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浮材料的衣服

申请号 CN02128585.3 申请日 2002-08-13 公开(公告)号 CN1247128C 公开(公告)日 2006-03-29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野; 发明人 尾原省吾; 池永隆; 白石万里子;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带浮 力 材料的衣服,使其在将被收容物放入到设置在 浮力 材料的外侧或内侧的衣袋中的场合,能抑制衣袋的膨出量,穿着者能平稳地运动。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具备浮力材料,在该浮力材料的外侧或内侧的规定 位置 设有由衣料构成的衣袋,其结构为:在浮力材料的外侧或内侧、在与衣袋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在凹部内形成衣袋的收容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浮材料的衣服,具备浮力材料(4),在该浮力材料(4)的外侧或内侧的规定位置设有由衣料构成的衣袋(11、12),其特征是:其结构为在浮力材料(4)的外侧或内侧上,在与衣袋(11、1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16、17),在凹部(16、17)内形成衣袋(11、12)的收容空间(V)的至少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上述凹部形成为贯通孔(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上述衣服是背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上述浮力材料(4)为板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衣袋(12)的外壁(12a)由具有保形性的板状部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衣袋(12)的外壁(12a)制成外面一侧成凸起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衣袋(12)的外壁(12a)制成半球状。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板状部件是至少在外面一侧层叠覆盖膜(51)的板状泡沫体(52)。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衣袋(12)的外壁(12a)通过对板状泡沫体(52)进行热压成形制成外面一侧成凸起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覆盖膜(51)是防薄膜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7的任意一项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衣袋(12)的外壁(12a)能以其下缘部(12b)为支点开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具备保持手段(53),该保持手段(53)在衣袋(12)打开的状态下,衣袋(12)的外壁(12a)不会变成下垂的状态,将衣袋(12)的外壁(12a)保持在规定的打开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保持手段(53)将衣袋(12)的外壁(12a)保持在大致为水平的姿势。
14.根据权利要求5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通过在衣袋(12)的外壁(12a)的内面上缝合布料,将小衣袋(20)设置在外壁(12a)的内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在衣袋(12)的外壁(12a)的内面上形成收容凹部(50),在形成该收容凹部(50)的位置设置上述小衣袋(20)。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形成多个收容凹部(50),该多个收容凹部(50)构成分别独立的小衣袋(20)。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布料是伸缩性的布料,其结构为:收容在小衣袋(20)中的被收容物靠伸缩性布料的伸缩性,而被推压且保持在外壁(12a)的内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5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浮力材料(4)的凹部(17)壁面构成衣袋(12)的内壁。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衣袋(12)是可在衣服上进行拆装的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在浮力材料(4)的凹部(17)内设置用于将衣袋(1)固定在衣服上的固定手段。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固定手段是面扣件(55),在面扣件(55)的钩子状部和绒圈状部中,一方设置在衣袋(12)上,另一方设置在凹部(17)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在衣袋(12)上设置面扣件(55)的绒圈状部一侧,在衣服上设置面扣件(55)的钩子状部一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其特征是:钩子状部设置在凹部(17)的底部。

说明书全文

带浮材料的衣服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尤其是被称为所谓漂浮背心的带浮力材料的背心。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漂浮背心在左右前片和后片上,分别具备由泡沫塑料构成的板状的浮力材料。各浮力材料制成与前片或后片的形状相吻合,分别收容在由衣料构成的衣服本体中。
另外,一般情况下,钓鱼时穿着的漂浮背心具备能收容鱼线或切刀等各种钓鱼用小物品的衣袋。虽然该衣袋可设置在衣服本体的各处,但大多设置在左右前片的外面。
那么,由于该前片外面的衣袋设置在从正面看与内部的浮力材料重合的位置上,所以,从前片的外面突出设置在前侧。而且,当将钓鱼用小物品等被收容物放入到衣袋中时,衣袋会大大地向前侧膨出。
与没有浮力材料的一般的背心相比,漂浮背心因收容浮力材料其前片的厚度加大,穿着时的体积大。因此,与穿着一般的背心时相比,难以运动,尤其是具备的共同的问题是,在钓鱼的场合,容易妨碍必要的胳搏的微妙的动作。而且,由于前片的厚度大,不易看到脚下。
这样一来,漂浮背心与一般的背心相比,钓鱼人就难以做出动作,而且,若前片外面的衣袋由于钓鱼用的小物品而大大地向前方一侧膨出的话,上述问题则更加显著。
以上虽然是有关设置在前片外面的衣袋的问题,但,即使在将衣袋设置在后片的外面的场合,由于若将被收容物放入到衣袋中,则后方一侧鼓起,所以后片容易接触到障碍物等,有可能会妨碍钓鱼。这样一来,由于漂浮背心的衣袋位于浮力材料的外侧,所以,当将钓鱼用的小物品等被收容物放入到衣袋中时,衣袋大大地向外侧膨出,因此,有时就舫碍了钓鱼。
另一方面,也有不是设置外衣袋而是设置内衣袋的。例如,也有将衣袋设置在前片的内面或后片的内面的。这样一来,当将被收容物:放入到设置在浮力材料内侧的衣袋中时,衣袋向内侧膨出。即,放入到衣袋中的被收容物就碰到了穿着者的身体,背心与身体的贴紧性恶化了,难以动作,而且还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以上问题不限于漂浮背心,是所有在浮力材料的外侧或内侧具有由衣料构成的衣袋的衣服所共有的问题。
另外,衣袋不光是由衣料构成的,即使在各种结构的衣袋中也是公一样的,总之,存在的问题是,若衣袋大大地膨出,则穿着者的动作会由于衣袋的膨胀而被限制。
正因为如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抑制衣袋的膨出量,穿着者能平稳地运动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以及带浮力材料的背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具备浮力材料,在该浮力材料的外侧或内侧的规定位置,设有由衣料构成的衣袋,其特征是:其结构为在浮力材料的外侧或内侧上,在与衣袋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在凹部内形成衣袋的收容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该结构,由于在凹部内形成衣袋的收容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所以,在将被收容物放入到衣袋内的场合,衣袋的向外侧的膨出量被抑制。因此,抑制了障碍物或胳膊等碰到衣袋、或妨碍步行等现象的产生。或者,衣袋的向内侧的膨出量、即,向穿着者的身体一侧的膨出量被抑制。因此,衣服和穿着者身体的贴紧性提高了,容易运动,不舒服的感觉也减轻了。
另外,本发明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中的上述凹部形成为贯通孔。另外,本发明的带浮力材料衣服是背心。
另外,本发明的带浮力材料的衣服中的浮力材料为板状。
特别是,衣袋的外壁最好由具有保形性的板状部件构成。在这种结构的场合,不管在衣袋中放入还是没放入被收容物,都具有良好的外观。另外,由于衣袋的膨出量小,所以外力不易加到外壁上,除此之外,即使在外力作用在外壁上的场合,由于具有保形性,所以,也能保护被收容物免受外力冲击。因此,在背后有浮力材料、在背后的浮力材料上形成凹部,利用其凹部作为收容空间、以及使外壁具有保形性相互结合,能有效地保护被收容物。
再有,衣袋的外壁最好制成外面一侧为凸状。在这种场合,与平坦的结构相比,不易凹陷,能很容易地确保针对外力的强度。尤其是,衣袋的外壁最好制成半球状,能进一步确保更大的强度。
另外,板状材料最好是至少在外面一侧层叠了覆盖膜的板状泡沫体。由于使用板状泡沫体,所以,由其缓冲效果能有效地保护被收容物。而且,板状泡沫体本身也被覆盖膜保护。
再有,衣袋的外壁最好是通过对板状泡沫体进行热压成形,制成外面一侧凸起,其制造容易,对于复杂的形状也能很容易地应付。
特别是,覆盖膜最好是防薄膜。由于其具有防水性,污物不易附着,除此之外,附着的污物也能很容易地擦去或除去。在擦拭时,由于外壁具有保形性,所以,擦拭作业也容易。尤其是,当外壁制成外面一侧凸起的形状时,由于其外面容易附着污物,所以,使用防水性薄膜的效果好。
另外,最好是衣袋的外壁能以其下缘部为支点进行开闭。因此,能将衣袋打开的很大,取出、收容被收容物变得很容易。再有,由于衣袋的外壁具有保形性,所以,能很容易地进行开闭。
特别是,最好具备保持手段,该保持手段在衣袋打开的状态下,衣袋的外壁不会变成下垂的状态,将衣袋的外壁保持在规定的打开度,具有防止被收容物落下的效果,另外,由于外壁具有保形性,所以,能保持良好的姿势。
而且,最好是保持手段将衣袋的外壁保持在大致为水平的姿势。由于外壁具有保形性,所以,可以作为小物品的放置场所或作业平台进行利用。另外,如果外壁制成外面一侧为凸起的形状,则由于内面变成凹状,所以,能防止放置的小物品掉落下来。
另外,最好是通过在衣袋的外壁的内面上缝合布料,在外壁的内面上设置小衣袋。由于设有小衣袋,所以,被收容物的分离收容的方便性高,而且,由于设置在外壁的内面上,所以也容易取出。尤其是,最好是在衣袋的外壁的内面上形成收容凹部,在形成该收容凹部的位置设置上述小衣袋。由于在内面上形成有收容凹部,所以,与平坦的场合相比,能稳定地收容被收容物。
再有,最好是形成多个收容凹部,该多个收容凹部构成分别独立的小衣袋,由于具有隔壁的功能,所以,能在每个收容凹部收容不同种类的被收容物。
再有,最好布料是伸缩性的布料,其结构为:收容在小衣袋中的被收容物靠伸缩性布料的伸缩性,而被推压且保持在外壁的内面上,能可靠地保持。在这种场合,由于外壁具有保形性,所以,即使由伸缩性布料产生的推压力作用在外壁的内面上,也能保持良好的外观。
另外,最好是浮力材料的凹部壁面构成衣袋的内壁,可以省掉衣袋用里子。
另外,最好是衣袋是可在衣服上进行拆装的结构。在是带浮力材料的衣服的场合,虽然穿着时,由于有浮力材料,从衣袋中取出或向衣袋内放入被收容物比穿一般的衣服要困难一些,但由于在穿着的状态下,例如能将衣袋卸下来使用,所以,能很容易地放入或取出被收容物,而且,例如,可以变成到钓鱼场等目的地进行安装的状态,此时,由于膨出量小,所以体积也小。
尤其是,最好是在浮力材料的凹部内设置用于将衣袋固定在衣服上的固定手段,在卸下衣袋的状态下,固定手段不会变成障碍物。
再有,最好是固定手段是面扣件,在面扣件的钩子状部和绒圈状部中,一方设置在衣袋上,另一方设置在凹部内。如果使用面扣件,则拆装更加容易,除此之外,由于将面扣件设置在凹部内,所以,通过将衣袋插入到凹部内,能自动地固定。
再有,最好是在衣袋上设置面扣件的绒圈状部一侧,在衣服上设置面扣件的钩子状部一侧。由于能拆装,所以,将绒圈状部设置在垃圾不易附着的衣袋上,将钩子状部设置在凹部内,因此,能有效地抑制垃圾向钩子状部附着。
特别是,最好是钩子状部设置在凹部的底部。由于钩子状部和绒圈状部的卡合方向与衣袋的向凹部内插入的插入方向大致一致,所以,由插入动作能可靠地固定衣袋,而且,由于钩子状部在凹部中的最深处的位置,所以,对防止垃圾附着来说效果也很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浮力材料的背心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P-P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用于该背心的浮力材料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Q-Q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背心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R-R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带浮力材料的背心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S-S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T-T线的剖视图。
图10是从内面一侧看该背心的衣袋的外壁的图。
图11是该背心衣袋的外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带浮力材料的背心的主要部位的、与图9对应的图。
图13是另一实施例的带浮力材料的背心所使用的浮力材料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带浮力材料的背心的、与图4对应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至图6,就本发明的带浮力材料的背心的一实施例,对作为钓鱼用衣服的漂浮背心进行说明,其中,该漂浮背心在由衣料构成的衣服本体1的左右前片2和后片3上具备各种板状的浮力材料4、5。
该背心由左右前片2和后片3构成,后片3在左右肋部通过可伸缩的腰围调节片6与前片2相连接。
另外,各浮力材料4、5收容在由衣料构成的衣服本体1中。即,在衣服本体1的左右前片2和后片3上,如图2所示,分别设有浮力材料收容部7。浮力材料收容部7通过在周缘部缝合衣服本体1的面料8和里子9而在面料8和里子9之间形成,在本实施例,在浮力材料收容部7上形成有能用拉10开闭的开口部,浮力材料4能自如拆卸地收容在浮力材料收容部7中。
再有,各浮力材料4、5制成与前片2等的尺寸相吻合。例如,收容在前片2中的浮力材料4,如图3所示,制成与前片2的形状大体一致的形状,衣服本体1的前片2上的浮力材料收容部7大致设置在整个前片2上。对于后片3来说也一样。
另一方面,在图1中,在衣服本体1的前片2的外面2a上,在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设有各种衣袋11、12(外衣袋)。即,该衣袋11、12与浮力材料4重合地设置在浮力材料4的外侧规定位置上,任意一个都制成正面看大致为矩形的形状,从其上缘到中央一侧的侧缘具有大致为L字形的开口部,在其开口部上设有拉锁13、14,使其能自如开闭。
如图4所示,形成下侧的衣袋12,使其并不从前片2的外面2a向前方突出来,衣袋12的外壁12a制成与前片2的外面2a大致平齐。即,由前片2的面料构成衣袋12的外壁12a。而且,在面料8的内面上缝合有衣袋用里子15,在前片2的面料8和衣袋用里子15之间形成有衣袋12的收容空间V。而且,对于上侧的衣袋11来说也一样,其外壁11a制成与前片2的外面2a大致平齐。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前片2的浮力材料的表面,在与衣袋11、12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凹部16、17。该凹部16、17与对应的衣袋11、12的面积大致相等,其形状也与衣袋11、12相吻合,正面看大致是矩形形状。而且,凹部16、17的深度是大致一定的。另外,虽然如此设置了凹部16、17,但为了与以往同样地确保作为漂浮背心所能认定的浮力,浮力材料4的体积与以往的相同,因此,与以往相比,里面一侧增加了厚度。
而且,在上述的衣袋用面料15上设有规定宽度的裆15a,如图4所示,衣袋用面料15进入到位于衣袋11、12的内侧的浮力材料4的凹部16、17内。因此,由于浮力材料4的凹部16、17,衣袋用里子15相对前片2的大致平坦的面料8,与浮力材料4的凹部16、17的形状相吻合地凹进去,在浮力材料4的凹部16、17内形成整个衣袋11、12的收容空间V。
即,以往,如图14所示,从前片2的外面2a向前方突出形成有衣袋12,因此,在前片2外面2a的前侧的位置也形成有该衣袋12的收容空间V。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由于在前片2的外面2a里侧的位置形成有衣袋12的收容空间V,所以,整个前片2的外面2a都是大致平坦的。因此,在钓鱼人穿着的情况下,背心从胸部或腹部膨出的膨出量小,与以往相比,钓鱼人容易活动。
由于在钓鱼时,如何快速地进行因安装变更或由切刀切断鱼线等作业,对钓鱼的收获影响很大,所以,大多将尽可能的钓鱼用的小物品放入到前片2的外面2a的衣袋11、12中,根据需要酌情取出使用。
本实施例的背心,由于在凹部16、17内形成有衣袋11、12的收容空间V,所以,不用向前侧突出形成衣袋11、12,同时能确保必要的衣袋11、12的容积,能收容很多的钓鱼用小物品。而且,由于能防止向前侧膨出,所以能平稳地活动胳膊,除此之外,安装变更等作业也容易进行,另外,脚下的视场也不会被衣袋11、12挡住。再有,在步行时还能防止衣袋11、12碰到障碍物。
另外,如图4所示,在构成下侧衣袋12的外壁12a的面料8上,在其内面上设有向上方开口的小衣袋20。虽然也可以在构成衣袋12的内壁的衣袋用面料15上设置该小衣袋20,但由于衣袋12的收容空间V位于里面的位置,所以,最好是不在衣袋用面料15上,而是在衣袋12的外壁12a的内面上设置小衣袋20,优点是容易取出放入到小衣袋20中的被收容物。
而且,在前片2的内面,即,在前片2的里子9上设置衣袋(内衣袋)的场合,最好是也在图3所示的浮力材料4的里面、在与其内衣袋对应的位置形成凹部,在凹部内形成内衣袋的收容空间V。但是,最好是外衣袋和内衣袋相互错开,不位于同一个地方。
另外,在后片3上设置衣袋的场合也一样。例如,如图5所示,在后片3的内面、即在后片3的里子9上设置内衣袋21的场合,在收容的浮力材料5的里面,在与内衣袋21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凹部22。衣袋21的结构与外衣袋11、12大致相同,是在纵向的开口部上具备拉锁23,在衣袋用里子15上设有裆15a,放入在凹部21内的结构,在凹部22内形成有其收容空间V。这样一来,由于在与内衣袋2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22,所以,即使将被收容物放入到内衣袋21中,内衣袋21也不会象以往一样向穿着者的身体一侧膨出,因此,内衣袋21不易碰到穿着者的身体,背心和身体的贴紧性变好了,容易活动。另外,也消除了由于内衣袋推压身体而引起的不舒适的感觉。
另外,为了防止漂浮背心从身体向上方脱出,一般情况下,在穿着时使用前后穿过胯股在下方连接前片2和后片3的胯带。虽然在不使用该胯带的情况下,该胯带大多放入到后片3的内衣袋21中,但,即使在这种场合,由于在凹部22内形成该内衣袋21的收容空间V,所以,不会向身体一侧突出。
而且,在本实施例,在衣袋用里子15上设有裆15a,将其放入到凹部16、17、22内,但最好是衣料具有富余量,以使构成衣袋的衣料中面向凹部的部分能进入到凹部内。另外,也可以在衣袋用里子15上安装保形部件,使衣袋用里子15能可靠地进入到凹部。再有,例如,也可以采用衣袋用里子使用具有伸缩性的衣料,当放入被收容物时,能放入到凹部内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采用在凹部内并不形成整个收容空间V,而是形成收容空间V的一部分的结构,总之,与以往相比,能减少向外侧或向内侧的膨出量。而且,构成衣袋的衣料可以使用各种材料,也可以使用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例如,有在用于湿式套装等的氯丁橡胶制片材上粘贴平针织物的材料。
再有,对于衣袋来说也可以采用各种结构的材料。例如,如图7至图10所示,可以由具有保形性的板状部件构成衣袋的外壁。
图7所示的漂浮背心的上下衣袋11、12,其外壁11a、12a都是由具有保形性的板状部件构成的。以下,虽然对下侧的衣袋12进行说明,但对上侧的衣袋11来说也一样。
该衣袋12的外壁12a,如图8所示,在纵剖视图上,外面(与浮力材料4相反一侧的面)一侧凸起,大致弯曲成半球状。另外,如图9所示,外壁12a的横截面,作为整体大致是波浪形的,外面一侧凸起,大致弯曲成半球状。
另一方面,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外壁12a的内面,横向留有规定的间隔并排设置多个纵向延伸的收容凹部50。如以上所述,由于衣袋12的外壁12a由板状部件构成,所以,通过在其内面上形成收容凹部50,能在外壁12a的外面形成与其对应的凸部。这样一来,由于在外壁12a的内面上形成有多个收容凹部50,所以外壁12a的横截面如以上所述大致成波浪形。而且,外壁12a制成大致均匀的厚度。
另外,即使该实施例的漂浮背心,在外壁12a的内面也可以设置上方开口的小衣袋20。该小衣袋20通过将布料缝合在外壁12a的内面上制成。另外,在形成有收容凹部50的位置制成小衣袋20,通过将布料缝合在邻接的收容凹部50之间的边界部分54上,多个收容凹部50构成分别独立的小衣袋20。即,各收容凹部50中能收容不同种类的小物品(被收容物)。而且,布料即可以用一片,也可以在每个收容凹部上进行设置。
在此,作为布料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在本实施例,作为伸缩性布料虽然使用了橡胶制的网,但并不限于网状的。这样一来,由于使用伸缩性布料,因此,可以由伸缩性布料的伸缩性将收容在小衣袋20中的剪刀浮漂等小物品(被收容物)推压且保持在外壁12a的内面上。因此,能稳定且可靠地保持小物品。再有,虽然收容的小物品处于抵靠在外壁12a的内面上的状态,但,如以后所述的那样,若由板状泡沫体52构成外壁12a的话,由于能缓解来自外部的冲击,所以,能有效地防止小物品的破损。
另外,由于在外壁12a的内面上设有收容凹部50,所以,与简单地推压且保持在平坦的内面上的情况相比,小物品的稳定性提高了。而且,由于是多个收容凹部50独立的结构,所以,便于小物品的分离收容。尚且,若将收容部50制成与小物品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话,则能更加可靠地保持小物品。
另外,作为板状部件,如图11所示,可以使用在外面一侧层叠了覆盖膜51的板状泡沫体52。板状泡沫体52是例如甲酸酯或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等的合成树脂泡沫体,作为覆盖膜51可以使用合成树脂薄膜或织布等,尤其是最好采用聚氯乙烯或EVA薄膜或聚氨酯薄膜等防水性薄膜。而且,外壁12a的弯曲状态或收容凹部50等的形状,通过用金属模等对层叠了覆盖膜51的板状泡沫体52进行热压成形制成。覆盖膜51在成形前可预先用粘接剂等粘接着,也可以在成形时使其热熔接。尚且,最好是在内面上也设置覆盖膜51,至少在外面上设置覆盖膜51,因此,能有效地保护内部的板状泡沫体52。另外,由于用热压成形制成规定的形状,所以容易制造,复杂的立体形状也能很容易地制造出来,覆盖膜51的粘接也能同时完成。特别是,与外壁12a是平坦的平面的场合相比,外壁12a是外侧凸起的场合,外面特别容易脏,但由于使用防水性薄膜作为覆盖膜51,所以,不易附着污物,而且,在附着了污物的场合也容易擦干净。在这种场合,由于外壁12a具有保形性,所以,擦拭极容易。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衣袋12也与浮力材料4的凹部17的形状相吻合,制成正面看大致是矩形的形状,但,与图1所示的不同,如图7所示,具有保留其下缘部12b的、三边(三方)开口的大致是“コ”字状的开口部,用拉锁14可以自如地开闭该开口部。另外,如以上所述,外壁12a向外面一侧弯曲成凸状,但,该外壁12a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与衣袋12的向前方膨出的膨出量大致一致,外壁12a在其周缘部与前片2的外面2a大致平齐。即,外壁12a通过拉锁14直接安装在前片2的面料8上。这样一来,由于外壁12a的弯曲量与衣袋12的膨出量大致一致,所以,膨出量极小,而且,由于利用了外壁12a的弯曲形状,所以能有效地利用其内侧空间作为衣袋12的收容空间V。即,衣袋12的收容空间V为在凹部17的空间上加上外壁12a的弯曲部分。
而且,由于衣袋12的外壁12a具有保形性,所以,衣袋12的收容空间V不管是否有被收容物是大致一定的。另外,由于外壁12a的保形性,即使在没有放入被收容的场合,衣袋12也能获得良好的外观,在放入了被收容物的场合,对来自前方的冲击能保护被收容物。关于被收容物的保护,在浮力材料4上形成凹部17、在该凹部17内形成衣袋12的收容空间V的大部分也是大有好处的。即,以往,由于衣袋大大地向前方突出,所以,从外部容易作用冲击。与此相反,在浮力材料4的凹部17内形成衣袋12的收容空间V的结构,由于衣袋12本身的膨出量很小,所以,不易作用冲击,而且,具有由浮力材料4本身保护被收容物的优点。除此之外,如果外壁12a由具有保形性的板状部件构成的话,由浮力材料4和外壁12a能大致在全方位上保护被收容物。
特别是,如以上所述,在外壁12a使用板状泡沫体52的场合,由其缓冲效果能进一步可靠地保护被收容物。另外,由于外壁12a象是外面一侧凸起地弯曲,尤其是,制成半球状,所以,抵抗外力的强度比平坦的场合要大。
但是,由于能用拉锁14将上方和两侧打开,所以,衣袋12的外壁12a能以下缘部12b为支点上下开闭。这样一来,用能以下缘部12b为支点开闭的结构,能使衣袋12完全打开,能很容易地收容、取出被收容物。此时,由于外壁12a具有保形性,所以,开闭动作很平稳。
另外,还设有保持手段,该保持手段在衣袋12的外壁12a打开的状态下,以规定的打开角度保持外壁12a,使其外壁12a不会变成下垂状态。由于用保持手段防止外壁12a变成下垂的状态,所以能防止被收容物落下,但,在本实施例,如图9所示,设置在预定高度上将衣袋12和外壁12a的两侧缘部连接在衣袋用里子15上的裆53,作为保持手段,用两裆53能很容易地进行开闭。虽然可以设定各种打开角度,但最好是如在图8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外壁12a大致为水平姿势。由于外壁12a具有保形性,所以,能获得良好的姿势。另外,由于保持成大致水平的姿势,所以,可以利用具有保形性的外壁12a作为放置小物品的场所和工作台。尚且,虽然也可以取代裆53而使用连接带体等,但通过使用裆53等连接布体(也包含网状),所以能防止被收容物向侧面落下。另外,由于外壁12a向外侧弯曲成凸状,所以,其内面是凹状,因此,在打开的状态下,在将被收容物放置在外壁12a的内面上的场合,能有效地防止其落下。
而且,如图8和图9所示,虽然衣袋用里子15进入到浮力材料的凹部17中,但也可以省略该衣袋用里子15。即,也可以采用浮力材料4的凹部17的壁面为衣袋12的内壁的结构。虽然浮力材料4一般由合成树脂泡沫体构成,但在省略了衣袋用里子15的场合,最好是在合成树脂泡沫体的表面粘贴、覆盖平针织物或防水性薄膜等覆盖体。在此,作为防水性薄膜,虽然可以使用聚氯乙烯薄膜等各种材料,但最好是尤其能与合成树脂泡沫体热熔接的、例如聚氨酯薄膜等。
再有,衣袋12也可以采用能从背心(衣服)上拆卸下来的结构。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固定成使衣袋12的大部分进入到浮力材料4的凹部17内,也可以从背心上卸下、携带其单体。另外,也可以准备多个同形状的衣袋12,根据用途等的不同更换使用衣袋12。
在能拆卸衣袋12的结构中,作为其固定手段可以使用面扣件或按扣等,但,其固定手段最好设置在凹部17内。因此,具有在卸下衣袋12的状态下,固定手段不会成为障碍物这一优点。另外,若固定手段是面扣件55,则特别容易拆装,但,最好是将钩子状部和绒圈状部中的一方设置在衣袋12上,将另一方设置在凹部17内,用将衣袋12插入到凹部片这一简单的一次动作就能将衣袋12固定。尚且,如图12所示,如果将面扣件55的另一方不是设置在凹部17的侧壁部,而是设置在凹部17的底部,则由于绒圈状部和钩子状部的卡合方向为衣袋12的向凹部17插入的插入方向,所以,能更容易地固定。
在使用面扣件55的场合,由于存在钩子状部容易附着垃圾的问题,所以,可以考虑将绒圈状部安装在拆装、挪动多的衣袋12上。虽然相反将钩子状部安装在背心一侧,但由于通过将其钩子状部设置在凹部17内,钩子状部设置在深处的位置,因此,能减少垃圾向钩子状部的附着。尤其是,如图12所示,最好将钩子状部设置在是最深处的位置的凹部17的底部。
而且,在图12中,虽然进入到浮力材料4的凹部17内地缝制前片2的面料8,面扣件55的钩子状部缝合在其凹部17内的面料8上,但也可以采用省略面料8,直接将衣袋12固定在浮力材料4的表面上的结构。尚且,衣袋12即可以由衣料构成,也可以由具有保形性的板状部件构成。也可以是通过注射模塑成形制成的衣袋12。这样一来,即使衣袋12是可拆装的结构,由于能使衣袋12插入到凹部17内,固定在背心上,所以,与将衣袋12固定在平坦的地方的结构相比,能减少衣袋12的膨出量。
而且,关于在浮力材料上形成凹部的方法,除了采用用金属模等对浮力材料进行热压成形制成的方法之外,也可以采用以下那样的方法。即,如图13所示,也可以使浮力材料4由表层4a和里层4b两层构成,在表层4a上形成贯通孔30,同时,将里层4b粘贴在表层4a的里面一侧等进行层叠,以用里层4b封闭其贯通孔30的里侧,由此,在浮力材料4的表面形成凹部31。反之,在里面设置凹部的场合,在里层4b上形成贯通孔。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虽然在浮力材料的表面或里面形成了凹部,但,也可以象在图4、图6、图8、图9、图12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在与衣袋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表里贯通的贯通孔40,使其在其贯通孔40内形成收容空间V。即使在这种场合,由于能减少膨出量,所以也容易运动。在是贯通孔40的场合,也可以在浮力材料的外侧和内侧的同一地方分别设置衣袋,在同一贯通孔40内形成各自的收容空间。
再有,虽然以漂浮背心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具有袖子的或上下一体结构的衣服等各种带浮力材料的衣服,设置浮力材料的地方也可进行适当的设计变更。而且,虽然对将浮力材料收容在衣服本体中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例如将浮力材料直接安装在衣料的里面或表面的结构也在本发明所企图的范围内。
如以上所述,由于其结构为在与衣袋对应的位置形成凹部或贯通孔,衣袋的收容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在凹部或贯通孔内形成,所以,与以往相比,能减少衣袋的膨出量,钓鱼人等穿着者能平稳地活动胳膊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