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自清洗膜过滤设备 |
|||||||
申请号 | CN201610328152.3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1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07 |
申请人 | 同济大学; | 发明人 | 刘广军; 钱鑫; 庞维海; 周兆程;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全自动自清洗 膜过滤 设备,设备主体为长方体形的外筒,外筒顶部 覆盖 长方体状的封头,设备内上部为清 水 室,中部为过滤区,底部为进水区,清水室的四周底部 焊接 有支腿,用于 支撑 整个设备的重量,四根支腿中上部焊接有中间板,四根支腿的下部焊接有 底板 ,两 块 结构相同的外套拼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空心结构,所述外套固定于清水室和底板之间,进水区内设有电磁 阀 ,用PLC进行控制, 电磁阀 通过 螺纹 连接固定在中间板上,清水室底部固定有膜组件, 水龙头 通过 螺纹连接 在清水室一侧,用于排出清水。清水室顶部开有排气管,用于排出空气。本发明不需要采用复杂的 反冲 洗 泵 装置,即可实现膜过滤设备的自动反冲洗,故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 ||||||
权利要求 | 1.全自动自清洗膜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主体为长方体形的外筒,外筒顶部覆盖长方体状的封头,设备内上部为清水室(1),中部为过滤区,底部为进水区,清水室(1)的四周底部焊接有支腿(8),用于支撑整个设备的重量,四根支腿(8)中上部焊接有中间板(6),四根支腿(8)的下部焊接有底板(9),两块结构相同的外套(7)拼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空心结构,所述外套(7)固定于清水室(1)和底板(9)之间,进水区内设有电磁阀(4),用PLC进行控制,电磁阀(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中间板(6)上,清水室(1)底部固定有膜组件(5),水龙头(3)通过螺纹连接在清水室(1)一侧,用于排出清水,清水室(1)顶部开有排气管(2),用于排出空气。 |
||||||
说明书全文 | 全自动自清洗膜过滤设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在饮用水供水设施中,往往将净水工艺的各个环节集成一体,形成一体化净水设备。一体化净水设备因其占地小、能耗低、安装便捷等优点,适用于用水量小、管理水平低的场所,尤其是偏远村镇或居住区。 [0003]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一体化净水设备主要是将常规的絮凝、沉淀、过滤等工艺环节集成,具备了源水取水、净化制水等多种功能,如专利CN201210141217、CN200710306838等,这类装置实时调节运行。与传统的净水工艺相比,该类设备没有脱离混凝、沉淀及过滤的原理,主要是设备结构的改进或创新。虽然采用斜管来强化沉淀效果,但沉淀时间仍然较长,且滤层需要保证厚度,因此该类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且易堵塞,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较难操作。若混凝效果不好,易造成出水水质下降。其次沉淀效果较好的斜板的使用也会使装置复杂化,增加组装难度,增加维修费用。另外,混凝剂的大量投加还会增加环境污染。 [0004] 近年来,超滤技术的应用是饮用水处理发生革命性变化。与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相比,超滤出水水质好,自动化程度高,超滤技术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场所,目前越来越多的水厂开始采用超滤设备作为净水主要工艺技术手段。目前市场上的超滤设备前端一般需设混凝沉淀预处理手段,并且需要设置单独的反冲洗设施,故设备存在操作复杂、能耗大等缺点。 [0005] 针对村镇饮用水处理工程规模小、变化灵活、操作水平低、投资及运行费用节省的特点,发明此全自动自清洗膜过滤设备。与常规工艺相比,在不投加任何药剂的前提下,能提高出水水质;与当下流行的超滤工艺相比,不需要设反冲洗泵等设备,仅通过液压装置实现自动反冲洗。 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经济条件落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及城镇居民提供一种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全自动自清洗膜过滤设备,并使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现行饮用水标准。 [0007] 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自清洗膜过滤设备,设备主体为长方体形的外筒,外筒顶部覆盖长方体状的封头,设备内上部为清水室1,中部为过滤区,底部为进水区,清水室1的四周底部焊接有支腿8,用于支撑整个设备的重量,四根支腿8中上部焊接有中间板6,四根支腿8的下部焊接有底板9,两块结构相同的外套7拼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空心结构,所述外套7固定于清水室1和底板9之间,进水区内设有电磁阀4,用PLC进行控制,电磁阀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中间板6上,清水室1底部固定有膜组件5,水龙头3通过螺纹连接在清水室1一侧,用于排出清水。清水室1顶部开有排气管2,用于排出空气。 [0008] 本发明中,所述电磁阀4为8个,膜组件5为16个,每个电磁阀4通过三通分出二个ckk二分管,每个ckk二分管连接相应的膜组件;8个电磁阀4通过三通及弯头两两合并,形成两路,一路连接进水管12,另一路连接排水管13,所述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从底部的空心底板9中伸出,用于进水与排水;所述进水管12连接泵11,用于从进水管泵入污水。 [0010] 本发明中,8个电磁阀4中有7个电磁阀为工作输入位,即输入污水进行过滤,有一个电磁阀为工作输出位,即输出反冲洗水到排水管13,且隔120分钟循环一次,保证每个膜组件都能得到反冲洗。 [0011] 本发明中,膜组件5呈正方形分布于清水室1底部,通过半圆形夹14固定于焊接于清水室1底部四周的板壁上。 [0013] 图1为全自动自清洗膜过滤设备其结构图示;图2为膜组件分布连接图; 图3为装置液压原理图; 图中标号:1清水室,2排气管,3水龙头,4电磁阀,5膜组件,6中间板,7外套,8支腿,9底板,10出水管,11泵,12进水管,13排水管,14半圆形夹。 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通过实施实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5] 实施例1: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全自动自清洗过滤设备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 设备主体为长方体形,顶部呈长方体状,上部为清水区,中部为过滤区,底部为进水区,进水管12位于设备主体底部,泵位于进水管12的始端,进水管12通过三通分出两根水管,再分别通过三通分出四根水管,再通过三通分出8根水管分别连接到电磁阀4上。电磁阀4共有八个,出来八根ckk二分管后利用三通分出十六根ckk二分管分别连接到膜组件5上,膜组件 5通过半圆形夹4固定于焊接于清水室1底部四周的板壁上,清水室1底部留有十六个螺纹孔用于与膜组件5的连接。 [0016] 图2为膜组件分布连接图。其中:由于清水室为长方体结构,且共有十六个膜组件5,所以分布为正方形,正方形的每个边长布有四个膜组件5。 [0017] 图3为装置液压原理图。其中:污水从进水管12被泵11泵入后,经过分流可以进入电磁阀4,再进入清水室1,最后从出水管10输出。当其中有一个电磁阀4工作于右位时(即输出位),会有两个膜组件5处于反冲洗状态。电磁阀4由PLC控制,每隔120分钟循环一次,保证每个膜组件5都可以得到反冲洗。 [0018] 本发明中,膜组件5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形式,膜平均孔径为0.01微米。 [0020] (2)膜的反冲洗在过滤过程中,会有一个电磁阀4工作于右位,使其中两个膜组件5处于反冲洗状态,清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反冲洗的两个膜组件5中反向排出,达到反冲洗的目的。同时每隔120分钟循环一次,使每个电磁阀4都能工作于右位一段时间,从而使每个膜组件5都能反冲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