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204002.1 申请日 2016-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5850290A 公开(公告)日 2016-08-17
申请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秋实草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智明; 张宇龙; 李争艳; 朱德建; 陈俊峰; 孙展; 冯博政;
摘要 一种紫花苜蓿的 播种 技术方法,涉及苜蓿草种植技术领域,通过播前检查、播种量计算、播种调试、播种管理和播后镇 压实 现。本 发明 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合理,科学规范,播种技术方法明确,操作流程规范有效,效果明显,保证了紫花苜蓿种植得到高效、高产。
权利要求

1.一种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播前检查
播种前必须检查播种机的传动链条、排种器、下种管是否正常;然后根据播种的土质情况调整播种深度,严禁未经调试就进行播种;
2)播种量计算
根据步骤1中播种机的规格,计算播种机的传动轮转动一圈时,种管的下种量,然后通过播幅,一亩地传动轮转动圈数,每圈的下种量,计算每亩理论播量为[667㎡/(播幅×L)]×(M×N);
其中L:指传动轮截面的周长、M:传动轮转一圈时,单个下种管的下种量,N:播种机下种管个数;
3)播种调试
a、播种行距调试
按播种行宽为20-30cm,把播种机的开口器,均匀的分布在播种机的后挂悬梁上,如有不需要的排种口,进行堵死,机械出现磨损漏籽需用胶泥或其它粘合剂粘严实,防治飘籽、乱行;
b、播种深度调试
播种机进地播种前,播种深度控制在1.5-2.5cm,并在播种的过程中随时监控播种深度,特别在土地不平、土壤过虚、砂性过大的地块,要随时调整;
4)播种管理
在播种期间,看种人必须到位,时刻查看传动链条和排种器是否正常运转、下种管有无堵塞、种子箱内的种子是否足够,要保证种子的正常撒落,若有堵塞,及时疏通,不能出现断行情况,并且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如有问题,监督人员必须及时通知司机停车检查、维修,播种驾驶员要熟悉播种机性能,能控制和调节播种深度,根据播种机性能和满足播量及深度的前提下保持适当速度匀速驾驶,保证播种质量必须把车走直,不能存在歪曲现象,接墒时,根据开口器的位置,需要和上一条墒重合10-20cm,行车期间,要匀速前进,如有异常,需要上停车进行查看,播种机看管人员,播种完每块地后,两头播种机转弯地要补播,以保证出苗数;
5)播后镇压
镇压时使用“V”型镇压器进行镇压。

说明书全文

一种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苜蓿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苜蓿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3小叶,小叶小,有小齿,叶脉伸入齿端;托叶与叶柄合生;花小,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齿近相等;花冠黄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近无柄,龙骨瓣钝,比翼瓣短,同时苜蓿草还是良好的牧草,它全株高50厘米至90厘米,、羊、猪、鸡都喜欢吃,且生长快,不用喂料,不生病,皮毛外观光滑发亮,苜蓿草在进行种植时,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合理流程的方法,特别是在进行播种的时候,由于其方法操作不合理,因此很容易导致苜蓿产量低下。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播种科学合理,方法简单易行的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方法。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播前检查
[0007] 播种前必须检查播种机的传动链条、排种器、下种管是否正常;然后根据播种的土质情况调整播种深度,严禁未经调试就进行播种;
[0008] 2)播种量计算
[0009] 根据步骤1中播种机的规格,计算播种机的传动轮转动一圈时,种管的下种量,然后通过播幅,一亩地传动轮转动圈数,每圈的下种量,计算每亩理论播量为[667m2/(播幅×L)]×(M×N);
[0010] 其中L:指传动轮截面的周长、M:传动轮转一圈时,单个下种管的下种量,N:播种机下种管个数;
[0011] 3)播种调试
[0012] a、播种行距调试
[0013] 按播种行宽为20-30cm,把播种机的开口器,均匀的分布在播种机的后挂悬梁上,如有不需要的排种口,进行堵死,机械出现磨损漏籽需用胶泥或其它粘合剂粘严实,防治飘籽、乱行;
[0014] b、播种深度调试
[0015] 播种机进地播种前,播种深度控制在1.5-2.5cm,并在播种的过程中随时监控播种深度,特别在土地不平、土壤过虚、砂性过大的地块,要随时调整;
[0016] 4)播种管理
[0017] 在播种期间,看种人必须到位,时刻查看传动链条和排种器是否正常运转、下种管有无堵塞、种子箱内的种子是否足够,要保证种子的正常撒落,若有堵塞,及时疏通,不能出现断行情况,并且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如有问题,监督人员必须及时通知司机停车检查、维修,播种驾驶员要熟悉播种机性能,能控制和调节播种深度,根据播种机性能和满足播量及深度的前提下保持适当速度匀速驾驶,保证播种质量必须把车走直,不能存在歪曲现象,接墒时,根据开口器的位置,需要和上一条墒重合10-20cm,行车期间,要匀速前进,如有异常,需要马上停车进行查看,播种机看管人员,播种完每块地后,两头播种机转弯地要补播,以保证出苗数;
[0018] 5)播后镇压
[0019] 镇压时使用“V”型镇压器进行镇压,镇压效果更好,镇压不仅能保证种床紧实,让种子充分利用土壤分和营养,也能防止播得太深。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合理,科学规范,播种技术方法明确,操作流程规范有效,效果明显,保证了紫花苜蓿种植得到高效、高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2] 实施例1
[0023] 一种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1)播前检查
[0025] 播种前必须检查播种机的传动链条、排种器、下种管是否正常;然后根据播种地块的土质情况调整播种深度,严禁未经调试就进行播种;
[0026] 2)播种量计算
[0027] 根据步骤1中播种机的规格,计算播种机的传动轮转动一圈时,种管的下种量,然后通过播幅,一亩地传动轮转动圈数,每圈的下种量,计算每亩理论播量为[667m2/(播幅×L)]×(M×N);
[0028] 其中L:指传动轮截面的周长、M:传动轮转一圈时,单个下种管的下种量,N:播种机下种管个数;
[0029] 3)播种调试
[0030] a、播种行距调试
[0031] 按播种行宽为20cm,把播种机的开口器,均匀的分布在播种机的后挂悬梁上,如有不需要的排种口,进行堵死,机械出现磨损漏籽需用胶泥或其它粘合剂粘严实,防治飘籽、乱行;
[0032] b、播种深度调试
[0033] 播种机进地播种前,播种深度控制在1.5cm,并在播种的过程中随时监控播种深度,特别在土地不平、土壤过虚、砂性过大的地块,要随时调整;
[0034] 4)播种管理
[0035] 在播种期间,看种人必须到位,时刻查看传动链条和排种器是否正常运转、下种管有无堵塞、种子箱内的种子是否足够,要保证种子的正常撒落,若有堵塞,及时疏通,不能出现断行情况,并且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如有问题,监督人员必须及时通知司机停车检查、维修,播种驾驶员要熟悉播种机性能,能控制和调节播种深度,根据播种机性能和满足播量及深度的前提下保持适当速度匀速驾驶,保证播种质量必须把车走直,不能存在歪曲现象,接墒时,根据开口器的位置,需要和上一条墒重合10cm,行车期间,要匀速前进,如有异常,需要马上停车进行查看,播种机看管人员,播种完每块地后,两头播种机转弯地要补播,以保证出苗数;
[0036] 5)播后镇压
[0037] 镇压时使用“V”型镇压器进行镇压,镇压效果更好,镇压不仅能保证种床紧实,让种子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营养,也能防止播得太深。
[0038] 实施例2
[0039] 一种紫花苜蓿的播种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 1)播前检查
[0041] 播种前必须检查播种机的传动链条、排种器、下种管是否正常;然后根据播种地块的土质情况调整播种深度,严禁未经调试就进行播种;
[0042] 2)播种量计算
[0043] 根据步骤1中播种机的规格,计算播种机的传动轮转动一圈时,种管的下种量,然后通过播幅,一亩地传动轮转动圈数,每圈的下种量,计算每亩理论播量为[667m2/(播幅×L)]×(M×N);
[0044] 其中L:指传动轮截面的周长、M:传动轮转一圈时,单个下种管的下种量,N:播种机下种管个数;
[0045] 3)播种调试
[0046] a、播种行距调试
[0047] 按播种行宽为30cm,把播种机的开口器,均匀的分布在播种机的后挂悬梁上,如有不需要的排种口,进行堵死,机械出现磨损漏籽需用胶泥或其它粘合剂粘严实,防治飘籽、乱行;
[0048] b、播种深度调试
[0049] 播种机进地播种前,播种深度控制在2.5cm,并在播种的过程中随时监控播种深度,特别在土地不平、土壤过虚、砂性过大的地块,要随时调整;
[0050] 4)播种管理
[0051] 在播种期间,看种人必须到位,时刻查看传动链条和排种器是否正常运转、下种管有无堵塞、种子箱内的种子是否足够,要保证种子的正常撒落,若有堵塞,及时疏通,不能出现断行情况,并且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如有问题,监督人员必须及时通知司机停车检查、维修,播种驾驶员要熟悉播种机性能,能控制和调节播种深度,根据播种机性能和满足播量及深度的前提下保持适当速度匀速驾驶,保证播种质量必须把车走直,不能存在歪曲现象,接墒时,根据开口器的位置,需要和上一条墒重合20cm,行车期间,要匀速前进,如有异常,需要马上停车进行查看,播种机看管人员,播种完每块地后,两头播种机转弯地要补播,以保证出苗数;
[0052] 5)播后镇压
[0053] 镇压时使用“V”型镇压器进行镇压,镇压效果更好,镇压不仅能保证种床紧实,让种子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营养,也能防止播得太深。
[005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