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型羽绒服

申请号 CN201610570121.9 申请日 2016-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6174768A 公开(公告)日 2016-12-07
申请人 安徽贵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昆明;
摘要 一种保健型羽绒服,本 发明 涉及羽绒服技术领域;它包含表层、 中间层 、内层;表层与内层之间设有中间层;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为热固性黏胶连接;所述的中间层与内层之间为缝纫线缝合连接;所述的内层为 植物 纤维 纺织面料 ,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 棉 纤维60-80份、 艾 纤维20-50份、柏树纤维10-30份。除了具备普通的保暖功能之外,还起到一定的驱寒效果,人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保健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型羽绒服,它包含表层、中间层、内层;表层与内层之间设有中间层;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为热固性黏胶连接;所述的中间层与内层之间为缝纫线缝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为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纤维60-80份、纤维20-50份、柏树纤维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型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棉纤维70-80份、艾纤维30-50份、柏树纤维20-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型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棉纤维75-80份、艾纤维40-50份、柏树纤维25-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型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的加工工艺如下:
(一)、提取艾纤维、柏树纤维:将艾叶与艾梗在浓度为2%的氢化钠溶液中煮沸,保持温度100℃,时间100-120min;然后将溶液冷却至70-80℃后,加入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继续加热30-50min,且保持温度在70-80℃;最后,过滤,用真流水充分洗涤滤渣至中性,干燥后即可得艾纤维;同理能够得到柏树纤维;
(二)、将艾纤维与柏树纤维用搓条机捻成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
(三)、将步骤(二)中的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利用并条工艺与棉纤维条组成混纺纱料,其中艾纤维条20-50份、柏树纤维条10-30份、棉纤维条60-80份;
(四)、将上述混纺纱料利用现有工艺制成植物纺织面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保健型羽绒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羽绒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型羽绒服。

背景技术

[0002] 羽绒服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羽绒服保暖性最好。多为寒冷地区的人们穿着,也为极地考察人员所常用。
[0003] 羽绒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见的是鹅绒和鸭绒,这两种按颜色分,又可分为白绒和灰绒。在市面上的羽绒服按照价格来看,排序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可能受到售价排序的影响,很多人因此就认为这些绒在质量上也是这样排序,其实不然。通过对羽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体验,一般来说相同质量和含绒量的鹅绒比鸭绒的保暖性、蓬松度等好些。
[0004] 目前的羽绒服就是起到简单的保暖效果,功能性较差,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保健型羽绒服,除了具备普通的保暖功能之外,还起到一定的驱寒效果,人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保健功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表层、中间层、内层;表层与内层之间设有中间层;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为热固性黏胶连接;所述的中间层与内层之间为缝纫线缝合连接;所述的内层为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纤维60-80份、纤维20-50份、柏树纤维10-30份。
[0007] 所述的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棉纤维70-80份、艾纤维30-50份、柏树纤维20-30份。
[0008] 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棉纤维75-80份、艾纤维40-50份、柏树纤维25-30份。
[0009] 本发明中内层的加工工艺如下:一、提取艾纤维、柏树纤维:将艾叶与艾梗在浓度为2%的氢化钠溶液中煮沸,保持温度100℃,时间100-120min;然后将溶液冷却至70-80℃后,加入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继续加热30-50min,且保持温度在70-80℃;最后,过滤,用真流水充分洗涤滤渣至中性,干燥后即可得艾纤维;同理能够得到柏树纤维;
二、将艾纤维与柏树纤维用搓条机捻成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
三、将步骤二中的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利用并条工艺与棉纤维条组成混纺纱料,其中艾纤维条20-50份、柏树纤维条10-30份、棉纤维条60-80份;
四、将上述混纺纱料利用现有工艺制成植物纺织面料。
[001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利用艾、柏树具有驱寒的效果,将其制成纺织面料穿于身上,由于羽绒服具有保暖的效果,当身体暖和起来时,由该纺织面料制成的内层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暖驱寒效果,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0011]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保健型羽绒服,除了具备普通的保暖功能之外,还起到一定的驱寒效果,人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保健功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标记说明:表层1、中间层2、内层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表层1、中间层2、内层3;表层1与内层3之间设有中间层2;所述的表层1与中间层2之间为热固性黏胶连接;所述的中间层2与内层3之间为缝纫线缝合连接;所述的内层为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棉纤维60份、艾纤维20份、柏树纤维10份。
[0017] 本发明中内层3的加工工艺如下:一、提取艾纤维、柏树纤维:将艾叶与艾梗在浓度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保持温度100℃,时间100min;然后将溶液冷却至70℃后,加入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水,继续加热
30min,且保持温度在70℃;最后,过滤,用真流水充分洗涤滤渣至中性,干燥后即可得艾纤维;同理能够得到柏树纤维;
二、将艾纤维与柏树纤维用搓条机捻成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
三、将步骤二中的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利用并条工艺与棉纤维条组成混纺纱料,其中艾纤维条20份、柏树纤维条10份、棉纤维条60份;
四、将上述混纺纱料利用现有工艺制成植物纺织面料。
[0018]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利用艾、柏树具有驱寒的效果,将其制成纺织面料穿于身上,由于羽绒服具有保暖的效果,当身体暖和起来时,由该纺织面料制成的内层3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暖驱寒效果,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0019] 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保健型羽绒服,除了具备普通的保暖功能之外,还起到一定的驱寒效果,人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保健功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0020]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表层1、中间层2、内层3;表层1与内层3之间设有中间层2;所述的表层1与中间层2之间为热固性黏胶连接;所述的中间层2与内层3之间为缝纫线缝合连接;所述的内层为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棉纤维75份、艾纤维35份、柏树纤维25份。
[0021] 本发明中内层3的加工工艺如下:一、提取艾纤维、柏树纤维:将艾叶与艾梗在浓度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保持温度100℃,时间110min;然后将溶液冷却至80℃后,加入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水,继续加热
50min,且保持温度在80℃;最后,过滤,用真流水充分洗涤滤渣至中性,干燥后即可得艾纤维;同理能够得到柏树纤维;
二、将艾纤维与柏树纤维用搓条机捻成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
三、将步骤二中的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利用并条工艺与棉纤维条组成混纺纱料,其中棉纤维75份、艾纤维35份、柏树纤维25份;
四、将上述混纺纱料利用现有工艺制成植物纺织面料。
[0022]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表层1、中间层2、内层3;表层1与内层3之间设有中间层2;所述的表层1与中间层2之间为热固性黏胶连接;所述的中间层2与内层3之间为缝纫线缝合连接;所述的内层为植物纤维纺织面料,其由如下重量份成分组成:棉纤维80份、艾纤维45份、柏树纤维28份。
[0023] 本发明中内层3的加工工艺如下:一、提取艾纤维、柏树纤维:将艾叶与艾梗在浓度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保持温度100℃,时间120min;然后将溶液冷却至80℃后,加入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水,继续加热
40min,且保持温度在80℃;最后,过滤,用真流水充分洗涤滤渣至中性,干燥后即可得艾纤维;同理能够得到柏树纤维;
二、将艾纤维与柏树纤维用搓条机捻成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
三、将步骤二中的艾纤维条与柏树纤维条利用并条工艺与棉纤维条组成混纺纱料,其中棉纤维80份、艾纤维45份、柏树纤维28份;
四、将上述混纺纱料利用现有工艺制成植物纺织面料。
[0024]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