻转覆盖于第一下侧板61上后可翻转安置于凹槽内,此时,“凸”字形的第一下侧板61和第二下侧板62的小头端均位于两道第一走针通道26之间。
[004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首先定义如图2中所示的方向为正方向,相应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图示中相应的方向,深度方向为沿着中间底板2厚度的方向。由图2及图11中所示,可看出,在上活动板3、下活动板6、左活动板4、以及右活动板5均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后,第二走针通道33、第三走针通道41、以及第四走针通道51均与第一走针通道26相对齐,使得在缝纫车上进行缝纫操作时可无影响的进行缝制,且缝制时仅需要两道缝制路径20即可完成。
[0050] 具体参阅图3-图11中所示,具有拇指孔的衣袖由前布块7、后布块8、以及底面布块9相缝合制成,在本实施例的应用中,首先将前布块7安置于凹槽板块25中偏上的位置上,并翻转第一下侧板61覆盖于前布块7上;然后在第一下侧板61上的偏下位置上放置后布块8,并翻转第二下侧板62覆盖于后布块8上;接着将底面布块9安置于第二下侧板62上,且由于底面布块9相应较宽,两侧对齐于凹槽板块25的边沿后可弯曲折皱出一折皱孔91,并依次翻转左活动板4和右活动板5覆盖于底面布块9上;将预留偏上设置的前布块部分71沿着左、右活动板5的上侧边沿折回覆盖于左、右活动板5上,并依次翻转左上板31、右上板32覆盖于左、右活动板5上;最后沿着两道由第一走针通道26、第二走针通道33、第三走针通道41、以及第四走针通道51共同形成的缝制路径20进行缝纫操作完成缝制过程,取出经缝制后的形成的衣袖并翻面即可得到如图1中所示的具有拇指孔的衣袖。从而通过拇指孔模板简化了缝制过程,操作简单便捷的完成拇指孔缝制操作,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
[005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间底板2由四层塑胶板相粘合制成,其中,上板块21具有四层塑胶板的厚度,左板块23和右板块24具有三层塑胶板的厚度,凹槽板块25仅具有一层塑胶板的厚度。进一步的,上活动板3、下活动板6、左活动板4、以及右活动板5分别由一层塑胶板制成。从而在各活动板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时,能够完整的相拼接。
[005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2中所示,上活动板3、下活动板6、左活动板4、以及右活动板5分别通过胶布(图中未示出)粘连于中间底板2的的四侧边沿,并可绕着粘连处翻转覆盖于中间底板2上,从而实现各活动板与中间底板2间柔性相连的效果,便于翻转使用,且该铰接式柔性相连的结构也可为设置枢轴相连等结构,不局限于此。
[0053]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2和图5中所示,第一下侧板61上还划刻有一横向标示线63,用以标示后布块8的前端对齐位置。
[0054] 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应用中,采用的底面布块9的结构如图12中所示,即前端具有缝合的双层布块,且前端处的整体宽度大于前布块7及后布块8的宽度。第一走针通道26由上往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呈长条形的腰形孔状。左、右活动板5的宽度均为中间底板2的宽度的一半。凹槽板块25的宽度近似等于前布块7的宽度。
[005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拇指孔模板大大简化了缝制过程,能够操作简单便捷的完成拇指孔缝制操作,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各活动板由胶布粘连于中间底板2的四侧边缘,使得实现各版块与中间底板2间柔性相连的效果,且便于拇指孔模板的制作。
[0056]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的拇指孔模板的使用方法,具体结合图3至图11中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 步骤a,将前布块7放置于凹槽板块25的表面上,且前布块7的部分延伸至上板块21的表面上,并翻转第一下侧板61覆盖于前布块7上;
[0058] 步骤b,将后布块8放置于第一下侧板61的表面上,且第一下侧板61的前侧边沿对齐第一下侧板61的横向标示线63,并翻转第二下侧板62覆盖于后布块8上;
[0059] 步骤c,将底面布块9安置于第二下侧板62的表面上,且底面布块9的前侧边沿对齐凹槽板块25的上边沿,底面布块9的左右两侧边沿对齐凹槽板块25的两侧边沿,并在底面布块9的前侧边沿处折皱形成一折皱孔91,依次翻转左活动板4和右活动板5分别覆盖于底面布块9的表面上;
[0060] 步骤d,将预留于上板块21的表面上的前布块7的上部分71沿着左活动板4及右活动板5的上侧边沿折回覆盖于左活动板4及右活动板5上,并依次翻转左上板31、右上板32覆盖于左、右活动板4和5上;
[0061] 步骤e,沿着两道由第一走针通道26、第二走针通道33、第三走针通道41、以及第四走针通道51共同形成的缝制路径20进行缝纫操作完成缝制过程,取出经缝制后的衣袖并翻面。
[006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应用拇指孔模板缝制具有拇指孔的衣袖的方法简单便捷,利用拇指孔模板简化了缝制过程,能够方便的完成拇指孔缝制操作,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