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 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

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

申请号 CN201710753589.6 申请日 2017-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7495485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申请人 蔡江峰; 发明人 蔡江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防 辐射 抗菌内衣布料,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竹原 纤维 100-200份、丝光 棉 30-60份、金属纤维20-30份、麻纤维30-50份、 纤维素 酶2-3份、 糖化 酶2-4份和鲜 酵母 2-3份,所述金属纤维材质为不锈 钢 ,且金属纤维表面 镀 有纳米 银 离子层,其直径为10-20微米,所述竹原纤维的粗细为5-10DX1。本发明通过将竹原纤维和金属纤维混合制作,利用竹原纤维的吸汗性,可将人体排出的汗液及时吸收,避免汗液不能及时散去,滋生细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利用金属纤维在布料中纵横交错排列,形成网状结构,对于隔离 电磁辐射 具有显著的效果,避免直接辐射人体,使人们产生 皮肤 疾病 。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竹原纤维
100-200份、丝光30-60份、金属纤维20-30份、麻纤维30-50份、纤维素酶2-3份、糖化酶2-4份和鲜酵母2-3份,所述金属纤维材质为不锈,且金属纤维表面有纳米离子层,其直径为10-20微米,所述竹原纤维的粗细为5-10DX1,纤维长度为90-100毫米,所述丝光棉的粗细为6-8S/2,所述金属纤维的粗细为6-12DX1,所述麻纤维的粗细为4-8DX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原纤维150份、丝光棉45份、金属纤维25份、麻纤维40份、纤维素酶2.5份、糖化酶3份和鲜酵母2.5份,所述金属纤维直径为15微米,所述竹原纤维的粗细为7.5DX1,纤维长度为95毫米,所述丝光棉的粗细为7S/2,所述金属纤维的粗细为9DX1,所述麻纤维的粗细为6DX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纺纱: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在浓度为10-15%的糖化酶和鲜酵母混合溶液中浸泡1-2h,溶液温度为30-50度,然后烘干,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利用喷纺织机纺织成纱,且捻系数为324-400。
4.S2.蒸纱:在1.5*1.5m的密闭容器中进行高温定型蒸纱,温度控制在80-100度,压控制在50-80MPa,时间20-40min。
5.S3.织布:利用S2中生产的纱线,在无梭式织布机完成织布。
6.S4.生物抛光:将S3制得的布料浸染在pH值为4.5-5.5的酸性溶液中,然后加入浓度为0.5-1.5%的纤维素酶溶液,浸泡时间控制在40-60min,温度控制在45-55度。
7.S5.冲洗:将S4中浸泡后的布料取出,用纯净水冲洗,放入转速为800-1000r/min的立式烘干机中烘干,完成布料生产。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内衣是指贴身穿的衣物,包括背心、汗衫、短裤、抹胸、胸罩等,通常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是现代人不可少的服饰之一,内衣有吸汗、矫型、衬托身体、保暖及不受来自身体的污秽的危害的作用,有时会被视为性征;随着纺织业的迅速发展,用于生产内衣的布料越来越多,但这些布料对于细菌和电磁辐射的抵御作用较小,从而导致人体的隐私部位,受到细菌和电磁辐射的危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竹原纤维100-200份、丝光30-60份、金属纤维20-30份、麻纤维30-50份、纤维素酶2-3份、糖化酶2-4份和鲜酵母2-
3份,所述金属纤维材质为不锈,且金属纤维表面有纳米离子层,其直径为10-20微米,所述竹原纤维的粗细为5-10DX1,纤维长度为90-100毫米,所述丝光棉的粗细为6-8S/2,所述金属纤维的粗细为6-12DX1,所述麻纤维的粗细为4-8DX1。
[0005] 优选地,所述竹原纤维150份、丝光棉45份、金属纤维25份、麻纤维40份、纤维素酶2.5份、糖化酶3份和鲜酵母2.5份,所述金属纤维直径为15微米,所述竹原纤维的粗细为
7.5DX1,纤维长度为95毫米,所述丝光棉的粗细为7S/2,所述金属纤维的粗细为9DX1,所述麻纤维的粗细为6DX1。
[0006] 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纺纱: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在浓度为10-15%的糖化酶和鲜酵母混合溶液中浸泡1-2h,溶液温度为30-50度,然后烘干,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利用喷纺织机纺织成纱,且捻系数为324-400。
[0007] S2.蒸纱:在1.5*1.5m的密闭容器中进行高温定型蒸纱,温度控制在80-100度,压控制在50-80MPa,时间20-40min。
[0008] S3.织布:利用S2中生产的纱线,在无梭式织布机完成织布。
[0009] S4.生物抛光:将S3制得的布料浸染在pH值为4.5-5.5的酸性溶液中,然后加入浓度为0.5-1.5%的纤维素酶溶液,浸泡时间控制在40-60min,温度控制在45-55度。
[0010] S5.冲洗:将S4中浸泡后的布料取出,用纯净水冲洗,放入转速为800-1000r/min的立式烘干机中烘干,完成布料生产。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竹原纤维和金属纤维混合制作,利用竹原纤维的吸汗性,可将人体排出的汗液及时吸收,避免汗液不能及时散去,滋生细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利用金属纤维在布料中纵横交错排列,形成网状结构,对于隔离电磁辐射具有显著的效果,避免直接辐射人体,使人们产生皮肤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3] 实施例1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竹原纤维100份、丝光棉
30份、金属纤维20份、麻纤维30份、纤维素酶2份、糖化酶2份和鲜酵母2份,所述金属纤维材质为不锈钢,且金属纤维表面镀有纳米银离子层,其直径为10微米,所述竹原纤维的粗细为
5DX1,纤维长度为90毫米,所述丝光棉的粗细为6S/2,所述金属纤维的粗细为6DX1,所述麻纤维的粗细为4DX1。
[0014] 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纺纱: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在浓度为10%的糖化酶和鲜酵母混合溶液中浸泡1h,溶液温度为30度,然后烘干,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利用喷水纺织机纺织成纱,且捻系数为324。
[0015] S2.蒸纱:在1.5*1.5m的密闭容器中进行高温定型蒸纱,温度控制在80度,压力控制在50MPa,时间20min。
[0016] S3.织布:利用S2中生产的纱线,在无梭式织布机完成织布。
[0017] S4.生物抛光:将S3制得的布料浸染在pH值为5的酸性溶液中,然后加入浓度为0.5%的纤维素酶溶液,浸泡时间控制在40min,温度控制在45度。
[0018] S5.冲洗:将S4中浸泡后的布料取出,用纯净水冲洗,放入转速为800r/min的立式烘干机中烘干,完成布料生产。
[0019] 实施例2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竹原纤维150份、丝光棉
45份、金属纤维25份、麻纤维40份、纤维素酶1.5份、糖化酶3份和鲜酵母2.5份,所述金属纤维材质为不锈钢,且金属纤维表面镀有纳米银离子层,其直径为15微米,所述竹原纤维的粗细为7.50DX1,纤维长度为95毫米,所述丝光棉的粗细为7S/2,所述金属纤维的粗细为9DX1,所述麻纤维的粗细为6DX1。
[0020] 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纺纱: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在浓度为12.5%的糖化酶和鲜酵母混合溶液中浸泡1.5h,溶液温度为40度,然后烘干,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利用喷水纺织机纺织成纱,且捻系数为362。
[0021] S2.蒸纱:在1.5*1.5m的密闭容器中进行高温定型蒸纱,温度控制在90度,压力控制在65MPa,时间30min。
[0022] S3.织布:利用S2中生产的纱线,在无梭式织布机完成织布。
[0023] S4.生物抛光:将S3制得的布料浸染在pH值为5的酸性溶液中,然后加入浓度为2%的纤维素酶溶液,浸泡时间控制在50min,温度控制在50度。
[0024] S5.冲洗:将S4中浸泡后的布料取出,用纯净水冲洗,放入转速为900r/min的立式烘干机中烘干,完成布料生产。
[0025] 实施例3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竹原纤维200份、丝光棉
60份、金属纤维30份、麻纤维50份、纤维素酶3份、糖化酶4份和鲜酵母3份,所述金属纤维材质为不锈钢,且金属纤维表面镀有纳米银离子层,其直径为20微米,所述竹原纤维的粗细为
10DX1,纤维长度为100毫米,所述丝光棉的粗细为8S/2,所述金属纤维的粗细为12DX1,所述麻纤维的粗细为8DX1。
[0026] 一种防辐射抗菌内衣布料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纺纱: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在浓度为15%的糖化酶和鲜酵母混合溶液中浸泡2h,溶液温度为50度,然后烘干,将竹原纤维、丝光棉、金属纤维和麻纤维利用喷水纺织机纺织成纱,且捻系数为400。
[0027] S2.蒸纱:在1.5*1.5m的密闭容器中进行高温定型蒸纱,温度控制在100度,压力控制在80MPa,时间40min。
[0028] S3.织布:利用S2中生产的纱线,在无梭式织布机完成织布。
[0029] S4.生物抛光:将S3制得的布料浸染在pH值为5.5的酸性溶液中,然后加入浓度为1.5%的纤维素酶溶液,浸泡时间控制在60min,温度控制在55度。
[0030] S5.冲洗:将S4中浸泡后的布料取出,用纯净水冲洗,放入转速为1000r/min的立式烘干机中烘干,完成布料生产。
[0031] 试验比对辐射对比:
分别取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制得的布料与普通纯棉布料,并分别对应标注为A1、A2、A3和A4,且A1、A2、A3和A4面积、厚度均相同,然后设置电磁辐射源与电磁辐射检测仪之间的距离为一米,最后将A1、A2、A3和A4置于电磁辐射源与电磁辐射检测仪中间,读取电磁辐射检测仪数字,记录如下: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电磁辐射源与电磁辐射检测仪中间放置普通纯棉布料,对于减小电磁辐射强度基本没有作用,而利用本发明所制得的布料,对于减小电磁辐射强度作用较大,尤其利用实施例2的生产工艺制得的布料效果尤为显著。
[0032] 抗菌效果对比:随机选取5名年龄相仿的女性实验对象,并且实验对象均健康状况良好,让5名实验对象均依次穿戴普通纯棉布料、实施例1中的布料、实施例2中的布料和实施例3中的布料所制的内衣,穿戴8个小时后,利用涂布法检测内衣上细菌的数目,记录如下:
表2
实验项目 穿戴普通纯棉布料内 穿戴实施例1的布料内 穿戴实施例2的布料内 穿戴实施例3的布料实验对象 衣后菌落数目/个 衣后菌落数目/个 衣后菌落数目/个 内衣后菌落数目/个
1 213 180 131 178
2 210 185 135 187
3 220 190 139 173
4 211 176 125 182
5 219 173 129 184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所制的布料相对普通纯棉布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其中,实施例2中的生产工艺所制的布料抗菌效果尤为显著。
[0033]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工艺所制的布料,无论防辐射还是抗菌都比普通纯棉布料效果好,其中,在本发明中又以实施例2中的生产工艺所制的布料,在防辐射和抗菌方面的表现最佳。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