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

申请号 CN200780013911.6 申请日 2007-02-13 公开(公告)号 CN101426386A 公开(公告)日 2009-05-06
申请人 爱德兰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外川泰久; 小川良枝; 齐藤久美子; 鹤间真贵子;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假发(10,31),其为在假发基底(11,31)的各部分上植设具有对应于该部位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12,13,32,33)而成。将假发基底(11,31)划分成多个区域,在左右侧头部侧和后头部侧的周边部(11a)或总周边区域(31A)上植设具有低于平均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12,32),从而与存在于假发周围的自身毛发混合。另一方面,在朝向假发基底(11,31)中心的区域上植设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13,33)。人工毛发(12,13,32,33)按照上述各区域而具有规定长度和卷曲直径,特别是植设于周边部(11a)上的毛发(13)或植设于总周边区域(31A)上的毛发(33)具有与从装戴者的头皮生长的毛发同等程度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假发,其包括假发基底和植设在该假发基底上的毛发,其特征 在于,植设于所述假发基底的至少周边上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 刚性值。
2.一种假发,其包括假发基底和植设在该假发基底上的毛发,其特征 在于,所述假发基底被划分成包括左右侧头部侧的周边部和后头部侧的周 边部的多个区域;
植设于所述假发基底的经划分的区域上的毛发具有对每个区域设定的 规定弯曲刚性值;
植设于所述周边部上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随着接近于在所述假发基底 上经划分的区域中成为该假发基底的中心区域的顶部,植设弯曲刚性值高 于植设于所述周边部上的毛发的毛发。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发基底被划分成至少 包括:成为假发基底的中心区域的顶部;所述周边部;以及沿着所述周边 部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周边部之间划定成的中间区域,植设于所述顶部上的毛发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
植设于所述周边部上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在所述中间区域上混合植设有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 的毛发和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
5.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植设于所述假发基底的经划 分的区域上的毛发具有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植设于所述周边部上的毛发具有与从装戴者的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同 等程度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6.一种假发,其包括假发基底和植设在该假发基底上的毛发,其特征 在于,所述假发基底被划分成包括由前头部侧的周边、左右侧头部侧的周 边和后头部侧的周边构成的总周边部的多个区域,植设于所述假发基底的经划分的区域上的毛发具有对每个区域设定的 规定弯曲刚性值,
植设于所述总周边部上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发被划分成包括:成 为假发基底的中心区域的顶部;由前头部侧的周边、左右侧头部侧的周边 和后头部侧的周边构成的总周边部;
沿着所述总周边部在所述顶部和所述总周边部之间划定成的中间区 域;
植设于所述顶部上的毛发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
植设于所述总周边部上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在所述中间区域上混合植设有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 的毛发和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
8.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植设于所述假发基底的经划 分的区域上的毛发具有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植设于所述总周边部上的毛发具有与从装戴者的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 同等长度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发具有由芯部和 覆盖该芯部的鞘部构成的鞘/芯结构,
所述芯部由聚酰胺树脂构成,所述鞘部由刚性低于所述芯部的聚酰胺 树脂构成,且通过所述鞘部和所述芯部的质量比来控制弯曲刚性值。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发是将由聚酰胺 系树脂构成的第1人工毛发和由聚酯系树脂构成的第2人工毛发以规定比 例进行混合而成,所述第1人工毛发具有由芯部和覆盖该芯部的鞘部构成的鞘/芯结构,
所述芯部由聚酰胺树脂构成,所述鞘部由刚性低于所述芯部的聚酰胺 树脂构成,并通过所述鞘部和所述芯部的质量比来控制弯曲刚性值。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发具有由芯部和覆盖 该芯部的鞘部构成的鞘/芯结构,
所述芯部由聚酰胺树脂构成,所述鞘部由刚性低于所述芯部的聚酰胺 树脂构成,并通过所述鞘部和所述芯部的质量比来控制弯曲刚性值。
12.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发是将由聚酰胺系树 脂构成的第1人工毛发和由聚酯系树脂构成的第2人工毛发以规定比例进 行混合而成,所述第1人工毛发具有由芯部和覆盖该芯部的鞘部构成的鞘/芯结构,
所述芯部由聚酰胺树脂构成,所述鞘部由刚性低于所述芯部的聚酰胺 树脂构成,并通过所述鞘部和所述芯部的质量比来控制弯曲刚性值。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通过控制安装于假发基底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从而易于 与从装戴者头皮生长出来的自身毛发成为一体、且难以暴露装戴假发的假 发。

背景技术

假发一般基本上包括以纤维网原材料作为基底主体的假发基底或者用 聚酯或聚烷等薄的片材或薄膜制作而成的人工皮肤制假发基底、以 及通过缝合、粘合等而植设在该假发基底上的毛发。安装在假发基底上的 毛发除了由人体毛发构成的天然毛发之外,还已知有由聚酰胺树脂、聚酯 树脂、改性聚丙烯腈(modacryl)等加工而成的人工毛发。假发的种类一 般已知有具有沿着装戴者的前额部、侧头部和后头部的发线的周边的帽状 的全头用假发、以及仅隐藏头部的必要部位来安装的部分假发。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头部划分为多个部位,在各个部位上分别装戴 部分假发,通过将多个部分假发的一部分替换为其它的部分假发、或改变 在头部上的装戴位置、改变装戴的朝向,从而可以变更成各种发型。
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如上所述一直以来喜欢使用天然毛发,但由 于近年来天然毛发原材料的供应上的制约,多使用例丙烯酸系、聚酯系、 聚酰胺系的合成纤维作为假发用毛发原材料。例如,聚酰胺系纤维由于在 很多方面具有接近于天然毛发的外观及物性,因此一直以来供于实用,特 别是通过表面处理来消除不自然光泽等的本申请人提出的发明提供了优异 的假发(参照专利文献2)。
与此相对,聚丙烯酸系纤维由于熔点低、耐热性差,因此在烫发定型 (permanent wave setting)后的保持性差,例如具有暴露于热中时卷曲等 加工失去原形等弱点。聚酯系纤维是强度、耐热性优异的原材料,但与天 然毛发相比,不仅吸湿性极低,而且弯曲刚性值过高,因此例如在高湿环 境下显示出与天然毛发不同的外观、触感、物性,作为假发使用时,呈现 明显的不协调感。该弯曲刚性值以在人工毛发上加以单位大小的弯曲矩 时、由此产生的曲率变化的倒数来定义。人工毛发的弯曲刚性值越大,则 越耐弯曲、难以弯折,也就是很硬、难以弯曲的人工毛发。相反,该弯曲 刚性值越小则越易弯曲,是柔软的人工毛发。
上述弯曲刚性值表示与纤维的触感或质感等手感有关的物性值,作为 可以用川端式测定法来数值化的值,在纤维织物产业中众所周知(参照非 专利文献1)。还开发了能够测定一根纤维或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装置(参 照非专利文献2)。
聚酰胺纤维中有作为主链仅亚甲基链通过酰胺键连接的直链饱和脂肪 族聚酰胺、例如尼龙6、尼龙66等;和主链中插入有亚苯基单元的半芳香 族系聚酰胺(例如东洋纺织株式会社的尼龙6T、三菱气体化学株式会社的 MXD6等)。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尼龙6纤维作为原材料并实施了表面处 理的人工毛发,但单独为尼龙6纤维时,作为与触感或质感等手感等有关 的物性的弯曲刚性值比天然毛发低,因此难以制造与天然毛发同质的人工 毛发。另外,虽然上述“尼龙”是杜邦公司的注册商标,但本发明的实施例 中,由于使用“尼龙”作为聚酰胺纤维,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也使用该用语。
另一方面,使用了尼龙6T的人工毛发由于相反地弯曲刚性值高于天然 毛发,因此难以制造与天然毛发同质的毛发。即便通过尼龙6和尼龙6T的 混炼纺丝而加工成显示接近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的纤维,由于这2种树 脂的熔点差较大,因此当设定对应高熔点的尼龙6T的熔融温度时,熔点低 且耐热性也相对低的尼龙6在熔融中发生热氧化而劣化,从而无法获得优 异的人工毛发。
作为分别有效利用2种树脂的特性的方法,已知有鞘/芯结构的纤维。 还尝试了由成为芯的纤维和将其卷绕的鞘状纤维构成来有效利用各自的特 性,还报道了将其作为一般纤维和假发用人工毛发原材料(参照专利文献3 和4)。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由偏氯乙烯、聚丙烯等构成的鞘/芯结构的纤维,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为聚酰胺系、但通过在芯部中配合蛋白质交联凝胶而 改性的纤维。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032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4-61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129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5-904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川端季雄、纤维机械学会志(纤维工学)、26、10、pp. 721-728、1973
非专利文献2:KATOTECH株式会社、KES-SH单根毛发弯曲测试仪 (Single Hair Bending Tester)操作说明书
当为了覆盖装戴者的稀疏毛发部分而将部分假发装戴在头部上时,重 要的是按照生长在稀疏毛发部分周围的自身毛发与安装在假发上的人工毛 发在外观上不会分离而良好地成为一体的方式来尽量地使装戴者的自身毛 发与假发的人工毛发的物性值一致。因此,假发所使用的人工毛发首先需 要具有接近于天然毛发的手感(即外观、触感、质感)和物性值,然后理 想的是进一步具有比天然毛发更为优异的物性值。如上所述,各种合成纤 维原材料具有各自的特征和弱点,其中一定的聚酰胺纤维由于其特性优异, 因此被实用化。
但是,当将由聚酰胺纤维原材料构成的人工毛发植设在假发基底上而 形成假发时,即便在装戴假发时使从装戴者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与植设在 假发基底上的人工毛发成为一体来整理发型,由于聚酰胺纤维的弯曲刚性 值与自身毛发相比过低,因此从安装假发时开始随着时间经过,自身毛发 与植设在假发上的人工毛发分离,假发基底周边部附近的自身毛发竖起而 成为不自然的发型,易于被发现装戴假发。相反,在为与天然毛发相比弯 曲刚性高的聚酯系纤维的情况下,假发的毛发不自然地竖起,不会与自身 毛发成为一体而发生分离。因此,相对于自身毛发,出现假发的毛发分界 线,有暴露装戴假发的危险。
另外,当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不依据于假发基底的区域而统一为 相同的长度、或具有与装戴者的自身毛发不同的卷曲直径时,假发的毛发 整体不会汇集在一起,即便装戴假发,整理发型也很费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从装戴者的头皮生长的自 身毛发与植设在假发上的毛发不会容易地分离而良好地成为一体、且难以 暴露装戴假发的假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单地形成装戴者的所需发型、且从 装戴者的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与植设在假发上的毛发难以区分的假发。
发明人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确认,从需要假发的人的头皮生长的 自身毛发总的来说具有身骨弱且柔软的倾向,在侧头部或后头部等稀疏毛 发部位周边生长的自身毛发也同样处于弯曲刚性值低的性状,从而,通过 采用使芯部为刚性高的聚酰胺纤维且使鞘部为刚性低于芯部的聚酰胺纤维 的鞘/芯结构,开发出了将人工毛发的相对于弯曲强度的变形程度、即弯曲 刚性值控制为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人工毛发。本发明完成了进一步改良 该新型人工毛发、且在安装于假发基底上时呈现恰如自身毛发从头皮生长 出来的自然外观的假发。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含有假发基底和植设在假发 基底上的毛发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植设在假发基底的至少边缘周围的毛 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假发基底包含左右侧头部侧的周边部 和后头部侧的周边部,并被划分成多个区域,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经划分的 区域上的毛发具有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的弯曲刚性值,且植设在周边部 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随着接近于假发基底上经划分的区域中成为该假 发基底的中心区域的顶部,植设弯曲刚性值高于植设在周边部毛发的毛发。
上述假发基底被划分成至少包括:成为假发基底的中心区域的顶部、 周边部和沿着该周边部在顶部和周边部之间划定成的中间区域,植设在顶 部的毛发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植设在周边部的毛发具 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中间区域上可以混合植设具有与天然毛发 同等程度弯曲刚性值的毛发和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优 选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经划分的区域上的毛发具有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的 卷曲直径和/或长度,且植设在周边部的毛发具有与从装戴者的头皮生长的 自身毛发同等程度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的假发的特征在于,假发基底包含由前额部侧的周 边、左右侧头部侧的周边和后头部侧的周边构成的总周边部,并被划分成 多个区域,植设在经划分的区域上的毛发具有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的弯 曲刚性值,且植设在总周边部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优选上述区域被划分成包括:成为假发基底中心区域的顶部、由前额 部侧的周边、左右侧头部侧的周边和后头部侧的周边构成的总周边部、和 沿着总周边部在顶部和总周边部之间划定成的中间区域,植设在顶部的毛 发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植设在总周边部的毛发具有低 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中间区域上混合植设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 弯曲刚性值的毛发和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经划分的区域上的毛发具有对 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且植设在总周边部的毛发具有 与从装戴者的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同等程度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毛发优选具有由芯部和覆盖该芯部的鞘部所构成的鞘/芯结构,芯部由 聚酰胺树脂构成,鞘部由刚性低于芯部的聚酰胺树脂构成,通过鞘部与芯 部的质量比来控制弯曲刚性。
或者,毛发也可以是以规定比例混合由聚酰胺系树脂构成的第1人工 毛发和由聚酯系树脂构成的第2人工毛发而形成,第1人工毛发具有由芯 部和覆盖该芯部的鞘部所构成的鞘/芯结构,芯部由聚酰胺树脂构成,鞘部 由刚性低于芯部的聚酰胺树脂构成,通过鞘部与芯部的质量比来控制弯曲 刚性。
本发明的假发由于植设在假发基底周边部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 弯曲刚性值、以及从装戴者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的刚性与天然毛发的弯曲 刚性值相同或更低,因此通过在假发基底的左右侧头部侧的周边和后头部 侧的周边植设具有与装戴者自身毛发同等程度弯曲刚性的毛发,从而该毛 发与装戴者的自身毛发成为一体,两者显示同样的竖起或弯曲性。因此, 自身毛发和假发的毛发不会分离而显示同样的行为。另外,本发明的假发 中,由于植设有具有对每个假发区域规定的长度和/或卷曲直径的毛发,因 此装戴该假发时,仅进行部分的微调即可,因而可以简单地形成装戴者喜 欢的发型。
作为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可以使用下述毛发:通过用聚酰胺系 原材料调整鞘芯结构的质量比、用聚酯系原材料调整截面尺寸的大小、或 者调整作为原料混入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混入比例,从而控制了弯 曲刚性值的毛发。
通常,从装戴者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即生长在脱发部或稀疏毛发部 以外的周围的剩余毛发的弯曲刚性值平均地低于天然毛发。根据本发明, 由于植设在假发基底周边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因此结 果将具有与从装戴者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植 设在假发基底的周边部或总周边区域上。因此,装戴假发,使植设在周边 部或总周边区域的毛发从与其相邻的自身毛发上覆盖而与自身毛发掺和在 一起,则假发的毛发显示与自身毛发同样的行为,且良好地成为一体而不 容易分离。因此难以暴露装戴假发。
根据本发明,当将假发基底分割成包含周边部或总周边区域的多个区 域、并在每个区域上植设弯曲刚性值不同的毛发时,则装戴者可以形成具 有以往一直没有得到的丰满感的发型。当植设在假发基底周边部或总周边 区域的毛发具有与装戴者自身毛发同等程度的卷曲直径或长度时,自身毛 发易于与假发的毛发成为一体,从而更加难以暴露装戴假发。而且,仅通 过进行简单的调整即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形成装戴者所希望的发型。
附图说明
图1为在使用者的头部装戴本发明的假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假发基底的俯视图。
图3(A)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假发的图、(B)为示意地表示作为比 较例的假发的图。
图4用图像表示将含有前隐蔽型的假发基底的假发装戴于装戴者的状 态,(A)为装戴状态的立体图、(B)为装戴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用图像表示将含有顶装戴型的假发基底的假发装戴于装戴者的 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示意地表示被划分成多个区域的假发基底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根据图6所示假发基底的5份分割的区域而分割成3个区 域的样子的俯视图。
图8为图6所示假发基底的第1带体、第2带体和周边部的部分放大 图。
图9为示意地表示顶装戴型的假发基底的俯视图。
图10为用于说明假发基底各区域的最佳尺寸设定的示意图。
图11为表示与假发基底的区域划分有关的第1比较例的图。
图12为表示与假发基底的区域划分有关的第2比较例的图。
图13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1~第4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 的特性的图表。
图14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5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特性 的图表。
图15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6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特性 的图表。
图16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7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特性 的图表。
图17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8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特性 的图表。
图18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9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特性 的图表。
图19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10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特 性的图表。
图20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11~第13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 发的特性的图表。
图21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14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特 性的图表。
图22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15方式中的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特 性的图表。
符号说明
1:自身毛发                     2:剃发部
10、20:假发                    11、21、31:假发基底
11A:周边区域                   11B、31B:主要区域
11C、31C:调整区域              11D:转折部(turning point)
11a、21a:周边部              11b、31a、32a、33a:前头部
11c、31e、32e、33e:顶部      11d:第1带部
11e:第2带部                  11f、11h、11j:内侧部
11g、11i、11k:外侧部         12、13、22、32、33:毛发
31A:总边缘区域               31b、32b、33c:左侧头部
31c、32c、33c:右侧头部       31d、32d、33d:后头部
35a~35h、36a~36h、37a~37h:分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几个方式。
图1为示意地表示在装戴者的头部装戴本发明的假发10的状态的图。 本发明的假发10为在假发基底11上植设毛发12和13而成。特别是,在 假发基底11的各部上植设有调整为对应于该部位而优选的弯曲刚性的人工 毛发12和13。假发基底11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在假发基底11的左右侧头 部侧的周边部和后头部侧的周边部11a上植设有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 刚性值的毛发12。另一方面,在朝向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以外的顶部 的区域上植设有具有例如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13。
另外,弯曲刚性值是指如本说明书中“背景技术”项中所述的那样,是 与纤维的触感或质感等手感有关的物性值,表示弯曲纤维时所需力量的大 小、即弯曲纤维时作用于纤维的力,该值高的纤维表示为硬质且难以弯曲。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弯曲刚性值是利用上述川端式测定法测定的值。
但装戴以这种弯曲刚性的分布模式植设有毛发的假发10时,按照植设 于假发周边部11a上的毛发12覆盖在相邻于假发周边而生长的自身毛发1 上的方式来进行配置。因此,可以通过梳发来良好地混合具有与自身毛发1 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的假发毛发12和该自身毛发1。一般来说,将部分 假发10制作成隐蔽稀疏毛发或脱发部位的尺寸,参照图1,在以前头部和 顶部为中心的稀疏毛发或脱发部位的周边、例如左右侧头部和后头部上生 长的自身毛发1与一般的天然毛发相比,弯曲刚性值通常较低。因此,在 假发基底周边部11a上植设弯曲刚性值低于天然毛发的毛发12时,由于毛 发12具有与相邻于部分假发10而生长的使用者的低弯曲刚性的自身毛发1 同等程度的刚性值,因此假发的毛发12和自身毛发1能够良好地成为一体。 另外,假发的毛发12可以是弯曲刚性值比假发使用者自身毛发1的毛发低 一些的毛发。即便弯曲刚性值比自身毛发1低一些,由于假发的毛发12比 自身毛发1更位于上游侧,因此为了从自身毛发1上覆盖而配置,可以利 用梳发充分地混合两者,从而模糊假发的毛发12的分界。但是,当假发的 毛发12的弯曲刚性值与自身毛发相比过低时,会呈现分界,因此不优选。
在显示典型的部分假发的假发基底11的俯视图的图2中,箭头的方向 表示假发的前侧、即装戴者的视线方向。假发基底11根据装戴者的头部形 状和尺寸以及自身毛发1的分布和量,以纤维网基底或人工皮肤基底或它 们的组合而构成。假发基底11的至少左右侧头部侧和后头部侧的周边部11a 上植设有弯曲刚性值低于天然毛发的毛发12(参照图1)。另一方面,植设 于其它区域、即达到周边部11a以外的中心部的区域上的毛发13优选植设 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由此,可以形成至今不用 装戴者的自身毛发就无法获得的所需发型。
图3(A)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假发10、图3(B)示意地表示作为比 较例的假发20。本发明的假发10如图3(A)所示,植设在假发基底11 中左右侧头部侧的周边部和后头部侧的周边部11a上的毛发12具有低于天 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因此,通过精梳自身毛发1和毛发12而使毛发12 与自身毛发1成为一体,从而不会仅植设在周边部11a的毛发竖起,而且 自身毛发1和毛发12不会分离而难以区分两者,因此难以暴露装戴有假发。
另外,装戴者的自身毛发与不需要假发的人的自身毛发相比,一般更 加柔软且弯曲刚性更低。因此,如图3(B)所示,植设在假发基底20中 左右侧头部侧和后头部侧的周边部21a上的毛发22具有高于装戴者自身毛 发1的弯曲刚性值时,植设在假发基底周边部21a的毛发22易于竖起,与 其相邻的装戴者的自身毛发1会倒伏,因此毛发22和自身毛发1的毛发排 列不同,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行为。因此,自身毛发与覆盖其上的假发的毛 发的分界线呈现为横线状,易于暴露装戴有假发。
这里,对本发明假发的假发基底进行说明。作为假发基底的形状及其 假设划分,存在几个种类。例如大致分为装戴者的整个头部为稀疏毛发时 所用的前隐蔽型、和装戴者头部中顶部区域为局部稀疏毛发时采用的顶装 戴型。前者的前隐蔽型为对应于发线后退者的类型,而后者的顶装戴型是 对应于发线没有后退而头部的顶部周边局部地变稀疏者的类型,特别是针 对想要有潇洒感觉、想要增发的要求的类型。对于前者,来自男性的需求 较多,对于后者,来自女性的需求较多。
图4为以图像表示装戴者装戴有含有前隐蔽型假发基底11的假发10 的状态的图,(A)为装戴状态的立体图、(B)为装戴状态的俯视图。图4 (A)中仅部分图示了自身毛发1或毛发12、13,(B)中未图示自身毛发 1和毛发12、13。前隐蔽型的假发基底11如图4所示,用按照部分覆盖装 戴者额头的方式从顶部向前侧伸出的前头部11b和在装戴者的脱发周边区 域由左右两侧部和后头部的周边形成的周边部11a来形成假发基底11的总 周边,周边部11a的曲率大于前头部11b,因此形成对应于应是剃发部2的 转折部11D。
图5为以图像表示装戴者装戴有含有顶装戴型假发基底31的假发30 的状态的图。顶装戴型的假发基底31装戴于装戴者的头部顶部及其附近。
图6为示意地表示前隐蔽型假发基底11的俯视图。该假发基底11被 假设线划分成多个区域,箭头的方向表示假发的前方。如图6所示,该假 发基底11对应于装戴者的头部形状和尺寸大致左右对称地构成,并假设地 划分成:植设前发且对应于头部前面的前头部11b;划定成假发基底11的 中心区域且对应于头部顶部的顶部11c;与顶部11c的左右两端和后端相邻 的大致U字形状的带状的第1带部11d;与第1带部11d的左右两端和后 端及前头部11b的左右两端相邻的第2带部11e;以及除了前头部之外与第 2带部11e的左右两端和后端相邻并成为假发基底11的左右侧头部和后头 部侧的边缘的边缘部11a。
即,上述假发基底11被划分为:顶部11c;位于其前侧的前头部11b; 以及从顶部11c到头后部侧和左右侧头部侧呈大致U字型地划分成3段的 第1带部11d、第2带部11e和周边部11a。顶部11c在其前端与前头部11b 相邻、且在其左右两端和后端与第1带部11d相邻。而且,大致U字形状 的带状的第2带体11e从左右两端和后端局部地包围前头部11b和第1带 部11d。周边部11a与第2带体11e的外侧、即左右两端和后端相邻,形成 假发基底11的左右侧头部侧和后头部侧的边缘。
如此,为了植设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卷曲直径和/或长度的毛发,图 6所示的前隐蔽型的假发基底11被分割成5个区域。其理由如下所述。前 头部11b由于对于装戴者以外的第三者来说是最容易看到的区域,因此从 前头部11b的左右对称线向左右两侧方向延伸设置,覆盖装戴者的应有剃 发部2。顶部11c是左右装戴者发型或外观以及第三者所抱有的印象的重要 区域。周边部11a从头后部向左右侧头部延伸设置,呈现大致U字状,植 设与装戴者自身毛发1成为一体的毛发,成为用于防止暴露装戴假发的区 域。本发明的假发如后所述,当植设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卷曲直径和/或 长度的毛发来构成时,如果在前头部11b、顶部11c和边缘部11a上分别植 设卷曲直径和/或长度不同的毛发,则在各个分界处由于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的不同会产生高度差。特别是,在顶部11c和周边部11a之间,由于分别 植设的毛发不会成为一体,因此易于产生高度差。因而,在顶部11c的外 缘上划定成第1带部11d作为顶部侧的缓冲区域、且在周边部11a的内缘 划定成第2带部11e作为周边部侧的缓冲区域。由此,即便是植设在周边 部11a上的毛发与植设在顶部11c上的毛发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具有差别, 也可以将具有分别植设在周边部11a和顶部11c上毛发的中间卷曲直径和/ 或长度的毛发阶段地植设在第1带部11d和第2带部11e上,从而不会产 生植设在假发基底11上的毛发之间所产生的高度差。植设在周边部11a的 毛发通过具有与从装戴者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同等程度的卷曲直径和/或 长度,从而在安装该假发时,仅进行局部的剪发等微调即可,可以在短时 间内简单地形成装戴者喜欢的发型。
图7为表示根据图6所示假发中5份分割的区域而分割成3个区域的 样子的俯视图。图6所示的前隐蔽型假发基底11由于植设弯曲刚性值不同 的毛发,因此如图7所示被分割成3个区域。对3个区域的分割根据图6 所示的5份分割区域来决定。即,为了植设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卷曲直 径和/或长度的毛发,图6所示的假发基底11被分割成前头部11b、顶部 11c、第1带部11d、第2带部11e和周边部11a这5份时,为了植设带有 规定的弯曲刚性值、且具有规定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的毛发,根据5份分 割的区域,分割成从前头部11b至顶部11c且包括第1带部11d的主要区 域11B、周边部11a的区域11A、和主要区域11B与周边区域11A之间的 调整区域11C这3个区域。
如此为了植设弯曲刚性值不同的毛发而分割成3个区域的理由如下所 述。如上所述,前头部11b和顶部11c对于装戴者以外的第三者而言是最 容易看到的区域,且成为左右装戴者发型或外观以及第三者所抱有的印象 的重要区域。周边部11a成为用于植设与装戴者自身毛发1成为一体的毛 发以防止暴露装戴假发的区域。本发明中,由于在假发基底11的各区域上 植设弯曲刚性值不同的毛发而构成,因此在不设置调整区域11C,而在由 假发基底11的顶部11c、与其相邻的前头部11b和第1带部11d构成的主 要区域11B和周边部11a的区域(称作“周边区域”)11A上分别植设弯曲 刚性值不同的毛发时,在主要区域11B和周边区域11A的各个边界处,由 于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不同,毛发从假发基底11上的竖起方式不同。因此, 植设在主要区域11B的毛发和植设在周边区域11A的毛发不会彼此成为一 体,从而产生高度差。特别是,为了使毛发整体具有丰满感,如后所述, 在从前头部11b至顶部11c的主要区域11B上植设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 度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而在周边区域11A上植设具有弯曲刚性值低于天 然毛发的平均弯曲刚性值的毛发。此时,即便植设在主要区域11B的毛发 向后方或侧面方向流动,植设在周边区域11A的毛发也会越发竖起而不会 沿着头皮平卧。因此,在从前头部11b至顶部11c的主要区域11B和周边 区域11A之间设置调整区域11C。该调整区域11C相当于图6所示的第2 带部11e的区域。如此,将假发基底11分为3个区域。
即便是植设在周边区域11A的毛发和植设在主要区域11B的毛发的弯 曲刚性值具有差别,通过将具有植设在周边区域11A的毛发和植设在主要 区域11B的毛发的各自弯曲刚性值的中间值的毛发植设在介于周边区域 11A和主要区域11B之间的调整区域11C,不会产生植设在假发基底11的 毛发所导致的高度差。因而,即便装戴假发10,自身毛发1与植设在假发 基底11的周边区域11A的毛发12也不会分离,且在假发基底11内不会产 生弯曲刚性值不同所导致的毛发分缝,因此难以暴露出安装有假发。
如上所述,为了植设对每个区域设定的规定卷曲直径和/或长度的毛 发,图6所示的前隐蔽型假发基底11被分割成5份区域。但是,仅通过使 所植设毛发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具有变化,无法构成具有丰满感的发型。 因而,如图7所示,根据假发基底11的5份区域再编成3个区域,通过在 分割为3个的每个区域上植设弯曲刚性值不同的毛发,与对分割为5份区 域设定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的毛发的效果相辅相成,可以形成装戴者的所 需的发型。
这里,假发基底11对应于装戴者头部的形状和尺寸以及脱发或稀疏毛 发状态来决定适当的大小时,通过将前头部11b在中心轴上的长度L1和左 右两端的长度L2、第1带部11d的宽度L3、第2带部11e的宽度L4和周边 部11a的长度L5设定为规定值,适当地调整顶部11c的尺寸,从而可以使 假发基底11的尺寸适合装戴者的头部大小或尺寸。另外,本说明书中,长 度或宽度也包括表示假发基底11的大小的情况,是沿着假发基底11的曲 面的长度。
假发基底11的前头部11b、顶部11c、第1带部11d、第2带部11e和 周边部11a的各区域有必要无论装戴者头部的假发装戴区域大小如何均大 致均等地配置。对于假发基底11的大小为一定以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假发 基底11的大小为一定以上是指例如假发基底11的前后长L为15cm以上、 左右长D为15cm以上的尺寸。顶部11c的大小考虑装戴者头部的形状和 大小以及脱发状态等来依据每个装戴者决定。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按 照中心的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L5达到2cm的方式划定成大致U字状的带 状。前头部11b按照中心的左右对称线上的前后宽度L1为5cm、左右处与 第2带部11e相邻的侧部的前后宽度L2为3cm,且前后宽度随着向左右两 侧而变窄的方式来划定。第1带部11d沿着第2带部11e的内周、且按照 中心的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L3为1.5cm的方式划定为大致U字状的带状。 第2带部11e沿着周边部11a的内周、且按照中心的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 L4为1.5cm的方式划定为大致U字状的带状。
说明上述各宽度L1~L5的值。
植设在前头部11b的毛发的一部分为了防止露出发际而有必要朝向前 方流动,且即便在假发基底上植设弯曲刚性值不同的毛发,也有必要朝向 相邻于前头部11b的顶部11c、第1带部11d、第2带部11e和周边部11a 的各方向流动以使得不产生高度差。因此,当前头部11b在左右对称线上 的前后宽度L1小于5cm时,难以使植设在前头部11b的毛发朝向前方流动、 且朝向顶部11c、第1带部11d、第2带部11e和周边部11a的各方向流动。 因此,会露出发际、或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整个毛发产生高度差,结果会 暴露安装假发,因此不优选。相反,当前后宽度L1大于5cm时,第一,前 头部11b的区域变宽、从装戴者以外的第三者的眼睛来看,前头部11b会 过度地显眼而产生不自然感。第二,顶部11c的区域变小,无法形成装戴 者所需的发型。因此,优选前头部11b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前后宽度L1为5cm。
当前头部11b的与第2带部11e相邻的两侧的前后宽度L2小于3cm时, 植设在前头部11b的毛发与分别植设在顶部11c、第1带部11d和第2带部 11e的毛发难以成为一体,而且当将植设在前头部11b的毛发分为前后左右 的各方向时,从外部可见转折部11D,从而暴露安装假发,因此不优选。 因而,前头部11b的与第2带部11e相邻的两侧的前后宽度L2为3cm。该 前后宽度L2与前头部11b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前后宽度L1的宽度相同或大于 前后宽度L1的宽度时,第1带部11d的部位变窄,植设在第1带部11d的 毛发与植设在顶部11c的毛发产生高度差,毛发分开,从外部可见装戴假 发,因此不优选。
对于第1带部11d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L3、第2带部11e在左右对 称线上的宽度L4和周边部11a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L5进行说明。图8为 图6所示假发基底11的第1带体11d、第2带体11e和周边部11a的部分 放大图。第1带部11d由植设用于与植设于顶部11c的毛发成为一体的毛 发的内侧部11f、和植设用于与植设于第2带部11e的毛发成为一体的毛发 的外侧部11g构成。内侧部11f的宽度L31有必要为1cm,外侧部11g的宽 度L32为0.5cm较好。第1带部11d构成消除植设于顶部11c的毛发和植设 于周边部11a的毛发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不同所导致的不良情况的缓冲区 域的一部分。因此,内侧部11f的宽度L31短于1cm时,由于植设与植设于 顶部11c的毛发成为一体的毛发的区域较小,因此在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 毛发之间产生高度差。另一方面,外侧部11g由于植设于该外侧部11g的 毛发与植设于第2带部11e的毛发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的差别小,因此只 要是内侧部11f宽度的大致一半,相邻的毛发之间即会成为一体。由以上 可知,第1带部11d的宽度L3有必要为1.5cm。相反,当使第1带部11d 的宽度L3长于2cm时,顶部11c的区域变窄,无法构成自由的发型,因此 不优选。另外,当第1带部11d的宽度L3变宽时,在内侧部11f和外侧部 11g的分界附近产生与植设于顶部11c和第2带部11e的毛发未成为一体的 部分,结果植设于第1带部11d的毛发分开,从而从外部暴露装戴假发, 因此不优选。
对于第2带部11e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L4进行说明。第2带部11e 由植设用于与植设于第1带部11d的毛发成为一体的毛发的内侧部11h、和 植设用于与植设于周边部11a的毛发成为一体的毛发的外侧部11i构成。外 侧部11i的宽度L42有必要为1cm,内侧部11h的宽度L41为0.5cm较好。 第2带部11e构成植设于顶部11c的毛发和植设于周边部11a的毛发的弯曲 刚性值的缓冲区域的其它部分。因此,外侧部11i的宽度L42短于1cm时, 由于植设与植设于周边部11a的毛发成为一体的毛发的区域较小,因此在 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之间产生高度差。另一方面,内侧部11h由于植 设于该内侧部11h的毛发与植设于第1带部11d的毛发的卷曲直径和/或长 度的差别以及弯曲刚性值的差别均较小,因此只要是外侧部11i宽度的大致 一半,相邻的毛发之间即会成为一体。由以上可知,第2带部11e的宽度 L4有必要为1.5cm。相反,当使第2带部11e的宽度L4长于2cm时,顶部 11c的区域变窄,无法构成自由的发型,因此不优选。另外,当第2带部 11e的宽度L4变宽时,在内侧部11h和外侧部11i的分界附近产生与植设于 第1带部11d和周边部11a的毛发未成为一体的部分,结果植设于第2带 部11e的毛发分开,从而从外部暴露装戴假发,因此不优选。
对于周边部11a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L5进行说明。周边部11a由植 设用于与植设于第2带部11e的毛发成为一体的毛发的内侧部11j、和植设 用于与装戴者的剩余毛发成为一体的毛发的外侧部11k构成。由于植设于 该周边部11a的毛发与植设于其内侧第2带部11e的毛发的卷曲直径和/或 长度的差别和弯曲刚性值均不同,因此内侧部11j的宽度L51有必要为1cm。 外侧部11k由于植设用于与存在于该外侧部11k的装戴者自身毛发成为一 体的毛发,因此外侧部11k有必要为1cm。因而,周边部11a的宽度L5有 必要为2cm。周边部11a的宽度L5短于2cm时,装戴者的自身毛发与植设 于周边部11a的毛发以及植设在第2带部11e的毛发不会成为一体而成为 分开的状态,从外部可见装戴者头部上的假发基底的周边,因此不优选。 相反,当周边部11a的宽度L5长于2cm时,顶部11c的区域变窄,无法形 成装戴者所需的发型,因此不优选。当周边部11a的宽度L5变宽时,在内 侧部11j和外侧部11k的分界附近产生植设在第2带体11e上的毛发与装戴 者自身毛发未成为一体的部分,结果植设于周边部11a的毛发分开,从外 部暴露装戴假发,因此不优选。
以上的尺寸设定适用于假发基底11的大小为一定尺寸以上的情况,但 如果在装戴者的头部很小、即假发基底11的大小小于一定尺寸时适用上述 尺寸设定,则顶部11c的大小小于假发基底11的其它区域。这与装戴者的 假发装戴区域中顶部11c为最宽的调查事实相反,当顶部11c过窄时,假 发整体的平衡变差,无法形成自然的发型。因此,当顶部11c的前后左右 的各宽度小于前头部11b的前后宽度L1的5cm时、或者小于距离第1带部 11d的周边部11a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前后宽度5cm时,如下进行尺寸设定。
当假发基底11的大小小于一定尺寸时,相对于从假发基底11的前头 部11b至周边部11a的前后宽度L,使假发基底11的前头部11b的前后宽 度L1达到L/3、距离第1带部11d的周边部11a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前后宽 度L3+L4+L5达到L/3。而且,按照第1带部11d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前后宽 度L3与第2带部11e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前后宽度L4以及周边部11a在左右 对称线上的前后宽度L5达到1.5:1.5:2的方式来进行分配。
如上所述,假发基底11的各区域的尺寸设定在假发基底11的前后左 右的各宽度为15cm以上时,使前头部11b、第1带部11d、第2带部11e 和周边部11a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分别为5cm、1.5cm、1.5cm、2cm,将 剩余部分分配作为顶部11c的区域,与此相对,在假发基底11的前后左右 的各宽度小于15cm时,将假发基底11进行3等分,使前头部11b、顶部 11c在左右对称线上的宽度均为假发基底11的前后宽度L的L/3,将剩余 部分分配成第1带部11d、第2带部11e和周边部11a,按照各宽度达到1.5: 1.5:2的比例的方式进行分配。
如此植设在被划分为多个区域的假发基底11的毛发具有对其每个区域 决定的规定弯曲刚性值。植设在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的毛发12在装 戴者的脱发部或稀疏毛发部的周边区域与自身毛发混合地配置,因此具有 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与此相对,植设在假发基底11中从周边部11a到顶部的区域、例如到 前头部11b、顶部11c、第1带部11d的主要区域11B上的毛发按照具有与 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的方式来设定。而且,植设在假发基底11 中成为周边部11a与从前头部至顶部的区域11B的分界区域的调整区域 11C上的毛发具有植设于周边部11a的毛发与植设于主要区域11B的毛发 的中间的弯曲刚性。
这里,为了使上述毛发具有中间的弯曲刚性,将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 弯曲刚性值的毛发和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弯曲刚性值的毛发以规定根 数的比例进行混合,或调整结构或尺寸以使得具有植设于周边区域11A的 毛发的弯曲刚性值和植设于主要区域11B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之间的规定 值,在后进行详述。
如上所述,植设在假发基底11中周边部11a的区域11A上的毛发具有 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优选具有与装戴者自身毛发1同等程度的弯 曲刚性值,更优选植设随着远离头部的自身毛发1,弯曲刚性值逐渐增高的 毛发,植设在假发基底11的主要区域15B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高于植设于 周边区域11A的毛发,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由此,从 装戴者头皮生长的自身毛发1与植设在假发基底的周边部11a的毛发12易 于成为一体,分别同样地竖起、同样地弯曲等,显示出同样的行为。另一 方面,植设在假发基底的主要区域11B的毛发由于具有高于自身毛发1的 弯曲刚性值,因此利用该毛发的硬度或弯曲强度,可以形成以往装戴者无 法获得的独特发型。
以上说明的假发是将假发基底划分成多个区域,在各区域上植设具有 对应于该区域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但在图6所示假发基底11的每个区域 上,可以使用毛发长度经调整、有无带卷或所带卷的曲率大小经调整、颜 色经调整等任意地形成的人工毛发。通过对应于装戴者的剩余毛发的分布 状态或剩余毛发的颜色而将上述各种人工毛发植设在假发基底11的各区域 上,可以形成对应于装戴者的需求的发型。
分别植设在图7所示假发基底11的各个区域、即周边区域11A、主要 区域11B和调整区域11C上的毛发优选不仅具有规定的弯曲刚性值,而且 还具有对周边部11a、前头部11b、顶部11c、第1带部11d、第2带部11e 各自规定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即,对于前隐蔽型的假发而言,优选植设 于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的毛发12不仅具有与假发周边部附近的自身 毛发同等的弯曲刚性值,而且卷曲直径或长度相同。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 顶部11c的毛发13的卷曲直径或长度与植设于周边部11a的毛发12的卷 曲直径或长度不同时,通过慢慢地改变卷曲直径和/长度,不会产生植设于 假发基底11的毛发所导致的高度差,不会暴露装戴假发。另外,植设于假 发基底11的从前头部11b至顶部11c的主要区域11B的毛发13的弯曲刚 性值与植设于周边部11a的区域11A的毛发12的弯曲刚性值不同时,由于 在调整区域11C上植设具有中间弯曲刚性值的毛发,因此难以暴露装戴假 发。
接着,说明图5所示的顶装戴型假发的情况。图9为示意地表示顶装 戴型的假发基底31的俯视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装戴者的前方。该假发基底 31通过假设线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假发基底31对应于装戴者的头部形状和 尺寸而大致左右对称地构成,由于所植设的毛发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对每 个区域有所不同,因此如图9所示,被分割成5个区域。即,假发基底31 被假设地分割成:成为其中心区域的天顶部31e;在前侧相邻于该顶部31e 的前头部31a;在左侧相邻于顶部31e的左侧头部31b;在右侧相邻于顶部 31e的右侧头部31c;在后侧相邻于顶部31e的后头部31d。上述顶装戴型 的假发基底31与图6所示的前隐蔽型假发基底11不同,由于假发装戴区 域仅为装戴者的顶部,因此不会局部地覆盖装戴者的应有剃发部或额头来 形成。另外,假发基底31由于所植设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按每个区域有所 不同,因此另外假设地分割为3份:沿着前头部31a、左右侧头部31b、31c 和后头部31d的外周边而成的总周边区域31A;划定成假发基底31的中心 区域且对应于头部顶部的主要区域31B;总周边区域31A和主要区域31B 之间的环状调整区域31C。这里,主要区域31e相当于5份分割区域中的 顶部31e,总周边区域31A为相邻于装戴者的假发装戴区域的内周边的区 域。
以下说明假发基底31的各区域的最佳尺寸。将假发基底31的前头部 31a的前端与后头部31d后端之间沿着假发基底31的曲面的长度设为L、 将假发31的左侧头部31b与右侧头部31c的两端间沿着假发基底31的曲 面的长度设为D。
假发基底31的前头部31a和后头部31d的宽度即L6和L7分别为假发 基底31的前后长L的1/4的长度。另外,左右两侧头部31b和31c的长度 即D6和D7分别为左右长度D的1/4。由此,假发基底31的顶部31e在假 发基底31的中心区域处按照具有假发基底31的前后长度L的1/2的前后 长度、且具有假发基底31的左右长度D的1/2的左右长度的方式来划定。 而且,将大致等分前头部31a、左侧头部31b、右侧头部31c、后头部31d 的各区域的位置作为分界线,为了防止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总周边区域 31A和主要区域31B之间的毛发分开而暴露装戴假发,划定成调整区域 31C。其分界线在假发基底31的外周边和顶部31e的分界线的中间位置处 沿着假发基底的整个外周边来设置。
图10为用于说明假发基底31的各区域的最佳尺寸设定的示意图。将 假发基底31的从前头部31a的前端至后头部31d的后端的沿着假发基底31 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定义为L、将左侧头部31b的左端和右侧头部31c的右 端之间沿着假发基底3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定义为D,这一点与图9的情况 相同。图中示出了将该前后长度L进行4等分后的长度、使区域从前头部 侧开始按顺序为L11~L14、将左右长度D进行4等分后的长度、使区域从左 侧头部侧开始按顺序为D11~D14、将纵横分别进行4等分的假设线。
顶部31e由于是左右装戴者外观或发型的重要区域,因此有必要尽量 宽地确保在假发中心附近。因此,顶部31e如图10所示,由与前头部31a 的分界线35a、与左侧头部31b的分界线35b、与右侧头部31c的分界线35c 和与后头部31d的分界线35d来划定。顶部31e按照与左侧头部31b的分 界线35b和与右侧头部31c的分界线35c构成以L12+L13的长度而成的区间、 与前头部31a的分界线35a和与后头部31d的分界线35d构成以D12+D13 的长度而成的区间的方式,在假发基底31的中心区域上划定。即,顶部31e 的区域以假发基底31的前后长度L和左右长度D的各1/2长度来划定。
前头部31a由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a和与左右侧头部31b、31c的分 界线35e、35f来划定。按照在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a上左右长度为 D12+D13、从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a至假发基底31的前缘的长度为成为假 发基底31的前后长度L的1/4比例的L11的方式进行尺寸设定。与前头部 31a的左右侧头部31b、31c的分界线35e、35f延伸设置于从与顶部31e的 分界线35a的左右两端分别左右倾斜的方向,即延伸设置于分别将图中箭 头左右旋转至大致45度的方向。通过分界线35e、35f分别在左右倾斜的 方向上延伸,分别植设于前头部31a和左侧头部31b及右侧头部31c上的 毛发不会形成不恰当的毛发分缝。因此,可以防止暴露出装戴有假发。
左侧头部31b由与前头部31a的分界线35e、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b、 以及与右头部31d的分界线35g来划定。按照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b上 前后的长度为L12+L13、从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b至假发基底31的左缘 的长度为成为假发基底31的左右长度D的1/4比例的D11的方式进行尺寸 设定。这里,与前头部31a的分界线35e延伸设置于从与顶部31e的分界 线35b的前端向左倾斜的方向,而与后头部31d的分界线35g沿着分界线 35d延伸设置于顶部31e和后头部31d的分界线35d的左端。
右侧头部31c由与前头部31a的分界线35f、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c、 与右头部31d的分界线35h来划定。按照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c上前后 的长度为L12+L13、从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c至假发基底31的右缘的长度 为成为假发基底31的左右长度D的1/4比例的D14的方式进行尺寸设定。 这里,与前头部31a的分界线35f延伸设置于从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c 前端向右倾斜的方向,而与后头部31d的分界线35h沿着分界线35d延伸 设置于顶部31e和后头部31d的分界线35d的右侧。
后头部31d由与顶部31e的分界线35d和与左右侧头部31b、31c的分 界线35g、35h来划定。与顶部31d的分界线35d上的左右长度为D12+D13, 延伸设置至左右侧头部31b、31c的外周边。另外,按照从与顶部31e的分 界线35d至假发基底31的后缘的长度为成为假发基底31前后长度L的1/4 比例的L14的方式进行尺寸设定。这里,与后头部31d的左右侧头部31b、 31c的分界线35g、35h分别左右地延伸设置顶部31e和后头部31d的分界 线35d。因此,植设于后头部31d的毛发与装戴者的自身毛发一起平卧于头 皮上,自身毛发与毛发成为一体。由此,毛发不会不恰当地分离,因此防 止暴露装戴假发。
如上所述,由于顶部31e是左右装戴者外观和发型的重要区域,因此 有必要确保尽量地宽,因而按照具有长度L的1/2比例和宽度D的1/2比 例的各尺寸的方式构成。另一方面,植设考虑到装戴者自身毛发的卷曲直 径或长度而选择的毛发的前头部31a、左右侧头部31b、31c和后头部31d 按照从与前头部31a、左右侧头部31b、31c、后头部31d的分界线35a~35d 向外方向具有大致长度L的1/4比例和宽度D的1/4比例的尺寸的方式来 平衡良好地区分配置。由此,可以尽量宽地确保作为左右装戴者外观或发 型的重要区域的顶部33e,而且,可以在植设对应于装戴者自身毛发卷曲直 径和长度的毛发的前头部31a、左右侧头部31b、31c、后头部31d的各区 域上植设与装戴者的自身毛发充分成为一体的毛发。由此,可以形成装戴 者喜欢的发型,且植设在假发上的毛发与自身毛发成为一体,不会暴露装 戴假发。
接着,说明以不同于图10的比例进行分割的比较例。
图11为表示与假发基底的区域划分有关的第1比较例的图。图中的L、 D和箭头与图10的情况相同。图11所示的假发基底32与图10同样,在 划分为前头部32a、左右侧头部32b、32c、后头部32d和顶部32e的5个 区域的方面是共同的,在图中示出了将假发基底32的前后长度L进行3等 分后的长度、使区域从前头部侧开始按顺序为L15~L17、将左右长度D进行 3等分后的长度、使区域从左侧头部侧开始按顺序为D15~D17、将纵横分别 进行3等分的假设线,这方面与图10不同。即,顶部32e按照与左侧头部 32b的分界线36b和与右侧头部32c的分界线36c为以L16的长度而成的区 间、与前头部32a的分界线36a和与后头部32d的分界线36d为以D16的长 度而成的区间的方式,划定在假发基底32的中心区域上。即,顶部32e的 区域以假发基底32的前后长度L和左右长度D的各1/3的长度来划定。
左侧头部32b由与前头部32a的分界线36e、与顶部32e的分界线36b 和与后头部32d的分界线36g来划定,这方面与图10的情况相同,但按照 与顶部32e的分界线36b上前后长度为L16、从与顶部32e的分界线36b至 假发基底32的左缘的长度为成为假发基底32的左右长度D的1/3比例的 D15的方式来进行尺寸设定,这方面与图10的情况不同。右侧头部32c由 与前头部32a的分界线36f、与顶部32e的分界线36c和与后头部32d的分 界线36h来划定,这方面与图10的情况相同,但按照与顶部32e的分界线 36c上前后长度为L16、从与顶部32e的分界线36c至假发基底32的右缘的 长度为成为假发基底32的左右长度D的1/3比例的D17的方式进行尺寸设 定,这方面有所不同。在左右侧头部32b、32c中,与前头部32a的分界线 36e、36f延伸设置在从与顶部32e的分界线36c的前端向左右倾斜的方向 上,与后头部32d的分界线36g、36h将与顶部32e和后头部32d的分界线 35d延伸设置在左右侧,此方面与图10相同。
图11所示的区域划分中,由于以前后长度L的1/3比例和左右长度D 的1/3比例对顶部32e进行尺寸设定,因此第1,无法较宽地确保作为左右 装戴者外观或发型的重要区域的顶部32e,无法形成装戴者所需要的发型, 因此不优选。第2,与顶部32e相比,前头部32a、左右侧头部32b、32c、 后头部32d的各区域面积变宽,无法获得植设在整个假发基底32上的毛发 的平衡,可见装戴假发,因此不优选。
图12为表示与假发基底的区域划分有关的第2比较例的图。图中的L、 D和箭头与图10的情况相同。图12所示的假发基底33与图10同样,在 划分为前头部33a、左右侧头部33b、33c、后头部33d和顶部33e的5个 区域的方面是共同的,在图中示出了将假发基底33的前后长度L进行5等 分后的长度、使区域从前头部侧开始按顺序为L18~L22、将左右长度D进行 5等分后的长度、使区域从左侧头部侧开始按顺序为D18~D22、将纵横分别 进行5等分的假设线,这方面与图10不同。即,顶部33e按照与左侧头部 33b的分界线37b和与右侧头部33c的分界线37c为以L19+L20+L21的长度 而成的区间、与前头部33a的分界线37a和与后头部33d的分界线37d为 以D19+D20+D21的长度而成的区间的方式,划定在假发基底33的中心区域 上。即,顶部33e的区域以假发基底33的前后长度L和左右长度D的各 3/5的长度来划定。
左侧头部33b由与前头部33a的分界线37e、与顶部33e的分界线37b 和与后头部33d的分界线37g来划定,这方面与图10的情况相同,但按照 与顶部33e的分界线37b上前后长度为L19+L20+L21、从与顶部33e的分界 线37b至假发基底33的左缘的长度为成为假发基底33的左右长度D的1/5 比例的D18的方式进行尺寸设定,这方面与图10的情况不同。右侧头部33c 由与前头部33a的分界线37f、与顶部33e的分界线37c和与后头部33d的 分界线37h来划定,这方面与图10的情况相同,但按照与顶部33e的分界 线37c上前后长度为L19+L20+L21、从与顶部33e的分界线37c至假发基底 33的右缘的长度为成为假发基底33的左右长度D的1/5比例的D22的方式 进行尺寸设定,这方面有所不同。在左右侧头部33b、33c中,与前头部33a 的分界线37e、37f延伸设置在从与顶部33e的分界线37c的前端向左右倾 斜的方向上,与后头部33d的分界线37g、37h将顶部33e和后头部33d的 分界线37d延伸设置在左右侧,此方面与图10相同。
在图12所示的区域划分中,由于以前后长度L的3/5比例和左右长度 D的3/5比例对顶部33e进行尺寸设定,因此可以较宽地确保作为左右装戴 者外观或发型的重要区域的顶部33e。但是,由于植设对应于装戴者自身毛 发的卷曲直径和长度的毛发的前头部33a、左右侧头部33b、33c、后头部 33d的各区域变窄,因此装戴者的自身毛发与植设的毛发不会充分地成为一 体,因此不优选。
植设在图5所示的顶装戴型假发基底31上的毛发如图9所示,具有对 总周边区域31A、主要区域31B和它们之间的调整区域31C各自决定的规 定的弯曲刚性值。植设在假发基底31的总周边区域31A上的毛发32与自 身毛发混合配置在装戴者的脱发部或稀疏毛发部的周边区域,因此具有低 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与此相对,植设在假发基底31中顶部31e的区 域31B上的毛发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而且,植设在假 发基底31的总周边区域31A和顶部31e的区域31B之间的调整区域31C 上的毛发具有植设在总周边区域31A的毛发与植设在顶部31e的区域31B 的毛发的中间弯曲刚性值。这里,为了具有中间的弯曲刚性值,如后所述, 将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毛发和具有与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弯 曲刚性值的毛发以规定的根数比例进行混合,或调整结构或尺寸以使得具 有植设在总周边区域31A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与植设在顶部31e的区域 31B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之间的规定值。由此,与前隐蔽型假发同样,对 于顶装戴型的假发而言,脱发部周边的自身毛发与植设在假发基底31的总 周边区域31A的毛发也成为一体,且植设在假发基底的毛发之间不会产生 高度差而成为一体,因此难以暴露装戴假发。
植设在假发基底31每个区域的毛发优选不仅具有规定的弯曲刚性值, 而且还具有对每个区域规定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即,对于顶装戴型的假 发而言,植设在总周边区域31A的毛发32优选不仅具有与假发装戴区域周 边的自身毛发同等的弯曲刚性值,而且卷曲直径或长度相同。植设于顶部 31e的区域31B的毛发33与植设于总周边区域31A的毛发32在卷曲直径 或长度的方面不同时,通过慢慢地改变卷曲直径和/或长度,不会产生植设 于假发基底31的毛发所导致的高度差,从而不会暴露装戴假发。在装戴假 发之前或装戴假发时,可以使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毛发带卷且可以调整长 度,但操作工序变得复杂,从而不优选。
这里,与在假发基底上植设有每区域的长度或卷曲直径没有不同的毛 发的假发相比时,该比较例的假发中由于每根的长度或卷曲直径相同,因 此全部毛发过于汇集,无法形成自由的发型,因此不优选。即便装戴这种 毛发过于汇集的假发,为了调整发型,也有必要将植设于假发基底的毛发 剪掉。相反,与在假发基底上随机地植设长度和卷曲直径不同的毛发而成 的假发相比时,该比较例的假发中发型本身产生自由度,但变得过于分散, 缺乏作为发型的集中,从而不优选。与此相对,如本发明的假发那样,通 过在假发基底的每区域上植设规定长度和卷曲直径的毛发,可以形成自由 的发型。
接着,对植设于假发基底11、31上的毛发进行说明。植设于假发基底 11、31的毛发可以按照在假发基底11、31的每个划分区域上具有不同的弯 曲刚性值的方式来形成。作为毛发,可以使用由例如鞘/芯结构的聚酰胺系 纤维构成的人工毛发。
这种由鞘/芯结构的聚酰胺系纤维构成的人工毛发有效利用了聚酰胺 纤维的特性,使芯部为弯曲刚性高的聚酰胺纤维、使鞘部为弯曲刚性低于 芯部的聚酰胺纤维,通过调整鞘部和芯部的质量比,可以控制作为整个人 工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作为成为芯部材料的聚酰胺树脂,可以使用强度和 刚性高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例如化学式1所示的由己二胺和对苯二甲 酸的交替共聚物构成的高分子、例如尼龙6T,或者化学式2所示的将己二 酸与间苯二甲胺通过酰胺键交替键合而成的高分子、例如尼龙MXD6等。 另外,使用化学式2所示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芯部的材料而构成的人工毛发 与使用化学式1所示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芯部材料而构成的人工毛发相比, 在易于毛发定型方面是优选的。
化学式1

化学式2

作为成为鞘部材料的聚酰胺树脂,可以使用弯曲刚性低于芯部材料的 聚酰胺树脂,例如作为直链饱和脂肪族聚酰胺,可以使用化学式3所示的 由己内酯的开环聚合物构成的高分子、例如尼龙6,或者化学式4所示的由 己二胺和己二酸的交替共聚物构成的高分子、例如尼龙66等。
化学式3

化学式4

如此,作为聚酰胺系的人工毛发,芯部使用弯曲刚性高的聚酰胺、鞘 部使用弯曲刚性低于芯部的聚酰胺而形成鞘/芯结构,通过调整其鞘部和芯 部的质量比,可以获得具有所需弯曲刚性值的纤维。
该弯曲刚性值一般为适用于纤维等的物性值,在毛发的情况下,作为 与手感(外观、触感、质感)等感觉性状有关的物性近年来被认可。纤维 的弯曲刚性的测定对于织物而言广泛已知的是川端式测定法及其原理,使 用对其改良而得到的单根毛发弯曲测试仪(KATOTECH株式会社制、型号 KES-FB2-SH)来测定人工毛发的弯曲刚性。在人工毛发和天然毛发的任何 情况下都是如下测定的:对于各1cm的1根毛发,匀速地将毛发整体弯曲 成圆弧状至一定曲率,检测与此相伴的微小弯曲力矩,并测定弯曲力矩与 曲率的关系。由此利用弯曲力矩/曲率变化求出弯曲刚性值。以下示出代表 性的测定条件。
(测定条件)
夹具间距离:1cm
转矩检测器:扭力丝(丝)的扭转检测方式
转矩感度:1.0gf·cm(满刻度为10V时)
曲率:±2.5cm-1
弯曲位移速度:0.5cm-1/sec
测定循环:1次往复
这里,夹具为挟持上述1cm的各毛发的装置。
使鞘为尼龙6或尼龙66、芯为尼龙6T或尼龙MXD6、以熔融纺丝时 的鞘/芯成分的喷出容量比为接近于1/2(鞘/芯的质量比为32/68)的值制造 而成的人工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为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最小值(约 6.5×10-3gf·cm2/根)左右。
以熔融纺丝时的鞘/芯成分的喷出容量比为接近于1/7(鞘/芯的质量比 为12/88)的值制造而成的人工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为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 的最大值(约7.8×10-3gf·cm2/根)左右。
另外,天然毛发是指在人的头部生长的普通头发,由于天然毛发的弯 曲刚性值的个体差异很大,因此是从年龄层20~50岁各层的男性25名、女 性38名采集头发,在相同的测定环境下、即温度22℃、湿度40%的环境 下对其中直径为80μm的试样测定弯曲刚性而得到的值。以下所示的弯曲 刚性值均是在温度22℃、湿度40%的环境下的值。
接着,对于将具有如上规定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植设于假发基底 上的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前隐蔽型假发的情况。图13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1~第4方 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的特性的图表。
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1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1方式。第1方式适用于一 般的装戴者。假发用毛发由鞘/芯结构的聚酰胺系纤维构成。在假发基底11 的周边部11a上植设具有比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的最小值(约 6.5×10-3gf·cm2/根)低约40%的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 在其内侧的第2带部11e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均等分布植设具有 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和具有6.5×10-3gf·cm2/根的弯曲 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在其内侧的第1带部11d、顶部11c和前头部11b上植 设具有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这里,天然毛发的弯曲 刚性值具有个体差异,从装戴者头皮生长的毛发一般弯曲刚性较低。第1 方式的假发假设装戴者自身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为约3.4~4.4×10-3gf·cm2/根 的情况。另外,植设于假发的至少周边部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相对于装戴 者的自身毛发的弯曲刚性值,只要是±0.5~0.8×10-3gf·cm2/根左右,即是可以 允许的范围。如此,通过在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上植设弯曲刚性值低 于一般天然毛发的人工毛发,从而植设的人工毛发与装戴者的自身毛发易 于成为一体。
如此,植设在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上的毛发具有低于天然毛发的 弯曲刚性值,即具有与装戴者的自身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而植设 在与自身毛发混合的可能性小的顶部11c和前头部11b上的毛发具有比植 设于周边部11a的毛发更高的弯曲刚性值。因此,植设在假发基底11的周 边部11a的毛发易于与从装戴者头皮生长的剩余毛发混合,根据湿度等环 境的影响而显示出与自身毛发同样的类似的行为,因此察觉装戴假发的可 能性较低。而且,植设于前头部11b、顶部11c和第1带部11d的毛发具有 比装戴者的剩余毛发更高的刚性,因此可以根据装戴者的需求作出各种发 型。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1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2方式。与第1方式 不同的方面在于,降低了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前头部11b、顶部11c和第 1带部11d的毛发以及均等混合植设于第2带部11e的毛发的刚性。植设于 假发基底的毛发在由鞘/芯结构的聚酰胺纤维构成的方面与第1方式相同。
在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上植设具有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 值的人工毛发。在内侧的第2带部11e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均等分 布植设具有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和具有 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在内侧的第1带部11d、顶部 11c和前头部11b上植设具有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
第2方式与第1方式不同,植设于前头部11b、顶部11c和第1带部 11d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低于第1方式,由于植设于假发上的毛发整体低于 天然毛发的弯曲刚性值来设定,因此适于发质较柔的装戴者。即,适于具 有弯曲刚性值为约3.1~4.7×10-3gf·cm2/根的自身毛发的使用者。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1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3方式。与第1方式 不同的方面是:与第2方式相反,增强了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前头部11b、 顶部11c和第1带部11d的毛发以及混合植设于第2带部11e的毛发的刚 性。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在由鞘/芯结构的聚酰胺纤维构成的方面与第 1方式相同。
在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上植设具有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 值的人工毛发。在内侧的第2带部11e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均等分 布植设具有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和具有 7.8×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在内侧的第1带部11d、顶部 11c和前头部11b上植设具有7.8×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
与第1方式不同,植设于前头部11b、顶部11c和第1带部11d的毛发 的弯曲刚性值高于第1方式,增大与天然毛发的差别,可以使其具有丰满 感或硬蓬蓬感,可以获得之前无法获得的例如毛发竖起的发型。因此适于 要求具有丰满感的发型的装戴者。第3方式的假发假设装戴者的自身毛发 的弯曲刚性值为约3.4~4.4×10-3gf·cm2/根的情况。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1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4方式。第4方式与 第3方式相比,不同的是增强了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上的毛发 和混合植设于第2带部11e的毛发的刚性。适于装戴者的剩余毛发具有与 不需要假发的人的天然毛发同等程度的刚性的情况。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 毛发在由鞘/芯结构的聚酰胺纤维构成的方面与第1方式相同。
在假发基底11的周边部11a上植设具有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 值的人工毛发。在内侧的第2带部11e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均等分 布植设具有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和具有 7.8×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在其内侧的第1带部11d、顶 部11c和前头部11b上植设具有7.8×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 发。
与第3方式不同,当装戴者的剩余毛发的刚性具有与一般天然毛发同 样的刚性时,即装戴者的剩余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为约5.0~6.5×10-3gf·cm2/ 根时,通过将具有与剩余毛发同等程度刚性的人工毛发植设在周边部11a 上,可以适应装戴者剩余毛发的程度。由于在假发基底的前头部11b或顶 部11c上植设具有刚性的人工毛发,因此可以形成具有丰满感的发型,并 防止发型的散乱。
如以上说明所述,植设于假发基底的人工毛发在第1~第4方式中均由 具有鞘/芯结构的聚酰胺系纤维构成,但如以下作为第5~第8方式所说明的 所示,还可以以适当规定的比例均匀地混合由鞘/芯结构的聚酰胺纤维构成 的第1人工毛发和由聚酯系纤维构成的第2人工毛发、并植设于假发基底 的划分区域上。
由聚酯系纤维构成的第2人工毛发具有如下的结构。由聚酯系纤维构 成的第2人工毛发例如通过调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纤维的直径、 或调整在纺丝时作为熔融的原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聚对苯二甲酸 丁二醇酯的混合比,从而可以改变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以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为主成分的人工毛发在直径增大时,弯曲刚性值线性地增加。例如, 平均直径从50μm增加至70μm时,弯曲刚性值从6.70×10-3gf·cm2/根增加至 7.67×10-3gf·cm2/根。另一方面,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混合聚对 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并增加其混入比例,可以减少弯曲刚性值。通过将该 第2人工毛发的聚酯系人工毛发分散混入在第1人工毛发的聚酰胺系人工 毛发中,可以抑制聚酰胺系纤维的人工毛发的集束性,从而获得更接近于 天然毛发的手感。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1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5方式。图14为表 示植设模式的第5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的特性的图表。该第5 方式为上述第1方式的变形例。在作为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使用由鞘 /芯结构的聚酰胺纤维构成的第1人工毛发和由聚酯系纤维构成的第2人工 毛发的方面有所不同。
在假发基底11的第2带部11e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均等分布混 合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和6.5×10-3gf·cm2/根的弯 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进而均等地混合植设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 性值的第2人工毛发。此时,使第1人工毛发与第2人工毛发的混合率以 质量比计为80:20。在第1带部11d、顶部11c和前头部11b上分别均质 地混合植设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和 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2人工毛发。此时,使第1人工毛发与 第2人工毛发的混合率以质量比计为80:20。如上所述,在前头部11b、 顶部11c、第1带部11d上,由于第2人工毛发的聚酯系纤维混合在第1人 工毛发的聚酰胺系纤维中而植设,因此可以抑制聚酰胺系纤维的集束性, 从而可以形成具有清爽感的发型。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1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6~第8方式。该第 6~第8方式分别为上述第2~第4方式的变形例。均使用由鞘/芯结构的聚酰 胺系纤维构成的第1人工毛发和由聚酯系纤维构成的第2人工毛发作为植 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在此方面有所不同。
图15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6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的特性 的图表。第6方式中,在假发基底11的第2带部11e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 一半地均等分布混合具有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和 具有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进而均质地混合植设 具有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2人工毛发。此时,使第1人工毛 发与第2人工毛发的混合率以质量比计为80:20。在第1带部11d、顶部 11c和前头部11b上分别均质地混合植设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 第1人工毛发和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2人工毛发。此时,使 第1人工毛发与第2人工毛发的混合率以质量比计为80:20。
图16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7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的特性 的图表。第7方式中,在假发基底11的第2带部11e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 一半地均等分布混合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和 7.8×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进而均质地混合植设 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2人工毛发。此时,使第1人工毛发与 第2人工毛发的混合率以质量比计为80:20。在第1带部11d、顶部11c 和前头部11b上分别均质地混合植设具有7.8×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 第1人工毛发和具有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2人工毛发。此时, 使第1人工毛发与第2人工毛发的混合率以质量比计为80:20。
图17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8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的特性 的图表。第8方式中,在假发基底11的第2带部11e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 一半地均等分布混合具有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和 具有7.8×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1人工毛发,进而均质地混合植设 具有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2人工毛发。此时,使第1人工毛 发与第2人工毛发的混合率以质量比计为80:20。在第1带部11d、顶部 11c和前头部11b上分别均质地混合植设具有7.8×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 值的第1人工毛发和具有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第2人工毛发。 此时,使第1人工毛发与第2人工毛发的混合率以质量比计为80:20。
第6~第8方式与第5方式同样,分别在作为第2~第4方式示出的假发 的优选情况下,作为第2人工毛发的聚酯系纤维进一步抑制作为第1人工 毛发的聚酰胺系纤维的集束性,可以形成具有清爽感的发型。
以上的第1~第8方式中,对于前隐蔽型假发而言,示出了每区域植设 弯曲刚性值不同的毛发的情况,在第1~第8方式的各情况下,也可以在5 个各区域上植设卷曲直径和/或长度不同的毛发。以下,作为第9方式和第 10方式,说明在第1方式中植设了进一步对每个部位规定了卷曲直径和长 度的毛发的例子,但也可以弯曲刚性值与假发基底的区域无关地大致相同, 而卷曲直径和/或长度有所不同。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1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9方式。图18为表 示植设模式的第9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的特性的图表。第9方 式与第1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植设于周边部11a、前头部11b、顶部11c、 第1带部11d和第2带部11e上的毛发不仅具有对每个植设部位规定的弯 曲刚性值、而且具有对每个部位规定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在周边部11a上植设卷曲直径为35mm、长度为9cm、弯曲刚性值为 3.9×10-3gf·cm2/根的毛发。在前头部11b上植设卷曲直径为23mm、长度为 7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顶部11c上植设卷曲直径 为26mm、长度为6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第1带 部11d上植设卷曲直径为28mm、长度为7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 根的毛发。在第2带部11e上各半地混合植设卷曲直径为32mm、长度为 8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和卷曲直径为32mm、长度为 8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1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10方式。图19为表 示植设模式的第10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11的毛发的特性的图表。第10 方式与第1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植设于周边部11a、前头部11b、顶部11c、 第1带部11d和第2带部11e的毛发不仅具有对每个植设部位规定的弯曲 刚性值、而且具有对每个部位规定的卷曲直径和/或长度。
在周边部11a上植设卷曲直径为40mm、长度为10cm、弯曲刚性值为 3.9×10-3gf·cm2/根的毛发。在前头部11b上植设卷曲直径为30mm、长度为 8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顶部11c上植设卷曲直径 为35mm、长度为7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第1带 部11d上植设卷曲直径为35mm、长度为8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 根的毛发。在第2带部11e上各半地混合植设卷曲直径为40mm、长度为 9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和卷曲直径为40mm、长度为 9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
作为第9方式和第10方式,说明了在第1方式中植设进一步对每个各 部位规定了卷曲直径和长度的毛发的例子,在第2方式~第8方式中,也可 以同样地植设对每个各部位规定了卷曲直径和长度的毛发来构成假发。
接着,说明顶装戴型的假发。
图20为表示植设模式的第11~13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毛发的 特性的图表。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3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11方式。该第11 方式适于一般的装戴者。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毛发由鞘/芯结构的聚酰胺 系纤维构成。在假发基底31的总周边区域31A上植设具有比天然毛发的弯 曲刚性值的最小值(约6.5×10-3gf·cm2/根)低约40%的3.9×10-3gf·cm2/根的 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在其内侧的调整区域31C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 半地均等分布植设具有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和具有 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在其内侧的顶部31e的区域 31B上植设具有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这里,天然毛 发的弯曲刚性值具有个体差异,从需要假发的人的头皮生长的毛发一般弯 曲刚性较低。第11方式的假发为假设装戴者自身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为约 3.4~4.4×10-3gf·cm2/根的情况。
如此,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总周边区域31A的毛发具有低于平均天然 毛发的弯曲刚性值、即具有与装戴者自身毛发同等程度的弯曲刚性值,而 植设于与自身毛发混合的可能性小的顶部31e的区域31B的毛发与植设于 总周边区域31A的毛发相比,具有更高的弯曲刚性值。因此,植设于假发 基底31的总周边区域31A的毛发易于与从装戴者头皮生长的剩余毛发混 合,根据湿度等环境的影响而显示出与自身毛发同样类似的行为,因此察 觉装戴假发的可能性较低。而且,植设于顶部31e的区域31B和调整区域 31C的毛发具有比装戴者的剩余毛发更高的刚性,因此易于呈现丰满感, 可以根据装戴者的需求作出各种发型。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3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12方式。与第11方 式的不同点在于:降低了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顶部31e的区域31B的毛发 和均等混合植设于调整区域31C的毛发的刚性。毛发由鞘/芯结构的聚酰胺 纤维构成的方面与第11方式相同。在假发基底31的总周边区域31A上植 设具有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在内侧的调整区域31C 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混合均等地分布植设具有3.9×10-3gf·cm2/根的 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和具有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 进而,在内侧的顶部31e的区域31B上植设具有5.2×10-3gf·cm2/根的弯曲刚 性值的人工毛发。
第12方式与第11方式不同,植设于顶部31e的区域31B的毛发的弯 曲刚性值低于第11方式,使植设于假发的毛发整体低于天然毛发的弯曲刚 性值而设定,因此适于发质较软的装戴者。即,适于具有弯曲刚性值为约 3.1~4.7×10-3gf·cm2/根的自身毛发的使用者。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3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13方式。与第11方 式的不同点与第12方式相反:增强了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顶部31e的区 域31B的毛发和混合植设于调整区域31C的毛发的刚性。毛发由鞘/芯结构 的聚酰胺纤维构成的方面与第11方式相同。在假发基底31的总周边区域 31A上植设具有3.9×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在内侧的调整 区域31C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混合均等地分布植设5.2×10-3gf·cm2/ 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和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毛发。 在内侧的顶部31e的区域31B上植设6.5×10-3gf·cm2/根的弯曲刚性值的人工 毛发。
与第11方式不同,使植设于顶部31e的毛发的弯曲刚性值高于第11 方式,增大与天然毛发的差别,从而可以使其具有丰满感或硬蓬蓬感,可 以形成以往无法获得的例如毛发竖起的发型。由此,适于要求具有丰满感 的发型的装戴者。第13方式的假发为假设装戴者自身毛发的弯曲刚性值为 约3.4~4.4×10-3gf·cm2/根的情况。
以上的第11~第13方式中,对于顶装戴型的假发示出了植设每个区域 的弯曲刚性值不同的毛发的情况,如上所述,如前隐蔽型假发的第5~第8 方式所示,作为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毛发,也可以使用由鞘/芯结构的聚 酰胺系纤维构成的第1人工毛发和由聚酯系纤维构成的第2人工毛发。另 外,在第11~第13方式的各情况下,也可以植设5个各区域的卷曲直径和 /或长度不同的毛发。以下作为第14方式和第15方式,说明第11方式中植 设对每个部位规定了卷曲直径和长度的毛发的例子,但也可以弯曲刚性值 与假发基底的区域无关地大致相同、而卷曲直径和/长度有所不同。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3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14方式。图21为表 示植设模式的第14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毛发的特性的图表。第14 方式中,将假发基底31分别不同地规定用于植设规定弯曲刚性值的毛发的 区域划分和用于植设规定卷曲直径和/或长度的毛发的区域划分。即,在作 为顶部31e的主要区域31B上植设卷曲直径为30mm、长度为18cm、弯曲 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总周边区域31A处的前头部31a的 区域上植设卷曲直径为30mm、长度为15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 根的毛发。在总周边区域31A处的左右侧头部31b、31c的区域上植设卷曲 直径为35mm、长度为20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在 总周边区域31A处的后头部31d的区域上植设卷曲直径为45mm、长度为 30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在调整区域31C处的前头 部31a的区域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混合植设卷曲直径为30mm、长度 为15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和卷曲直径为30mm、长 度为15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调整区域31C处的 左右侧头部31b、31c的区域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混合植设卷曲直径 为35mm、长度为20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和卷曲直 径为35mm、长度为20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调 整区域31C处的后头部31d的区域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混合植设卷 曲直径为45mm、长度为30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和 卷曲直径为45mm、长度为30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
接着,说明毛发在假发基底31上的植设模式的第15方式。图22为表 示植设模式的第15方式中植设于假发基底31的毛发的特性的图表。第15 方式中,与第14方式同样,将假发基底31分别不同地规定用于植设规定 弯曲刚性值的毛发的区域划分和用于植设规定卷曲直径和/或长度的毛发 的区域划分。即,在作为顶部31e的主要区域31B上植设卷曲直径为40mm、 长度为25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总周边区域31A 处的前头部31a的区域上植设卷曲直径为35mm、长度为20cm、弯曲刚性 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在总周边区域31A处的左右侧头部31b、31c 的区域上植设卷曲直径为45mm、长度为30cm、弯曲刚性值为 3.9×10-3gf·cm2/根的毛发。在总周边区域31A处的后头部31d的区域上植设 卷曲直径为60mm、长度为35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 在调整区域31C处的前头部31a的区域上以质量比计各自为一半地混合植 设卷曲直径为35mm、长度为20cm、弯曲刚性值为3.9×10-3gf·cm2/根的毛 发和卷曲直径为35mm、长度为20cm、弯曲刚性值为6.5×10-3gf·cm2/根的 毛发。在调整区域31C处的左右侧头部31b、31c的区域上以质量比计各自 为一半地混合植设卷曲直径为45mm、长度为30cm、弯曲刚性值为 3.9×10-3gf·cm2/根的毛发和卷曲直径为45mm、长度为30cm、弯曲刚性值为 6.5×10-3gf·cm2/根的毛发。在调整区域31C处的后头部31d的区域上以质量 比计各自为一半地混合植设卷曲直径为60mm、长度为35cm、弯曲刚性值 为3.9×10-3gf·cm2/根的毛发和卷曲直径为60mm、长度为35cm、弯曲刚性 值为6.5×10-3gf·cm2/根的毛发。
作为第14方式和第15方式,说明了第11方式中植设进一步对每个各 部位规定了卷曲直径和长度的毛发的例子,但与第12方式和第13方式同 样,也可以植设对每个各部位规定了卷曲直径和长度的毛发来构成假发。
由此,可以在假发基底11、31的顶部11c、31e的区域上植设弯曲刚 性值高的毛发,因此在植发操作时,没有必要进行以细小间隔在毛发根部 附近制造波形的所谓卷曲加工以使植设后的毛发竖起,从而不会由于卷曲 加工而成为卷发,也不会有损外观。另外,由于也没有必要增大植设在假 发基底11、31的毛发的密度,因此发型的外观本身也不会变化。
并非限定于以上说明的植设模式,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范 围内适当加以变更。例如,对应于植设在假发基底上的毛发的区域,不仅 可以对毛发的弯曲刚性值进行调整,还可以对毛发的长度、粗细、颜色、 赋予毛发的卷曲的大小等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在不暴露装戴假发的情况下 形成装戴者所喜欢的发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