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田土的改良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956151.9 申请日 2015-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6900620A 公开(公告)日 2017-06-30
申请人 巴东县丰太农业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周武成;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低产田土的改良方法,在田间挖多用沟和排 水 沟,多用沟边墙至少有一面与泥面齐平,沟宽0.6m—2.0m,深0.7m—1.5m。与多用沟平行设有排水沟,多用沟内设有闸 门 ,多用沟与排水沟间设隔断装置,排水沟边墙靠田一侧设一防逃鱼栅,田内开挖鱼沟,深度和宽度为0.3—0.5m,中低产田土通过上述改造,可提高粮食产量又可用于养鱼,增加了收入,既省工,又省地。
权利要求

1.低产田土的改良方法,在田与田之间开挖并安砌沟渠,其特征在于:在田侧或田间相间开挖用于注排水兼养鱼用的多用沟(1)以及专用于排水的排水沟(2),多用沟(1)一侧或两侧的沟坎顶部与田泥面齐平,当沟的一侧沟坎顶部与田泥面齐平时,另一侧边墙与田坎(7)顶部等高,多用沟(1)宽0.6-2.4m,深0.7-1.5m,与多用沟(1)同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开设有排水沟(2),在多用沟(1)内设置闸(3),多用沟与排水沟之间设有隔断装置(5),排水沟(2)的边墙靠田一侧有防逃鱼栅,多用沟(1)用于养鱼时,在每田内开挖鱼沟,鱼沟的布置呈“口”或“十”或“井”等形,其深度和宽度为0.3-0.5m;
所述的排水沟(2)边墙靠田一侧设置的防逃鱼栅(4)可间断排列,也可连续排列,当间断排列时,排水沟(2)边墙设有防逃鱼栅段低于另一段0.1-0.2m,防逃鱼栅离边墙0.1-
0.5m,下端插入田泥,顶部高出水面1.0m,防逃鱼栅的端部与排水沟的边墙或田坎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田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用沟(1)与排水沟(2)间距为30-1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田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沟与多用沟(1)相连,鱼沟的入口处开设一“八”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田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用沟(1)必要时可在每户田的分界处设一分隔鱼栅(6)。

说明书全文

低产田土的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的整地方法,特别是低产田土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改造中低产田土工程,主要是开挖并安砌沟渠,以降低地下位,灌溉和排除山洪,从而解决田土的冷、烂、毒、串“四害”,使粮食作物由每年的一熟变为两熟或三熟;达到增产的目的;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各地开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鱼也需挖坑开沟,现在人们对这两类工程是分开规划,单独施工,改造中低产田土工程要修建江水或注排合一的水沟,而稻田养鱼建造的设施主要有鱼坑、鱼沟、拦鱼栅及加高田坎,两类工程分开规划,既费工又费资金,而且占地较多,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满足粮食高产的要求,又能不用另外开挖鱼坑用作稻田养鱼的改造中低产田土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省投资、省工、省地,既能提高中低产田土粮食的产量,又能用作养鱼的改造中低产田土的方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田与田之间相间开挖用于注水排水兼养鱼用的多用沟以及专用于排水的排水沟,多用沟一侧或两侧的沟坎顶部与田泥面齐平,当沟的一侧沟坎顶部与田泥面齐平时,另一侧边墙与田坎顶部等高,多用沟宽0.6-2.4m,深0.7-1.5m,与多用沟内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开设有排水沟,在多用沟内设置有闸,多用沟与排水沟之间没有隔断装置,排水沟的边墙靠田一侧设有防逃鱼栅,多用沟用于养鱼时,在每田内开挖鱼沟,鱼沟的布置呈“口”、“十”或“井”等字形,其深度和宽度为0.3-0.5m。多用沟与排水沟的间距为30-120m。
[0005] 排水沟边墙靠田一侧设置的防逃鱼栅可间断排列,也可连续排列,当间断排列时,设有防逃鱼栅段低于另一段0.1-0.2m。防逃鱼栅离边墙0.1-0.5m,下端插入田泥,顶部高出水面1.0m,防逃鱼栅的端部与排水沟边墙或田坎相连。
[0006] 鱼沟与多用沟相连,鱼沟的入口处开设一“八”字形缺口。
[0007] 多用沟必要时可在每户田的分界处设一分隔鱼栅。
[0008] 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或“用”、“非”、“丰”等形布置。
[0009] 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时,中间纵向排列的多用沟用砌石或栅栏纵向隔开,两边砌石顶部均与田泥面而齐平。
附图说明
[0010] 图1a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的示意图。
[0011] 图1b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的剖面图。
[0012] 图2a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的示意图。
[0013] 图2b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的剖面图。
[0014] 图3a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的示意图。
[0015] 图3b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a所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当田面较窄,在丘陵特别是浅丘地区,当田宽为30-120m时,按 形布置较好,在田的两侧分别开挖一条用于注水、排水兼养鱼用的多用沟1和一条专用于排水的排水沟2,多用沟和排水沟的间距为30m。如图1b所示,多用沟1靠田一侧的边墙要低于另一侧边墙,靠田一侧的边墙与田泥面齐平,鱼可在多用沟和田之间自由出入,多用沟另一侧墙下部用砌石上部用泥土加高至与田坎顶部同高,多用沟宽0.6m,深0.7m,多用沟是鱼类居住、避暑、避免其它危害的地方,当田内喷施农药和化肥时,可将鱼赶入多用沟内,在每块田内开挖鱼沟,鱼沟的布置多是“十”字形,其深度和宽度均为0.3m,鱼沟与多用沟相连,鱼沟的入口处开设一“八”字形缺口,便于鱼的出入,鱼可通过鱼沟到达田的任何水域觅食活动,与多用沟同方向平等或接近平行开设有排水沟,在多用沟内设置有闸门3,起截流关水作用,多用沟与排水沟之间设有砌石隔墙5,避免多用沟内的鱼进入排水沟,同时也起截流关水作用,排水沟靠田一侧的边墙上,每块田设有一防逃鱼栅4,避免田里的鱼进入排水沟,防逃鱼栅4间断排列,排水沟边墙设防逃鱼栅段低于另一段0.1m,防逃鱼栅端部与排水沟的边墙相连。多用沟在养鱼期间关闸蓄水,用于注水和养鱼,大春作物收割后,启闸放水,作排水沟用,也可作注水沟,闸门的门叶可用木条作梁,柱,复合土工膜作面板制成,田里的鱼沟每年插秧后秧苗返青前开挖,防逃鱼栅长5m,高出水面1m,栅上水流流速控制在0.2m/秒以内,分隔鱼栅与多用沟等宽,高度高出水面1m,两种鱼栅均用竹料编制而成,田坎按常规形式的要求,用土加高至0.5m。
[0017] 实施例2:
[0018] 如图2a所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在田的两侧各开挖一条用于注水排水兼养鱼用的多用沟1在中间开挖一条专用于排水的排水沟2,多用沟和排水沟的间距为70m。如图2b所示,多用沟1靠田一侧的边墙要低于另一侧边墙,靠田一侧的边墙与田泥面齐平,鱼可在多用沟和田之间自由出入,多用沟另一侧墙用砌石加高至田坎7顶部同高,多用沟宽1.4m,深1.0m,多用沟是鱼类居住、避暑、避免其它危害的地方。当田内喷施农药和化肥时,可将鱼赶入田的一侧,先喷施另一侧,进行分片喷施。在每块田内开挖鱼沟,鱼沟的布置多呈“口”字形,其深度和宽度均为0.4m,鱼沟与多用沟相连,鱼沟的入口处开设“八”字形缺口,便于鱼的出入,鱼可通过鱼沟到达田的任何部位觅食,活动,与多用沟同方向平等或接近平等,开设有排水沟,在多用沟内设置有闸门3,起截流关水作用,多用沟与排水沟之间设有由砌石和泥土筑成的隔断装置,避免多用沟内的鱼进入排水沟内,同时也起截流关水作用,排水沟边墙的两侧每块田设一防逃鱼栅4,避免田里的鱼进入排水沟,防逃鱼栅4间断排列,排水沟边墙设防逃鱼栅段低于另一段0.2m,防逃鱼栅端部与排水沟地边墙相连。多用沟在养鱼期间关闸蓄水,用于注水和养鱼,大春作物收割后,启闸放水,作排水沟用,也可作注水沟,闸门的门叶可用木条作梁,柱,复合土工膜作面板制成,田里的鱼沟每年插秧后秧苗返青前开挖,防逃鱼栅长5m,高出水面1m,栅上水流流速控制在0.2m/秒以内,分隔鱼栅与多用沟等宽,高度高出水面1m,两种鱼栅均用竹料编制而成,田坎7按常规形式的要求,用土加高至0.5m。
[0019] 实施例3:
[0020] 如图3a所示,多用沟和排水沟按 形布置,在田的两侧和中间各开挖一条用于注水排水兼养鱼用的多用沟1,每两条多用沟之间,分别开挖一条专用于排水的排水沟2,多用沟和排水沟的间距为120m。如图3b所示,中间一条多用沟1两侧的边墙顶部与田泥面齐平,两侧的多用沟1靠田一侧的边墙要低于另一侧边墙,靠田一侧的边墙与田泥面齐平,鱼可在多用沟和田之间自由出入,多用沟另一侧墙用砌石加高至田坎7顶部同高,多用沟宽2.4m,深1.5m,多用沟是鱼类居住、避暑、避免其它危害的地方。当田内喷施农药和化肥时,可将鱼赶入田的一侧,先喷施另一侧,进行分片喷施。在每块田内开挖鱼沟,鱼沟的布置多呈“井”字形,其深度和宽度均为0.5m,鱼沟与多用沟相连,鱼沟的入口处开设“八”字形缺口,便于鱼的出入,鱼可通过鱼沟到达田的任何地方觅食,活动,与多用沟同方向平等或接近平等,开设有排水沟,在多用沟内设置有闸门3,起截流关水作用,多用沟与排水沟之间设有砌石隔墙5,避免多用沟内的鱼进入排水沟内,同时也起截流关水作用,排水沟靠墙一侧的边墙上,每块田设一防逃鱼栅4,避免田里的鱼进入排水沟,防逃鱼栅4连续排列,防逃鱼栅端部与田坎相连。多用沟在养鱼期间关闸蓄水,用于注水和养鱼,大春作物收割后,启闸放水,作排水沟用,也可作注水沟,闸门的门叶可用作木条作梁,柱,木板作面板制成,田里的鱼沟每年插秧后秧苗返青前开挖,防逃鱼栅长10m,高出水面1.0m,栅上水流流速控制在0.2m/秒以内,分隔鱼栅与多用沟等宽,高度高出水面1m,两种鱼栅均用竹料编制而成,田坎7按常规形式的要求,用土加高至0.5m。
[0021] 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开挖的沟渠,既能满足改造中低产田土增加粮食产量的需要,又能满足养鱼的需要,以前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土和稻田养鱼分开进行,需投资559.48元,占地58.86m2,而现在按上述改造中低产田土的方法,既改造了中低产田土,又可养鱼,且养鱼不另开鱼坑,只需投资401.77元,占地41.26m2。从以上对比可看出上述改造中低产田土的方法增大了土地的利用率,节省了投资,节约了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改造中低产田土的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