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

申请号 CN201611011975.X 申请日 2016-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6510056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2
申请人 无锡市长安曙光手套厂; 发明人 缪建良;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包括用于 覆盖 手背侧的第一部分和用于覆盖手掌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接纳人手的空间。其第一部分采用抗冲击材料,第二部分采用耐粘沾材料,能够同时实现抗冲击与耐粘沾双重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包括用于覆盖手背侧的第一部分和用于覆盖手掌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接纳人手的空间;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位于外侧的阻燃涤纶纶层、紧贴所述阻燃涤纶氨纶层的热塑性聚氨酯防膜、以及位于最内侧的涤针织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和所述棉涤针织层之间的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双密度衬垫层;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外侧的抗粘沾层、橡胶层和聚氯乙烯层,所述橡胶层位于抗粘沾层和聚氯乙烯层之间;所述抗粘沾层按照重量份含有:几丁聚糖100,褐藻糖胶80-120,玻尿酸薄膜200-400,石墨烯20-5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劳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

背景技术

[0002] 劳保手套呢具备特殊的防护功能,而这些功能是其它普通的手套所不具备的。各种防护手套因其功能的不同,所以它们使用的场所也会不同。因其的特殊性能,那么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就应该对其做相应的保护措施,否则它将不具备其本身应该具有的防护功能。
[0003] 按照应用环境的不同,劳保手套主要分为:
[0004] (1)、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0005] 手套必须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特性。同时还需要很好的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以及抗穿刺、耐老化性能、耐燃性能和耐低温性能。作业人员在交流电压10千伏及以下电气设备(或相应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气设备)上进行带电作业时,戴在手上起电气绝缘作用的一种绝缘手套。其产品型号、外型尺寸和技术要求要符合《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0006] (2)、耐酸手套
[0007] 是为了预防酸碱伤害手部的防护产品,其质量应该符合《耐酸(碱)手套》规定。手套不允许有喷霜、发脆、发粘和破损等缺陷。手套的不泄漏性指:必须具有气密性,在特定压力下,不准有漏气现象发生。此种手套根据材质可以分为橡胶耐酸碱手套、乳胶耐酸碱手套、塑料耐酸碱手套、浸塑耐酸碱手套等。防手套、防毒手套可用耐酸碱手套代替。
[0008] (3)、耐油手套
[0009] 这类产品采用丁腈胶、氯丁二烯或者聚酯等材料制成,用以保护手部皮肤避免受油脂类物质的刺激引起各种皮肤病,如急性皮炎、痤疮、毛囊炎、皮肤干燥、皲裂、色素沉着以及指甲变化等。
[0010] (4)、焊工手套
[0011] 为防御焊接时的高温、熔融金属、火花烧灼手的个人防护用具。采用、猪狨革或二层革制成,按指型不同分为二指型、三指型和五指型。焊工手套有严格外观要求。一级品要求革身厚薄均匀,丰满柔软而有弹性,革面绒毛细致、均匀、坚牢、颜色深浅一致,无油腻感。二级品:革身缺乏丰满弹性、革面绒毛粗、颜色略有深浅。
[0012] (5)、防振手套
[0013] 用于接触振动、如在林业、采矿、建筑、交通等部用手持振动工具(如油锯、凿岩机等)时预防因振动引起振动性职业病“白指症”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振手套在结构上,主要是在手掌面添加一定厚度的泡沫塑料、乳胶以及空气夹层等来吸收振动。衬垫厚度越厚,其含空气量越多,减振效果愈好。但掌、指面太厚时又容易影响操作。
[0014] (6)、耐火阻燃手套
[0015] 传统的耐火阻燃手套由材料制成,分两指式和五指式,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因石棉纤维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已很少使用。一般用阻燃帆布或其他耐火阻燃织物制做耐火阻燃手套,适用于冶炼炉前工或其他炉窑工种使用。
[0016] (7)、防静电手套
[0017] 含有导电纤维的织料组成。另一种是由长纤维弹力腈纶编织手套,然后在手掌部分贴付聚氨酯树脂,或在指尖部分贴付聚氨树脂或手套表面有聚乙烯涂层。
[0018] 含导电纤维的手套使聚积在手上的静电很快消失。有聚氨酯或聚乙烯涂层的手套主要是不易产生尘埃和静电。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弱电流、精密仪器的组装、产品检验、电子产业、印刷、各种研究机关的检验工作等。
[0019] (8)、无尘手套
[0020] 由天然橡胶加工而成,能在生产过程中防止人体手指尖放电。能在生产过程中防止人体的静电对产品造成损坏。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手指上的残留物、油渍、粉尘和汗水的污染和影响,有效的保护产品。无尘室以使用聚氯乙烯(PVC)手套居多。

发明内容

[002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能够同时实现抗冲击与耐粘沾双重功能。
[0022]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3] 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包括用于覆盖手背侧的第一部分和用于覆盖手掌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接纳人手的空间;
[0024]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位于外侧的阻燃涤纶氨纶层、紧贴所述阻燃涤纶氨纶层的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以及位于最内侧的棉涤针织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和所述棉涤针织层之间的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双密度衬垫层;
[0025] 所述第二部门包括外侧的抗粘沾层、橡胶层和聚氯乙烯层,所述橡胶层位于抗粘沾层和聚氯乙烯层之间;所述抗粘沾层按照重量份含有:几丁聚糖100,褐藻糖胶80-120,玻尿酸薄膜200-400,石墨烯20-50。
[0026] 本发明所述的手套,其手背部分采用抗冲击材料制备而成,能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安全,而手掌部分因为是工作接触面,要求不粘沾且摩擦阻力要足够,并因为受力需要保持一定的强度。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两种不同设计,来实现耐冲击与防粘沾的双重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8] 实施例1
[0029] 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包括用于覆盖手背侧的第一部分和用于覆盖手掌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接纳人手的空间;
[0030]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位于外侧的阻燃涤纶氨纶层、紧贴所述阻燃涤纶氨纶层的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以及位于最内侧的棉涤针织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和所述棉涤针织层之间的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双密度衬垫层;
[0031] 所述第二部门包括外侧的抗粘沾层、橡胶层和聚氯乙烯层,所述橡胶层位于抗粘沾层和聚氯乙烯层之间;所述抗粘沾层按照重量份含有:几丁聚糖100,褐藻糖胶80,玻尿酸薄膜200,氧化石墨烯20。
[0032] 实施例2
[0033] 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包括用于覆盖手背侧的第一部分和用于覆盖手掌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接纳人手的空间;
[0034]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位于外侧的阻燃涤纶氨纶层、紧贴所述阻燃涤纶氨纶层的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以及位于最内侧的棉涤针织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和所述棉涤针织层之间的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双密度衬垫层;
[0035] 所述第二部门包括外侧的抗粘沾层、橡胶层和聚氯乙烯层,所述橡胶层位于抗粘沾层和聚氯乙烯层之间;所述抗粘沾层按照重量份含有:几丁聚糖100,褐藻糖胶120,玻尿酸薄膜400,氧化石墨烯50。
[0036] 实施例3
[0037] 一种抗冲击耐粘沾手套,包括用于覆盖手背侧的第一部分和用于覆盖手掌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接纳人手的空间;
[0038]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位于外侧的阻燃涤纶氨纶层、紧贴所述阻燃涤纶氨纶层的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以及位于最内侧的棉涤针织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膜和所述棉涤针织层之间的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双密度衬垫层;
[0039] 所述第二部门包括外侧的抗粘沾层、橡胶层和聚氯乙烯层,所述橡胶层位于抗粘沾层和聚氯乙烯层之间;所述抗粘沾层按照重量份含有:几丁聚糖100,褐藻糖胶100,玻尿酸薄膜350,氧化石墨烯40。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