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纹围巾及其生产方法和织机

申请号 CN01812368.6 申请日 2001-03-21 公开(公告)号 CN1440244A 公开(公告)日 2003-09-03
申请人 布雷维泰克斯专利纺织品开发公司; 发明人 弗朗西斯科·斯派克; 克里斯琴·库尼;
摘要 一种花纹围巾,由在边缘(6、8)交织的第一和第二织物层(2、4)构成。所述围巾具有由 纬纱 (12)通过在相同色彩的 经纱 (10)之间间隔嵌饰形成的色彩和/或图案。为了改进在横向边缘(8)处的流苏(14)的外观,所述经纱(10、10a、10b、10c)由化学 纤维 构成的有织纹的纱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花纹围巾,由沿着边缘(6、8)交织的第一和第二织物层(2、4) 构成,所述围巾具有由纬纱(12、12a、12b、12c、12d、12e)通过在相同色 彩的经纱(10、10a、10b、10c)之间的间隔嵌饰形成的色彩和/或图案,其特 征在于,所述经纱(10、10a、10b、10c)由化学纤维构成的有织纹的纱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经纱(10、10a、10b、10c) 的有织纹的纱具有基本上平行稀松设置并且都以0.5至5cm,优选为0.8至 1.2cm的间距涡旋的未捻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经纱(10、10a、10b、 10c)具有55至550分特的细度,优选为160至180分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 织物层具有每厘米40至60根纱线,优选每厘米48根纱线,和每厘米20 至36根纱线的纬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 (10、10a、10b、10c)由聚酯或聚酰胺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 (12、12a、12b、12c、12d、12e)由丙烯酸纤维构成,优选由丙烯酸短纤维 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借助经纱 (10、10a、10b、10c)围巾具有附加交织成的提花。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在图案部 分的色彩变化和/或图案变化过程中,纬纱(12、12a、12b、12c、12d、12e) 从一个织物层(2)延伸到另一个织物层(4),以便连接两个织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字 母区(18)和图像区(20),它们的纬纱(12)在细度和材料方面有所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单 独构图的区域(2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至少沿 纵向边缘(6)的较外的经纱(10c)为带粘性经纱(10c),其连接交叉纬纱(12、 12a、12b、12c、12d、12e)并优选地由热塑性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至少沿 着横向边缘(8)的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纬纱(12c)是连接交叉经纱(10、10a、10b、 10c)并优选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带粘性纬纱(10c)。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其沿着 其横向边缘(8)具有利用经纱(10、10a、10b、10c)形成的流苏(14)。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其沿着 纵向边缘具有由凸出的纬纱(12、12a、12b、12c、12d、12e)形成的流苏(16)。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其特征在于,其被粗 化。
16.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围巾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至少两个围巾(28a、28b)在织机上由两片带状片平行并彼此相邻成一 体制成,如此连接的围巾(28a、28b)沿着纵向边缘(6)借助分离装置(30)相互 分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机械分离装置(30)。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热分离装置(30)。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声波分离装置 (30)。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沿 围巾的纵向边缘(6)形成流苏(16),在要形成流苏(16)的区域中没有设置经 纱,纬纱(12、12a、12b、12c、12d、12e)借助于分离装置(30)被切割成要形 成的流苏(16)的长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操 作在织机上进行。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围巾在 织机上织造和分离之后热定型。
23.根据权利要求16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围巾从 织机上正在行进的织物带状片上切下所需长度。
24.一种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织机,其特征 在于,其具有用于梭口的提花或综框装置(36),带有选纱装置(46)的衬纬装 置、织物压下装置或边撑(56)、纵向上的分离装置(30)、织物卷取装置(58) 和计算机控制系统(38)。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30)为机械 设计。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30)为热设 计。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30)为以基 于超声波的结构。
28.根据权利要求24到27中任一项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热定型装置(60)。
29.根据权利要求24或28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织物卷 取装置(58)之后的横向切割装置(62)。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花纹围巾。这种围巾 特别适用作社团、俱乐部、公司等的追随者用围巾(fan’s scarf)。

背景技术

围巾,特别是追随者用围巾是众所周知的。
生产这类围巾的一种方法是通过针织成围巾带状片,然后自身折叠并 沿纵向侧边缝合在一起。接着,这类围巾不得不翻转使得合适的那面朝外。 该围巾有短边并且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造。然而,这类围巾具有极低的 纱线密度或针迹密度,其结果是只能生产粗糙图案。不能够将一条围巾与 下一条围巾区分开。任何流苏都必须单独生产,再缝合到围巾的端部上。
生产这类围巾的另一种公知方法是通过机织产生经纬效果。围巾由两 个用多色经纱和多色纬纱织造的织物层片制成。这些层片在边缘处交织。 围巾被沿着纵向边缘机械割开,并用包缝(overlock seam)重叠缝合,以防散 边。生产出具有经纬效果的这类围巾仅仅具有低的经密和纬密,因此只能 具有不够清晰的粗糙图案。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将各个围巾区分开。流苏 通过在围巾生产过程中借助凸出的经纱而形成,但由于流苏是多色的,因 此很丑。
最初提及的那类围巾从IT-1 292 000 A中可以得知并在附图1至4中示 出。该围巾具有单色经纱,提花是利用多色纬纱通过在单色经纱之间的间 隔嵌饰(insertion)而形成的。这样的围巾可以具有较为清晰的图案以及色彩 和图案的良好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最初提及的那类花纹围巾。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由此实现: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纹围巾;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产花纹围巾的方法;和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执行该方法的织机。
有织纹的经纱赋予围巾以接近于那些针织围巾的有吸引的丰满的流 苏。此外,围巾本身得到了缩绒处理。
原则上,这种围巾可以由单层带状片制成,但是较优选的是根据权利 要求16所述的在织机上生产至少两层带状片,并且利用分离装置来分离互 连的围巾。由此实现了围巾的高效生产。
适于生产围巾的织机在权利要求24中得以描述。
本发明优选的改进之处在权利要求2至15中针对围巾进行描述,在权 利要求17至23中针对方法进行描述,在权利要求25-29中针对织机进行描 述。
各种各样的有织纹的纱适用作经纱,例如,扭曲有织纹的纱(tortionally textured yarns)、挤压成波纹的纱线、经由刀刃卷曲的单丝织纹纱、气流喷 射织纹的起圈纱线等等。然而,特别优选的是具有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纱线,其具有平行稀松设置并以限定的间距涡旋的基本上未捻纤维。这样 的纱线除了具有对于织物稳定性有利的纵向上的高度稳定性之外,仍然具 有适合于流苏的变形的丰满外观。有织纹的纱的纤维的涡旋可以在较宽范 围内波动,但是特别优选的是在0.8至1.2cm的范围内波动。根据权利要求 3,较宽范围对于经纱纱线的细度也是可行的,优选效果可通过160至180 分特(dtex)的细度实现。
特别在上述类型的纱线的情况下,可获得具有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经纱统一性或纬密的最佳提花可能性。由极多可能类型的化学纤维构成的 纱线可用于围巾,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经纱优选由聚酯或聚酰胺构成。 根据权利要求6,特别适合的纬纱由丙烯酸纤维构成,优选由丙烯酸短纤维 构成。
尽管围巾的提花基本上由纬纱和纬纱在经纱之间的间隔嵌饰形成,但 是如果适当,根据权利要求7,有利的是使围巾借助经纱而具有附加的交织 成的提花。
诚然,可以生产每一个织物层,以便单独提花。然而,根据权利要求8 的改进特别有利,由于同一根纬纱可用于两个织物层,以用于提花的目的。 其提供了进一步的优点在于,通过纬纱从一个织物层转变到另一个织物层, 各个织物层在各个区域中互连,结果是围巾获得了某种稳定性,其改善了 围巾的耐用性和手感。
根据权利要求9,围巾可以既具有文字区域又具有图像区域,根据权利 要求9,两个区域的纬纱是不同的,图像区域中的纬纱优选具有较大的细度。
根据权利要求10,如果围巾具有单独构图的区域则是优选的,从而这 样的围巾可以在织造过程中(例如)附有将来用户或者具体偶像的签名。
如果围巾根据权利要求12构造的话,则围巾的拆开或围巾的重新加工 (例如,通过将边缘缝合在一起)可得以避免。
根据权利要求13,沿着横向边缘由经纱形成有流苏。在特殊情况下, 根据权利要求14,如果围巾还具有沿着纵向边缘的流苏也是优选的。通过 将围巾根据权利要求15构造并通过将其粗化,获得了丰满的类天鹅绒外观, 以及相应的令人愉快的手感和良好的耐磨性
所生产的多条多色围巾的分离可以利用各种分离装置进行。因此,根 据权利要求17,可以用机械分离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8的热分离装置是特 别有效的,但通常沿着切边会留下毛边,该毛边可以被切成锋利的边缘和 锯齿状边缘,通常必须消除,使得他们对于佩带者来说,不会损害围巾的 耐磨损性。因此,为了分离带状片,特别优选的是使用如权利要求19所述 的声波分离装置,其能够在切割过程中使切边均匀。
为了沿着纵向边缘生产流苏,有利的是根据权利要求20,在准备用于 形成流苏的区域中不设置任何经纱,并利用分离装置来将连续的纬纱切割 成要形成的流苏的长度。原则上,所有分离方法都可以在织机之后在分离 操作中进行,但是如果分离操作如权利要求21所示直接在织机上进行则是 更加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22,使围巾在织机上编织和分离之后经受热定 型以便消除织物中的应力并定型织物也是理想的。优选的是,根据权利要 求23,围巾可以在织机上从运行的围巾带状片上切割成所需长度。

附图说明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在图1至4中示出,借助附图,示范性实施例在图 5-9中得以描述,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流苏的公知的围巾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围巾的反面视图,不具有流苏;
图3示出了公知围巾的中心区域的截面放大视图;
图4示出了公知围巾的边缘区域的截面放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围巾的平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围巾的截面放大视图;
图7示出了放大的经纱;
图8示出了围巾的双层带状片制品的视图,其中沿着纵向边缘具有流 苏;以及
图9示出了用于生产本发明围巾的织机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4示出了与本发明有关并作为本发明基础的现有技术。图中所 示的围巾包括第一织物层2和第二织物层4,它们沿纵向边缘6和横向边缘 8交织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一个全封闭的圆筒。每个织物层2、4由单色经 纱10和多色纬纱12形成,所述经纱和将在围巾上产生的色彩无关。如可 从图3推断出来的,纬纱12间隔地插入经纱10之间,即,纬纱只在特殊 的经纱10a的情况下与特殊的经纱10a交叉,而在位于特殊的经纱10a之间 的经纱10b的情况下则跨过经纱10b,即,覆盖经纱10b并进入要形成图案 的经纱上方的区域中。在经纱行进时纬纱的织纹在横向上从纬纱到纬纱至 少有一根经纱的量。因此经纱10以单独存在的预规划的间距呈现在表面上, 并同时由纬纱控制,从而后者显示了织物的色彩和图案,并迫使经纱进入 底布。
图4详细示出了围巾的纵向边缘6,织物层2、4沿此边缘交织。在该 情况下,第一织物层的纬纱部分12a连接到第二织物层4的经纱10上,并 且第二织物层4的纬纱部分12b连接到第一织物层2的经纱上。
纬纱确定了织物层2、4的较好那面的色彩和图案。沿着横向边缘8, 经纱10独立于纬纱,因此形成流苏14。
优先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和该现有技术相比的改进示于图5 至9。图1至4所用的附图标记也在下文使用。
图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围巾,其中织物层2、4沿纵向边缘6和沿横 向边缘8交织。各种情况下,沿着纵向边缘,至少较外的经纱被设计为带 粘性的经纱10c,其将交叉的纬纱12连接到经纱10。以同样的方式,沿横 向边缘8的至少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纬纱被设计为带粘性的纬纱12c。为了说 明的目的,图5示出了距边缘某个距离的带粘性的经纱10c和带粘性的纬纱 12c,但是实际上,它们形成纵向边缘6和横向边缘8的外边缘,如从图6 中可推断出来的。
经纱10沿横向边缘形成流苏14。在本例中,流苏16同样沿纵向边缘 6出现,所述流苏由在纵向边缘6上方伸出所需长度并独立于经纱的纬纱 12所形成。图5所示的围巾具有三个不同的图案区域。第一图案区域18是 字母区,其为例如社团、俱乐部、公司等的名字而保留,例如在此是足球 俱乐部BENFICA。第二图案区域20是图像区域,其可以包含例如袖套或 其他设计。第三图案区域22是单独的区域,其可以(例如)在不同围巾上有 所变化,而第一和第二图案区域18、20相同,并可以包含例如佩带者的姓 名或运动员的姓名等等。尽管对于第一图案区域18可以设想较粗糙的网眼 清晰度,但第二图案区域20和第三图案区域22要求较精细的网眼清晰度, 其可以(例如)通过较细的经纱和较粗的纬纱实现。
原则上,对于各个织物层2、4的提花可以针对每一个织物层单独地进 行,如例如参照图3所示。然而,如果第一织物层2和第二织物层4的图 案彼此融会,使得形成图案的纬纱12d和12e在图案部分的端部从一个织物 层延伸到另一个织物层将更有利。结果,第一织物层的负像形成在第二织 物层,而且同时,织物层在图案部分变化的过程中相互连接,如从图6中 可推断出来的。
有利的是,经纱由根据图7的有织纹的纱形成,其具有基本上平行稀 松设置并通过涡旋26以特定间距相互连接的纤维24。这些涡旋可以具有 0.5至5cm的间距,但是0.8至1.2cm的间距是优选的。经纱可以具有55 至550分特的细度,但是以160至180分特的细度可以获得特别好的效果。 每一个织物层中的经密优选达到每厘米为20至36根纱。由聚酯或聚酰胺 构成的纱线优选用作经纱。已经证实,由丙烯酸纤维,优选由丙烯酸短纤 维构成的纱线适用作纬纱。
本发明类型的围巾的生产可在织机上由一片带状片进行。如图8所示, 围巾的两片带状片和多片带状片的生产是优选的。图8示出了围巾的沿着 纵向边缘6具有流苏16的两片带状片的生产。围巾28a和28b一体制成, 纬纱12在围巾28a和28b上连续延伸。在将要形成流苏16的区域中,经纱 10被切断。分离装置30将围巾28a、28b之间的连续纬纱12分开,以便得 到所需长度的流苏16。当要生产沿纵向边缘6没有流苏16的围巾时,交织 围巾,借助于相应的分离装置30将围巾之间的织物切断。分离操作可以利 用极多可能类型的分离装置进行,例如,利用机械或热分离装置或超声波 分离装置。后者是优选的,由于与直接输送锋利边缘的热切割器相比,其 可以具有可靠的分离操作并且同时提供光滑的切边。
图9示出了用于生产图8的围巾28a、28b的织机的示意图。经纱10 经由经轴32供入开口装置34中。后者包括提花装置36,该装置可以由计 算机控制系统38根据图案来控制。提花装置36包括经由综眼38控制每根 经纱10的综片40。纬纱12经由衬纬装置(未详细示出)衬入到由开口装置 34打开的织造梭口44中。衬纬装置带有连接到计算机控制系统38上并将 所需色彩的纱线48a、48c供入衬纬装置的选纱装置46。借助织筘50,纬纱 12在布边52打纬。织筘50包括平行排列并确保经纱10以所需的经纱密度 平行牵引的筘齿54。由此生产出的围巾通过边撑56延伸,以便将其保持在 所需宽度。边撑56跟随有一分离装置30,以便将围巾28a、28b彼此分离, 如图8所示。织物卷取装置58确保围巾在织机上的必须的纵向张力并卷取 织物。热定型装置60使得围巾28a、28b在离开织物卷取装置之前免除应力。 接下来的横向切割装置62将成品围巾切割成所需长度。
附图标记说明
2织物层
4织物层
6纵向边缘
8横向边缘
10经纱
10a经纱
10b经纱
10c带粘性的经纱
12纬纱
12a纬纱
12b纬纱
12c带粘性的纬纱 12d纬纱 12e纬纱 14流苏 16流苏 18第一图案区域(字母区) 20第二图案区域(图像区) 22第三图案区域(单独区) 24纤维 26涡旋 28a围巾 28b围巾 30分离装置 32经轴 34开口装置 36提花装置 38计算机控制系统 40综片 42综眼 44织造梭口 46选纱装置 48a纱线 48b纱线 48c纱线 50织筘 52布边 54筘齿 56边撑 58织物卷取装置 60热定型装置 62横向切割装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