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470216.4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4221554B 公开(公告)日 2016-08-24
申请人 石河子市农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克仁; 王克兴;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适用于 播种 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包括点种盘(5),点种盘(5)上设有下种口(5?1)和点种嘴(1),其特征在于:点种盘(5)上设有 种子 室(12),所述种子室(12)为一开口的腔体,在种子室(12)的开口处设有取种轮(14),取种轮(14)上设有取种穴(13),所述取种轮(14)将种子室(12)和下种口(5?1)联接,即取种轮(14)一部分置于种子室(12)内,一部分置于种子室(12)外。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播种效果好,能快速转换播种不同作物等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包括点种盘(5),点种盘(5)上设有下种口(5-
1)和点种嘴(1),其特征在于:点种盘(5)上设有种子室(12),所述种子室(12)为一下部开口的腔体,在种子室(12)的开口处设有取种轮(14),取种轮(14)上设有取种穴(13),所述取种轮(14)将种子室(12)和下种口(5-1)联接,即取种轮(14)一部分置于种子室(12)内,一部分置于种子室(12)外,设有刮种装置,所述刮种装置设在取种轮(14)置于种子室(12)外的部分外侧,所述刮种装置包含:固定销(17)、刮种板(19)和弹性机构(18),所述弹性机构(18)设在刮种板(19)与固定销(17)之间,刮种板(19)呈弧形,且紧贴取种轮(14),设有毛刷轮(4),毛刷轮(4)表面设有刷体(2),该毛刷轮(4)与取种轮(14)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种口(5-1)内侧设有斗状的接种斗(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种子室(12)内设有隔板(8),该隔板(8)呈径向设置,可调节取种轮(14)所接触的种子室(12)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种轮(14)上各相邻两取种穴(13)之间设有连通两取种穴(13)的凹槽(20),在取种轮(14)后方设置有导种杆(21),所述导种杆(21)设置在该凹槽(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种轮(14)上各相邻两取种穴(13)之间设有连通两取种穴(13)的凹槽(20),在取种轮(14)后方设置有导种杆(21),所述导种杆(21)设置在该凹槽(20)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作物播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目前的播种设备,一般只能播种一种作物。对于不同粒径的种子,需要使用不同播种装置。因此,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播种效果好,能快速转换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被提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播种不同作物的播种装置。
[0004] 本发明包括点种盘(5),点种盘(5)上设有下种口(5-1)和点种嘴(1),其特征在于:点种盘(5)上设有种子室(12),所述种子室(12)为一下部开口的腔体,在种子室(12)的开口处设有取种轮(14),取种轮(14)上设有取种穴(13),所述取种轮(14)将种子室(12)和下种口(5-1)联接,即取种轮(14)一部分置于种子室(12)内,一部分置于种子室(12)外。
[0005] 上述种子室(12)的开口处可以呈仿取种轮(14)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种子从取种轮(14)和种子室(12)壳体的接触端漏出,防止漏种现象。
[0006] 上述取种穴(13)的形状根据不同作物种子的形状,例如:直径、厚度、大小和形状进行设计。
[0007] 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取种轮(14),取种轮(14)的外形尺寸完全一样,但是其表面所设有的取种穴(13)大小不一,可以方便实现播种不同作物。
[0008] 例如:需要播种花作物时,可以更换适合棉花作物种子的取种轮;需要播种打瓜、南瓜、食葵等作物时,可以更换较大型号适合打瓜、南瓜、食葵等作物种子的取种轮;需要播种芝麻、辣椒等小粒作物时,可以更换适合芝麻、辣椒等小粒作物的取种轮。
[0009] 实现不同作物的播种,只需要更换取种轮即可。
[0010] 作为改进,设有毛刷轮(4),毛刷轮(4)表面设有刷体(2),该毛刷轮(4)与取种轮(14)紧贴。
[0011] 作为改进,下种口(5-1)内侧设有斗状的接种斗(6),两两相邻的接种斗(6)收尾相连。
[0012] 设有毛刷轮(4)主要是为了在取种轮(14)区中后,将多余的种子清扫干净,只保留取种穴(13)内部的种子,实现精量点播的目的。
[0013] 作为改进,设有刮种装置,所述刮种装置设在取种轮(14)置于种子室(12)外的部分外侧,所述刮种装置包含:固定销(17)、刮种板(19)和弹性机构(18),所述弹性机构(18)设在刮种板(19)与固定销(17)之间,刮种板(19)呈弧形,且紧贴取种轮(14)。
[0014] 为了防止取种穴(13)内卡种,在毛刷轮(4)后方再设置刮种装置,所述后方为取种轮(14)的运动轨迹方向,将卡在取种穴(13)内的种子拨出,防止卡种漏播的发生。
[0015] 作为改进,种子室(12)内设有隔板(8),该隔板(8)呈径向设置,可调节取种轮(14)所接触的种子室(12)大小。
[0016] 设置隔板(8)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种子不同大小的需要。例如:当需要播种葵花籽时,由于葵花籽的种子较大,所以需要较大空间的种子室(12);当需要播种棉花时,可以适当调整种子室(12)的大小;当需要播种小粒种子作物,如:芝麻、辣椒时,可以方面调节种子室(12)的大小,适应小粒种子作物的需要。
[0017] 作为改进,取种轮(14)上各相邻两取种穴(13)之间设有连通两取种穴(13)的凹槽(20),在取种轮(14)后方设置有导种杆(21),所述导种杆(21)设置在该凹槽(20)内。
[0018] 所述导种杆(2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置于两两取种穴(13)之间的凹槽(20)内。导种杆(21)可以固定在种子室壳体上,也可以固定在隔板(8)上。
[0019] 上述导种杆(21)呈弧形,其自由端向固定端方向是由凹槽(20)底部向取种轮(14)表面延伸。
[0020] 导种杆(21)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将取种穴(13)内的种子更好的排出,当取种轮(14)转动时,取种穴(13)内的种子会在导种杆(21)作用下,从取种穴(13)内被挤出。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播种效果好,能快速转换播种不同作物等特点。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图1中A-A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图1中B-B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齿轮啮合方式I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是齿轮啮合方式II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是齿轮啮合方式III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是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是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1是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是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所示:1是点播嘴,2是刷体,3是毛刷轮轴,3-1是齿轮A,4是毛刷轮,5是点种盘,5-1是下种口,6是接种斗,7是限位,8是隔板,9是中心轴,10是传动轴,10-1是齿轮B,11是进种口,12是种子室,12-1种子室壳体,13是取种穴,14是取种轮,15是取种轮轴,15-1是齿轮C,16是护板,17是固定销,18是弹性机构,19是刮种板,20是凹槽,21是导种杆,22是齿轮D。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实施例1:参照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点种盘5,点种盘5上设有下种口5-1和点种嘴1,点种盘5上设有种子室12,所述种子室12为下部一开口的腔体,在种子室12的开口处设有取种轮14,取种轮14上设有取种穴13,所述取种轮14将种子室12和下种口5-1联接,即取种轮14一部分置于种子室12内,一部分置于种子室12外,所述取种轮14转动时,取种穴13随取种轮14转动进出于种子室12并将种子从种子室12送入下种口5-1中。
[0036] 上述种子室12的开口处可以呈仿取种轮14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种子从取种轮14和种子室12壳体的接触端漏出,防止漏种现象。
[0037] 实际使用时:可以更具需要,设置多个取种轮14,取种轮14的外形尺寸完全一样,但是其表面所设有的取种穴13大小不一,可以方便实现播种不同作物。
[0038]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设有毛刷轮4,毛刷轮4表面设有刷体2,该毛刷轮4与取种轮14紧贴。
[0039] 设有毛刷轮4主要是为了在取种轮14区中后,将多余的种子清扫干净,只保留取种穴13内部的种子,实现精量点播的目的。
[0040]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下种口5-1内侧设有斗状的接种斗6,两两相邻的接种斗6收尾相连。
[0041]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设有刮种装置,所述刮种装置设在取种轮14置于种子室12外的部分外侧,所述刮种装置包含:固定销17、刮种板19和弹性机构18,所述弹性机构18设在刮种板19与固定销17之间,刮种板19呈弧形,且紧贴取种轮14。
[0042] 为了防止取种穴13内卡种,在毛刷轮4后方再设置刮种装置,所述后方为取种轮14的运动轨迹方向,将卡在取种穴13内的种子拨出,防止卡种漏播的发生。
[0043]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种子室12内设有隔板8,该隔板8呈径向设置,可调节取种轮14所接触的种子室12大小。
[0044] 设置隔板8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种子不同大小的需要。例如:当需要播种葵花籽时,由于葵花籽的种子较大,所以需要较大空间的种子室12;当需要播种棉花时,可以适当调整种子室12的大小;当需要播种小粒种子作物,如:芝麻、辣椒时,可以方面调节种子室12的大小,适应小粒种子作物的需要。
[0045] 实施例6:参照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齿轮B10-1驱动齿轮C15-1转动,齿轮A3-1是通过齿轮C15-1驱动,齿轮A3-1与毛刷轮4同轴转动,齿轮B10-1与传动轴10同轴转动,齿轮C15-1与取种轮14同轴转动。
[0046] 实施例7:参照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6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齿轮B10-1驱动齿轮A3-1转动,齿轮C15-1是通过齿轮A3-1驱动,齿轮A3-1与毛刷轮4同轴转动,齿轮B10-1与传动轴10同轴转动,齿轮C15-1与取种轮14同轴转动。
[0047] 实施例8:参照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6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齿轮B10-1同时驱动齿轮A3-1和齿轮C15-1转动,齿轮A3-1与毛刷轮4同轴转动,齿轮B10-1与传动轴10同轴转动,齿轮C15-1与取种轮14同轴转动。
[0048] 实施例9:参照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取种轮14上各相邻两取种穴13之间设有连通两取种穴13的凹槽20,在取种轮14后方设置有导种杆21,所述导种杆21设置在该凹槽20内。
[0049] 所述导种杆2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置于两两取种穴13之间的凹槽20内。导种杆21可以固定在种子室壳体上,也可以固定在隔板8上。
[0050] 实施例10:参照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播种棉花,玉米时,可以选用中等尺寸取种穴13的取种轮14。
[0051] 实施例11:参照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0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播种小粒作物,例如辣椒、芝麻等,可以选用取种穴13较小的取种轮14。
[0052] 实施例12:参照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0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播种葵花等大粒作物时,可以选用取种穴13较大的取种轮14。
[0053] 实施例13:参照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6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齿轮A3-1、齿轮B10-1和齿轮C15-1相互不啮合,设有齿轮D22,齿轮D22分别与齿轮A3-1、齿轮B10-1和齿轮C15-1相啮合。
[0054] 实施例14:参照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6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毛刷轮4和取种轮14反向转动,毛刷轮4顺时针转动,取种轮14逆时针转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