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 |
|||||||
申请号 | CN201610372794.3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4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1 |
申请人 | 浙江凯色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卓仲标; | ||||
摘要 | 本 发明 属于 云 母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它包括带有搅拌桨组件的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具有加热夹套,所述的反应釜内具有一个呈筒状的渗透膜,该渗透膜底部与反应釜底部密封连接,渗透膜顶部具有呈圆环状的密封环,密封环与反应釜内壁密封连接,渗透膜和反应釜之间形成渗透腔,所述的渗透腔连接 排液管 且排液管延伸出反应釜外,所述的反应釜顶部连接有能调节反应釜内部压 力 的压力调节机构。本发明能够恒定云母包覆时的固液比,从而提高云母被 钛 液包覆的均匀性,提升云母的品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包括带有搅拌桨组件(1)的反应釜(2),所述的反应釜(2)具有加热夹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2)内具有一个呈筒状的渗透膜(4),该渗透膜(4)底部与反应釜(2)底部密封连接,渗透膜(4)顶部具有呈圆环状的密封环(5),密封环(5)与反应釜(2)内壁密封连接,渗透膜(4)和反应釜(2)之间形成渗透腔(6),所述的渗透腔(6)连接排液管(7)且排液管(7)延伸出反应釜(2)外,所述的反应釜(2)顶部连接有能调节反应釜(2)内部压力的压力调节机构(8)。 |
||||||
说明书全文 | 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云母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 背景技术[0002] 云母钛珠光颜料是以云母薄片为基底物,在光滑的云母表面包裹上透明或较透明的高折射率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铁组成的薄层。当光纤照射到云母片上时,云母片就像透明的小镜子,部分光线反射出去,部分光纤以折射的方式透射过去。透过去的光线折射到下一个界面上,又发生第二次的部分反射和部分透射,依次继续下去。由物理光学知道,在两个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会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取决于相位差、入射角、折射率等因素,从而形成干涉特征的珠光现象。 [0003] 在包裹过程中,通常是将云母和TiCl4、FeCl3溶液混合,加酸加碱调节pH值,使TiCl4和FeCl3转变呈TiCl2和Fe2O3,包裹在云母外面,达到包覆效果。由于酸碱溶液的加入,导致固液比会发生变化,反应速度也随之变化,包覆会不均匀,从而影响云母的品质。 [0004]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单覆层钛钴绿/云母珠光复合颜料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474467.5],采用沉淀法,以预处理云母为基底,用去离子水分散云母配制成云母浆,加入少量盐酸酸化,在80℃搅拌下,缓慢滴加TiCl4酸性溶液和可溶性钴盐的混合溶液,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毕调节pH至9,熟化,过滤洗涤干燥,在1000℃煅烧2h得到黄绿色复合颜料。复合颜料表面是纳米级钛钴绿粒子,在云母表面包覆致密而均匀,包覆率对复合颜料的明度及色相有影响。在原料摩尔比Co/Ti≥2时,复合颜料表面尖晶石型钛钴绿的特征衍射峰显著。不同粒径的云母包覆效果不同,粒径20-100μm云母为基底包覆的钛钴绿复合颜料的闪亮珠光效果显著。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云母基黄绿色珠光复合颜料,性能优于普通云母珠光颜料,而且制备工艺简单。 [0005] 但是上述方法在“加入少量盐酸酸化,在80℃搅拌下,缓慢滴加TiCl4酸性溶液和可溶性钴盐的混合溶液,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毕调节pH至9”也没有解决固液比发生变化的问题,导致包覆过程也无法达到恒定的固液比。 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恒定云母包覆过程中的固液比的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包括带有搅拌桨组件的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具有加热夹套,所述的反应釜内具有一个呈筒状的渗透膜,该渗透膜底部与反应釜底部密封连接,渗透膜顶部具有呈圆环状的密封环,密封环与反应釜内壁密封连接,渗透膜和反应釜之间形成渗透腔,所述的渗透腔连接排液管且排液管延伸出反应釜外,所述的反应釜顶部连接有能调节反应釜内部压力的压力调节机构。 [0008] 在上述的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中,所述的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延伸到反应釜内部的压缩空气管,所述的压缩空气管连接压缩空气发生器。 [0009] 在上述的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中,所述的压缩空气发生器为压缩空气储罐或空气压缩机。 [0010] 在上述的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中,所述的渗透腔还连通能将冲洗液冲入到渗透腔中并穿过渗透膜后流入到反应釜内的反冲洗机构。 [0011] 在上述的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中,所述的反冲洗机构包括冲洗液储罐及与冲洗液储罐连接的反冲洗泵,所述的反冲洗泵连接渗透腔。 [0012] 在上述的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中,所述的排液管通过排液泵连接渗透液储罐。 [0014] 在上述的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中,所述的反冲洗泵和冲洗液储罐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0016] 在上述的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中,所述的搅拌桨沿搅拌轴的轴向间隔均匀的排列,且搅拌桨位于渗透膜内部。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恒定云母包覆时的固液比,从而提高云母被钛液包覆的均匀性,提升云母的品质;反冲洗机构能够实现原位清洗,压力调节机构能对反应釜内部进行加压,从而提高小分子通过渗透膜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搅拌桨组件1、反应釜2、加热夹套3、渗透膜4、密封环5、渗透腔6、排液管7、压力调节机构8、压缩空气管9、压缩空气发生器10、反冲洗机构11、冲洗液储罐12、反冲洗泵13、排液泵14、渗透液储罐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驱动器18、搅拌轴19、搅拌桨20。 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 如图1所示,一种恒定固液比云母包覆装置,包括带有搅拌桨组件1的反应釜2,所述的反应釜2具有加热夹套3,所述的反应釜2内具有一个呈筒状的渗透膜4,该渗透膜4底部与反应釜2底部密封连接,渗透膜4顶部具有呈圆环状的密封环5,密封环5与反应釜2内壁密封连接,渗透膜4和反应釜2之间形成渗透腔6,所述的渗透腔6连接排液管7且排液管7延伸出反应釜2外,所述的反应釜2顶部连接有能调节反应釜2内部压力的压力调节机构8。渗透膜4的孔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为200-1000道尔顿。 [0022] 在用TiCl4溶液对云母进行改性包覆时,需要加入HCl溶液和NaOH溶液调节pH值,使包覆过程pH稳定,从而实现包覆的均匀性,由于加入了HCl溶液和NaOH溶液,固液比会持续降低,也即TiCl4溶液溶液浓度会越来越低,导致包覆不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渗透膜4可以将H2O和酸碱反应生产的NaCl透出到渗透腔6,并从排液管7排出,而云母和TiCl4被截留在反应釜2内,从而保证反应釜2内部的固液比,实现均匀包覆的效果。 [0023]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调节机构8可以是压缩空气机或压缩空气储罐等,用于对反应釜2内部施加压力,利于NaCl和H2O等小分子快速穿过渗透膜4,是一种优选方案。 [0024] 具体的说,压力调节机构8包括延伸到反应釜2内部的压缩空气管9,所述的压缩空气管9连接压缩空气发生器10。压缩空气发生器10为压缩空气储罐或空气压缩机。 [0025] 由于渗透膜4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堵塞,需要清洗,通常都是将其取出后再清洗,这样会降低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渗透腔6还连通能将冲洗液冲入到渗透腔6中并穿过渗透膜4后流入到反应釜2内的反冲洗机构11。 [0026] 具体的说,反冲洗机构11包括冲洗液储罐12及与冲洗液储罐12连接的反冲洗泵13,所述的反冲洗泵13连接渗透腔6。排液管7通过排液泵14连接渗透液储罐15。渗透液储罐 15和排液泵14之间设有第一阀门16。反冲洗泵13和冲洗液储罐12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7。 [0027] 渗透膜4为陶瓷膜或纳滤膜,所述的搅拌桨组件1包括驱动器18及与驱动器18驱动连接的搅拌轴19,所述的搅拌轴19上具有若干搅拌桨20。驱动器18为电机。 [0028] 搅拌桨20沿搅拌轴19的轴向间隔均匀的排列,且搅拌桨20位于渗透膜4内部。 [002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云母加入到反应釜2中,驱动器18驱动搅拌桨20转动,加入包覆用的TiCl4溶液,检测pH值,根据pH值加酸加减,当加入的酸碱量超过设定的固液比时,打开排液泵14和第一阀门16,关闭第二阀门17,液体穿过渗透膜4后排入到渗透液储罐15中,当需要反冲洗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17和反冲洗泵13,冲洗液从冲洗液储罐12进入到渗透腔6并穿过渗透膜4,对渗透膜4进行重新,起到原位清洗的效果。 [003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搅拌桨组件1、反应釜2、加热夹套3、渗透膜4、密封环5、渗透腔6、排液管7、压力调节机构8、压缩空气管9、压缩空气发生器10、反冲洗机构11、冲洗液储罐12、反冲洗泵13、排液泵14、渗透液储罐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驱动器18、搅拌轴19、搅拌桨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