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 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 / 服装材料 / .针织 / 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387292.2 申请日 2017-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7156932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申请人 李志; 马致远; 陈方; 发明人 李志; 马致远; 陈方;
摘要 植物 染色 纱线 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所述婴幼儿服饰包括婴幼儿成品服装、饰品以及衍生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幼儿成品服装、饰品包括男女婴幼童打底衫、打底裤、裙类、外穿T恤吊带、贴身内衣、睡衣、家居服、保暖衣、针织衫;所述衍生成品包括男女婴幼童围嘴、袜子、帽子、围巾、手套。本 发明 同时提供了应用方法。本发明将天然 纤维 与植物染色技术结合,应用到婴幼儿服装服饰产品上。
权利要求

1.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幼儿服饰包括婴幼儿成品服装、饰品以及衍生成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幼儿成品服装、饰品包括男女婴幼童打底衫、打底裤、裙类、外穿T恤吊带、贴身内衣、睡衣、家居服、保暖衣、针织衫;所述衍生成品包括男女婴幼童围嘴、袜子、帽子、围巾、手套。
4.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合适纱线进行利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得到植物染色纱线;
S2、利用步骤S1得到的植物染色纱线纺织得到植物染色布料;
S3、通过裁剪、缝制工艺将步骤S2得到的植物染色布料进行缝合拼接,得到婴幼儿服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植物染色布料包括针织布料和梭织布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料采用普通纱线作为表层纱线,采用植物染色纱线作为底层纱线,将表层纱线和底层纱线进行织造,并将表层纱线和底层纱线进行物理性环接,从而得到具有双面结构或单面结构的面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结构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针数为2n(n为偶数),并将1、2、3……针延续循环排列至2n针形成一个针排;
(2)奇数针用普通纱线,偶数针采用植物染色纱线,两种纱线分别进行成圈编织;
(3)织造过程中,偶数针的植物染色纱线在底层形成曲线排列,奇数针的普通纱线不参加底层的集圈编织,在表层单独形成曲线排列;
(4)第n针的植物染色纱线进行上针,与奇数针同时下针,在第一段参加奇数针的成圈编织,从奇数针的成圈纱线中吃一部分,起到底层和表层物理性环接的作用;
(5)第2n针的植物染色纱线进行上针,与奇数针同时下针,在第三段参加奇数针的成圈编织,从奇数针的成圈纱线中吃一部分,起到底层和表层物理性环接的作用;
(6)依次织造,得到双面结构面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为36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结构布料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1、2、3、4针作为一个循环针排;
(2)1、3针采用普通纱线在布料的表层织造,2、4针采用植物染色纱线在布料的底层织造;
(3)1、3针代表的奇数针路与2、4针代表的偶数针路同时参加成圈编织;
(4)2、4针植物染色纱线在布料的底层形成曲线排列,1、3针普通纱线不参加底层的集圈编织。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梭织布料在上浆时,采用低温上浆,选用纯淀粉类浆料,同时采用低温糊化上浆工艺,控制温度在600-800℃;退浆时,首选短时间的汽蒸退浆工艺,或低温酶退浆,避免高温退浆、避免反复洗、避免长时间退浆、避免退浆。

说明书全文

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发关注自身健康,对服装与健康的关联也从遮体御寒、时尚美观、自我审美一路提升到了更高的健康层面。
[0003] 在这种背景下,新型植物染色技术应运而生,植物染色技术是一个将植物染色技术工业化、前置化(种植、染料提取与制备、纤维染色、纱线生产等前端流程)、全程环保的染色技术,整个技术对于环境友好,且成品具有天然有效的抑菌功效)
[0004] 但是植物染色技术先天的颜色提取限制决定了目前的几个瓶颈点:1、颜色较于化学染色来说,丰富度不足;2、成本过于高昂,不利于此中优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3、针织面料在采用单层汉布结构时,在织造过程中的进纱线数量限制,表面纱线与底层植物染色纱线不同色的情况下,会存在颜色偏移;4、没有相应的梭织辅料。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
[0007] 更详细的说,所述婴幼儿服饰包括婴幼儿成品服装、饰品以及衍生成品。
[0008] 更详细的说,所述婴幼儿成品服装、饰品包括男女婴幼童打底衫、打底裤、裙类、外穿T恤吊带、贴身内衣、睡衣、家居服、保暖衣、针织衫;所述衍生成品包括男女婴幼童围嘴、袜子、帽子、围巾、手套。
[0009]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S1、选择合适纱线进行利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得到植物染色纱线;
[0011] S2、利用步骤S1得到的植物染色纱线纺织得到植物染色布料;
[0012] S3、通过裁剪、缝制工艺将步骤S2得到的植物染色布料进行缝合拼接,得到婴幼儿服饰。
[0013]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植物染色布料包括针织布料和梭织布料。
[0014]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针织布料采用普通纱线作为表层纱线,采用植物染色纱线作为底层纱线,将表层纱线和底层纱线进行织造,并将表层纱线和底层纱线进行物理性环接,从而得到具有双面结构或单面结构的面料。
[00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面结构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6] S1、选择针数为2n(n为偶数),并将1、2、3……针延续循环排列至2n针形成一个针排;
[0017] S2、奇数针用普通纱线,偶数针采用植物染色纱线,两种纱线分别进行成圈编织;
[0018] S3、织造过程中,偶数针的植物染色纱线在底层形成曲线排列,奇数针的普通纱线不参加底层的集圈编织,在表层单独形成曲线排列;
[0019] S4、第n针的植物染色纱线进行上针,与奇数针同时下针,在第一段参加奇数针的成圈编织,从奇数针的成圈纱线中吃一部分,起到底层和表层物理性环接的作用;
[0020] S5、第2n针的植物染色纱线进行上针,与奇数针同时下针,在第三段参加奇数针的成圈编织,从奇数针的成圈纱线中吃一部分,起到底层和表层物理性环接的作用;
[0021] S6、依次织造,得到双面结构面料。
[0022]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优选为36针。
[0023]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面结构布料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4] S1、采用1、2、3、4针作为一个循环针排;
[0025] S2、1、3针采用普通纱线在布料的表层织造,2、4针采用植物染色纱线在布料的底层织造;
[0026] S3、1、3针代表的奇数针路与2、4针代表的偶数针路同时参加成圈编织;
[0027] S4、2、4针植物染色纱线在布料的底层形成曲线排列,1、3针普通纱线不参加底层的集圈编织。
[002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普通纱线包括采用化学方法印染的纱线。
[0029] 所述针织面料在织造时,全程避免润滑蜡,纱线直接织造;全程避免机油,油分接触无化学固色剂包裹的植物色素微粒会导致游离色素增多,进而影响色牢度和功效,尤其是颜色较浅的黄色、蓝色和绿色;纱线和成品布料注意避光保存。
[0030] 植物柔软剂(一般为柔软剂EST)的添加剂量:10g/L。
[0031]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梭织布料需要进行上浆和退浆处理。
[0032]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梭织布料在上浆时,采用低温上浆,选用纯淀粉类浆料(淀粉磷酸酯浆料),同时采用低温糊化上浆工艺,控制温度在600-800度,其中600度为最佳温度;退浆时,首选短时间的汽蒸退浆工艺,或低温酶退浆,避免高温退浆、避免反复水洗、避免长时间退浆、避免退浆,以防止植物染料在成本上出现化、退色,确保成品色牢度合格、抑菌有效。
[0033] 本发明中,采用喷气织机必须采用无油压缩空气,因为经过测试压缩空气中的机油对于植物染料染色的纱线色牢度有影响,油分接触无化学固色剂包裹的植物色素微粒会导致游离色素增多,进而影响色牢度和功效,尤其是颜色较浅的黄色、蓝色和绿色。
[0034]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染色纱线的织造工艺及纺织面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5] 1、从根本上解决了婴幼儿产品纯天然染整、天然抑菌、天然亲肤的问题,将天然纤维与植物染色技术结合,应用到婴幼儿服装服饰产品上;
[0036] 2、植物染色本身就是人体友好,环境友好的技术,通过新型面料的研发,进一步将这种对人体,对环境有益的技术推广到更加宽泛的使用场景,也是一种成效和贡献;
[0037] 3、与生产同规格同外观的化学染色面料对比,减少了50%以上的污染。附图说明
[0038] 图1为部分男童婴幼儿服饰图;
[0039] 图2为部分女童婴幼儿服饰图;
[0040] 图3为应用到袜子上的样式图;
[0041] 图4为植物染色婴幼童服装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3]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所述婴幼儿服饰包括婴幼儿成品服装、饰品以及衍生成品。所述婴幼儿成品服装、饰品包括男女婴幼童打底衫、打底裤、裙类、外穿T恤吊带、贴身内衣、睡衣、家居服、保暖衣、针织衫;
所述衍生成品包括男女婴幼童围嘴、袜子、帽子、围巾、手套。
[0044] 实施例1
[0045] 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6] S1、选择合适纱线进行利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得到植物染色纱线,具体为选择植物染料,将待染色纱线投入植物染料中,并以利用声波进行染色加工,其中,超声波采用25KHz和37KHz的双频超声波组合,超声波功率强度为0.5W/cm2,在45℃下保温15分钟;然后利用超声波进行皂洗加工,其中,超声波采用30KHz、42KHz和60KHz的三频超声波组合,在30℃下保温20分钟做皂洗两次,常温水洗两次,超声波功率强度为0.95W/cm2;
[0047] S2、利用步骤S1得到的植物染色纱线纺织得到植物染色布料,包括针织布料和梭织布料;本实施例中,针织布料采用双面结构面料,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选择针数为36,并将1、2、3……针延续循环排列至36针形成一个针排;奇数针用普通纱线,普通纱线包括采用化学方法印染的纱线,偶数针采用植物染色纱线,两种纱线分别进行成圈编织;织造过程中,偶数针的植物染色纱线在底层形成曲线排列,奇数针的普通纱线不参加底层的集圈编织,在表层单独形成曲线排列;第18针的植物染色纱线进行上针,与奇数针同时下针,在第一段参加奇数针的成圈编织,从奇数针的成圈纱线中吃一部分,起到底层和表层物理性环接的作用;第36针的植物染色纱线进行上针,与奇数针同时下针,在第三段参加奇数针的成圈编织,从奇数针的成圈纱线中吃一部分,起到底层和表层物理性环接的作用;依次织造,得到双面结构面料,所述针织面料在织造时,全程避免润滑蜡,纱线直接织造;全程避免机油,油分接触无化学固色剂包裹的植物色素微粒会导致游离色素增多,进而影响色牢度和功效,尤其是颜色较浅的黄色、蓝色和绿色;纱线和成品布料注意避光保存;植物柔软剂的添加剂量:10g/L;
[0048] 所述梭织布料,需要进行上浆和退浆处理,所述梭织布料在上浆时,采用低温上浆,选用纯淀粉类浆料(淀粉磷酸酯浆料),同时采用低温糊化上浆工艺,控制温度在600℃;退浆时,首选短时间的汽蒸退浆工艺,或低温酶退浆,避免高温退浆、避免反复水洗、避免长时间退浆、避免碱退浆,以防止植物染料在成本上出现风化、退色,确保成品色牢度合格、抑菌有效。
[0049] 本发明中,采用喷气织机必须采用无油压缩空气,因为经过测试压缩空气中的机油对于植物染料染色的纱线色牢度有影响,油分接触无化学固色剂包裹的植物色素微粒会导致游离色素增多,进而影响色牢度和功效,尤其是颜色较浅的黄色、蓝色和绿色。
[0050] S3、通过裁剪、缝制工艺将步骤S2得到的植物染色布料进行缝合拼接,得到婴幼儿服饰。
[0051] 实施例2
[0052] 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3] S1、选择合适纱线进行利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得到植物染色纱线,具体为选择植物染料,将待染色纱线投入植物染料中,并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染色加工,其中,超声波采用25KHz和37KHz的双频超声波组合,超声波功率强度为0.5W/cm2,在45℃下保温15分钟;然后利用超声波进行皂洗加工,其中,超声波采用30KHz、42KHz和60KHz的三频超声波组合,在30
2
℃下保温20分钟做皂洗两次,常温水洗两次,超声波功率强度为0.95W/cm;
[0054] S2、利用步骤S1得到的植物染色纱线纺织得到植物染色布料,包括针织布料和梭织布料;本实施例中,其中,针织布料采用普通纱线作为表层纱线,普通纱线包括采用化学方法印染的纱线,采用植物染色纱线作为底层纱线,将表层纱线和底层纱线进行织造,并将表层纱线和底层纱线进行物理性环接,从而得到具有单面结构的面料;所述单面结构布料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5] (1)采用1、2、3、4针作为一个循环针排;
[0056] (2)1、3针采用普通纱线在布料的表层织造,2、4针采用植物染色纱线在布料的底层织造;
[0057] (3)1、3针代表的奇数针路与2、4针代表的偶数针路同时参加成圈编织;
[0058] (4)2、4针植物染色纱线在布料的底层形成曲线排列,1、3针普通纱线不参加底层的集圈编织。
[0059] 所述针织面料在织造时,全程避免润滑蜡,纱线直接织造;全程避免机油,油分接触无化学固色剂包裹的植物色素微粒会导致游离色素增多,进而影响色牢度和功效,尤其是颜色较浅的黄色、蓝色和绿色;纱线和成品布料注意避光保存。植物柔软剂的添加剂量:10g/L。
[0060] 所述梭织布料,需要进行上浆和退浆处理,所述梭织布料在上浆时,采用低温上浆,选用纯淀粉类浆料(淀粉磷酸酯浆料),同时采用低温糊化上浆工艺,控制温度在800℃;退浆时,首选短时间的汽蒸退浆工艺,或低温酶退浆,避免高温退浆、避免反复水洗、避免长时间退浆、避免碱退浆,以防止植物染料在成本上出现风化、退色,确保成品色牢度合格、抑菌有效。采用喷气织机必须采用无油压缩空气,因为经过测试压缩空气中的机油对于植物染料染色的纱线色牢度有影响,油分接触无化学固色剂包裹的植物色素微粒会导致游离色素增多,进而影响色牢度和功效,尤其是颜色较浅的黄色、蓝色和绿色。
[0061] S3、通过裁剪、缝制工艺将步骤S2得到的植物染色布料进行缝合拼接,得到婴幼儿服饰。
[0062] 实施例3
[0063] 植物染色纱线在婴幼儿服饰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4] S1、选择合适纱线进行利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得到植物染色纱线,具体为选择植物染料,将待染色纱线投入植物染料中,并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染色加工,其中,超声波采用25KHz和37KHz的双频超声波组合,超声波功率强度为0.5W/cm2,在45℃下保温15分钟;然后利用超声波进行皂洗加工,其中,超声波采用30KHz、42KHz和60KHz的三频超声波组合,在30℃下保温20分钟做皂洗两次,常温水洗两次,超声波功率强度为0.95W/cm2;
[0065] S2、利用步骤S1得到的植物染色纱线纺织得到植物染色布料,包括针织布料和梭织布料;其中,针织布料采用普通纱线作为表层纱线,普通纱线包括采用化学方法印染的纱线,采用植物染色纱线作为底层纱线,将表层纱线和底层纱线进行织造,并将表层纱线和底层纱线进行物理性环接,从而得到具有双面结构的面料;
[0066] 双面结构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67] (1)选择针数为36,并将1、2、3……针延续循环排列至36针形成一个针排;
[0068] (2)奇数针用普通纱线,偶数针采用植物染色纱线,两种纱线分别进行成圈编织;
[0069] (3)织造过程中,偶数针的植物染色纱线在底层形成曲线排列,奇数针的普通纱线不参加底层的集圈编织,在表层单独形成曲线排列;
[0070] (4)第18针的植物染色纱线进行上针,与奇数针同时下针,在第一段参加奇数针的成圈编织,从奇数针的成圈纱线中吃一部分,起到底层和表层物理性环接的作用;
[0071] S5、第36针的植物染色纱线进行上针,与奇数针同时下针,在第三段参加奇数针的成圈编织,从奇数针的成圈纱线中吃一部分,起到底层和表层物理性环接的作用;
[0072] S6、依次织造,得到双面结构面料。
[0073] 所述针织面料在织造时,全程避免润滑蜡,纱线直接织造;全程避免机油,油分接触无化学固色剂包裹的植物色素微粒会导致游离色素增多,进而影响色牢度和功效,尤其是颜色较浅的黄色、蓝色和绿色;纱线和成品布料注意避光保存。植物柔软剂的添加剂量:10g/L。
[0074] 所述梭织布料,需要进行上浆和退浆处理,所述梭织布料在上浆时,采用低温上浆,选用纯淀粉类浆料(淀粉磷酸酯浆料),同时采用低温糊化上浆工艺,控制温度在700℃,退浆时,首选短时间的汽蒸退浆工艺,或低温酶退浆,避免高温退浆、避免反复水洗、避免长时间退浆、避免碱退浆,以防止植物染料在成本上出现风化、退色,确保成品色牢度合格、抑菌有效。采用喷气织机必须采用无油压缩空气,因为经过测试压缩空气中的机油对于植物染料染色的纱线色牢度有影响,油分接触无化学固色剂包裹的植物色素微粒会导致游离色素增多,进而影响色牢度和功效,尤其是颜色较浅的黄色、蓝色和绿色。
[0075] S3、通过裁剪、缝制工艺将步骤S2得到的植物染色布料进行缝合拼接,得到婴幼儿服饰。
[007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