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改良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946074.9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5393666A 公开(公告)日 2016-03-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明人 欧阳竹; 王春晶; 娄金勇;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盐 碱 地改良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深耕;在地表下方不少于40cm的深度形成一层隔盐层,以避免含盐量高的地下 水 上移。本发明通过在盐碱地地表下方深层 位置 形成一个隔盐层,阻止 地下水 上移,使得地下水无法携带大量盐分进入绝大部分作物根系生长区域,从而能够种植经济作物或粮食作物等,同时使得盐碱地逐渐得到改良。
权利要求

1.一种盐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深耕;
在地表下方不少于40cm的深度形成一层隔盐层,以避免含盐量高的地下上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盐层为破坏促使地下水上移的土壤毛管结构的薄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盐层的厚度不少于
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盐层为一层致密的压实土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盐层为一层松软的粉碎秸秆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压实土壤层的步骤包括:
耕地时,在耕经过之后,用镇压装置,将耕犁后方的土壤压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镇压装置包括镇压轮,并由所述耕犁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粉碎秸秆层的步骤包括:
粉碎地表秸秆,或者在地表均匀铺设一层粉碎秸秆;
耕地时,用耕犁将粉碎的秸秆翻入地表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粉碎秸秆层的步骤包括:
耕地时,在耕犁经过之后,在耕犁后方的槽沟中均匀铺撒一层秸秆。

说明书全文

地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质地和地下水、河流和海水的影响、耕作管理的不当。
[0003] 对于如何改良盐碱地,业界多有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0004] 一,水利改良,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做到灌、排分开,加强用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水位,通过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等,不断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
[0005] 二,农业技术改良,通过深耕、平整土地、加填客土、盖草、翻淤、盖沙、增施有机肥等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能,加速盐分淋洗。
[0006] 三、生物改良,种植和翻压绿肥牧草、秸秆还田、施用菌肥、种植耐盐植物植树造林等,提高土壤肥,改良土壤结构,并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返盐。
[0007] 四,化学改良,对碱土、碱化土、苏打盐土施加石膏、黑矾等改良剂,降低或消除土壤碱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各种措施既要注意综合使用,更要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0008] 分析可知,目前改良盐碱地方法较多,虽然也出现了通过改良土壤结构,进而改良盐碱地的方法,但是均未重视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这一盐碱地形成的重要成因(土壤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若地下水盐分含量较高,土壤毛管发达,那么就容易形成盐碱地)。并且长期的观测表明,目前的盐碱地改良均存在改良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以更为经济、快速的方式实现盐碱地改良。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 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深耕;在地表下方不少于40cm的深度形成一层隔盐层,以避免含盐量高的地下水上移。
[0012] 优选地,所述隔盐层为破坏促使地下水上移的土壤毛管结构的薄层结构。
[0013] 优选地,所述隔盐层的厚度不少于3cm。
[0014] 优选地,所述隔盐层为一层致密的压实土壤层。
[0015] 优选地,所述隔盐层为一层松软的粉碎秸秆层。
[0016] 优选地,形成所述压实土壤层的步骤包括:耕地时,在耕经过之后,用镇压装置,将耕犁后方的土壤压实
[0017] 优选地,所述镇压装置包括镇压轮,并由所述耕犁驱动。
[0018] 优选地,形成所述粉碎秸秆层的步骤包括:粉碎地表秸秆,或者在地表均匀铺设一层粉碎秸秆;耕地时,用耕犁将粉碎的秸秆翻入地表下方。
[0019] 优选地,形成所述粉碎秸秆层的步骤包括:耕地时,在耕犁经过之后,在耕犁后方的槽沟中均匀铺撒一层秸秆。
[0020] 分析可知,本发明通过在盐碱地地表下方深层位置形成一个隔盐层,阻止地下水上移,使得地下水无法携带大量盐分进入绝大部分作物根系生长区域,从而能够种植多种作物,如果再多年连续使用并配合其他盐碱地改良技术将使得盐碱地逐渐得到彻底改良。。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之后的盐碱地剖面图;
[0022] 图2为实施本发明的盐碱地改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图2所示盐碱地改良装置的耕犁、镇压轮的位置关系图(俯视);
[0024] 图4为图2所示盐碱地改良装置的镇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图2所示盐碱地改良装置的配重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俯视);
[0026] 图6为图5所示配重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视);
[0027] 图7为安装多个图2所示盐碱地改良装置的耕犁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为了改良盐碱地,使之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等,如图1,本发明对盐碱地10进行深耕时,在地表下方不少于40cm的深度L1形成一层隔盐层20,以避免含盐量高的地下水上移。该隔盐层20用于隔离地下水携带的盐分与上方植物根系,防止作物根系接触过量的盐分。
通过设置隔离结构,实现隔离盐分流动的方式很多,在本发明中,隔盐层20为破坏土壤毛管结构的薄层结构,在盐碱地10中,正是土壤毛管结构才使得地下水上移。
[0030]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隔盐层20为厚度L2不少于3cm的致密的压实土壤层。为了实现该压实效果,耕地时,在耕犁经过之后,用镇压装置,将耕犁后方的土壤压实。
[0031] 为了经济、快速形成上述压实土壤层,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装置,如图2所示,该盐碱地改良装置包括机架5、耕犁1、镇压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镇压装置也可以为夯类设备。
[0032] 优选地,机架5为一个杆状结构,例如一方形管。耕犁1安装于机架1前部的下方,用于犁地,其耕地深度应不少于40cm。镇压装置包括支架、镇压轮2等,安装于机架5下方,位于耕犁1后方。支架用于安装镇压轮2以及连接机架5。镇压轮2用于重重碾压在耕犁1翻耕后的盐碱地上,并形成一层致密的压实土壤层。由于镇压轮2应形成对土壤的重压效果,因此,镇压轮2应由金属、岩石混凝土等制作。如图3,镇压轮2的碾压宽度等于耕犁1的耕地宽度,也即,在耕犁1翻开盐碱地10之后,形成深度达到40cm的沟槽,镇压轮2从该沟槽中碾压而过,由于镇压轮2重达几十斤、几百斤(根据土质进行选择),从而能够将沟槽底部压实,形成致密的压实土壤层。
[0033] 优选地,在镇压装置的支架中,下部为呈倒置U形结构的下架体211,上部为呈杆状结构的上架体212,且上架体212的下端固定于下架体211的中部。镇压轮2的两端铰接于下架体211中,例如一根轴沿着其轴线穿过镇压轮2,下架体211与该轴的两端连接。
[0034] 上架体212连接于机架5。优选地,上架体212上端可移动地穿过机架5上的通孔(未示出),并且上架体212上还套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上端抵顶在机架5上,以减缓振动。进一步地,套设弹簧4的上架体212上部紧缩、外径变小,形成一颈部213,弹簧4的下端抵顶在该颈部213的台阶处,上端抵顶在机架5下表面。
[0035] 为了增加稳定性,上述盐碱地改良装置还设置有倾斜的连杆3,连杆3的下端铰接于下架体211,连杆3的上端铰接于机架5的下侧。
[0036] 为了方便调整镇压轮2所承受的压力,支架上还可以设置多个配重件,配重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架上。例如图5、图6所示,配重件包括第一组件71、第二组件72,第一组件71和第二组件72之间可拆卸连接,当第一组件71、第二组件72组合后形成环状,可以套设于支架的上架体212上,这样便可以快速改变镇压轮2受到的压力。
[0037] 进一步地,第一组件71、第二组件72的俯视图均呈U形,且第一组件7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深孔710,第二组件72包括U形的主体721、主体721下方的722、主体721下表面设置多个凸柱720,当第一组件71、第二组件72组合时,主体721覆盖在第一组件71上,垫块722和第一组件71等厚,凸柱720插入深孔710中,从而形成一个环状,套设在上架体212上,并且从上架体212的两侧组合第一组件71、第二组件72,因此非常方便。
[0038] 如图7,为了提高耕地效率,图2所示的盐碱地改良装置可以组合使用,形成一个耕犁系统,并且多个盐碱地改良装置101、102、103倾斜排列地设置于一驱动架6上,相邻盐碱地改良装置:盐碱地改良装置101和盐碱地改良装置102、盐碱地改良装置102和盐碱地改良装置3,的耕犁侧边重合,也就是说在相邻的盐碱地改良装置之间不留有任何空隙,防止有部分土壤遗漏、未耕翻。
[0039] 优选地,驱动架6为一个三形的框架结构,简单、稳固,在图7中,三角形的框架结构左右两侧的杆体均可以安装、固定上述盐碱地改良装置。上侧的杆体则可以与拖拉机连接。
[0040] 在利用图2所示的盐碱地改良装置深耕盐碱地时,耕犁1将土壤翻起至其右侧,形成一个带状深沟槽,镇压轮2从该深沟槽中碾压,巨大的重量将原来的土壤毛管结构破坏,在该深沟槽底部形成坚实、致密的压实土壤层,从而防止地下水携带盐分上移。如果土壤较为干燥或者其他原因,较为难以实现坚实、致密的压实土壤层,则可以增加一组或多组配重件。若将镇压轮的自身重量设计为很大,那么在任何土壤质地中,驱动其移动的拖拉机功率就较大,增加能耗。
[0041] 为了在盐碱地10地表下方形成隔盐层20,本发明的隔盐层还可以为一层松软的粉碎秸秆层。形成该粉碎秸秆层的步骤包括:粉碎地表秸秆,或者在地表均匀铺设一层粉碎秸秆,然后在耕地时,用耕犁将粉碎的秸秆翻入地表下方。该方法可能导致粉碎秸秆在翻入地下的过程中,发生集聚、不均匀等现象。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形成粉碎秸秆层时,还可以在耕地时,耕犁经过之后,在耕犁后方的带着深沟槽中均匀铺撒一层秸秆。
[0042]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盐碱地地表下方破坏土壤毛管结构,形成一个隔盐层,能够阻止地下水携带盐分上移,当隔盐层上方的土壤盐分降低之后,该盐碱地能够长期保持低盐,适合作物生长。并且本发明改造盐碱地成本低、见效快、时效长。
[0043]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