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抗静电手套

申请号 CN201610936529.3 申请日 2016-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6360853A 公开(公告)日 2017-02-01
申请人 宁波科邦华诚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跃;
摘要 一种保暖抗静电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的手套本体的面料为抗静电涤纶织物,手套本体的表面还具有防滑层。本 发明 手套具有抗静电和防滑效果,手套本体的面料为抗静电涤纶织物,抗静电涤纶织物经过多次改性处理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效果,手套本体的表面还具有防滑层,具备一定地方防滑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暖抗静电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的手套本体的面料为抗静电涤纶织物,手套本体的内表面还具有保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抗静电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涤纶织物经过多次改性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抗静电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暖层为绒毛。

说明书全文

保暖抗静电手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套,具体是一种保暖抗静电手套。

背景技术

[0002] 手套是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保护工具,传统的手套针织或者涤纶手套不具备抗静电的性能,不能消除工作环境以及操作人员身上的静电,在无尘环境中部适用。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暖抗静电手套,抗静电效果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暖抗静电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的手套本体的面料为抗静电涤纶织物,手套本体的内表面还具有保暖层。
[0005] 所述的抗静电涤纶织物经过多次改性处理。
[0006] 所述的保暖层为绒毛。
[0007] 本发明手套具有抗静电和保暖效果,手套本体的面料为抗静电涤纶织物,抗静电涤纶织物经过多次改性处理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效果,手套本体的内表面还具有绒毛,保暖效果好。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图2手套手指筒的截面图。
[0009] 1、手套本体,2、保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 一种防滑抗静电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的手套本体的面料为涤纶织物,手套本体的表面还具有防滑层2。
[0012] 所述的涤纶织物经过多次改性处理。
[0013] 所述的保暖层2为绒毛,植入手套本体的内表面,如图2是一个手套手指筒的截面图 。实施例1
抗静电涤纶织物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纳米复合溶剂30min,经大量蒸馏洗涤后,于40℃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其中,纳米银复合溶剂制备方法:将质量百分比为0.1% 10%的烷基化环糊精水溶液与~
质量摩尔浓度为0.01 1.0mol/L的银溶液以1∶100 1∶1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在10 100℃~ ~ ~
温度条件下搅拌1 120min,即获得平均粒径为1 100nm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
2、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纳米改性溶剂2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35℃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其中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溶剂制备方法:首先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随后加入乳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得到表面接枝上乳酸齐聚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将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加入高分子量的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乳酸的重量比为1:20。
[0014] 3、将改性涤纶织物B加入铟氧化物纳米晶复合溶液中1h,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C,其中,铟锡氧化物纳米晶复合溶液制备方法:将ITO纳米晶直接分散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ITO纳米晶分散液;提供ITO前驱体液,包括:将In的前驱体液与Sn的前驱体液混合,并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形成ITO前驱体液;将ITO纳米晶分散液与ITO前驱体液混合均匀,剪切分散,形成所述铟锡氧化物纳米晶复合溶液。
[0015] 将改性涤纶织物C浸渍于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下烘干,得到最终抗静电改性涤纶织物。
[0016] 所述的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制备方法:首先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随后加入乳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得到表面接枝上乳酸齐聚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将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加入高分子量的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乳酸的重量比为1:15;经搅拌成A溶剂。
[0017] 按照总浓度为0.15mol/L,二价铁离子与氢氧根摩尔比为Fe2+:OH-=1:5,分别称取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然后加入氢氧化钠并充分搅拌,得到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每升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8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g的壳聚糖搅拌成B溶剂,A溶剂与B溶剂按照6:1。
[0018]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制备过程相同,不同之处为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的制备过程中,A溶剂与B溶剂按照7:1。
[0019]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制备过程相同,不同之处为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的制备过程中,A溶剂与B溶剂按照10:1。
[0020]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制备过程相同,不同之处为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的制备过程中,A溶剂与B溶剂按照3:1。
[0021]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制备过程相同,不同之处为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的制备过程中,A溶剂与B溶剂按照2:1。
[0022]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制备过程相同,不同之处为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的制备过程中,A溶剂与B溶剂按照1:1。
[0023]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制备过程相同,不同之处为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的制备过程中,A溶剂与B溶剂按照1:2。
[0024] 实施例8与实施例1制备过程相同,不同之处为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的制备过程中,A溶剂与B溶剂按照1:6。
[0025] 对比例1为实施例中1的制备的改性涤纶织物C。
[0026] 对比例2 抗静电涤纶织物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纳米银复合溶剂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其中,纳米银复合溶剂制备方法:将质量百分比为0.1% 10%的烷基化环糊精水溶液与~
质量摩尔浓度为0.01 1.0mol/L的银氨溶液以1∶100 1∶1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在10 100℃~ ~ ~
的温度条件下搅拌1 120min,即获得平均粒径为1 100nm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
2、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溶剂2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35℃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其中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溶剂制备方法:首先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随后加入乳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得到表面接枝上乳酸齐聚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将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加入高分子量的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乳酸的重量比为1:20。
[0027] 3、将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下烘干,得到最终抗静电改性涤纶织物。
[0028] 所述的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制备方法:首先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随后加入乳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得到表面接枝上乳酸齐聚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将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加入高分子量的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乳酸的重量比为1:15;经搅拌成A溶剂。
[0029] 按照总铁浓度为0.15mol/L,二价铁离子与氢氧根摩尔比为Fe2+:OH-=1:5,分别称取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然后加入氢氧化钠并充分搅拌,得到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每升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8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g的壳聚糖搅拌成B溶剂。A溶剂与B溶剂按照6:1的比例混合制成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
[0030]对比3例
抗静电涤纶织物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纳米银复合溶剂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其中,纳米银复合溶剂制备方法:将质量百分比为0.1% 10%的烷基化环糊精水溶液与~
质量摩尔浓度为0.01 1.0mol/L的银氨溶液以1∶100 1∶1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在10 100℃~ ~ ~
的温度条件下搅拌1 120min,即获得平均粒径为1 100nm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
2、改性涤纶织物A,
3、将改性涤纶织物A加入铟锡氧化物纳米晶复合溶液中1h,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
其中,铟锡氧化物纳米晶复合溶液制备方法:将ITO纳米晶直接分散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ITO纳米晶分散液;提供ITO前驱体液,包括:将In的前驱体液与Sn的前驱体液混合,并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形成ITO前驱体液;将ITO纳米晶分散液与ITO前驱体液混合均匀,剪切分散,形成所述铟锡氧化物纳米晶复合溶液。
[0031] 将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下烘干,得到最终抗静电改性涤纶织物。
[0032] 所述的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制备方法:首先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随后加入乳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得到表面接枝上乳酸齐聚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将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加入高分子量的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乳酸的重量比为1:15;经搅拌成A溶剂。
[0033] 按照总铁浓度为0.15mol/L,二价铁离子与氢氧根摩尔比为Fe2+:OH-=1:5,分别称取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然后加入氢氧化钠并充分搅拌,得到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每升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8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g的壳聚糖搅拌成B溶剂。
[0034] A溶剂与B溶剂按照6:1的比例混合制成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
[0035]抗静电性能试验:
表面比电阻:将整理涤纶织物剪成数条1 cm 宽的样品,于恒温恒湿环境下(20 ℃,湿度 70%)平衡 12 h以上,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电阻值,取 20 次值的平均值,得出整理涤纶织物的表面比电阻值.,申请人发现实施例中,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内部溶液的组分变化对于抗静电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0036]本手套的涤纶经过多次改性之后,最终在浸渍于磁性-纳米银复合改性溶剂, 特别是当A溶剂与B溶剂按照6:1与7:1时,制备出来的改性涤纶达到的抗静电效果最好,其他比例不具有显著的抗静电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