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订书帖纸叠、尤其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的装置与方法

申请号 CN201110105450.3 申请日 2011-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2259520B 公开(公告)日 2015-04-22
申请人 库格勒·沃马科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W·克劳斯; S·施彭格勒;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装订书帖纸叠、尤其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的装置与方法,即用于装订书帖纸叠(50)、优选是证 书芯 或书芯、尤其为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的装置和方法,其中,为装订通过缝制站(20,22,28,30)缝制纸叠(50)。本发明的特别之处在于,将纸叠(50)有选择地送至到至少一个缝制站(20,22;28,30),该缝制站处在至少两个叠置的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装订书帖纸叠(50)的装置,具有
至少两个缝制纸叠(50)的缝制站(20,22;28,30)以装订纸叠,
用于将纸叠(50)输送至所述缝制站(20,22;28,30)的输送装置(4,8,32,40)以及输送路径(6,18,26),纸叠(50)沿所述输送路径由所述输送装置输送,并且所述输送路径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输送路径区段(18)和至少一个第二输送路径区段(26),其中,每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配有至少一个缝制站(20,22;28,30),其特征在于,
不同的输送路径区段(18,26)布置在不同的垂直高度,并且
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分支装置(8),所述分支装置将纸叠(50)有选择地送至不同的输送路径区段(18,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路径区段(18,26)基本上叠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站(20,22;28,30)如此构成并对准相应输送路径区段(18;26),以使当纸叠(50)位于所属输送路径区段(18;26)上且由输送装置沿输送路径区段(18;26)继续输送时,所述缝制站在纸叠(50)中产生缝制缝(52a;52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配有两个在输送方向(D)上顺序的缝制站(20,22;28,30),所述缝制站这样设置,使得这两个缝制站(20,22;28,30)中的每个缝制站在每个沿所属输送路径区段(18,26)输送的纸叠(50)中产生缝制缝(52a;52b),所述缝制缝的长度最大等于纸叠(50)沿输送方向(D)长度的一半,其中,其中一个缝制站(20)在每个纸叠(50)的限定的第一区段(50a)中产生其缝制缝(52a),而另一个缝制站(22)在每个纸叠(50)的限定的第二区段(50b)中产生其基本上与所述其中一个缝制站(20)的缝制缝(52a)对齐的缝制缝(52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站(20,22;28,30)对应于所述输送路径区段(18,26)布置在不同的垂直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配有多个缝制站(20,22;28,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配有相同数目的缝制站(20,22;28,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路径具有被置于所述分支装置(8)上游的输送路径入口区段(6),且所述输送装置沿所述输送路径入口区段(6)以如下速度输送纸叠(50),即所述速度大约相当于所述输送装置沿正在运行的输送路径区段(18;26)输送纸叠(50)的速度之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路径具有被置于所述分支装置(8)上游的输送路径入口区段(6),且所述输送装置在中断所述输送路径区段(18,26)运行或中断沿所述输送路径区段(18,26)输送纸叠(50)的情况下,相应地下调所述输送路径入口区段(18,26)中纸叠(50)的速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以对于所有输送路径区段(18,26)基本上相同的速度沿所述输送路径区段(18,26)输送纸叠(5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装置(8)成列地反复地将相同数目的纸叠(50)分别送至所述输送路径区段(18,26)。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装置(8)具有至少一个升降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具有汇集装置(32),所述汇集装置将纸叠(50)从单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又汇集至共同的组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装置(32)具有至少一个升降机构。
15.一种用于应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装订书帖纸叠(50)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为装订通过缝制站(20,22,28,30)缝制纸叠(50)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另外的步骤,即将纸叠(50)有选择地送至到至少一个缝制站(20,22;28,30),该缝制站处在至少两个叠置的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纸叠(50)在单个平面中沿输送路径区段(18;26)输送,并且在纸叠(50)中产生缝制缝(52a,52b),而纸叠(50)位于所述输送路径区段(18,26)上并沿所述输送路径区段(18,26)继续输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其中一个缝制站(20)在每个纸叠(50)的限定的第一区段(50a)中产生其缝制缝(52a),而另一个缝制站(22)在每个纸叠(50)的限定的第二区段(50b)中产生其基本上与所述另一缝制站(20)的缝制缝(52a)对齐的缝制缝(52b),实现在至少一个平面中,两个在输送方向(D)上顺序的缝制站(20,22;28,
30)在每个纸叠(50)中产生一个缝制缝(52a;52b),所述缝制缝的长度最大等于纸叠(50)在输送方向(D)上长度的一半。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沿输送路径区段(6,18,26)输送纸叠(50),其特征在于,纸叠(50)沿输送路径入口区段(6)以如下速度输送,即所述速度大约相当于沿运行中的输送路径区段(18,26)在单个平面中输送纸叠(50)的速度之和。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断平面中的运行的情况下,相应地下调所述输送路径入口区段(6)中纸叠(50)的速度。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平面中纸叠(50)的速度基本上相等。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相同数目的纸叠(50)成列地反复地分别输送至所述平面。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纸叠(50)交替地输送至两个叠置的平面。

说明书全文

用于装订书帖纸叠、尤其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的装置与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订书帖纸叠,优选是证书芯或书芯,尤其是为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缝制纸叠的缝制站以装订这些纸叠、用于将纸叠输送到缝制站的输送装置以及输送路径,沿该路径由输送装置输送纸叠。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装订书帖纸叠、优选证书芯或书芯,尤其是为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尤其是应用前述种类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为装订通过缝制站缝制纸叠的步骤。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护照和其它安保相关的证书来说,在此构成书帖的单张纸张通过缝制相连接。在堆叠顺序编号的纸张后及由此在形成单个纸叠后进行缝制,其中,经常选择如下规格,基于这些规格可以同时生产出不止一个而是两个或更多个证书。缝制站的加工速度受限,且因此对整个设备的加工速度或输送速度或生产周期产生一定影响,尽管这些设备通常能够以明显更高的节拍数或加工速度或输送速度来运行。
[0003] 因此,EP1 155 873 A1建议了一种用于将书芯分配至至少两个缝制站的书本装订系统,对此设置书芯的输送装置、汇集站和分配装置以及至少两个在一个平面中平行于分配装置布置的缝制站。分配装置构造成摩擦滚轮输送装置,摆动夹钳从该分配装置中各取出一个书芯并将此书芯输送至缝制站。
[0004] 在US 3 149 595 A中可公知一种用于为书芯装订线的装置,这种装置具有书芯输送装置、缝制站和剪切站,该剪切站具有使订书线分开的两个旋转刀具。
[0005] DE 10 2007 002 090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将安保相关的证书的纸张引向加工站的装置,其中,为生产后续的证书,借助有节拍的输送装置将一定的纸叠输送至加工站。为此,在输送装置旁布置一排多个加工站,其中,输送装置具有在节拍作业中可控工作的输入单元和在节拍作业中可控工作的分配装置,且根据未激活的加工站的数目和位置,输入单元可由控制单元来加载空节拍。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高前述类型的装置和方法的生产,而不大幅扩大占地面积。
[0007]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任务通过一种装订书帖纸叠、优选是证书或书本,尤其是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的装置来解决,该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缝制纸叠的缝制站以装订这些纸叠、用于将纸叠输送到缝制站的输送装置,以及输送路径,沿该路径由输送装置输送纸叠,其特征在于,输送路径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输送路径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输送路径区段,这些不同的路段布置在不同的垂直高度,每个输送路径区段配有至少一个缝制站,且输送装置具有分支装置,该分支装置有选择地将纸叠输送至不同的输送路径区段。
[0008]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任务通过一种装订书帖纸叠、优选是证书芯或书芯,尤其是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尤其是应用根据至少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有为装订将纸叠通过缝制站缝制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另外的步骤,即将纸叠有选择地输送到至少一个缝制站,该位于至少两个叠置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中,这些平面也可以被称为所谓的缝制平面。
[0009] 借助本发明可以明显提高装置和方法的生产力,而不要求更大的占地面积和尤其是更大的占用空间。根据本发明,这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不仅通过应用至少两个平行的输送路径区段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缝制工序,而且这些输送路径区段布置在不同的垂直高度,这样根据本发明设置的分支装置有选择地将纸叠输送至不同的叠置的平面用于缝制工序。在不同平面中多个输送路径区段的这种布置不仅使占地面积和尤其是占用空间保持较小,而且还由于简化送至叠置的缝制站而减轻维护。
[0010] 在附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和进一步改进。
[0011] 有用的是,输送路径区段基本上叠置。
[0012] 优选如此构成缝制站并对准各输送路径区段,即,使缝制站在纸叠中产生缝制缝,而纸叠位于所属输送路径区段上并由输送装置沿输送路径区段输送。因此,对于这种实施方式,通过纸叠运动经过对应的缝制站而不离开输送路径区段来在输送方向上产生缝制缝。这种措施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0013] 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的特点在于,至少一个输送路径区段配有两个在输送方向上顺序的缝制站,这些缝制站布置成这两个缝制站中的每个缝制站在沿所属输送路径区段输送的纸叠中的每个纸叠中产生缝制缝,缝制缝的长度 最大等于输送方向上纸叠长度的一半,其中一个缝制站在每个纸叠的限定的第一区段中产生其缝制缝,而另一缝制站在每个纸叠的限定的第二区段中产生其大体与前述其中一个缝制站的缝制缝对齐的缝制缝。
[0014] 有用的是,缝制站对应于输送路径区段布置在不同的垂直高度。
[0015] 至少一个输送路径区段可以配有多个缝制站。
[0016] 每个输送路径区段应当配有相同数目的缝制站以使缝制站均匀地分别在不同的缝制平面上。
[0017] 输送路径优选具有被置于分支装置上游的输送路径区段,且输送装置沿输送路径入口区段以这样的速度输送纸叠,即该速度大约相当于输送装置沿正在运行的输送路径区段输送纸叠的速度之和。这样,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使装置的负荷程度均匀。
[0018] 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是输送路径具有被置于分支装置上游的输送路径区段,且输送装置在以下情况下相应地下调输送路径入口区段中纸叠的速度,即中断输送路径区段处的运行或中断沿输送路径区段输送纸叠的情况。后者不仅可能是缝制平面出故障的情况,而且例如也可以是在更换线圈或卷线轴时的情况。尽管如此,利用前述措施不会中断而是维持装置的运行及由此的缝制。
[0019] 有用的是,输送装置应当沿输送路径区段或缝制平面以对于所有输送路径区段或缝制平面来说大体相等的速度来输送纸叠。
[0020] 可以通过分支装置成列地反复地将相同数目的纸叠分别输送至输送路径区段来实现装置负荷的均匀。
[0021] 有用的是,分支装置具有升降机构。
[0022] 此外,输送装置优选具有汇集装置,该装置将纸叠从单个输送路径区段又汇集至共同的组,优选是汇集至由在输送方向上基本上顺序的纸叠所组成的列中。有用的是,这种汇集装置应当具有升降机构。
[0023] 当纸叠位于缝制站范围内时,根据纸叠的位置,“速度”指在单个缝制站与其它装置之间输送时的速度或在缝制工序过程中的速度。一旦优选地进行有节拍地运行,对于这种情况“速度”更必须理解为总体平均生产速度或每个时间单位中的节拍数。附图说明
[0024] 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阐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示出:
[0025] 图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书本装订装置的立体图;
[0026] 图2:图1的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0027] 图3:图1的装置中两个顺序缝制站的构造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图1和2中示出用于装订书帖纸叠的装置,以生产装订的证书。书帖由平整部分并优选由纸张构成。所述装置优选用于装订证书芯或书芯,这些证书芯或书芯尤其用于生产与安保相关的证书(例如护照)。通过将预先给定数目的、共同构成纸叠的书帖缝制在一起来在所示装置中进行装订。印刷单个书帖并如此切割书帖,以使在生产结束后构成证书页或书页。纸叠也被称为“毛书(Nutzen)”。随后为方便起见对纸叠使用“书芯”的概念,然而,这个概念只是作为所有类型的纸叠或毛书的同义词。
[0029] 图1和2中所示的装置是图中未示出的、用于生产书和其他证书,尤其是安保相关的证书的设备的一部分。在这种设备中,首先将同样也未示出的汇集装置中的单个书帖或纸张分组到均匀的纸叠或毛书,这些纸叠或毛书中的每个纸叠由相同类型的书帖构成,而这些书帖构成待生产的书或证书的相同页。在制成纸叠后,这些纸叠从所述汇集装置中顺序输送至图1和2中所示的装置,在该装置中通过将书帖缝制在一起装订纸叠,下面还将对此具体作进一步的描述。离开图1和2中所示的装置后,由此装订的书芯还经过各种装置,在这些装置中书芯尤其被层压、打孔、折叠和切割,对于护照来说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印码或使用激光束设有连续的标号。
[0030] 下面具体描述在图1和2中所示的书本装订装置。
[0031] 装置具有支架2,装置所有基本部件安装在该支架上。如前已述,书本装订装置用于通过将书芯的纸书帖缝制在一起来装订书芯。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根据图1和2的图示,待处理书芯的输送装置从右向左移动。因此,在图1和2中入口位于所示装置的右侧,在那里设有输入装置4。输入装置4在其上侧具有基本平整的面,该面构成输送路径入口区段6。与该输入装置4联接有未示出的、设备中或在工序上位于上游的装置的输送装置,这种装置例如是将书芯放到一起的已述汇集装置。经过输入装置4,书芯在(图2)箭头A方向上被输送至书本装订装置中。
[0032] 在输入装置4下游、根据箭头A的输送方向上看,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8, 该升降机构具有大体垂直的第一导轨9和大体垂直的第二导轨10,下升降台12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在第一导轨处,上升降台14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在第二导轨处。另外也可以想到,只设置一个垂直的导轨,两个升降台12和14共同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处。在此,第一升降机构8布置和定位成有选择地使下升降台12或上升降台14可以运行到输入装置4的高度上,从而接纳沿箭头A方向上运输的书芯。从输入装置4的平面,下升降台12可以在箭头B的方向上向下以及上升降台14在箭头C方向上向上沿导轨系统10运行。在图1和2中示出下升降台12在其最下位置以及上升降台14在其最上位置。
[0033] 在图1和2中用附图标记“16”表示下水平面,下水平输送路径区段18在该平面中延伸。如尤其从图2可认出那样,在其最下位置的下升降台12位于下平面16高度及由此下输送路径区段18的高度,这使书芯可以毫无问题地从下升降台12传递至下输送路径区段18。然后,书芯沿下输送路径区段18在箭头D的方向上输送,该箭头D具有与箭头A相同的方向。此外如从图1和2可认出那样,下面的输送路径区段18配有两个缝制站20,22,这些缝制站中的第二缝制站22在按照箭头D的输送方向上位于第一缝制站20的下游。
如果书芯沿下输送路径区段18输送,这些书芯顺序首先经过第一缝制站20,再经过缝制站
22。
[0034] 用附图标记“24”表示上水平面,上水平输送路径区段26在该平面中延伸。由此,具有上输送路径区段26的上平面24位于具有下输送路径区段18的上平面16之上。以与下输送路18相同的方式构成上输送路径区段26。上升降台14在其最上位置与上输送路径区段26对齐,这使书芯可以毫无问题地从上升降台14传递至上输送路径区段26。然后,沿上输送路径区段26在箭头D的方向上以及由此在与沿下输送路径区段18相同的方向上输送书芯。与下输送路径区段18相似地,所示实施例中,上面的输送路径区段26配有两个缝制站28,30,这两个缝制站定位在缝制站20,22的上方并且这两个缝制站中的第二缝制站30在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上位于第一缝制站28的下游。如果书芯沿上输送路径区段26输送,这些书芯顺序首先经过第一缝制站28,再经过缝制站30。
[0035] 第一升降机构8相应地构成分支装置以将书芯从输入装置4有选择地转移至下输送路径区段18或与之平行走向的上输送路径区段26,而设置第二升降机 构32作为汇集装置以将两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的书芯又汇合到一起从而共同输出。与第一升降机构8相似地,第二升降机构32也具有大体垂直的第一导轨33和大体垂直的第二导轨34,下升降台36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地沿第一导轨支承,上升降台38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在第二导轨处。但另外可以想到的是,只设置一个垂直导轨,两个升降台36和38在垂直方向上共同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处。在图1和2中示出下升降台36在其最下位置以及上升降台38在其最上位置。在最下位置中,下升降台36对齐下输送路径区段18,从而可以毫无问题地接收下输送路径区段18的书芯。接着,下升降台36在箭头E的方向上抬升到只在图1中可认出地示出的递送装置40的高度,该递送装置为将升降台36的书芯沿箭头G方向(图2)输出至后置的另一个装置而接收该书芯,该箭头G具有与箭头A(图2)相同的方向。第二升降机构32的上升降台38在其最上位置与上输送路径区段26对齐,这使书芯可以毫无问题地从上输送路径区段26输送至上升降台38。接着,上升降台38在箭头F的方向上向下运行到递送装置40的高度上,从而为了将书芯输出至后置的装置而将书芯传递至递送装置40(图1)。
[0036] 带有输送路径入口区段4的输入装置4、第一升降机构8、两个输送路径区段18和26、第二升降机构32和递送装置40共同构成输送装置,从而将书芯从入口侧的输入装置4有选择地经过两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中的一个路段输送至出口侧的递送装置40。为了输送书芯,在输入装置4、两个输送路径区段18和26和递送装置40中设置通常作为下带构成的连续输送带和/或辊子,这些输送带和/或辊子大部分在图1和2中未示出,并由同样未示出的驱动装置相应地驱动。为抬高和降低第一升降机构8的升降台12,14以及第二升降机构32的升降台36,38,同样设置相应的、然而在附图中未详细标记的驱动装置。
[0037] 为控制这些前述的驱动装置并因此为控制书芯的前进运动,此外设置同样未示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优选地确保输入装置6和递送装置40中的每时间单位的节拍数或输送速度大致相等,且此外大约相当于书芯沿输送路径区段18,26输送的每时间单位的节拍数或输送速度之和。此外,控制装置应将两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中的输送速度调节至相同值。对于由于必须在缝制站进行修理或维护工作或换线而中断两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中的一个输送路径区段处的运行或沿两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中的一个输送路径区段的输送的情况, 控制装置应当优选将输入装置4和递送装置40中的输送速度相应地、尤其是大约降低至一半;一旦涉及的缝制站的加工速度允许,在这种情况下另外也可以想到,还在运行的输送路径区段中的输送速度大约提升至相当输入装置4和递送装置40中输送速度的大小。
[0038] 此外,所述控制装置应当如此控制升降机构8,32的驱动装置,以排除升降机构的升降台12,14或36,38之间的碰撞,尤其还要确保始终只有下升降台12或36或上升降台14或38可以运行到输入装置4或递送装置40的高度或平面上。控制装置尤其应当如此控制第一升降机构8,以使书芯从输入装置4交替地被输送至下输送路径区段18和上输送路径区段26。控制装置尤其应当以相似方法如此控制第二升降机构32,以使书芯交替地从下输送路径区段18和上输送路径区段26转移至递送装置40(图1)。
[0039] 为对缝制站20,22,28和30供给线,在装置中设置未示出的线圈结构,这些线圈结构具有快速地将旧的、已使用的或空的线圈换成新线圈的更换机构。更换线圈通常自动进行,而旧线圈的传出和新线圈的传入通常于动进行。每个缝制站可以配有一个单独的线圈结构。考虑到实际方面,而也是优点的是,为两个下缝制站20,22和上缝制站28,30分别设置共同的线圈结构。
[0040] 从在已述书本装订装置中待处理的书芯中,在图1和2中例如在一些位置处分别可认出地示出书芯,并以附图标记“50”来标记这些书芯。因此图1分别示出输入装置4中、在下升降台12上、在上升降台14上、在第一缝制站20和第二缝制站22范围中的下输送路径区段18上和在第一缝制站28和第二缝制站30范围中的上输送路径区段26上的书芯50。从图2可以分别认出输入装置4中、在第一缝制站20范围中的下输送路径区段18上和在第一缝制站28范围中的上输送路径区段26上的书芯50。
[0041] 如前所述,书芯从未示出的、位于上游的传输装置中成列地顺序传递至输入装置4,其中书芯彼此之间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间隔可确定节拍数。在确定的节拍(其中,节拍数相当于书芯的处理速度或输送速度)中,输入装置4顺序接收书芯并将其然后有选择地顺序传递至第一升降机构8的下升降台12或上升降台14。优选从输入装置4交替地传递至下升降台12或上升降台14。接着,书芯50沿下输送路径区段18和上输送路径区段26按节拍地输送,其中每个书芯50在第一节拍(Takt)时位于第一缝制站20或28范围内以及在后续的第二 拍时位于第二缝制站22或30范围内。第二升降机构32通过相应地操作其下升降台36和其上升降台38又按节拍地将书芯从两个输送路径区段18,26一同输送至递送装置40,该递送装置随后将书芯传递至后续的装置。如前已述,输入装置4、输送路径区段18,26和递送装置40中的节拍数或输送速度应当相对彼此优选调节成使输入装置4和递送装置40中的输送速度大致相等,并且此外等于输送路径区段18,26中的输送速度之和。此外,输送路径区段18,26上的输送速度优选是相同的,并且因此大约是输入装置4或递送装置40中输送速度的一半。
[0042] 当书芯沿下输送路径区段或上输送路径区段18或26输送时,缝制站20,22,28和30范围内的书芯50正处于缝制工序,从而通过将每个书芯的纸张缝制在一起来装订书芯。
在此,当各书芯50沿输送路径区段18或26在箭头D的方向上在缝制站20,22或28,30下方穿过,而此时并不离开输送路径区段18或26时进行缝制工序。由于在沿箭头D方向输送书芯50过程中相应地进行缝制工序,这种运动过程使得沿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在书芯
50中产生缝制缝。
[0043] 在图3中,借助下输送路径区段18的两个缝制站20,22为例来示意地示出根据优选方法的缝制工序。图3因此是示出下输送路径区段18和两个该路段所属的缝制站20,22的图1的示意截而。此外,在图3中可看到两个书芯50,这些书芯沿输送路径区段18沿箭头D方向运动并在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上具有彼此间隔的距离,该距离大致相当于两个缝制站20,22的距离。在此,图3示出两个书芯50的每个书芯位于两个缝制站20,22范围中并处于缝制工序的时刻。
[0044] 两个缝制站20,22如此设置并彼此布置成使两个缝制站20,22中的每个缝制站在每个书芯50中产生缝制缝52a或52b,这些缝制缝的长度最大为书芯50在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上长度的一半。为此,首先被置于上游的第一缝制站20在书芯50的限定的第一区段50a中产生其缝制缝52a,其中该第一区段50a是书芯50在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上先行的一半。因此,由第一缝制站20产生的第一缝制缝52a沿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从中间穿过书芯50先行的第一区段50a。因此,第一缝制站20的针20a对准书芯50在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上走向的中线(在图3中未示出)。
[0045] 制成第一缝制缝52后,线与第一缝制站20的针20a分开,且将书芯50沿 根据箭头的输送方向输送至被置于下游的第二缝制站22。当第二缝制站的针22a位于书芯50的第二区段50b先行的边缘段范围内时,第二缝制站22开始缝制工序,其中第二区段50b是书芯50后行的后一半。因此借助其针22a,第二缝制站22产生第二缝制缝52b,该缝制缝被限定在书芯50后继的第二区段50b中,其中第二缝制缝52b同样沿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在中间经过书芯50后行的第二区段50b,且此时与此刻已缝成的第一缝制缝52a对齐。
[0046] 如以图3中左侧书芯50为例可以看出,书芯50设有缝制缝,该缝制缝由两个沿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顺序并彼此分开的缝制缝52a和52b构成。横向于根据箭头D的输送方向的虚拟分离线在中间(缝制缝52a,52b的相邻近端在此彼此对置)延伸,分离线将书芯50先行的第一区段50a与书芯50后行的第二区段50b分开,并在图3中用附图标记“54”表示。沿此分离线54,书芯50在后续的装置中切断,由此在所示实施例中从书芯50中产生两本书或证书,这些书或证书中的一本由然后沿第一缝制缝52a折叠的第一区段50a构成,且这些书或证书中的另一本由然后图3中所示的书芯50沿第二缝制缝52b折叠的第二区段50b构成。
[0047] 这种情况下还要注意,图3中所示的布置以相同方式也设置在上输送段26处,且在此也以相同方式执行前述的缝制工序。
[0048] 前述装置的缝制站20,22,28和30适于有选择地产生线打结装订(Kettstich)或回针装订(Steppstich)。
[0049]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只有两个输送段设有下输送路径区段18和上输送路径区段26,这些输送路径区段布置在不同的垂直高度。但还可想到,在不同垂直高度或叠置地设置多于两个输送路径区段。同样基本上也可想到,每个输送路径区段配有多于两个缝制站,其中出于简单运行过程的原因,沿每个输送路径区段的缝制站数应当尽可能相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