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处理装置

申请号 CN201010143345.4 申请日 2010-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1856926B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申请人 美克司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杉原进平;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搭载有鞍式装订器的纸张处理装置,其具备:打出订书钉的打入单元(1);将由打入单元(1)打出的订书钉折弯的敲弯单元(2);一体设置在敲弯单元(2)上的鞍部(3);以及导向部(6),当将纸沓(10)的中央部(11)载置于上述鞍部(3)上之后、在上述敲弯单元(2)与打入单元(1)的订书钉打出部(21)之间夹紧纸沓(10)的中央部(11)时,该导向部(6)将上述敲弯单元(2)引导至上述打入单元(1)的规定 位置 。
权利要求

1.一种搭载有鞍式装订器的纸张处理装置,其具备:
打出订书钉的打入单元(1);
将由打入单元(1)打出的订书钉折弯的敲弯单元(2);
一体设置在敲弯单元(2)上的鞍部(3);
导向部(6),当将纸沓(10)的中央部(11)载置于上述鞍部(3)上之后、在上述敲弯单元(2)与打入单元(1)的订书钉打出部(21)之间夹紧纸沓(10)的中央部(11)时,该导向部(6)将上述敲弯单元(2)引导至上述打入单元(1)的规定位置
缺口部(5),在上述鞍部(3)的顶部形成,并且,内置于敲弯单元(2)中的敲弯器(12)能够突出于该缺口部(5);以及
纸张导向辊(9),设在上述鞍部(3)的斜面上,并以纸沓(10)从鞍部(3)的缺口部(5)的边缘上浮而不会与上述边缘接触的方式对纸沓(10)进行引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导向部(6)在与上述打入单元(1)的打出部(21)的中心(P)一致的位置形成了V形槽状,以便能够引导上述鞍部(3)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其中,
打入单元(1)与敲弯单元(2)能够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以使打入单元(1)与敲弯单元(2)相互靠近、分离;
打入单元(1)具有打入器(20),该打入器(20)能够沿着在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1线(P)移动,并具有在上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宽度,上述第2方向的宽度与订书钉的冠部的长度对应,订书钉包括上述冠部和从该冠部的两端折弯的两个脚部;
导向部(6)在打入单元(1)内形成,并由两个倾斜面(8a、8b)规定;
通过使上述两个倾斜面(8a、8b)相互交叉而规定的交线(8c)在上述第2方向上延伸;
上述交线(8c)在上述第1方向及上述第2方向双方均正交的第3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1线(P)相同的位置。

说明书全文

纸张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搭载有鞍式装订器的纸张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US2006/0153612A1中公开了以往的搭载有鞍式装订器的纸张处理装置:由折叠成册装置对经由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所需处理而排出的纸张进行折叠成册处理,将进行折叠成册处理后的纸张依次放置在鞍架形的纸张载置部上并对准纸沓的折线位置,利用由订书针接收机构和订书针打出机构构成的2部分结构的装订机构对折线中央部打出订书针而装订之后,进行横切并排出。
[0003] 但是,在上述装置中,必须使被称为鞍部的鞍架形的纸张载置部、用于打出订书钉的打入器以及将贯穿由打入器打出的纸沓的订书钉折弯的敲弯器准确定位在规定的位置上。以往,在将中央部被折叠后的纸沓排列在鞍部上之后输送至打入器与敲弯器之间而进行装订,所以纸沓的折叠位置与装订位置会不一致,或为了一致而进行定位调整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搭载有鞍式装订器的纸张处理装置,其可以容易且切实地进行定位,以使纸沓的折叠位置与装订位置一致。
[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提供一种搭载有鞍式装订器的纸张处理装置,其具备:打出订书钉的打入单元(1);将由打入单元(1)打出的订书钉折弯的敲弯单元(2);一体设置在敲弯单元(2)上的鞍部(3);以及导向部(6),当将纸沓(10)的中央部(11)载置于上述鞍部(3)上之后、在上述敲弯单元(2)与打入单元(1)的订书钉打出部(21)之间夹紧纸沓(10)的中央部(11)时,该导向部(6)将上述敲弯单元(2)引导至上述打入单元(1)的规定位置。
[0006] 根据上述结构,并不是通过分别独立移动而进行打入单元的打出部、敲弯单元的敲弯器及鞍部的三个位置的定心,而是在敲弯单元上一体地设置鞍部而使进行定心的部件减少为打入单元和敲弯单元这两个部件,进而由导向部进行定心的调整,因而不必对敲弯单元的移动进行微调,而由导向部自动地进行定心。因此,使得可以一定程度地粗略控制敲弯单元的向上移动,可以容易且切实地进行定位,以使纸沓的折叠位置与卡钉的装订位置一致。
[0007]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导向部(6)可以在与上述打入单元(1)的打出部(21)的中心(P)一致的位置形成V形槽状,以便能够引导上述鞍部(3)的顶部。
[0008]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导向部在与打入单元的打入器的打出部中心一致的位置形成能够引导设在上述敲弯单元上的鞍部顶部的V形槽状,所以当打入单元与敲弯单元相互靠近地移动时,鞍部的顶部被沿着导向部的两侧倾斜面引导而自动定位,因而结构简单,也可以将成本抑制得较低。
[0009] 而且,上述结构的纸张处理装置还可以具备:缺口部(5),在上述鞍部(3)的顶部形成,并且,内置于敲弯单元(2)中的敲弯器(12)能够突出于该缺口部(5);以及纸张导向辊(9),设在上述鞍部(3)的斜面上,并以纸沓(10)从鞍部(3)的缺口部(5)的边缘上浮而不会与上述边缘接触的方式对纸沓(10)进行引导。
[0010]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鞍部的顶部形成缺口部,内置于敲弯单元中的敲弯器能够突出于该缺口部,并且在上述鞍部的斜面上设有纸张导向辊,该纸张导向辊以纸沓从鞍部的缺口部的边缘上浮而不会与上述边缘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所以当在敲弯单元与打入单元的订书钉打出部之间夹紧纸沓的中央部时,纸张导向辊使纸张从上述边缘稍微上浮而不会与上述边缘接触,由此可以切实防止破损。
[0011] 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如下构成:打入单元(1)与敲弯单元(2)能够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以使打入单元(1)与敲弯单元(2)相互靠近、分离;打入单元(1)具有打入器(20),该打入器(20)能够沿着在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1线(P)移动,并具有在上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宽度,上述第2方向的宽度与订书钉的冠部的长度对应,订书钉包括上述冠部和从该冠部的两端折弯的两个脚部;导向部(6)在打入单元(1)内形成,并由两个倾斜面(8a、8b)规定;通过使上述两个倾斜面(8a、8b)相互交叉而规定的交线(8c)在上述第2方向上延伸;上述交线与上述第1线交叉。
[0012] 其他特征及效果可以由实施例的记载及权利要求书获知。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表示纸张处理装置的概要的立体图。
[0014] 图2是表示装订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0015] 图3是表示装订动作方式的说明图。
[0016] 图4是表示从第2方向观察到的打入器与导向部之间的关系的剖面图。
[0017] 图5是表示从第3方向观察到的打入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图1表示典型实施例中的搭载有鞍式装订器的纸张处理装置。附图标记1表示打入单元,2表示敲弯单元。
[0019] 打入单元1包括: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引导打入器20的打出部21、收纳订书钉的钉仓部(未图示)、将订书钉从钉仓部供给至打出部的供给单元(未图示)、向下方(第1方向=敲弯单元侧)驱动上述打入器20并打出被供给至打出部21的订书钉的打入驱动机构(未图示)等。另外,由打入器20打出的订书钉具有:沿着第2方向延伸的冠部和从冠部的两端折弯的两个脚部。
[0020] 敲弯单元2内置有支承并折弯从上述打出部打出的订书钉脚部的敲弯器12,并且上端部一体形成有用于载置中央部折弯的纸沓的鞍部3。鞍部3由两个倾斜面4构成。
[0021] 另外,敲弯器12如下构成,其在装订时从鞍部3的顶部向上方(打入单元1一侧)突出而支承订书钉的脚部。因此,在鞍部3的顶部,在与敲弯器对应的部分形成缺口部5,使得敲弯器12从缺口部5的底部突出。
[0022] 上述敲弯单元2如下构成:在待机状态下,敲弯单元2处于与打入单元1分离的位置;在装订时,敲弯单元2向上移动至打入单元1的打出部的正下方位置,以夹紧鞍部3的纸沓。
[0023] 在打入单元1上形成有导向部6,当将用于鞍式装订的纸沓的中央部载置于鞍部3上后、将纸沓10夹紧在敲弯单元2与打入单元1的订书钉打出部之间时,该导向部6将敲弯单元2引导至上述打入单元1的规定位置。
[0024] 导向部6形成向下方开放的V形槽状。导向部6的底部7以与打入单元1的打入器的打出部的中心P(参见图2)一致的方式设置。导向部6形成如下形状:沿着倾斜的两个导向面8(8a、8b)引导设在敲弯单元2上的鞍部3的顶部而引导至导向部6的中心(底部7)的形状。
[0025] 在鞍部3的倾斜面4的缺口部5的两侧,转动自如地配置纸张导向辊9。纸张导向辊9以纸张从上述边缘稍微上浮而不会与鞍部3的缺口部5的边缘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
[0026] 对上述结构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与打入单元1分离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将中央部被折弯的纸沓10以折线11重叠在鞍部3的顶部上的方式载置于敲弯单元2的鞍部3上。之后,若使装订器动作而使敲弯单元2向打入单元1一侧移动,则敲弯单元2的鞍部3进入打入单元1的导向部6,鞍部3的顶部由导向部5的导向面8引导而被引导至导向部6的底部7。在此状态下,纸沓10如图3所示地被夹紧,此时,打入单元1的打出部、敲弯单元2的敲弯器12和鞍部3上的纸沓10的折线11的中心一致。
[0027] 另外,当敲弯单元2上升、鞍部3将纸沓10夹紧时,虽然存在纸张与鞍部3的缺口部5的边缘接触而破损的可能性,但是纸张导向辊9使纸张从上述边缘稍微上浮而不会与上述边缘接触,由此可以切实地防止破损。
[0028] 在此状态下,若使装订器进行装订动作,则敲弯器12从敲弯单元2进行突出动作,打入器20被驱动而将订书钉打出并贯穿纸沓10,之后以敲弯器12将订书钉脚部折弯。由于打入器20、敲弯单元2的敲弯器12(参见图2)和鞍部3上的纸沓10的折线11与打入单元11的打入器的打出部的中心P一致,所以订书钉贯穿纸沓10的折线11,进而准确地与敲弯器12接触而被折弯,从而准确地装订纸沓10。
[0029] 另外,在上述的典型实施例中,在上方配置打入单元1,在下方配置敲弯单元2。但是,打入单元1与敲弯单元2的配置关系不限于此。在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利用图1记载的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的表现方式来说明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图4是用于说明打入器20和导向部6的位置关系的剖面图,是从第2方向观察打入单元1时的视图。图5是从第3方向观察打入器20时的视图。如上所述,打入单元1和敲弯单元2能够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以使打入单元1和敲弯单元2相互靠近、分离。打入器20能够沿着在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1线(与上述中心线P一致)移动,并具有在与上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宽度。上述第2方向的宽度与订书钉冠部的长度对应。导向部6由两个倾斜面8a、8b规定。通过使上述两个倾斜面8a、8b相互交叉而规定的交线8c在上述第2方向上延伸。上述交线8c与上述第1线P交叉。即,上述交线8c在与上述第1方向及上述第2方向双方均正交的第3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1线P相同的位置上。
[0030] 如上所述,并不是通过分别独立移动而进行打入单元1的打出部、敲弯单元的敲弯器12及鞍部3的三个位置的定心,而是通过在敲弯单元2上一体地设置鞍部3而使进行定心的部件减少为打入单元1和敲弯单元2这两个部件,进而由导向部6进行定心的调整,因而不必对敲弯单元2的移动进行微调,而由导向部6自动地进行定心。因此,使得可以一定程度地粗略控制敲弯单元2的向上移动,可以容易且切实地进行定位,以使纸沓的折叠位置与卡钉的装订位置一致。
[0031] 另外,也可以形成使打入单元1向敲弯单元2移动的结构。
[0032] 此外,也可以形成在打入单元1一侧一体设置鞍部3的结构。此时,使上述打入单元1构成敲弯单元2、并使上述敲弯单元1构成打入单元2即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