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

申请号 CN201611038222.8 申请日 2016-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6723457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江苏雅鹿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国祥; 沈雷; 刘云; 贺义军; 任祥放;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上设有可穿戴GPS 定位 报警装置,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与手机APP连接;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本体,所述报警器本体的 正面 设有多功能按钮、喇叭及麦克 风 ,背面通过防 水 胶 底板 安装有智能GPS定位报警芯片电板,所述报警器本体上设有充电插口。所述衣服本体的肩部和/或腰部 位置 设有 石墨 烯面料,所述 石墨烯 面料与衣服本体的里料拼接一起。本发明是把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与石墨烯面料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以及加之小巧的功能结构设计,组成多工能的羽绒服。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包括衣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1)上设有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与手机APP连接;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包括报警器本体(20),所述报警器本体(20)的正面设有多功能按钮(21)、喇叭(22)及麦克(23),背面通过防底板(24)安装有智能GPS定位报警芯片电板(25),所述报警器本体(20)上设有充电插口(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按钮(21)具有多种使用状态:长按三秒为开机键,关机可通过所述手机APP操作;短按一下为接听电话,长按一下为拒接电话;在开机不通话正常状态下,长按4秒为拨打SOS求救电话,可通过全球定位信号发送到报警单位处;所述多功能按钮(21)的中间设有呼吸灯(27),所述呼吸灯(27)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和具备SOS信号时为蓝灯,电量不足为红灯,无信号为黄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放置于衣服本体的右胸口袋(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1)的肩部和/或腰部位置设有石墨烯面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面料与衣服本体(1)的里料拼接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1)上设有多个多功能口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口袋缝制在衣服里料上,包括触屏手机袋(5)、钱包袋(6)、眼镜袋和笔袋(7)、触屏平板电脑袋(8)和GPS定位袋(4),所述触屏手机袋(5)及触屏平板电脑袋(8)采用轻薄可触摸操作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1)上设有GPS定位袋(4),所述GPS定位袋内设有小兜,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放置于所述GPS定位袋(4)中。

说明书全文

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领域,尤其涉及带有多功能的羽绒服。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小孩子和老人在外走丢或被拐卖的事件报道层出不穷,年轻人深山或户外旅游探险走失迷路以及小朋友上学归来的路线定位等,都需要一些特定的装备技术来实现并解决这个问题;年轻的上班族工作时间久,压大,坐在座位上时间久,肩部和腰部最为受到伤害,甚至很严重的疾病。目前已出现有一些带有提醒功能、警报功能的服装,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但其功能还需进一步改进,如需要报警时,操作不便,不及时等。
[0003] 现有的羽绒服,主要依靠羽绒、绒毛保暖,其暖身速度较慢,舒适性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服装存在的上述问题,申请人进行研究及设计,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服装上内置有智能的定位报警模,可随时定位报警,安全可靠;使用石墨烯加热面料,发热速度快,保暖效果好。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0006] 一种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上设有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与手机APP连接;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本体,所述报警器本体的正面设有多功能按钮、喇叭及麦克,背面通过防底板安装有智能GPS定位报警芯片电板,所述报警器本体上设有充电插口。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 所述多功能按钮具有多种使用状态:长按三秒为开机键,关机可通过所述手机APP操作;短按一下为接听电话,长按一下为拒接电话;在开机不通话正常状态下,长按4秒为拨打SOS求救电话,可通过全球定位信号发送到报警单位处;所述多功能按钮的中间设有呼吸灯,所述呼吸灯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和具备SOS信号时为蓝灯,电量不足为红灯,无信号为黄灯。
[0009] 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放置于衣服本体的右胸口袋中。
[0010] 所述衣服本体的肩部和/或腰部位置设有石墨烯面料。
[0011] 所述石墨烯面料与衣服本体的里料拼接一起。
[0012] 所述衣服本体上设有多个多功能口袋。
[0013] 所述多功能口袋缝制在衣服里料上,所述多功能口袋可采用轻薄可触摸操作的材料。
[0014] 所述衣服本体上设有GPS定位袋,所述GPS定位袋内设有小兜,所述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放置于所述GPS定位袋中。
[0015]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6] 本发明采用最新的微型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其体积小,重量轻,容易与服装结合,且具有一键定位报警、通话、防水、全球通用、智能节电等功能,且它与手机端APP通过卫星通讯(多种通讯方式)连接,使用它可随时知道定位对象的位置,减少一定程度的安全危险;石墨烯面料是现今最新型的功能性面料,是材料界的一个新革命性发现,它具有具有超强低温远红外、抗菌抑菌、亲肤透气、防紫外线和抗静电的功能,可起到保健人体和舒适养身的作用,因此对此类人群具有一定的理疗保健作用。本发明是把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以及加之小巧的功能结构设计,组成多工能的羽绒服。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羽绒服正面视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中微型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的正面图。
[0019] 图3为微型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的背面图。
[0020] 图4为微型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的侧面图。
[0021] 图5为石墨烯面料设置于衣服本体上的示意图。
[0022] 图中:1、衣服本体;2、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0、报警器本体;21、多功能按钮;22、喇叭;23、麦克风;24、防水胶底板;25、智能GPS定位报警芯片电板;26、充电插口;27、呼吸灯;3、右胸口袋;4、GPS定位袋;5、触屏手机袋;6、钱包袋;7、眼镜袋和笔袋;8、触屏平板电脑袋;9、石墨烯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智能时尚羽绒服装,包括衣服本体1,衣服本体1上设有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与手机APP连接,具有一键定位、报警、拍照回传、现场录声音、一键通话、超强防水等功能,户外遇到危险,可随时定位报警;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包括报警器本体20,报警器本体20的正面设有多功能按钮21、喇叭22及麦克风23,背面通过防水胶底板24安装有智能GPS定位报警芯片电板25,报警器本体20上设有充电插口26。
[0025] 如图2所示,多功能按钮21具有多种使用状态:长按三秒为开机键,关机可通过手机APP操作;监护号码来电时要事先在手机APP中设置好号码,短按一下为接听电话,长按一下为拒接电话;在开机不通话正常状态下,长按4秒为拨打SOS求救电话,可通过全球定位信号发送到报警单位处;多功能按钮21的中间设有呼吸灯27,呼吸灯27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和具备SOS信号时为蓝灯,电量不足为红灯,无信号为黄灯。
[0026] 如图1所示,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放置于衣服本体的右胸口袋3中,设计符合人的习惯性,户外遇到危险时候可触发报警定位,并可以通话,现场拍照回传到手机APP端,具有多种功能,同时在室内工作不需要时,可取下。右胸口袋3作为GPS定位袋4,GPS定位袋内设有小兜,可穿戴GPS定位报警装置2放置于GPS定位袋4中,并利用小兜固定。
[0027] 如图5所示,衣服本体1的肩部和/或腰部位置设有石墨烯面料9,石墨烯面料与衣服本体1的里料拼接一起,作为里料与羽绒服结合,近距离的贴近人体,并能更有效的对身体进行理疗保健反应,针对上班族、长做办公室的年轻人,是时尚而又具有功能性的羽绒服。石墨烯面料9还单独置于衣服的夹层中。石墨烯面料9具有远红外线理疗、防辐射、控温、抗菌抑菌、亲肤透气、防紫外线和抗静电等功能,因肩部和腰部是年轻工作人员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位置,久坐、电脑旁等原因,所以石墨烯面料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伤害。
[0028] 如图1所示,衣服本体1上设有多个多功能口袋,包括触屏手机袋5、钱包袋6、眼镜袋和笔袋7、触屏平板电脑袋8和GPS定位袋4等五个部分,多功能口袋缝制在衣服里料上,其中触屏手机袋5、触屏平板电脑袋8的外层采用轻薄可触摸操作的材料,不用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操作。
[0029] 本发明中,如图5所示,为衣服设计的完整性,后面肩胛骨以下印花,前后呼应,设计时尚,满足了年轻人追求美的心理感受。
[0030]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