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压灰烟灰缸

申请号 CN201610315198.1 申请日 2016-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5852210A 公开(公告)日 2016-08-17
申请人 邬晨燚; 发明人 邬晨燚;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自压灰 烟灰缸 ,由翻盖、卡槽、接灰薄片、 风 孔、 外壳 组成,其特点在于,翻盖在烟灰缸顶部,与外壳连接,并可作为外壳的顶盖,卡槽与外壳内壁表面连接,并对立于翻盖与外壳的连接点,风孔位于外壳的表面中下部,为镂空状,接灰薄片位于外壳内部,圆盘状,其边缘并与外壳的内壁无缝贴连。所述:翻盖、接灰薄片、风孔,翻盖关闭时可封闭整个烟灰缸,阻止烟灰飞洒,风孔使得烟灰缸增加了抽风的功能,使得底部产生吸 力 ,压强降低,导致接灰薄片上方受到压力,烟灰被空气“压制”在接灰薄片上。
权利要求

1.自压灰烟灰缸,由翻盖(1)、卡槽(2)、接灰薄片(3)、孔(4)、外壳(5)组成,其特点在于,翻盖(1)在烟灰缸顶部,与外壳(5)连接,并可作为外壳(5)的顶盖,卡槽(2)与外壳(5)内壁表面连接,并对立于翻盖(1)与外壳(5)的连接点,风孔(4)位于外壳(5)的表面中下部,为镂空状,接灰薄片(3)位于外壳(5)内部,圆盘状,其边缘并与外壳(5)的内壁无缝贴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压灰烟灰缸,所述:翻盖(1)、接灰薄片(3)、风孔(4),翻盖(1)关闭时可封闭整个烟灰缸,阻止烟灰飞洒,风孔(4)使得烟灰缸增加了抽风的功能,使得底部产生吸,压强降低,导致接灰薄片(3)上方受到压力,烟灰被空气“压制”在接灰薄片(3)上。

说明书全文

自压灰烟灰缸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烟灰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吸附烟灰的烟灰缸。

背景技术

[0002] 在使用烟灰缸时,常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即烟灰缸里的烟灰时不时的就会被一点微吹散出来,漂浮在空气中,使得室内环境变差。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自压灰烟灰缸,结合抽风功能,来解决烟灰飞散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压灰烟灰缸,由翻盖、卡槽、接灰薄片、风孔、外壳组成,其特点在于,翻盖在烟灰缸顶部,与外壳连接,并可作为外壳的顶盖,卡槽与外壳内壁表面连接,并对立于翻盖与外壳的连接点,风孔位于外壳的表面中下部,为镂空状,接灰薄片位于外壳内部,圆盘状,其边缘并与外壳的内壁无缝贴连。所述:翻盖、接灰薄片、风孔,翻盖关闭时可封闭整个烟灰缸,阻止烟灰飞洒,风孔使得烟灰缸增加了抽风的功能,使得底部产生吸,压强降低,导致接灰薄片上方受到压力,烟灰被空气“压制”在接灰薄片上。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压灰烟灰缸,结合抽风功能,自动“压制”烟灰解决烟灰飞散的问题,提高室内卫生状况。
[0006]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1,翻盖(1)、卡槽(2)、接灰薄片(3)、风孔(4)、外壳(5)。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0010] 如图1所示,翻盖(1)、卡槽(2)、接灰薄片(3)、风孔(4)、外壳(5)。使用时,将翻盖(1)打开,启动抽风功能,由风孔(4)提供空气的流通通道,产生吸力,吸附接灰薄片(3)使得烟灰被“压制”,卡槽(2)为翻盖(1)关闭时的卡接处,同时也提供一个抖烟的位置。外壳(5)保护烟灰缸内部,并且造型美观,容积适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