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火性的短纤维纱、布帛、衣服及防火工作服

申请号 CN201280046801.0 申请日 2012-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3827367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申请人 株式会社钟化; 株式会社可乐丽; 发明人 沟渕敦史; 三浦岳; 楠户一正; 井出润也;
摘要 本 发明 的防火性短 纤维 纱含有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且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1~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含有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且相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1~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另外,本发明的衣服及防火工作服含有上述防火性布帛。由此,本发明廉价地提供设计性和防火性优异的防火性短纤维纱、防火性布帛及使用了它们的衣服及防火工作服。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火性短纤维纱,其为具有防火性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性短纤维纱含有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且相对于所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I~30重量%的所述聚芳酯系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性短纤维纱进一步含有天然物来源的纤维,且相对于所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15~95重量%的所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I~30重量%的所述聚芳酯系纤维、4~84重量%的所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其特征在于,对于构成所述丙烯腈系纤维的丙烯腈系共聚物,相对于丙烯腈系共聚物的整体重量含有35~65重量%的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所述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为选自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及偏二溴乙烯中的I个以上的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其中,相对于所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3重量%以上的锑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其中,所述锑化合物为选自三化锑、四氧化锑及五氧化锑中的I个以上的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其中,所述聚芳酯系纤维是从由下述通式(P)及通式(Q)的重复结构单元构成的部分为50摩尔%以上的全芳香族聚酯获得的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其中,所述防火性短纤维纱含有对位芳纶纤维,且相对于所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O~4重量%的所述对位芳纶纤维。
8.一种防火性布帛,其为具有防火性的防火性布帛,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性布帛含有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且相对于所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I~30重量%的所述聚芳酯系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火性布帛,其中,所述防火性布帛进一步含有天然物来源的纤维,且相对于所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15~95重量的%所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I~30重量%的所述聚芳酯系纤维、4~84重量%的所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防火性布帛,其中,对于构成所述丙烯腈系纤维的丙烯腈共聚物,相对于所述丙烯腈共聚物的整体重量含有35~65重量%的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所述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为选自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及偏二溴乙烯中的I个以上的单体。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布帛,其中,相对于所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3重量%以上的锑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布帛,其中,所述锑化合物为选自三氧化锑、四氧化锑及五氧化锑中的I个以上的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布帛,其中,所述聚芳酯系纤维是从由下述通式(P)及通式(Q)的重复结构单元构成的部分为50摩尔%以上的全芳香族聚酯获得的纤维,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布帛,其中,利用基于ASTM 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得的化长度为6英寸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布帛,其中,利用基于ASTM 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得的碳化长度为4英寸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火性布帛,其中,所述防火性布帛含有对位芳纶纤维,且相对于所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O~4重量%的所述对位芳纶纤维。
17.—种防火性布 帛,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短纤维纱。
18.—种衣服,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8~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布帛。
19.一种防火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8~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性布帛O

说明书全文

具有防火性的短纤维纱、布帛、衣服及防火工作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可以在防火性作业等中使用的防火性短纤维纱、防火性布帛、衣服及防火工作服。

背景技术

[0002] 消防人员或其他暴露于火焰危险的环境下的工作者需要防火性优异的工作服。作为高强/高耐热纤维,已知有对位芳纶纤维或聚芳酯系纤维等。其中,对位芳纶纤维作为除了高强力/高耐热性之外还兼具防火性的纤维被广泛用于防火工作服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中已知其混用率越高、则会对布帛赋予越高的防火性。但是,增加对位芳纶纤维的混用率会关系到产品价格的上升,成为安全产品普及的障碍。另外,对于使用了原本为黄色的对位芳纶纤维的布帛,由于染色后的色调受到限制,因此无法使防火工作服具有足够的设计性。
[0003] 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下述内容:为了对含有作为丙烯腈系纤维之一种的FR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和合成纤维素纤维的纤维混合物赋予热稳定性,可以添加对位芳纶纤维,将由这种纤维混合物制造的布帛用于防护服。另外,专利文献I中还记载了下述内容:还可以在含有作为丙烯腈系纤维之一种的FR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和合成纤维素纤维的纤维混合物中添加作为聚芳酯系纤维之一种的Vectran (注册商标)。但是,聚芳酯系纤维由于是为了改善由纤维混合物制造的布帛的摩耗特性而添加的,因此很难想像通过在含有FR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和合成纤维素纤维的纤维混合物中添加聚芳酯系纤维而使由纤维混合物制造的布帛的防火性有所提高。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502849号公报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廉价地提供设计性和防火性优异的防火性短纤维纱、防火性布帛、衣服及防火工作服。
[0009]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0010] 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且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I〜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
[0011] 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优选:进一步含有天然物来源的纤维,且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15〜95重量%的上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I〜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4〜84重量%的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优选:对于构成上述丙烯腈系纤维的丙烯腈系共聚物,相对于丙烯腈系共聚物的整体重量含有35〜65重量%的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上述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为选自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及偏二溴乙烯中的I个以上的单体。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优选: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3重量%以上的锑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优选:上述锑化合物为选自三化锑、四氧化锑及五氧化锑中的I个以上的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优选:上述聚芳酯系纤维是从由下述通式(P)及通式(Q)的重复结构单元形成的部分为50摩尔%以上的全芳香族聚酯获得的纤维。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还可以含有对位芳纶纤维,且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O~4重量%的上述对位芳纶纤维。[0012]
[0013] 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的特征在于,含有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且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I~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
[0014] 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优选:进一步含有天然物来源的纤维,且相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15~95重量%的上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I~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4~84重量%的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优选:对于构成上述丙烯腈系纤维的丙烯腈系共聚物,相对于丙烯腈系共聚物的整体重量含有35~65重量%的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上述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优选为选自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及偏二溴乙烯中的I个以上的单体。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优选:相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3重量%以上的锑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优选:上述锑化合物为选自三氧化锑、四氧化锑及五氧化锑中的I个以上的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优选:上述聚芳酯系纤维是从由上述通式(P)及通式(Q)的重复结构单元形成的部分为50摩尔%以上的全芳香族聚酯获得的纤维。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优选利用基于ASTM 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得的化长度为6英寸以下,更优选碳化长度为4英寸以下。另外,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还可以含有对位芳纶纤维,且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O~4重量%的上述对位芳纶纤维。
[0015] 本发明的衣服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防火性布帛。
[0016] 本发明的防火工作服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防火性布帛。
[0017] 发明效果
[0018] 本发明通过在短纤维纱或布帛中并用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且使其含有I~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可以廉价地提供使用了该短纤维纱或布帛获得的设计性和防火性优异的防火工作服。例如,可以更为廉价地提供利用基于AST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定的碳化长度(碳化部分的长度)减少了的防火性优异的防火工作服,可以有助于安全产品的普及。进而,本发明的防火工作服由于具有在染色后可以表现出淡色的优异的设计性,因此可以对要求各种各样公司颜色的各种防火工作服赋予足够的防火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人等意外地发现,通过将认为防火性差于对位芳纶纤维的聚芳酯系纤维与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相组合,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防火性且设计性优异的短纤维纱、布帛、衣服及防火工作服,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20] 具体地说,通过使用淡黄色(浅黄色)的聚芳酯系纤维,在染色后实现了能够表现出淡色的优异的设计性。进而还发现,即便是使用了聚芳酯系纤维的布帛,通过与在接触火焰时会释放出灭火性气体的丙烯腈系纤维相组合,布帛上的着火得以抑制,作为防火性指标的碳化长度与使用了对位芳纶纤维时相比进一步减小。作为其结果,与使用了对位芳纶纤维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布帛中的高强力/高耐热纤维的比例,成功地实现了更为廉价地提供防火性优异的防火工作服。
[0021] 本发明中,防火性可通过利用基于ASTM 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得的碳化长度来进行评价。优选的是,若碳化长度为6英寸以下,则变得具有防火性,碳化长度的值越小则防火性变得越优异。另外,为短纤维纱时,可以将利用短纤维纱制成的布帛作为测定样品来评价防火性。另外,本发明中,设计性可通过染色后的淡色色调的表现程度来进行评价。具体地说,可通过官能评价或基于Hunter Lab色度系的色度的测定来评价设计性。
[0022](防火性短纤维纱)
[0023] 首先,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对防火性短纤维纱进行说明。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含有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
[0024] 上述丙烯腈系纤维由共聚了 35〜85重量%的丙烯腈和15〜65重量%的其他成分而成的丙烯腈系共聚物获得。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中的丙烯腈的含量更优选为35〜65重量%。作为其他的成分,例如可举出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中的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的含量更优选为35〜65重量%。另夕卜,作为其他的成分,例如可举出含有磺酸基的单体。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中的含有磺酸基的单体的含量优选为O〜3重量%。
[0025] 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中的丙烯腈的含量为35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耐热性的短纤维纱,丙烯腈的含量为85重量%以下时,可获得具有充分防火性的短纤维纱。
[0026] 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中的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的含量为15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防火性的短纤维纱,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的含量为65重量%以下时,可获得具有充分耐热性的短纤维纱。
[0027] 作为上述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例如可举出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偏二溴乙烯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I种或2种以上。
[0028] 作为上述含有磺酸基的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苯乙烯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及它们的盐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I种或2种以上。上述中,作为盐,例如可举出钠盐、盐、铵盐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含有磺酸基的单体根据需要进行使用,当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中的含有磺酸基的单体的含量为3重量%以下时,纺纱工序的生产稳定性优异。[0029] 作为可以在上述丙烯腈系纤维中含有的锑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三氧化锑、四氧化锑、五氧化锑、铺酸或其盐类、氯氧化锑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I种或2种以上。其中,从纺纱工序的生产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选自三氧化锑、四氧化锑及五氧化锑中的I个以上的化合物。
[0030] 作为上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例如可使用株式会社钟化制的PROTEX (注册商标)M型或C型等市售品。
[0031] 上述聚芳酯系纤维是单体全部为芳香族化合物的长链状合成高分子,且由显示熔融液晶性的聚合物获得。只要是能够发生熔融成形的这些液晶性聚合物,则对于其化学构成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热塑性液晶聚酯(还包括向其导入了酰胺键的热塑性液晶聚酯酰胺)等。在芳香族聚酯或芳香族聚酯酰胺中还可进一步导入酰亚胺键、碳酸酯键、碳化二亚胺键或异氰脲酸酯键等异氰酸酯来源的键等。
[0032] 上述热塑性液晶聚酯优选是含有50摩尔%以上的由下述通式(P)及通式(Q)所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形成的部分的全芳香族聚酯。更优选含有55~95摩尔%、进一步优选含有60~90摩尔%。上述热塑性液晶聚酯中的由通式(P)及通式(Q)所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形成的部分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上时,纺纱工序的生产稳定性优异。
[0033] 上述热塑性液晶聚酯中的下述通式(Q)所示的重复单元与下述通式(P)所示的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优选为(P): (Q) = 100:1~50。更优选为(P): (Q) = 100:1~45、进一步优选为(P): (Q)= 100:1~40。通式(Q)所示的重复单元与通式(P)所示的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P):(Q) = 100:1~50时,纺纱工序的生产稳定性优异。
[0034]
[0035] 上述热塑性液晶聚酯中还可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混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聚碳酸酯、聚芳酯、聚酰胺、聚苯硫醚、聚酯醚、氟树脂等热塑性聚合物。进而,还可含有填充物或各种添加剂。作为上述添加剂,例如可举出增塑剂光稳定剂、耐候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燃烧延迟剂、染颜料、润滑剂粘度调节剂等。
[0036] 聚芳酯系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优选为I~20dtex。更优选为1.5~15dtex、进一步优选为2~lOdtex。聚芳酯系纤维的单纤维纤度可根据与所组合的其他原材料的平衡来适当设定,但从加强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纤度细的纤维。另外,构成长纤维(长丝)和/或短纤维(化纤短纤维)的各纤维的单纤维纤度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0037] 作为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芳酯系纤维,例如可举出Kuraray公司制的Vectran(注册商标)。
[0038] 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含有I~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上述聚芳酯系纤维的含量为I〜30重量%时,可获得具有充分的防火性的短纤维纱。从防火性及成本的观点出发,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优选含有3〜28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进一步优选含有5〜25重量%。
[0039] 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中含有的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的含量优选为15〜95重量%。更优选为20〜8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0〜80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为33〜70重量%、特别优选为34〜60重量%、最优选为35〜55重量%。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的含量为15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防火性的短纤维纱,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的含量为95重量%以下时,本发明的短纤维纱的耐热性提高。
[0040] 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还可在不阻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含有除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作为上述其他的纤维,例如可举出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合成纤维等。作为合成纤维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尼龙66纤维等脂肪族聚酰胺系纤维、间位芳纶纤维、丙烯腈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纤维等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维纶纤维等聚乙烯醇系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等聚氯乙烯系纤维、聚酯纤维、聚甲纤维、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聚苯硫醚(PPS)纤维、三聚氰胺纤维、聚砜酰胺(PSA)纤维等。对于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在后进行叙述。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中的其他纤维的含量可以在不阻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适当进行调整。另外,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含有对位芳纶纤维作为其他纤维时,从确保设计性的观点出发,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中的对位芳纶纤维的含量优选为O〜4重量%、更优选为O〜3重量%。
[0041] 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为了提高吸透湿性、柔软性、触感,还可进一步含有天然物来源的纤维。本发明中,天然物来源的纤维是指天然纤维或以天然物为原材料制造的化学纤维。作为以天然物为原材料制造的化学纤维,有半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作为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亚麻、苎麻、蚕丝、羊毛等天然纤维、醋酸酯纤维等半合成纤维、人造丝、莱塞尔纤维素纤维(Lyocell)等再生纤维。另外,作为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可以是棉、亚麻、苎麻、醋酸酯纤维、人造丝、阻燃人造丝、莱塞尔纤维素纤维等纤维素系纤维,也可以是蚕丝、羊毛等蛋白纤维,并不限定于这些物质。其中,棉、亚麻、苧麻、醋酸酯纤维、人造丝、阻燃人造丝、莱塞尔纤维素纤维等纤维素系纤维从赋予优异的手感或吸透湿性的方面出发是优选使用的。这些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可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0042] 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中含有的天然物来源的纤维的含量优选为4〜84重量%。更优选为9〜77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5〜65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为20〜50重量%、特别优选为25〜45重量%。天然物来源的纤维的含量为4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的舒适性的短纤维纱,天然物来源的纤维的含量为84重量%以下时,可获得具有充分的防火性的短纤维纱。
[0043] 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从防火性及设计性优异的同时、吸透湿性、柔软性及触感等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15〜95重量%的上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I〜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4〜84重量%的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更优选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20〜88重量%的上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3〜28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9〜77重量%的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进一步优选相对于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30〜80重量%的上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5〜25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15〜65重量%的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
[0044] 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优选相对于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含有3重量%以上的上述锑化合物。更优选为3.2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6重量%以上。锑化合物的含量为3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防火性的短纤维纱。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中的锑化合物的含量上限并无特别限定,但从短纤维纱的纱强力的观点出发,优选相对于防火性短纤维纱的整体重量为33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1重量%以下。
[0045] 本发明的防火性短纤维纱可以通过公知的纺纱方法制造。作为纺纱方法,可举出环锭纺纱、气流纺纱及喷气纺纱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上述纤维还可作为长纤维(长丝)和/或短纤维(化纤短纤维)使用。
[0046](防火性布帛)
[0047]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对防火性布帛进行说明。上述防火性布帛含有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
[0048] 作为上述防火性布帛中含有的丙烯腈系纤维,可以使用在上述实施方式I中说明过的由丙烯腈系共聚物获得的丙烯腈系纤维。
[0049] 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中的丙烯腈的含量为35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的耐热性的布帛,丙烯腈的含量为85重量%以下时,可获得具有充分防火性的布帛。
[0050] 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中的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的含量为15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的防火性的布帛,含卤素乙烯基和/或含卤素乙烯叉单体的含量为65重量%以下时,可获得具有充分耐热性的布帛。
[0051] 作为上述防火性布帛中含有的聚芳酯系纤维,可以使用在上述实施方式I中说明过的聚芳酯系纤维。
[0052] 上述防火性布帛含有I〜30重量%的聚芳酯系纤维。上述聚芳酯系纤维的含量为I〜30重量%时,可获得具有充分的防火性的布帛。从防火性及成本的观点出发,上述防火性布帛优选含有3〜28重量%的聚芳酯系纤维、进一步优选含有5〜25重量%。
[0053] 上述防火性布帛中含有的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的含量优选为15〜95重量%。更优选为20〜8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0〜80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为33〜70重量%、特别优选为34〜60重量%、最优选为35〜55重量%。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的含量为15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的防火性的布帛,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的含量为95重量%以下时,本发明的布帛的耐热性提高。
[0054] 上述防火性布帛还可在不阻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含有除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和聚芳酯系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作为上述其他的纤维,可举出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合成纤维等。作为合成纤维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尼龙66等脂肪族聚酰胺系纤维、间位芳纶纤维、丙烯腈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纤维等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维纶纤维等聚乙烯醇系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等聚氯乙烯系纤维、聚氨酯纤维、聚甲醛纤维、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聚苯硫醚(PPS)纤维、三聚氰胺纤维、聚砜酰胺(PSA)纤维等。对于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在后叙述。上述防火性布帛中的其他纤维的含量可以在不阻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适当进行调整。另外,上述防火性布帛含有对位芳纶纤维作为其他纤维时,从确保设计性的观点出发,上述防火性布帛中的对位芳纶纤维的含量优选为O〜4重量%、更优选为O〜3重量%。
[0055] 上述防火性布帛为了提高吸透湿性、柔软性、触感还可进一步含有天然物来源的纤维。作为天然物来源的纤维,可以使用在上述实施方式I中说明过的天然物来源的纤维。
[0056] 上述防火性布帛中含有的天然物来源的纤维的含量优选为4〜84重量%、更优选为9〜77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5〜65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为20〜50重量%。天然物来源的纤维的含量为4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舒适性的布帛,天然物来源的纤维的含量为84重量%以下时,可获得具有充分防火性的布帛。
[0057] 上述防火性布帛从防火性及设计性优异的同时、吸透湿性、柔软性及触感等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相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15〜95重量%的上述含铺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I〜30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4〜84重量%的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更优选相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20〜88重量%的上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3〜28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9〜77重量%的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进一步优选相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30〜80重量%的上述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5〜25重量%的上述聚芳酯系纤维、15〜65重量%的上述天然物来源的纤维。
[0058] 上述防火性布帛优选相对于布帛的整体重量含有3重量%以上的上述铺化合物。更优选含有3.2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3.6重量%以上。锑化合物的含量为3重量%以上时,可获得具有充分防火性的布帛。上述防火性布帛中的锑化合物的含量上限并无特别限定,但从撕裂强度、抗拉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相对于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为33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1重量%以下。
[0059] 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虽无特别限定,但从撕裂强度、抗拉强度的观点出发,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的纤度优选为I〜20dtex、更优选为1.5〜15dtex,聚芳酯系纤维的纤度优选为I〜20dtex、更优选为1.5〜15dtex,天然物来源的纤维的纤度优选为0.5〜20dtex、更优选为I〜15dtex。另外,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虽无特别限定,但从撕裂强度、抗拉强度的观点出发,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为38〜127mm、更优选为38〜76mm,聚芳酯系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为38〜127mm、更优选为38〜76mm,天然物来源的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为15〜152mm、更优选为20〜127mm。另外,对于上述防火性布帛,虽无特别限定,但从柔软性、触感的观点出发,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0〜500g/m2、更优选为150〜400g/m2、进一步优选为200〜300g/m2。
[0060] 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可通过公知的制布方法来制造。作为布帛的形态,可举出织物、编织物、无纺布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织物可以是混纺的、编织物可以是混编的。另外,还可使用上述防火性短纤维纱来制造防火性布帛。
[0061] 对于上述织物的组织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等三原组织,也可以是使用多臂织机或提花织机等特殊织机获得的花纹织物。另外,上述编织物的组织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圆型针织、横编、经编中的任一种。作为上述无纺布的形态,可举出湿式抄造无纺布、梳理法无纺布、气流成网法无纺布、热粘法无纺布、化学粘合法无纺布、针刺法无纺布、流交织法无纺布、缝编无纺布等。[0062] 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的防火性优异,利用基于ASTM 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得的碳化长度优选为6英寸以下、更优选利用基于ASTM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得的碳化长度为4英寸以下。
[0063](衣服和防火工作服)
[0064] 本发明的衣服由上述防火性布帛构成,可使用上述防火性布帛利用公知的缝制方法进行制造。由于上述防火性布帛具有优异的防火性,因此由上述防火性布帛构成的本发明的衣服可优选作为防火工作服使用。可以以单层使用上述防火性布帛来构成单层防火工作服进行使用,也可以2层以上的多层使用本发明的防火性布帛来构成多层防火工作服进行使用,还可作为与其他布帛形成多层的多层防火工作服进行使用。进而,上述防火性布帛由于不仅具有优异的设计性和防火性,而且耐摩耗性、强韧性也优异,因此可提供耐磨耗性优异的防火性工作服,可提供耐切割性优异的防火性工作服。另外,即便反复进行洗涤,也可维持其防火性。
[0065] 实施例
[0066]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0067] 首先,以下示出实施例中的防火性的测定方法和设计性的评价方法。
[0068](防火性)
[0069] 根据基于ASTM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定成为防火性指标的碳化长度(碳化部分的长度)。
[0070](设计性)
[0071] 关于染色后的布帛的设计性,按照以下所示的标准、以3个等级进行官能评价。
[0072] A:淡色色调得以充分地表现,布帛表面上异色纤维的起毛不明显
[0073] B:虽然表现出了淡色色调,但布帛表面上异色纤维的起毛有些明显
[0074] C:未能表现出淡色色调,且布帛表面上异色纤维的起毛明显作为纤维,使用以下的纤维。
[0075] (I)作为含锑的丙烯腈系纤维,使用在由丙烯腈50重量%、偏二氯乙烯49重量%及苯乙烯磺酸钠I重量%构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中添加相对于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的整体重量为10重量%的三氧化锑而获得的丙烯腈系纤维(纤度为1.7dtex、纤维长度为38mm,以下也记为“PC”);以及在由丙烯腈50重量%、偏二氯乙烯49重量%及苯乙烯磺酸钠I重量%构成的丙烯腈系共聚物中添加相对于上述丙烯腈系共聚物的整体重量为25重量%的三氧化铺而获得的丙烯腈系纤维(纤度为2.2dtex、纤维长度为38mm,以下也记为“PM”)。
[0076] (2)作为聚芳酯系纤维,使用Kuraray公司制的Vectran (注册商标,纤度为2.8dtex、纤维长度为38mm,以下也记为“VEC”)。
[0077] (3)另外,使用尼龙66纤维(纤度为1.3dtex、纤维长度为38mm,以下也记为“NY66”)、棉(在市场中获得的精梳棉,以下也记为“C0T”)、作为阻燃人造丝纤维的Lenzing公司制的Lenzing FR (注册商标,纤度为2.2dtex、纤维长度为51mm,以下也记为“LFR”)、作为对位芳纟仑纤维的帝人公司制的Twaron (注册商标,纤度为1.7dtex、纤维长度为40mm,以下也记为“TWA”)。
[0078](参考例I〜2)
[0079] 参考例I〜2中,以下述表I所示的原棉构成混合短纤维,利用针刺方式的无纺布制造方法制作了单位面积质量为150g/m2的无纺布。使用所得的布帛(针刺法无纺布),实施基于ASTM 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定碳化长度,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1中。此外,下述表1中也示出了利用基于ASTM 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得的火焰接触秒数。通过下述表I可知,聚芳酯系纤维与对位芳纶纤维相比,单独使用时的防火性差。
[0080]表1
[0081]
[0082](实施例1~3、比较例I~5)
[0083] 在实施例1~3、比较例I~5中,以下述表2所示的原棉构成混合短纤维,利用环锭纺纱制作短纤维纱,使用所得的短纤维纱制作了编织物。短纤维纱是英制棉支数为20支的混纺纱,编织物的编织组织为平针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为200g/m2。对所得布帛(编织物)进行精练漂白后,使用相对于丙烯腈系纤维的重量为0.01重量%的Maxilon Blue GRL(300%)(HUNTSMAN公司制),染色成淡蓝色。使用染色后的布帛,实施基于ASTM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进而,对染色后的布帛的设计性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2中。此外,下述表2中还一并不出了布帛中的铺化合物的含量(以下也记为“布帛中的Sb含量”)。
[0084]表 2
[0085]`
[0086] 由上述表2可知,与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进行并用时,使用了聚芳酯系纤维的布帛与使用了对位芳纶纤维的布帛相比,防火性更为优异。特别是,由实施例1与比较例5的对比可知,在聚芳酯系纤维的配合量比对位芳纶纤维的配合量少时,防火性更为优异。另外,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对比可知,当相对于防火性布帛的整体重量的聚芳酯系纤维的含量为5重量%以上时,利用基于ASTM 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测得的碳化长度变为4英寸以下,防火性更为优异。另外可知,使用了聚芳酯系纤维的布帛的设计性优异。
[0087](实施例4~5、比较例6~8)
[0088] 在实施例4~5及比较例6~8中,以下述表3所示的原棉构成混合短纤维,利用环锭纺纱制作短纤维纱,使用所得的短纤维纱利用公知的制织方法制作织物。短纤维纱是英制棉支数为20支的混纺纱,织物的织制组织为斜纹组织,单位面积质量为210g/m2。将所得布帛(织物)进行精练漂白后,添加相对于丙烯腈系纤维的重量为0.01重量%的Maxilon Blue GRL (300%) (HUNTSMAN公司制),染色成淡蓝色。使用染色后的布帛,实施基于ASTMD6413-08的防火性试验。进而,对染色后的布帛的设计性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3中。此外,下述表3中还一并不出了布帛中的Sb含量。
[0089] 表 3
[0091] 由上述表3可知,与含锑化合物的丙烯腈系纤维进行并用时,在聚芳酯系纤维低于40重量%的范围内,与使用了对位芳纶纤维的布帛相比,防火性更为优异。另外,使用了聚芳酯系纤维的的布帛的设计性优异。
[0092] 对于实施例4及比较例7中获得的布帛(织物),如上所述进行精练漂白后染色成淡蓝色。使用染色后的布帛,使用Konica Minolta制的“分光测色计CM-2600d “测定色度(Hunter Lab色度系),将测得的色度的结果示于下述表4中。
[0093]表 4
[0094]
[0095] 由上述表4可知,使用了聚芳酯系纤维的实施例4的布帛鲜明地表现出了淡蓝色,设计性优异。另一方面,使用了对位芳纶纤维的比较例7的布帛由于原本为黄色的对位芳纶纤维未能被漂白而残留,因此无法表现出淡蓝色的色调,成为淡绿色的坯布,设计性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