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310661876.6 申请日 2013-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4687273A 公开(公告)日 2015-06-10
申请人 高要市红雨伞服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莫运洪;
摘要 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裤腰、三分裤裆、裤腿;裤腰是由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而成,三分裤裆在双 针床 拉舍尔 经编机 上一体编织而成,裤腿由丝袜机编织而成。该连裤袜美观大方,保暖舒适,同时由于不存在任何接缝,所以也就避免了传统非一体成型连裤袜接缝处因脱丝而破口的 缺陷 ,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连裤袜的耐穿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该连裤袜由裤腰(y)、裤裆(d)、裤腿(t)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裤裆(d)为无缝三分裤裆(X),其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由前布片(F)和后布片(B)经过编织工序连接而成,所述的前布片(F)和后布片(B)在分缝接合位置(1、2、3、4)上采用分缝接合技术无缝地连接起来;所述的裤腿(t)用四路进线丝袜机以20D以下的纶包覆纱编织的平针组织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编织该连裤袜的三分裤裆X时,前针床的贾卡梳栉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线圈的针位不形成线圈,然后前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该贾卡针发生偏移而在后针床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回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最后摆到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然后后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到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形成位于前针床的一个线圈,最后摆回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线圈的针位上不形成线圈,从而完成分缝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裤裆(d)和裤腿(t)是用包缝机拼缝起来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裤腰(y)用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的
1*1假罗纹组织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布片(F)和后布片(B)的针数相同,织物组织结构也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该连裤袜的三分裤裆(X)的布面组织为经编针织技术中的二针经平组织。
7.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八路进线无缝内衣机采用1*1假罗纹组织编织裤腰(y);利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采用贾卡针偏移技术一体编织裤裆(d);利用四路进线丝袜机编织绢感裤腿(t);裤裆(d)由三分裤裆(X)构成,分为前布片(F)和后布片(B),其特征在于以下方面:
1)设置经编机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即二针经平组织,前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
10-11/12-11//(21),后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1-12/11-10//(22);
2)在编织分缝接合位置(1、2、3、4)时,在分缝接合位置的具体针位上同时控制该位置的前后贾卡针的偏移以实现前布片(F)和后布片(B)的分缝接合;
3)在编织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时,利用贾卡针的偏移实现前布片(F)和后布片(B)的分缝接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分缝接合位置的步骤中,前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线圈的针位不形成线圈,然后前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该贾卡针发生偏移而在后针床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回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最后摆到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然后后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到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形成位于前针床的一个线圈,最后摆回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的线圈的针位上不形成线圈,从而完成分缝接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两个裤腿(t)的上口与裤裆(d)的腿部拼接缝起来,将裤腰(y)缝在裤裆(d)的上部,最后将两个裤腿(t)的下口按弧形缝合起来;经过染色,套上腿形定型板定型。

说明书全文

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一体成型薄型无缝三分的裤裆与裤腿拼接而成的薄型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针织连裤袜,先通过袜机进行编织,编织后的二只袜筒拼裆缝制或加裆缝制而成,故针织连裤袜裆部上均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缝制线。缺点在于:(1)穿着不协调,没有一体化的感觉,特别是外穿比较紧身的衣服时,缝制线的轮廓就会凸现出来,极不雅观;(2)接缝处容易脱丝,造成接缝处破口;(3)为追求牢固,连裤袜的织法过密,不仅穿着紧绷,不舒适,且十分闷热;(4)连裤袜的生产工艺流程长、效率低。
[0003] 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衣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爱美的女性在以往单纯追求衣物耐穿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舒适和美观外穿性,因此,急需一种一体成型的、无任何接缝的裤裆与尽显完美曲线的裤腿浑然天成、不可分割的连裤袜,从而做到整体袜裤天衣无缝,更加突出女性特有的健美身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该裤袜美观大方,表面细密、平滑光亮、质地柔软、超薄透爽,同时去除了裆部的缝骨,穿着更加舒爽。由于不存在任何接缝,所以也就避免了传统非一体成型裤袜接缝处因脱丝而破口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裤袜的耐穿性。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该连裤袜由裤腰、裤裆、裤腿组成;所述的裤裆为无缝三分裤裆,其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由前布片和后布片经过编织工序连接而成,所述的前布片和后布片在分缝接合位置上采用分缝接合技术无缝地连接起来;所述的裤腿用四路进线丝袜机以20D以下的纶包覆纱编织的平针组织构成。
[0007] 该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编织完成后的连裤袜的裤裆上完全没有接缝,整条裤裆一体成型,美观大方,穿着者倍感舒适。
[0008] 优选地,在该三分裤裆的编织过程中,前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线圈的针位不形成线圈,然后前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该贾卡针发生偏移而在后针床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回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最后摆到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然后后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到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形成位于前针床的一个线圈,最后摆回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的线圈的针位上不形成线圈,从而完成分缝接合。
[0009] 优选地,该连裤袜的裤裆和绢感裤腿是用包缝机拼缝起来的。
[0010] 优选地,该连裤袜的裤腰用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的1*1假罗纹组织构成。
[0011] 优选地,该三分裤裆的前布片和后布片的针数相同,织物组织结构也相同。
[0012] 优选地,该连裤袜的三分裤裆X的布面组织为经编针织技术中的二针经平组织。
[0013] 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八路进线无缝内衣机采用1*1假罗纹组织编织裤腰;利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采用贾卡针偏移技术一体编织裤裆;利用四路进线丝袜机编织绢感裤腿;裤裆由三分裤裆构成,其分为前布片和后布片,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方面:
[0014] 1)设置经编机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前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0-11/12-11//(21),后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1-12/11-10//(22);
[0015] 2)在编织分缝接合位置时,在分缝接合位置的具体针位上同时控制该位置的前后贾卡针的偏移以实现前布片和后布片的分缝接合;
[0016] 3)在编织腰腹裆部底端位置时,利用贾卡针的偏移实现前布片和后布片的布面接合。
[0017] 优选地,在编织分缝接合位置的步骤中,前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线圈的针位不形成线圈,然后前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该贾卡针发生偏移而在后针床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回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最后摆到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然后后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到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形成位于前针床的一个线圈,最后摆回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的线圈的针位上不形成线圈,从而完成分缝接合。
[0018] 本发明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和优点:
[0019] (1)三分裤裆由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一体编织成型,三分裤裆上无任何接缝,符合美观、大方的审美要求;
[0020] (2)采用了贾卡针偏移的分缝接合技术,三分裤裆无任何接缝,从而避免了传统非一体成型袜裤接缝处因脱丝而破口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袜裤的耐穿性;
[0021] (3)根据三分裤裆所需的针数可以在一台经编机上同时制造多条三分裤裆,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
[0022] 优选地,该制造方法还包括采用包缝机将裤腰缝在裤裆的上部,最后将两个绢感裤腿的下口按弧形缝合起来;经过染色,套上腿形定型板定型。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的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的平面示意图;
[0024] 图1-1是裤腰的织物组织示意图;
[0025] 图1-2是裤腰的第1、3、5、7路织针编织示意图;
[0026] 图1-3是裤腰的第2、4、6、8路织针编织示意图;
[0027] 图1-4是裤腿的平面示意图;
[0028] 图2是三分裤裆的前后布片平铺平面说明图;
[0029] 图2-1是编织三分裤裆所使用的双针床经编机横截面针床及梳栉说明图;
[0030] 图3是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所编织的基本织物组织,即两针经平组织的示意图;
[0031] 图4是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所编织的基本织物组织,即两针经平组织的示意图;
[0032] 图5是三分裤裆前布片与后布片的边缘分缝接合编织技术的说明图;
[0033] 图6是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的贾卡针实现前后布片连接的说明图;
[0034] 图7是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的贾卡针实现前后布片连接的说明图;
[0035] 图8是根据本发明编织方法而织造出来的三分裤裆的立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0037]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由裤腰y、裤裆d、裤腿t组成。
[0038] 裤腰y用八路进线无缝内衣机编织,采用1*1假罗纹组织编织双层扎口。如图1-1所示的1*1假罗纹组织示意图,第一、三、五、七路的1、3、5……奇数针成圈,2、4、6……偶数针不成圈形成浮线;第二、四、六、八路的全部针成圈;然后重复这样的编织。
[0039] 要实现这样的组织,如图1-2所示,将1、3、5……奇数提花片1齿去齿,将2、4、6……偶数提花片1齿留齿,通过主机电脑程序控制将选针刀1打入工作,选针刀2退出工作。一方面,因为2、4、6……偶数提花片1齿留齿,所以当选针刀1打入工作时,选针刀1把提花片1齿压进不工作,在选针三底下过去,而不会在选针三角面升起,2、4、6……织针就不会被升起,这时集圈三角也退出工作,2、4、6……织针将不能升高吃纱线,从而在针背形成浮线。另一方面,因为1、3、5……奇数提花片1齿去齿,所以当选针刀1打入工作时,选针刀1不会把提花片压进,这样1、3、5……奇数提花片会在选针三角面升起,从而把1、3、
5……织针升起退圈吃纱线,编织了第一路。第三、五、七路的编织工作原理与此相同。
[0040] 再如图1-3所示,提花系统全部退出工作,退圈三角进入工作,将全部织针升高退圈吃纱线,编织了第二路。第四、六、八路的编织工作原理与此相同。通过以上的配合编织,完成了本发明连裤袜的裤腰y的编织。
[0041] 本发明薄型无缝连裤袜的裤裆d由三分裤裆X构成,其采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M进行编织。图2为三分裤裆X从左侧剪开的平铺图。三分裤裆X在整体上分为前布片F和后布片B,在结构上由腰腹裆部D和腿部T组成;该前布片F和后布片B在三分裤裆右侧的分缝接合位置1和三分裤裆左侧的分缝接合位置2上连接起来。三分裤裆X的腿部T由左腿前布片F1和左腿后布片B1、右腿前布片F2和右腿后布片B2组成,左腿前布片F1和左腿后布片B1在分缝接合位置3处连接起来构成位于腿部T的圆筒织物,即图8的左腿圆筒;右腿前布片F2和右腿后布片B2在分缝接合位置4处连接起来构成位于腿部T的圆筒织物,即图8的右腿圆筒。
[0042] 左腿圆筒由左腿前布片F1与左腿后布片B1组成,左腿圆筒在其右侧分缝接合位置3和左侧分缝接合位置2上连接起来;右腿圆筒由右腿前布片F2与右腿后布片B2组成,右腿圆筒在其左侧分缝接合位置4和其右侧分缝接合位置1上连接起来。
[0043] 而编织到腰腹裆部D时可视为两条腿的圆筒织物合为一个腰腹裆部的圆筒织物,因此其从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起无须再在中间的分缝接合位置3和4的针位上继续作分缝接合编织,而只需在边缘分缝接合位置1和2上继续作分缝接合的编织。亦即腰腹裆部的前布片由位于D位置的F1和F2组成,而后布片由位于D位置的B1和B2组成,如图8,该腰腹裆部的圆筒织物右侧边缘位置为1,左侧边缘位置为2。
[0044] 图2-1是编织三分裤裆X所使用的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M的横截面图,其具有前针床FN(即编织前布片F的针床)和后针床BN(即编织后布片B的针床)。
[0045] G1、G2合为一把满机号的前针床的匹洲(Piezo)贾卡导纱梳栉,即G1为一把半机号的贾卡梳栉,G2为一把半机号的贾卡梳栉;
[0046] G3、G4合为一把满机号的后针床的匹艾洲(Piezo)贾卡导纱梳栉,即G3为一把半机号的贾卡梳栉,G4为一把半机号的贾卡梳栉。
[0047] 贾卡梳栉上的每一根贾卡针均可被人为通过机器技术单独控制,每一根贾卡针均可且仅可偏移一针。在机器前针床的角度观察,前针床贾卡针可向左偏一针,后针床贾卡针可向右偏一针。
[0048] 前、后针床的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G1、G2和G3、G4既能在前针床成圈又能在后针床成圈。
[0049] GB1为前针床的地梳导纱梳栉,GB2为后针床的地梳导纱梳栉,地梳梳栉为一把满机号的梳栉,其导纱针固定而不能偏移,只能根据垫纱数码控制整体的垫纱运动动作。前针床地梳栉GB1只于前针床形成线圈,后针床地梳栉GB2只于后针床形成线圈。
[0050] S为通过各导纱梳栉导纱针的纱线,本发明使用满穿的对纱方式,即每把导纱梳栉的每根导纱针均有独立的一根纱线穿过。
[0051] 前针床编织前布片F,后针床编织布片B,其分缝接合位置1、2、3、4是通过该位置的贾卡针偏移在前、后针床均形成线圈实现,且与圆筒外的针位没有纱线相连,从而实现无须人工缝接的圆筒织物。而通过设定针数内前后针床均形成线圈实现腰腹裆部底端位置6的前后布片相连接,实现裆部底端的封闭而无须人工车缝的前后布片布面缝接。
[0052]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及更改本发明三分裤裆的幅宽针数。例如,假设本机器前后针床共有2000针,而设计一条前布片F需250针,后布片B需250针的三分裤裆,即其前后布片共需500针,那么该机型可一次编织4条一次成型的三分裤裆,即生产出4条如图1所示的三分裤裆。
[0053] 首先对本发明所用的编织方法做出综述,如图3、图4所述:
[0054] 我们要对所使用的经编机的贾卡梳栉进行基本组织编织的设置,经编技术上是用垫纱数码来确定,前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0-11/12-11//(21);后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1-12/11-10//(22),即在不控制和改变贾卡梳栉上的任何贾卡针的偏移的情况下,该贾卡梳栉将都根据上述已设定的垫纱数码进行针前针背横移垫纱成圈的运动。
[0055] 根据上述基本组织进行编织时,如纱线21-1和纱线22-1形成相同的织物组织,前针床贾卡梳栉上的纱线21-1在该梳栉摆到前针床FN时形成一个线圈,然后摆到后针床BN时不成圈,再摆回前针床FN时在左邻的一根针上成圈,这样编织出的是经编织物组织中的两针经平组织并循环往复编织形成两针经平布面。后针床贾卡梳栉上的纱线22-1在首先梳栉摆到前针床FN时不成圈,摆回后针床BN时形成线圈,再摆到前针床FN时不成圈,再回到后针床BN时在右邻的针位上成圈,这样同样编织出与21-1相同的织物组织。图4只是在前针床的角度表示后针床的织物组织,所以呈现出了反过来的错觉效果。
[0056] 综上所述,本发明三分裤裆由贾卡梳栉G1、G2、G3、G4编织前、后布片F和B织物的基本组织(前针床如图3,后针床如图4)的三分裤裆布面。即前针床形成一前布片F,后针床形成一块后布片B,为实现同时编织出圆筒织物,就必须在前后两块布片织成圆筒织物的分缝接合位置1、2、3、4利用贾卡针的偏移技术控制该位置的纱线对前后布片进行分缝接合的编织工序。
[0057] 该三分裤裆的编织效果如图8所示,是根据人下半身腿型塑造,所以有两条腿部的圆筒织物及一个位于臀部的腰腹裆部圆筒织物。
[0058] 本发明三分裤裆由下至上,即由三分裤裆X的底端开始编织,一直到编织完裆部圆筒织物结束。
[0059] 本发明的三分裤裆X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0] 第一:本发明采用的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的每一根针每一个编织横列都可以被单独控制是否偏移,其偏移距离为一个针距。
[0061] 在贾卡针不发生偏移的情况下,贾卡梳栉G1、G2和G3、G4将仍然按其基本织法即两针经平组织(前针床如21,后针床如22)进行编织,如图3中的纱线21-1(前针床),图4中的纱线22-1。
[0062] 第二,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的前后布片缝合的编织,具体为:前针床贾卡导纱梳栉G1、G2在前针床FN编织第一个线圈横列时不发生偏移形成应有的线圈,接着当前针床贾卡梳栉摆到后针床BN时发生偏移形成一个线圈,再回到前针床FN时发生偏移导致在多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一个线圈,再到后针床BN时不发生偏移没有形成线圈,这样就完成一个编织循环,并实现了前、后布片有纱线相连接,见图6中纱线6F1。
[0063] 后针床贾卡导纱梳栉G3、G4也做相应的偏移运动,该梳栉摆到前针床FN时发生偏移导致该纱线在前布片F形成线圈,接着摆回后针床BN时不发生偏移形成一个固有的线圈,再到前针床FN时不发生偏移没有形成线圈,最后摆回后针床BN时发生偏移在多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而完成一个编织循环,见图7中纱线7B1。
[0064] 利用这个技术根据三分裤裆实际设计针数及针位设定和控制其贾卡针的偏移,就可以实现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的前后布片缝合。在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即两腿圆筒到臀部的中间位置需要设定若干针来编织前后布片的连接,以防止三分裤裆开裆的情况。
[0065] 第三,前后布片腿部T的两腿间及腰腹裆部D的分缝接合位置1、2、3、4的分缝接合以形成两条腿的圆筒织物及位于臀部的腰腹裆部的一个圆筒织物的编织。
[0066] 前后布片腿部T的两腿间及腰腹裆部D的分缝接合位置1、2、3、4的编织,具体为:这些分缝接合位置1、2、3、4均为前后布片F、B、F1、B1、F2、B2的分缝接合位置,通过分缝接合技术实现并编织出与旁边纱线分离的圆筒织物,即形成独立的圆筒织物。例如本发明三分裤裆腿部T是两条独立分离的圆筒织物,而编织到腰腹裆部D时两条圆筒织物合并为一条大的圆筒织物,所以分缝接合位置3、4在编织到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时即停止前后布片分缝接合的编织,而分缝接合位置1、2是从三分裤裆X的底端一直到本发明三分裤裆编织完成为止。
[0067] 该分缝接合技术通过控制该具体位置的贾卡针的偏移来实现,具体实现方式如下。以一个圆筒织物为例(其他圆筒织物织法同理),在需要实现圆筒织物的边缘位置,前后布片必须接合且与旁边圆筒外的纱线分离,否则形成的圆筒会有多余纱线连接,造成圆筒织物的不完整甚至破损。在该边缘位置的具体针位上需要同时控制该位置的前后贾卡针的偏移才能实现前后布片的分缝接合。如图5所示,图5中纱线24是通过贾卡针偏移技术控制该贾卡针在前针床FN编织第一个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此时其不能在前针床FN形成线圈,当该贾卡针摆到后针床BN时发生偏移导致该纱线在后针床布片边缘形成一个线圈,接着该导纱针又摆回前针床编织下一个横列时不发生偏移而实现本来的线圈编织,结果前后布片相互有纱线连接起来,再当该导纱针摆到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而在后针床不形成线圈,结果该位置贾卡导纱针完成一个循环的编织运动,并形成与三分裤裆X基本布面相一致的织物组织,如此根据织物的高度进行重复运动实现前后布片的边缘连接,本发明三分裤裆X中1和3的分缝接合即使用纱线22的技术实现。
[0068] 同理,图5中纱线23描述的技术就是后针床贾卡针实现,分别由相应位置的后针床贾卡针控制三分裤裆X左侧边缘连接位置2及三分裤裆X内侧连接位置4。
[0069] 当相应位置后针床BN贾卡针摆到前针床FN时发生偏移导致形成线圈,接着该贾卡针摆回后针床编织第一个横列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其在后针床不能形成线圈,然后再摆到前针床时不发生偏移,即与本来一样不形成线圈,再摆回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导致与本来一样形成一个线圈,这样既实现前后布片的相互连接又保证了其编织的织物与三分裤裆X其他位置布面组织结构相一致,实现无缝连接。
[0070] 在上述编织方法中都未提及对本机器的地梳梳栉(前针床GB1和后针床GB2)的应用,因为本发明三分裤裆的编织可以在不使用地梳梳栉的情况下仅利用前后针床的贾卡梳栉即可完成。当然为了增加三分裤裆的牢固度和厚度,我们也可以应用地梳梳栉,但地梳梳栉只能使用经编织物组织中的编链组织或者衬纬组织。
[0071] 根据三分裤裆实际设计尺寸所需,结合纱线实际厚度、张等因素,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即可织造出没有传统三分裤裆的车缝工序及其造成的接合车缝线的一体成型三分裤裆。
[0072] 图1-4本发明的连裤袜的裤腿平面示意图。采用四路进线的丝袜机使用20D以下的氨纶包覆纱编织平针组织,根据腿形,横拉伸由大到小,从大腿部开始编织,一直脚部完成编织。
[0073] 然后将两个裤腿(t)的上口与裤裆(d)的腿部T拼接缝起来,将裤腰(y)缝在裤裆(d)上部,最后将两个裤腿(t)的下口按弧形缝合起来;经过染色,套上腿形定型板定型,完成所述的一种薄型无缝连裤袜。
[0074]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也有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0075] 附图标记说明列表
[0076] F:前布片;
[0077] B:后布片;
[0078] X:本发明三分裤裆;
[0079] 1:通过G2、G4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腿外侧位置,即前后两块布片的右侧分缝接合位置;
[0080] 2:通过G1、G3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腿外侧位置,即前后两块布片的左侧分缝接合位置;
[0081] 3:通过G2、G4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左腿内侧位置;
[0082] 4:通过G1、G3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右腿内侧位置;
[0083] 6:位于臀部的腰腹裆部底端前后布片连接位;
[0084] F1:左腿的前布片;
[0085] F2:右腿的前布片;
[0086] B2:右腿的后布片;
[0087] B1:左腿的后布片;
[0088] T:腿部;
[0089] D:腰腹裆部;
[0090] 2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结构;
[0091] 21-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的纱线;
[0092] 22: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结构;
[0093] 22-1: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的纱线;
[0094] 24:圆筒织物右侧分缝接合位置位于前针床贾卡梳栉G2的贾卡针编织方法;
[0095] 23:圆筒织物左侧分缝接合位置位于后针床贾卡梳栉G3的贾卡针编织方法;
[0096] 6F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既在前针床编织二针经平组织又在后针床成圈的前后布片布面缝接的编织方法。
[0097] 7B1: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既在后针床编织二针经平组织又在前针床成圈的前后布片布面缝接的编织方法。
[0098] FN:前针床及织针;
[0099] BN:后针床及织针;
[0100] M:双针床带贾卡梳栉拉舍尔经编机器;
[0101] GB1:前针床地梳梳栉;
[0102] G1:前针床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第一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0103] G2:前针床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第二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0104] G3:后针床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第一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0105] G4:后针床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第二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0106] GB2:后针床地梳梳栉;
[0107] S:纱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