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用佩戴固定件以及使用该佩戴固定件的假发

申请号 CN201280040503.0 申请日 2012-08-09 公开(公告)号 CN103747697A 公开(公告)日 2014-04-23
申请人 爱德兰丝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宫武信行; 天贝幸男;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具有充足的夹持 力 而能够将假发可靠地固定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以及使用该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假发。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用于固定假发,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动框体,其具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将该第一框体的一部分与该第二框体的一部分重叠后的部分接合而成的接合部;第一梳齿,该第一梳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体,该第一梳齿从所述一端朝所述第一框体的内侧延伸,该第一梳齿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以及第二梳齿,该第二梳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框体,该第二梳齿从上述一端朝所述第一框体的内侧延伸,该第二梳齿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所述止动框体能够任意地选择如下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以朝其上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第一状态;以及朝其下表面侧突出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梳齿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梳齿的所述另一端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止动框体 接触 或接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固定假发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止动框体,该止动框体具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将该第一框体的一部分与该第二框体的一部分重叠后的部分接合而成的接合部;
第一梳齿,该第一梳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体,该第一梳齿从上述一端朝所述第一框体的内侧延伸,该第一梳齿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以及
第二梳齿,该第二梳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框体,该第二梳齿从上述一端朝所述第一框体的内侧延伸,该第二梳齿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
所述止动框体能够任意地选择如下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以朝其上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第一状态;以及朝其下表面侧突出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梳齿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梳齿的所述另一端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止动框体接触或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梳齿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梳齿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框体的一部分重叠后的所述部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第一框体以及所述第二框体而言,各自的俯视时的形状近似于矩形,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一条短边与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一条短边互相重叠而形成所述接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的不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固定有所述第一梳齿的所述一端,并且,在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的不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固定有所述第二梳齿的所述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所形成的开孔的宽度而言,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的不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侧的开孔的宽度比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侧的开孔的宽度窄,并且,对于在所述第二框体的内部所形成的开孔的宽度而言,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的不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侧的开孔的宽度比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侧的开孔的宽度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是对所述第一框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一部分重叠后的部分进行敛缝而成的敛缝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体由金属片形成,该金属片的一端与另一端被敛缝,
所述第二框体由金属片形成,该金属片的一端与另一端被敛缝,
自上方起按照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金属片的所述一端、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金属片的所述一端、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金属片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金属片的所述另一端的顺序使这些部位重叠,对重叠后的部分进行敛缝而成的敛缝部是所述接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具有管状的筒体,该筒体将所述第一框体的包括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体的至少一部分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框体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供用于将所述止动框体固定于假发的线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具有由树脂构成的片材,该片材的上表面能够以与所述止动框体的下表面接触的方式而被固定,该片材的下表面能够借助粘接剂而被固定于假发。
11.一种假发,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发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

说明书全文

假发用佩戴固定件以及使用该佩戴固定件的假发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假发固定于头部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以及使用该佩戴固定件的假发。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假发而言,需要将其固定于佩戴者的头部而不使其在佩戴过程中错动。作为固定假发的方法,例如广泛已知如下方法:在植入设置有毛发的假发基底的背面、亦即与假发佩戴者的头部接触的假发基底的面的一部分涂覆粘接剂,由此将假发固定于佩戴者的头部。
[0003] 然而,对于该方法而言,由于粘接剂与佩戴者的头部接触,因此,佩戴者有时会感受到头皮被撕拉的感觉等的不适感。
[0004] 因而,作为不使用粘接剂而将假发固定于头部的方法,采用了如下方法:使得配置于假发基底的背面的“假发用佩带固定件”夹持佩戴者自身的毛发,由此将假发固定。
[0005] 图7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这种假发用佩戴固定件(也称作“假发用止动件”)的俯视图。专利文献1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具有:框体(反转弯曲部件)7,该框体7能够以上表面侧形成为凸部、且下表面侧也形成为凸部的方式弯曲;梳齿(突片)3,该梳齿3的基端侧固定于框体7的一条边,该梳齿3从该基端侧朝向成为自由端的前端延伸而越过框体7的另一条边。
[0006] 按压框体7的中央部而将框体7的弯曲方向设置成使得其上表面形成为凸部的方向,由此使得梳齿3的前端部朝与框体7分离的方向移动。并且,将假发佩戴者自身的毛发插入到梳齿3与框体7之间。然后,朝相反方向按压框体7的中央部,进行将框体7的弯曲方向设置成使得其下表面侧变化为凸部的方向的、所谓的反转弯曲,由此使梳齿3的前端部靠近(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为接触)框体,利用框体7与梳齿3夹持假发佩戴者自身的毛发。
[0007] 由此,能够将假发固定于佩戴者的头部。
[0008] 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装配固定件:使用能够反转弯曲的近似矩形的框体,将沿框体的长边方向大致延伸到框体的中央部的梳齿分别配置于上述近似矩形的框体的两条短边。
[0009] 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的装配固定件:使用具有一个爪片、且能够反转弯曲的两个框体,其中,该爪片的基端部固定于框体的一条边、且该爪片沿该框体的长边方向朝成为自由端的前端延伸,并且将上述两个框体配置成各自的一部分重叠,然后,利用包围该重叠的部分的外周的橡胶管的紧固将这两个框体连结,由此形成装配固定件。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6-23294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6-165006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3:日本实公昭58-78926号公报
[0013] 然而,对于大多数包括上述装配固定件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而言,有时在框体与梳齿或爪片之间所产生的夹持力不足。其结果,引发如下问题:在使用假发的过程中,形成为夹持于框体与梳齿或爪片之间的佩戴者自身的毛发因滑动而未被充分夹持的状态,从而有时无法牢固地固定假发。

发明内容

[0014]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充足的夹持力而能够可靠地固定假发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以及使用佩带固定件的假发。
[0015] 本申请发明的方式1是一种用于固定假发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动框体,该止动框体具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将该第一框体的一部分与该第二框体的一部分重叠后的部分接合而成的接合部;第一梳齿,该第一梳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体,该第一梳齿从上述一端朝所述第一框体的内侧延伸,该第一梳齿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以及第二梳齿,该第二梳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框体,该第二梳齿从上述一端朝所述第一框体的内侧延伸,该第二梳齿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所述止动框体能够任意地选择如下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以朝其上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第一状态;以及朝其下表面侧突出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梳齿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梳齿的所述另一端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止动框体接触或接近。
[0016] 在方式1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2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梳齿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梳齿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框体的一部分重叠后的所述部分接触。
[0017] 在方式1或2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3的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框体以及所述第二框体而言,各自的俯视时的形状近似于矩形,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一条短边与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一条短边互相重叠而形成所述接合部。
[0018] 在方式3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4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的不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固定有所述第一梳齿的所述一端,并且,在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的不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固定有所述第二梳齿的所述一端。
[0019] 在方式3或4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5的特征在于,对于在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所形成的开孔的宽度而言,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的不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侧的开孔的宽度比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侧的开孔的宽度窄,并且,对于在所述第二框体的内部所形成的开孔的宽度而言,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的不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侧的开孔的宽度比具有所述接合部的短边侧的开孔的宽度窄。
[0020] 在方式1~5中任意方式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6的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是对所述第一框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一部分重叠后的部分进行敛缝而成的敛缝部。
[0021] 在方式6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7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由金属片形成,该金属片的一端与另一端被敛缝,所述第二框体由金属片形成,该金属片的一端与另一端被敛缝,自上方起按照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金属片的所述一端、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金属片的所述一端、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金属片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金属片的所述另一端的顺序使这些部位重叠,对重叠后的部分进行敛缝而成的敛缝部是所述接合部。
[0022] 在方式1~7中任意方式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8的特征在于,所述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具有管状的筒体,该筒体将所述第一框体的包括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框体的至少一部分覆盖
[0023] 在方式1~8中任意方式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9的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框体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供用于将所述止动框体固定于假发的线穿过。
[0024] 在方式1~8中任意方式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基础上,本申请发明的方式10的特征在于,所述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具有由树脂构成的片材,该片材的上表面能够以与所述止动框体的下表面接触的方式而被固定,该片材的下表面能够借助粘接剂而被固定于假发。
[0025] 本申请发明的方式11是包括方式1~10中任意方式所记载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假发。
[0026] 本发明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止动件)具有较高的夹持力而能够夹持假发佩戴者自身的毛发。因此,采用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假发能够可靠地固定于假发佩戴者的头部。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示出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100的立体图,其示出了夹持毛发之前的状态(所谓的“开启状态”)。
[0028] 图2是示出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100的立体图,其示出了正在夹持毛发时的状态(所谓的“闭合状态”)。
[0029] 图3是闭合状态下的佩戴固定件100的剖视图。
[0030] 图4是本申请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200的立体图。
[0031] 图5是具有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100的假发500的俯视图。
[0032] 图6是示出用于分别制造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12的金属片11A的立体图。
[0033] 图7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种假发用佩戴固定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以下说明中,根据需要而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位置的词语(例如,“上”、“下”、“右”、“左”以及包括这些词语的其它词语),使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易于参照附图而理解发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受到这些词语的含义的限制。另外,在多幅附图中示出的同一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或同一部件。
[0035] 图1是示出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以下,有时简称为“佩戴固定件”。也称作“假发用止动件”。)100的立体图,其示出了夹持毛发(假发佩戴者自身的毛发)之前的状态(所谓的“开启状态”)。图2是示出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100的立体图,其示出了正在夹持毛发时的状态(所谓的“闭合状态”)。
[0036] 佩戴固定件100具有:止动框体31,在第一框体11的一部分与第二框体21的一部分重叠而形成的框体重叠部14,将框体11与框体21接合而形成该止动框体31;以及梳齿36(第一梳齿16以及第二梳齿26),该梳齿36的一端(基端)固定于止动框体31、且另一端(前端)成为自由端,下文中对佩戴固定件100的详情进行叙述。
[0037] 并且,止动框体31由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该止动框体31能够在以下两种状态之间变换:如图1举例所示,以朝其上表面侧(图1中的+Z方向)突出(在上表面侧形成突部)的方式而弯曲的状态;以及如图2举例所示,以朝其下表面侧(图1中的-Z方向)突出(在下表面侧形成突部)的方式而弯曲的状态。
[0038] 如图1所示,当止动框体31以朝上表面侧突出的方式而弯曲时,形成为梳齿36的前端与止动框体31分离的状态,从而能够将假发佩戴者自身的毛发(以下,有时简称为“自身毛发”)容易地插入到梳齿36与止动框体31之间。有时将佩戴固定件100的这种状态称作“开启状态”。
[0039] 如图2所示,当止动框体31以朝下表面侧突出的方式而弯曲时,形成为梳齿36的前端与止动框体31接近、更优选为最接近(包括接触的情况)的状态,从而能够利用梳齿36与止动框体31而对在上述开启状态下插入到梳齿36与止动框体31之间的自身毛发进行夹持。有时将佩戴固定件100的这种状态称作“闭合状态”。通过使佩戴固定件100形成为闭合状态,能够将具备该佩戴固定件100的假发固定于佩戴者的头部。
[0040] 此外,对于以上述方式使止动框体31的弯曲方向发生变化而从朝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一方突出的状态变更为朝另一方突出的状态的操作,有时称作“反转弯曲”。
[0041] 对于佩戴固定件100而言,通过将两个框体11与21接合而形成更长的止动框体31。由于止动框体31还具有成为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重叠的部分的框体重叠部14,因此,止动框体31具有如下优点:具有较高的夹持力、且能够以较弱的力进行反转弯曲,在后文中对此进行详述。
[0042] 以下对佩戴固定件100的各单元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0043] (1)止动框体
[0044] 佩戴固定件100具有通过以上述方式将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接合而形成的止动框体31。第一框体11的一部分与第二框体21的一部分互相重叠而形成框体重叠部14(图1中,第一框体11的一条短边与第二框体21的一条短边重叠而形成框体重叠部14)。
[0045] 并且,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在框体重叠部14接合。需要对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进行如下接合:即使不在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的周围配置橡胶管等束缚夹具等,也能使该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形成为一体。
[0046] 如此设置的理由如下,例如像专利文献3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那样,不使两个框体以接触的方式接合,利用将这两个框体包围的橡胶等具有紧固力的束缚夹具从外部将它们束缚,使两个框体接触而使人看上去好似形成为一体,然而,即使采用专利文献3这样的结构也无法获得本申请发明的效果。更具体而言,在进行反转弯曲时,橡胶等束缚夹具会发生变形,在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产生错动等,从而产生例如因两个框体中仅有一方进行反转弯曲等而无法获得充足的夹持力的问题。
[0047] 即,本申请发明中述及的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的接合,是指发挥使两者接合的接合力的部位存在于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重叠的框体重叠部14的内部的状态。
[0048] 对于这种在框体重叠部14的内部的接合,只要使得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接合、且在反转弯曲时不产生因两者分离、或进行相对移动而错动等问题即可,可以利用任意方法进行上述接合。作为这种接合方法,能够举例示出敛缝、焊接、钎焊、压接、熔接以及基于粘接剂的粘接等。
[0049] 在这些接合方法中,敛缝因如下理由而成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
[0050] 图3是闭合状态下的佩戴固定件100的剖视图。
[0051] 对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进行敛缝加工而在框体重叠部14的内部形成敛缝部(接合部)33(参照图2)。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敛缝部33形成为将框体重叠部14贯通,由此将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接合而形成止动框体31。
[0052] 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敛缝部33具有形成框体11与框体21的功能、以及能够使止动框体31反转弯曲的功能。
[0053] 以下,对这些功能以及止动框体31的制造方法一并进行详细说明。
[0054] 止动框体的制造方法
[0055] 以下,举例示出能够反转弯曲的止动框体31的制造方法。以下所示的制造方法毕竟不过是一例而已,其制造方法并不局限于此。
[0056] 图6是示出用于分别制造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的金属片11A的立体图。
[0057] 如上所述,止动框体31能够进行反转弯曲。即,能够以上表面侧以及下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弯曲。这样,用于使止动框体31形成为能够弯曲的一种方法为利用金属片11A而形成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21。
[0058] 金属片11A例如能够通过对平面状的金属板进行冲切而形成,在该状态下,金属片11A呈平面状(与图6的XY平面平行)。
[0059] 对于框体11以及框体21而言,从上方(图1及图2中的Z方向)俯视观察时的形状近似于矩形。因此,虽然金属片11A的从上方(图6中的Z方向)俯视观察时的形状近似于矩形,但是,在近似矩形形状的两条短边中,构成框体重叠部14的短边具有不连续部(外周的一部分缺失的部分)18。并且,使位于不连续部18的两端的端部17A与端部17B中的至少一方移动(沿图6中的Y方向移动)以消除该不连续部18,由此能够使端部17A与端部17B接触,从而能够借助平面状的金属片11而获得能够进行反转弯曲的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21。
[0060] 举例示出更具体的方法。将贯通孔19A设置于端部17A,将贯通孔19B设置于端部17B。
[0061] 并且,对贯通孔19A与贯通孔19B进行排列(例如,对它们进行排列以使它们的轴一致),使端部17A与端部17B重叠而对贯通孔19A与贯通孔19B进行敛缝。由此,使得金属片11A的外周连续地连结,并且形成为弯曲的状态(能够在朝上表面侧突出的弯曲状态与朝下表面侧突出的弯曲状态这种两种状态之间变换的状态),从而能够获得能够反转弯曲的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
[0062] 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框体重叠部14的一处位置进行敛缝加工而形成敛缝部33,并同时进行如下工序:为了形成第一框体11而对第一框体11用的金属片11A的贯通孔19A以及19B进行排列(例如,进行排列以使它们的轴一致)并进行敛缝的工序;为了形成第二框体21而对第二框体21用的金属片11A的贯通孔19A以及19B进行排列(例如,进行排列以使它们的轴一致)并进行敛缝的工序;以及使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接合的工序。
[0063] 即,根据图3可知,在敛缝部33,自上方起按照第二框体21用的金属片11A的一端17A(贯通孔19A)、第一框体11用的金属片11A的一端17A(贯通孔19A)、第二框体21用的金属片11A的另一端17B(贯通孔19B)、第一框体11用的金属片11A的另一端17B(贯通孔19B)的顺序以使它们各自的贯通孔19A或19B对齐排列的方式而对它们进行重叠配置,对这4个金属板、亦即两个金属片11A的各自的两个端部17A与17B的共计4个金属板进行敛缝加工,使它们接合而形成敛缝部33。
[0064] 这样,一次对4个金属板进行敛缝而形成敛缝部33,由此能够同时形成弯曲成所需形状的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21、且通过将它们接合而获得止动框体31,因此能够以极高的生产率形成止动框体31。
[0065] 另外,这样,在交替地层叠第一框体11用的金属片11A的端部与第二框体21用的金属片11A的端部以后再将它们接合,由此能够更牢固地将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接合。
[0066] 此外,止动框体31并不局限于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
[0067] 例如,关于对上述4个金属板进行层叠的顺序,也可以自上方起按顺序将第一框体11或第二框体21的一方的端部17A以及17B重叠、且使第一框体11或第二框体21的另一方的端部17A以及17B重叠于其下方,由此取代交替地层叠第一框体11用的金属片11A的端部与第二框体21用的金属片11A的端部的方式,从而形成敛缝部33。
[0068] 进而,例如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21的俯视时的形状并不局限于近似矩形,也可以是包括圆形、椭圆以及梯形乃至包括这些形状的一部分的形状等在内的任意形状。
[0069] 另外,为了使第一框体11或第二框体21弯曲而选取的金属片的将两个端部连结的部分并不局限于框体重叠部14,可以在任意部位进行上述连结。换言之,对于为了使第一框体11以及/或者第二框体21弯曲而选取的金属片的将两个端部连结的部分、以及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的一部分而言,可以使它们重叠而形成框体重叠部14,将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接合的接合部33也可以是不同的部位。
[0070] 对于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而言,可以是相同的形状,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但是优选为相同的形状。其理由在于,由此能够形成为如下结构:使得止动框体31以将框体重叠部14作为中心对称的方式而弯曲,且使得第一框体11侧与第二框体21侧具有相等的夹持力。
[0071] 在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21的俯视时的形状呈矩形而具有长边方向与短边方向的情况下,优选地,将短边方向彼此重叠而形成框体重叠部14,并对第一框体11与第二框体21在长边方向上进行排列(沿图1的X方向排列)配置而形成止动框体31。其理由在于,使得止动框体31形成为细长形状,从而能够以较弱的力进行反转弯曲,并且能够获得更高的夹持力。
[0072] 对于形成于第一框体11的内部的开孔(框体内孔部)12(即,被第一框体11包围而形成的开孔12)、以及形成于第二框体21的内部的开孔(框体内孔部)22(即,被第二框体21包围而形成的开孔22)而言,优选地,使得与框体重叠部14对置的一侧(外侧)的部分的宽度(图1的y方向上的长度)比框体重叠部14侧(内侧)的宽度狭窄。即,在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21形成为图1所示的矩形形状的情况下,优选地,对于框体内孔部11的宽度以及框体内孔部22的宽度而言,与形成了敛缝部(接合部)33的短边侧的部分的宽度而言,使得另一方的短边侧(未形成敛缝部33的短边侧)的宽度更窄。
[0073] 由此,止动框体31的弯曲后的形状的稳定性、尤其是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时的止动框体31的弯曲后的形状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能够获得更稳定的夹持力。
[0074] (2)梳齿
[0075] 接下来对第一梳齿16与第二梳齿26进行说明。
[0076] 第一梳齿16的基端固定于第一框体11,如图1~图3所示,该第一梳齿16朝第一框体11的内侧延伸。更详细而言,当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时,如图1所示,第一梳齿16朝第一框体11的内侧方向(图1中的与X轴平行的方向)、且朝与止动框体31的上表面分离的方向(图1中的Z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在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时,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梳齿16朝第一框体11的内侧方向、且在与止动框体31的上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0077] 第一梳齿16的前端(末端)成为自由端。多数情况下,第一梳齿16以第一框体11的一条边为基端而大致沿止动框体31的长边方向(图1及图2中的与X轴平行的方向)延伸(还包括在高度方向(图1中的Z方向)上朝与止动框体31分离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优选地,在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梳齿16的前端与对置于第一框体11的供第一梳齿16的基端固定的边的边接触。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由此能够获得更高的夹持力。
[0078] 例如,在图2所示那样的第一框体11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情况下,第一梳齿16的基端固定于矩形形状的框体11的两条短边中的、未形成有敛缝部(接合部)33的短边,并且,第一梳齿16朝设置有敛缝部33的短边(即,框体重叠部14)延伸。并且,当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时,优选地,第一梳齿16的前端与框体重叠部14接触。
[0079] 第二梳齿26也与第一梳齿16相同。
[0080] 第二梳齿26的基端固定于第二框体21,如图1~图3所示,该第二梳齿26朝第二框体21的内侧延伸。更详细而言,当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时,如图1所示,第二梳齿26朝第二框体21的内侧方向、且朝与止动框体31的上表面分离的方向(图1中的Z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在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时,如图2及图3所示,第二梳齿26朝第二框体21的内侧方向、且在与止动框体31的上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0081] 第二梳齿26的前端(末端)成为自由端。多数情况下,第二梳齿26以第二框体21的一条边为基端而大致沿止动框体31的长边方向延伸(还包括在高度方向(图1中的Z方向)上朝与止动框体31分离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优选地,在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梳齿26的前端与对置于第二框体21的供第二梳齿26的基端固定的边的边接触。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由此能够获得更高的夹持力。
[0082] 例如,在图2所示那样的第二框体21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情况下,第二梳齿26的基端固定于矩形形状的框体21的两条短边中的、未形成有敛缝部(接合部)33的短边,并且,第二梳齿26朝设置有敛缝部33的短边(即,框体重叠部14)延伸。并且,当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时,优选地,第二梳齿26的前端与框体重叠部14接触。
[0083] 优选地,第一梳齿16与第二梳齿26分别配置有多个。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夹持自身毛发。
[0084] 另外,在该情况下,更优选地,多个第一梳齿16并非平行地配置,而是如图2所示,以扩展成放射状的方式配置。同样,更优选地,多个第二梳齿26并非平行地配置,而是如图2所示,以扩展成放射状的方式配置。
[0085] 通过以上述方式将多个第一梳齿16以及/或者多个第二梳齿26配置成放射状,能够更稳定地夹持自身毛发。
[0086] 另外,优选地,在第一梳齿16的前端以及/或者第二梳齿26的前端设置球状部。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前端部使自身毛发受损。
[0087] 以上说明的梳齿36(第一梳齿16以及第二梳齿26)与止动框体31(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21)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构成。作为具有可挠性的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更优选为不锈,其中,进一步优选为SUS304等之类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理由在于,由于不锈钢、尤其是奥氏体系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优异、且疲劳强度较高,因此,即使反复地对佩戴固定件11进行反转弯曲(从闭合状态以及开启状态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变化),也能够抑制引起疲劳破坏。
[0088] 然而,并不局限于上述这些材料,例如也可以采用树脂之类的金属以外的具有可挠性的材料。
[0089] 另外,对于梳齿36(第一梳齿16以及第二梳齿26)与止动框体31(第一框体11以及第二框体21)而言,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另外,还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0090] 将第一梳齿16的基端固定于第一框体11的方法,可以采用包括焊接、钎焊、压接、熔接以及使用粘接剂的粘接等在内的任意方法。在第一梳齿16以及第一框体11例如由奥氏体系不锈钢之类的金属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地,通过焊接、尤其是电气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梳齿16的基端固定于第一框体11。其理由在于,由此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将其固定于规定的位置,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接合强度。
[0091] 对于将第二梳齿26的基端固定于第二框体21的方法而言,也能够采用与将第一梳齿16的基端固定于第一框体11的方法相同的方法。
[0092]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对于具有以上说明的结构、且包括制动框体31与梳齿36的佩戴固定件100而言,能够以较强的力将自身毛发夹持于止动框体31与梳齿36之间。因此,通过使用佩戴固定件100,能够将假发更可靠地固定于佩戴者的头部。
[0093] 至于以该方式而能够使佩戴固定件100具有较强的夹持力的原因,能够想到以下原因:与止动框体31的外周(除了框体重叠部14以外的部分)相比,框体重叠部14的厚度更厚。即,由于止动框体外周部的厚度较薄,因此其具有足够的可挠性,由此,使得止动框体31能够进行反转弯曲。另一方面,由于框体重叠部14厚于其外周部,因此止动框体31的刚性得以改善,其结果,当处于佩戴固定件100闭合的状态时,朝下表面侧突出的止动框体31的弯曲半径增大,从而能够抑制夹持自身毛发的力减弱。
[0094] 进而,通过使框体重叠部14位于止动框体31的中心,能够使止动框体31容易地以框体重叠部14为基点而进行反转弯曲,并且易于保持反转弯曲后的状态。
[0095] 因此,除了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外,符合这种机理的实施方式都涵盖于本申请发明的技术范围。
[0096] 例如,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11的外周中的除了框体重叠部14以外的部分与第二框体21的外周中的除了框体重叠部14以外的部分之间具有阶梯差,然而,如下结构也涵盖于本申请发明的技术范围:使第一框体11的外周中的除了框体重叠部以外的部分与第二框体21的外周中的除了框体重叠部以外的部分形成为一体(无阶梯差),在该一体形成的外周部(止动框体的外周部)的中央部附近设置与厚度厚于该外周部的框体重叠部相当的部分。
[0097] 如上所述,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佩戴固定件100能够以较强的力夹持自身毛发。除此之外,还具有能够以较弱的力进行反转弯曲的优点。
[0098] 对于现有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而言,采用了通过使框体(例如图7中的框体7)进行较大幅度的弯曲而以较强的力牢固地夹持自身毛发的方法。与此相对,对于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佩戴固定件100而言,通过将两个框体接合而确保框体的长度,并且,如上所述,在中央部附近设置厚度厚于其它部分的框体重叠部14,因此,在框体重叠部14与止动框体31的除了该框体重叠部14以外的部分(例如,矩形形状的第一框体11的两条短边,在图1中为与Y轴大致平行的边),对未设置有敛缝部33的短边以及矩形形状的第二框体21的两条短边(在图1中与Y轴大致平行的边中,未设置有敛缝部33的短边)分别朝相反方向按压,由此能够以较弱的力进行反转弯曲。
[0099] 优选地,佩戴固定件100具有例如包括树脂制的管的筒体41,由此,将止动框体31的外侧的一部分,详细而言,将框体重叠部14与框体内孔部12以及框体内孔部22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框体内孔部12以及框体内孔部22各自的从上方(图1中的-Z方向)俯视观察时的面积的50%以上)覆盖。
[0100] 这样,通过设置筒体41,即使在框体内孔部12以及22也能够将自身毛发夹持于梳齿36与筒体41之间,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固定假发。筒体41优选由树脂构成,特别优选由树脂构成。
[0101] 另外,优选地,止动框体31具有假发固定用缝合装配孔43。如此设置的理由在于,通过使线穿过假发固定用缝合装配孔43,能够将佩戴固定件100容易地缝合固定于假发。
[0102] 佩戴固定件100优选具有两个以上的假发固定用缝合装配孔43,更优选为具有4个以上的假发固定用缝合装配孔43。其理由在于,通过配置多个假发固定用缝合装配孔43而能够更可靠地将佩戴固定件100固定于假发。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止动框体31的4个部分别设置有假发固定用缝合装配孔43。
[0103] 图5是具有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100的假发500的俯视图。
[0104] 假发500优选具有多个假发用佩戴固定件100。其理由在于,由此能够将假发更可靠地固定于自身毛发。
[0105]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假发500具有植入设置有人工毛发或天然毛发的假发基底510。植入设置于假发基底510的人工毛发或天然毛发朝假发基底的表面侧延伸。并且,在图5的实施方式中,4个佩戴固定件100固定于假发基底510的背面。因此,图5是以使假发基底510的背面侧朝上的方式观察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0106] 可以利用任意方法将佩戴固定件100安装于假发基底510。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线穿过假发固定用缝合装配孔43而将佩戴固定件100缝合于假发基底510的背面。
[0107] 对于假发500而言,首先在使所有佩戴固定件100开启的状态下,将自身毛发插入到梳齿36与止动框体31之间。接着,按顺序对所有佩戴固定件100进行反转弯曲而使它们处于闭合后的状态,由此使得各佩戴固定件100将自身毛发夹持于梳齿36与止动框体31之间。
[0108] 由此,将假发500固定于假发佩戴者的头部。
[0109] (3)变形例
[0110] 图4是本申请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假发用佩戴固定件200的立体图。
[0111] 对于假发佩戴固定件200而言,除了具有固定用片材45这一点以外,其余结构皆与假发用佩戴固定件100的结构相同。因此,将对相同部分的说明省略。
[0112] 固定用片材45例如由硅树脂等树脂构成,其上表面以接触的方式固定于止动框体31的下表面。
[0113] 在将粘接剂涂覆于固定用片材45的下表面以后,使该下表面与假发基底510的背面接触,由此能够将假发用佩戴固定件200固定于假发基底510。
[0114] 由于这样使用粘接剂能够将假发用佩戴固定件固定,因此,当对假发用佩戴固定件进行固定时,无需在假发基底510形成缝合针脚。
[0115] 这意味着完全不存在第三者看到当佩戴假发时为了固定假发用佩戴固定件而形成的缝合针脚的可能性,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使得第三者意识到佩戴了假发的可能性。
[0116] 优选地,如图4所示,固定用片材45的长度(图4中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长于止动框体31的长度。其理由在于,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假发用佩戴固定件200固定于假发基底。
[0117] 如上所述,固定用片材45固定于止动框体31的下表面。对于将固定用片材45固定于止动框体31的下表面的方法而言,可以采用使用粘接剂等的任意方法。另外,如图4所示,在配置有筒体41的情况下,可以将固定用片材45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筒体41中,并利用止动框体31与筒体41夹持固定用片材,由此将固定用片材45固定于止动框体31的下表面。
[0118] 本申请同时主张以特愿第2011-179669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考的方式而将日本特愿第2011-179669号的内容并入本说明书
[0119] 附图标记的说明:
[0120] 11...第一框体;11A...金属片;12...第一框体的框体内孔部;14...框体重叠部;16...第一梳齿;17A...金属片的一端;17B...金属片的另一端;19A、19B...贯通孔;21...第二框体;22...第二框体的框体内孔部;26...第二梳齿;31...止动框体;33...接合部;36...梳齿;41...筒体;43...假发固定用缝合装配孔;45...固定用片材;100、
200...假发用佩带固定件;500...假发;510...假发基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