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中草药内胆的保健肚兜及其制作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316205.4 申请日 2017-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7242621A 公开(公告)日 2017-10-13
申请人 岳西县金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旺根;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含中草药内胆的保健肚兜,包括肚兜套和中草药内胆,制作时先制作肚兜套,然后制作中草药内胆,最后将中草药内胆装入肚兜套,固定套牢即可。起到暖胃健脾,暖宫,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有效地提升肠胃部功能免疫 力 ,对胃寒、胃酸、胃胀、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便秘,以及女性腹部冷痛、月经不调等病症均有一定药理疗效,还有一定的安神调节睡眠的作用。本发明适合于开车族、老年人、酒桌族、上班族、出差族、无辣不欢族等易患肠胃 疾病 的人群,以及腹部冷痛的妇女、儿童长期穿戴。
权利要求

1.一种含中草药内胆的保健肚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肚兜套的缝制:
a、选优质的纯针织布,按男女体型裁剪并制成肚兜雏形,形成肚兜面层
b、选优质的纯棉针织布按照肚兜雏形面层的形状进行裁剪, 制作成肚兜里层,并在里层上设置有装内胆的入口,并在入口处内侧缝上粘条;
c、然后将裁制好的里层和面层缝制在一起,制得肚兜套;
(2)中草药内胆的制作:
a、精选纯棉布,按照肚兜雏形的形状,裁剪成内胆上、下层;b、然后将蚕丝棉平铺到裁剪好的内胆下层棉布上 ;c、再将加工好的棉花绒平铺到蚕丝棉上,在棉花上平铺一层厚度为4-5mm的保健中草药,在中草药上覆盖上薄薄一层的棉花绒;d、再在棉花层覆盖上蚕丝棉;e、再在蚕丝棉上辅上裁剪好的上层纯棉布,将辅好的七层内胆绗缝成方格形状,再用边机将绗缝好的内胆进行锁边,最后用包边机将内胆包边成形,在内胆的适当位置缝上与肚兜套入口处内侧匹配的粘条,即可;
(3)将内胆装进肚兜雏形的肚兜套内,将内胆上的粘条与胆套上的粘条粘合,即可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中草药内胆保健肚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中药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制成:绒55-65、良姜0.7-0.9、制白术2-4、浮小麦
1.4-1.6、黄芪1.4-1.6、乌梅9-11、灵芝1.1-1.3、黄精3-5、甘草2-4、鸡内金0.8-1.2、党参
1.4-1.6、准山1.4-1.6、丹参4-6、大黄1.4-1.6、厚朴0.9-1.1、黄连1-3、当归1.4-1.6,混合配制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中草药内胆保健肚兜的制作方法制得的保健肚兜。
4.一种含有中草药内胆的保健肚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肚兜包括肚兜套和中草药内胆,所述中草药内胆装入肚兜套内,组成保健肚兜。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中草药内胆的保健肚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保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内胆保健肚兜及其制作方法。
[0002] 肚兜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肚兜的材料,作为肚兜几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肚兜的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包围着胸部和腹部,保温护腑的功能的表现效果。
[0003] 在当今社会,生活压越来越大,人们忙于打拼,对自己的身体照顾很少,因此很多人积劳成疾,大多都有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胃寒症状,女性有月经不调,痛经的等宫寒症状。能否研发一种既能暖腹部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暖宫寒的保健肚兜, 然而现在市面上的肚兜,除具有暖腹部护腹部的贴身内衣功能外,无法达到既能促进胃肠蠕动,还能暖腹部、暖宫的保健功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内胆保健肚兜及其制作方法。
[0005]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中草药内胆的保健肚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肚兜套的缝制:
a、选优质的纯针织布,按男女体型裁剪并制成肚兜雏形,形成肚兜面层
b、选优质的纯棉针织布按照肚兜雏形面层的形状进行裁剪, 制作成肚兜里层,并在里层上设置有装内胆的入口,并在入口处内侧缝上粘条;
c、然后将裁制好的里层和面层缝制在一起,制得肚兜套;
(2)中草药内胆的制作:
a、精选纯棉布,按照肚兜雏形的形状,裁剪成内胆上、下层;b、然后将蚕丝棉平铺到裁剪好的内胆下层棉布上 ;c、再将加工好的棉花绒平铺到蚕丝棉上,在棉花上平铺一层厚度为4-5mm的保健中草药,在中草药上覆盖上薄薄一层的棉花绒;d、再在棉花层覆盖上蚕丝棉;e、再在蚕丝棉上辅上裁剪好的上层纯棉布,将辅好的七层内胆绗缝成方格形状,再用边机将绗缝好的内胆进行锁边,最后用包边机将内胆包边成形,在内胆的适当位置缝上与肚兜套入口处内侧匹配的粘条,即可;
(3)将内胆装进肚兜雏形的肚兜套内,将内胆上的粘条与胆套上的粘条粘合,即可得到成品。
[0006] 所述的含有中草药内胆保健肚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中药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制成:绒55-65、良姜0.7-0.9、制白术2-4、浮小麦1.4-1.6、黄芪1.4-1.6、乌梅9-11、灵芝1.1-1.3、黄精3-5、甘草2-4、鸡内金0.8-1.2、党参1.4-1.6、准山1.4-1.6、丹参4-6、大黄1.4-1.6、厚朴0.9-1.1、黄连1-3、当归1.4-1.6,混合配制而成。
[0007] 一种含有中草药内胆的保健肚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肚兜包括肚兜套和中草药内胆,所述中草药内胆装入肚兜套内,组成保健肚兜。
[0008] 艾绒是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它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称为“医草”。《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发明以燥湿、和中、养血、生津的中草药混合配制成中草药保健层,加入到肚兜中,其具有明显的保健效果:本发明通过常规工艺,在肚兜中夹装含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内胆,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健脾胃、助消化、健脾益气、补脾胃之气、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养阴润、益胃生津的功效。有效地提升肠胃部功能免疫力,对胃寒、胃酸、胃胀、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便秘,以及女性腹部冷痛、月经不调等病症均有一定药理疗效。而且艾香还可以减轻失眠,是一种天然、绿色、保健产品。
[0009] 本发明适合于开车族、老年人、酒桌族、上班族、出差族、无辣不欢族等易患肠胃疾病的人群穿戴,以及腹部冷痛的妇女、儿童长期穿戴,起到暖胃健脾,暖宫,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有效地提升肠胃部功能免疫力,对胃寒、胃酸、胃胀、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便秘,以及女性腹部冷痛、月经不调等病症均有一定药理疗效,还有一定的安神调节睡眠的作用。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保健肚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一种含有中草药内胆保健肚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肚兜套的缝制:
a、选优质的纯棉针织布,按男女体型裁剪并制成肚兜雏形,形成肚兜面层;
b、选优质的纯棉针织布按照肚兜雏形面层的形状进行裁剪, 制作成肚兜里层,并在里层上设置有装内胆的入口,并在入口处内侧缝上粘条;
c、然后将裁制好的里层和面层缝制在一起,制得肚兜套;
(2)中草药内胆的制作:
a、精选纯棉布,按照肚兜雏形的形状,裁剪成内胆上、下层;b、然后将蚕丝棉平铺到裁剪好的内胆下层棉布上;c、再将加工好的棉花绒平铺到蚕丝棉上,在棉花上平铺一层厚度为4-5mm的保健中草药,在中草药上覆盖上薄薄一层的棉花绒;d、再在棉花层覆盖上蚕丝棉;e、再在蚕丝棉上辅上裁剪好的上层纯棉布,将辅好的七层内胆绗缝成方块格形状,再用锁边机将绗缝好的内胆进行锁边,最后用包边机将内胆包边成形,在内胆的适当位置缝上与肚兜套入口处内侧匹配的粘条,即可;
(3)将内胆装进肚兜雏形的肚兜套内,将内胆上的粘条与胆套上的粘条粘合,即可得到成品。
[0012] 其中,保健中药层由下列重量(克)的组分原料混合制成:艾绒60、良姜0.8、制白术3、浮小麦1.5、黄芪1.5、乌梅10、灵芝1.2、黄精4、甘草3、鸡内金1.0、党参1.5、准山1.5、丹参
5、大黄1.5、厚朴1.0、黄连2、当归1.5,混合配制而成。
[0013] 如图1所示,一种含有中草药内胆的保健肚兜,包括肚兜套1和中草药内胆2,将中草药内胆装入肚兜套内,组成保健肚兜。
[0014] 将本发明的保健肚兜给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的患者使用,跟踪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如下:使用例1:周某,女,50岁,胃酸过多,经常出现吞酸、反胃、吐酸的现象,
后穿戴上本发明的中草药内胆肚兜,连穿1月后,症状消失,一直穿着至今,再无发作。
[0015] 使用例2:黄某,男,62岁,胃动力不足,也是“消化不良”,长期出现上腹胀满、易饱、饭后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并伴有便秘。后常年穿戴本发明的中草药内胆保健肚兜,半个月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再无便秘现象发生。
[0016] 使用例3:李某,女,30岁,月经周期不规律,有时月经过多,有时持续时间过长;后穿戴本发明中草药内胆保健肚兜,1个月后,月经紊乱症状消失,半年后,月经规律恢复正常。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