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壶袜

申请号 CN201610211498.5 申请日 2016-04-06 公开(公告)号 CN105831824A 公开(公告)日 2016-08-10
申请人 浙江东方百富袜业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伟军; 王健; 崔晋陵; 陈涛;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袜子的功能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 冰 壶袜,包括一对应于人体脚背部位的脚背保护装置,以及一对应于人体前脚掌的脚掌减震装置;所述跟脚背保护装置设置在脚背 位置 ,其向上延伸至脚背和小腿连接处,向下延伸至大脚趾的脚趾根部位置;所述脚掌减震装置设置在人体前脚掌处,并向脚背方向延伸,包裹整个小脚趾,所述脚掌减震装置为袜体向内增厚得到的减轻前脚掌和小脚趾外侧受到的高冲击 力 的结构。本发明冰壶袜设置脚背保护装置增加弹性,减少用力时 鞋 子和袜子对脚背的压迫感。通过采用向内增厚的脚掌减震装置,减轻前脚掌和小脚趾外侧受到的高冲击力的结构,在运动中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降低脚掌的疲劳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壶袜包括一对应于人体脚背部位的脚背保护装置,以及一对应于人体前脚掌的脚掌减震装置;
所述跟脚背保护装置设置在脚背位置,其向上延伸至脚背和小腿连接处,向下延伸至大脚趾的脚趾根部位置;
所述脚掌减震装置设置在人体前脚掌处,并向脚背方向延伸,包裹整个小脚趾,所述脚掌减震装置为袜体向内增厚得到的减轻前脚掌和小脚趾外侧受到的高冲击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减震装置为多个连续的凸起结构紧密排列而成,所述凸起结构向袜体内壁方向增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减震装置还延伸至除小脚趾外的其他脚趾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背防护装置为多条平行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向脚背两侧延伸,所述条状结构向袜体内壁增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背防护装置包括两部分,靠近脚背和小腿连接处的第一防护装置和靠近脚趾根部位置的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均为多条平行的条状结构,其中第一防护装置的每个条状结构的长度相同;第二防护装置的条状结构的长度自脚背中部向脚趾根部位置依次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条状结构的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壶袜还包括位于冰壶袜袜底,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支撑装置,所述足弓支撑装置内编织有多道平行的橡皮筋结构,所述橡皮筋结构的延伸方向与人体脚部延伸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壶袜还包括靠近后脚掌的散热导湿装置,所述散热导湿装置设有多道相互平行的棒状毛圈结构,所述棒状毛圈结构横向设置在靠近后脚掌的袜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毛圈结构向内增厚编织而成,相邻两个棒状毛圈结构之间设有网眼散热结构。

说明书全文

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壶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袜子的功能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

背景技术

[0002] 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冬奥会比赛项目,并设有冰壶世锦赛,冰壶运动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
[0003] 冰壶比赛时,运动员脚穿冰壶运动,其中蹬冰脚穿的鞋为橡胶底,滑动脚穿的鞋为塑料底。球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前蹬,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冰壶石是由肩膀用力而投出去的。靠伸直的肩膀前后摇摆来调节投石的距离。而冰壶投掷时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小横步,实际是控制脚的转弯度并保持好重心,需要把身体的重心移到右侧稍微弯曲的脚上,用左脚来控制并掌握平衡。因此冰壶运动,尤其是蹬冰时,脚掌和脚背需承受很强的冲击力,常常造成各种损伤。为避免此种损伤,对冰壶运动员所穿戴的护具和鞋子都提出更高的防护要求。
[0004] 而目前一般多在冰壶鞋上设计各种结构来实现防护的目的,而对鞋子内直接接触人体的袜子反而研究的不够。现有的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通常由较厚的袜子代替,以提高袜子的弹性和耐磨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过厚的袜子导致脚部皮肤表面透气性变差,在长时间脚掌减震和脚背后,容易导致脚部不适。此外,较厚的袜子也意味着袜子更容易产生变形,导致抓地力不足。此外,现有的袜子也缺少对脚掌和脚背上部的强化保护,缺少这些部位的强化保护意味着在长时间的承受强的脚掌和脚背冲击力后,更容易导致脚掌和脚背损伤。
[0005] 上述的问题在于现有的袜子缺少针对冰壶的脚掌减震和脚背保护设置的功能性部件,这些功能性部件的缺失导致现有袜子无法适应于使用者在冰壶运送时的使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更好的新型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进行功能强化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具有特别设计的脚掌减震装置和脚背防护装置,能够较好地达到脚掌减震和脚背保护的功能。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所述冰壶袜包括一对应于人体脚背部位的脚背保护装置,以及一对应于人体前脚掌的脚掌减震装置;
[0009] 所述跟脚背保护装置设置在脚背位置,其向上延伸至脚背和小腿连接处,向下延伸至大脚趾的脚趾根部位置;
[0010] 所述脚掌减震装置设置在人体前脚掌处,并向脚背方向延伸,包裹整个小脚趾,所述脚掌减震装置为袜体向内增厚得到的减轻前脚掌和小脚趾外侧受到的高冲击力的结构。
[0011]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脚掌减震装置为多个连续的凸起结构紧密排列而成,所述凸起结构向袜体内壁方向增厚。
[0012]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为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
[0013]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脚掌减震装置还延伸至除小脚趾外的其他脚趾根部。
[0014]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脚背防护装置为多条平行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向脚背两侧延伸,所述条状结构向袜体内壁增厚。
[0015]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脚背防护装置包括两部分,靠近脚背和小腿连接处的第一防护装置和靠近脚趾根部位置的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均为多条平行的条状结构,其中第一防护装置的每个条状结构的长度相同;第二防护装置的条状结构的长度自脚背中部向脚趾根部位置依次减小。
[0016]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条状结构的宽度相同。
[0017]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冰壶袜还包括位于冰壶袜袜底,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支撑装置,所述足弓支撑装置内编织有多道平行的橡皮筋结构,所述橡皮筋结构的延伸方向与人体脚部延伸方向一致。
[0018]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冰壶袜还包括靠近后脚掌的散热导湿装置,所述散热导湿装置设有多道相互平行的棒状毛圈结构,所述棒状毛圈结构横向设置在靠近后脚掌的袜底。
[0019]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棒状毛圈结构向内增厚编织而成,相邻两个棒状毛圈结构之间设有网眼散热结构。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0021] 本发明的冰壶袜在对应人体脚背位置处设置了脚背保护装置,所述脚背保护装置设置在脚背上方,向上延伸至脚背和小腿连接处,向下延伸至大脚趾的脚趾根部位置。通过设置此脚背保护装置增加弹性,减少用力时鞋子和袜子对脚背的压迫感。
[0022] 本发明的冰壶袜还设有脚掌减震装置,所述脚掌减震装置设置在人体前脚掌处,并向脚背方向延伸,包裹整个小脚趾,通过采用向内增厚的设计,减轻前脚掌和小脚趾外侧受到的高冲击力的结构,在运动中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降低脚掌的疲劳度;通过脚背防护装置和脚掌减震装置防止脚与鞋子之间的冲撞和剧烈摩擦导致的伤害
[0023]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冰壶袜还包括足弓支撑装置,通过在对应足弓下方位置设置橡皮筋支撑,可以支撑人体足弓,并减轻足弓压力,进而在冰壶运动时,特别是蹬冰时,给予足弓足够支撑,防止其受伤变形。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图1中的冰壶袜的袜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7] 实施例1
[0028] 图1为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的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中的冰壶袜的袜底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较为适应于在冰壶运动时穿着,袜子上特别设置了多个适应于冰壶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的装置。
[0029] 具体的,本发明的冰壶袜一种具有脚掌减震和脚背防护功能的冰壶袜,所述冰壶袜包括袜子本体,以及连接在本体上方的罗口1。
[0030] 本发明冰壶袜的罗口1宽度优选约为2-3cm,且弹力适宜,不会产生压迫感,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0031] 袜子本体上设有一对应于人体脚背部位的脚背保护装置6,以及一对应于人体前脚掌的脚掌减震装置5。
[0032] 脚掌减震装置5布满人体整个前脚掌处,并从小脚趾一侧向脚背方向延伸,向上包裹整个小脚趾。脚掌减震装置5为袜体向内增厚得到的减轻前脚掌和小脚趾外侧受到的高冲击力的结构。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脚掌减震装置5在脚的上方还延伸至除小脚趾外的其他脚趾根部,使得脚掌减震装置5形成一个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一端边缘齐平,与袜头7相连接;另一端边缘不规则,在袜子底部齐平,而在袜子对应脚背处小脚趾侧长度最大,向大脚趾位置侧款苏变小,至一定位置处不再长度不再变化。更优选的袜子对应脚背处,脚掌减震装置5的长度以中趾位置为分界线,中趾至大脚趾一段其长度相同,而小脚趾至中趾一段,长度逐渐变小。
[0033] 所述脚掌减震装置5为多个连续的凸起结构紧密排列而成,所述凸起结构向袜体内壁方向增厚。凸起结构可以为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为椭圆形,紧密排列如泡状。所述紧密排列的水泡状凸起设置在前脚掌处,并向脚背方向延伸,包裹整个小脚趾,通过采用向内增厚的设计,减轻前脚掌和小脚趾外侧受到的高冲击力的结构,在运动中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降低脚掌的疲劳度。
[0034] 跟脚背保护装置6设置在脚背位置,其向上延伸至脚背和小腿连接处,向下延伸至大脚趾的脚趾根部位置。
[0035]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背防护装置6为多条平行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向脚背两侧延伸,所述条状结构向袜体内壁增厚。通过设置此脚背保护装置6增加弹性,减少用力时鞋子和袜子对脚背的压迫感。
[0036]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脚背防护装置6包括两部分,靠近脚背和小腿连接处的第一防护装置和靠近脚趾根部位置的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均为多条平行的条状结构,其中第一防护装置的每个条状结构的长度相同;第二防护装置的条状结构的长度自脚背中部向脚趾根部位置依次减小。
[0037] 作为优选的方案,条状结构的宽度相同。所述条状结构采用棒状毛圈编织,向内增厚,以防止脚与鞋子之间的冲撞和剧烈摩擦导致的伤害。
[0038] 本发明的冰壶袜的袜跟2采用加厚结构编织,并向跟部位延伸,采用此种加厚设计,保护脚跟和跟腱。
[0039] 冰壶袜还包括位于冰壶袜袜底,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支撑装置4,所述足弓支撑装置4内编织有多道平行的橡皮筋结构,所述橡皮筋结构的延伸方向与人体脚部延伸方向一致。可以支撑人体足弓,并减轻足弓压力,进而在冰壶运动时,特别是蹬冰时,给予足弓足够支撑,防止其受伤变形。
[0040] 冰壶袜还包括靠近后脚掌的散热导湿装置3,所述散热导湿装置3的两端分别与袜跟2和足弓支撑装置4相连接。散热导湿装置3设有多道相互平行的棒状毛圈结构,相邻两道棒状毛圈结构之间设有网眼结构。所述棒状毛圈结构横向设置在靠近后脚掌的袜底。在后脚掌设置棒状横向毛圈和网眼间隔设置,一来棒状横向毛圈可以与鞋子内部贴合,提高舒适度,另一方面网眼结构可以加快脚底散热导湿,保持足部干爽。
[0041] 本发明的袜头5添加耐磨纤维加固,以提高袜头的耐磨度。
[0042]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处理管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