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326639.8 申请日 2016-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7376185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申请人 天津盛安消科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孔令禹; 周孟琦; 徐鑫; 郑玉茜; 孙振; 黄文越; 宋建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该配方按照重量份数有如下原料组成: 灭火剂 10-50份、包覆材料2-5份、有机 硅 油0.1-1份、 纳米级 白 炭黑 1-5份,(1)将气体灭火剂和包覆材料在3Mpa的压 力 下混合均匀;(2)将有机硅油和纳米级白炭黑依次加入;(3)搅拌均匀后装入 包装 即得到成品。本发明以气体灭火剂的主材,利用微胶囊能够稳定的 吸附 其他物质并且利于保存的特点,将灭火剂和微胶囊充分混合并加入其他辅助材料。以解决灭火剂的储存和运输问题,同时将干粉灭火剂和气体灭火剂的优点综合达到提高灭火效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其特征在于该配方按照重量份数有如下原料组成:
气体灭火剂10-50份、包覆材料2-5份、有机油0.1-1份、纳米级炭黑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灭火剂是二氟二溴甲烷、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三氟一溴甲烷、四氟二溴乙烷、三氟丙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IG541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材料是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2-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败脂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间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油是疏型有机硅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级白炭黑是直径在
50-100nm的气相白炭黑。
6.一种微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气体灭火剂和包覆材料在3Mpa的压下混合均匀;
(2)将有机硅油和纳米级白炭黑依次加入;
(3)搅拌均匀后装入包装即得到成品。

说明书全文

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纳米胶囊灭火剂,具体涉及涂料、橡胶板领域专灭电气类火灾的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火灾时刻威胁着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火灾又经常因为现场可燃物的不同,由单一起因演变成一场火情复杂的多因素火灾。
[0003] 灭火剂是指能够有效的在燃烧区破坏燃烧条件,达到抵制燃烧或中止燃烧的物质。灭火剂种类较多如,系灭火剂、气体灭火剂、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等。
[0004] 干粉灭火剂虽然造价低、生产工艺简单,但灭火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对人体和一些物资有一定的损害,和气体灭火剂一样也没有降温和抗复燃的作用而且灭火时使用量比较大。
[0005] 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灭非水溶性液体火灾,主要是消防部队在使用。
[0006] 水系灭火剂虽然灭火效能较高、灭火速度快、不易复燃,但是也存在对于无法用于电气火灾的扑救。
[0007] 所以研发一款储存方便、使用简单、安全、灭火效能高的专灭电器火灾灭火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8]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及制备方法,以气体灭火剂和微胶囊包覆材料为主材,利用现代电子控制高压生产设备,解决了现有各类灭火剂在使用中遇到电气类火灾污染或损毁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 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该配方按照重量份数有如下原料组成
[0011] 气体灭火剂10-50份、包覆材料2-5份、有机油0.1-1份、纳米级炭黑1-5份。
[0012] 根据上述技术配方,所述的气体灭火剂是二氟二溴甲烷、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三氟一溴甲烷、四氟二溴乙烷、三氟丙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IG541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 根据上述技术配方,所述的包覆材料是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2-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异丁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败脂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间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 根据上述技术配方,所述的有机硅油是疏水型有机硅油。
[0015] 根据上述技术配方,所述的纳米级白炭黑是直径在50-100nm的气相白炭黑。
[0016] 另外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 (1)将气体灭火剂和包覆材料在3Mpa的压下混合均匀;
[0018] (2)将有机硅油和纳米级白炭黑依次加入;
[0019] (3)搅拌均匀后装入包装即得到成品。
[0020] 本发明可以用于纳米自动灭火胶片、灌装灭火器、自动灭火装置、灭火涂料、自动灭火系统中等使用,适用场所主要包括:1:电子、通讯场所,如广播电视发射塔内的微波机房、分米波机房、变配电室。电信的程控交换机房、信令转接点室。若采用二灭火,当喷射二氧化碳时,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大大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为极浓的水雾,对昂贵的电子设备造成的严重的污损,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及碳酸,对计算机机房、通信机房内的集成蕊片、电路有较大影响,并会使电器设备表面产生静电积累。本发明具有对保护物无府蚀,对于贵重的、精密的仪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本发明在常温下不分解、不吸湿、不结。便于长时间存放,且灭火后无残留,此外本发明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弥散性、和电绝缘性,当发生火灾时,本发明不会造成电器设备的短路,以及消防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2、可在文化遗产、金融数据等不可再生资源场所,如国家、省级的图书馆、档案馆中的珍藏库、博物馆中的珍品库房;一级纸绢质文物的陈列室;金融部的档案室、票据室、重要的资料室及新闻中心;大型医疗场所的昂贵设施间等。细水雾在灭火的同时也对保护物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的损失。文物遗产是一种单一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在选择应用本发明为灭火系统中灭火主材时,能够做到灭火效果好、灭火速度快、不对文物遗产有腐蚀和破坏,有利于文物的长期安全保存。本发明是一种完全区别于普通干粉、泡沫、气体灭火剂的新型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及大量的实验证明,该灭火剂对文物遗产无腐蚀、无破坏、无复燃等作用。
[0021]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2] 实施例1:
[0023] 该微纳米灭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 (1)将45份七氟丙烷和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持续1小时的3Mpa的压力下混合均匀;
[0025] (2)将0.2份有机硅油和2份纳米级白炭黑依次加入;
[0026] (3)搅拌均匀后装入包装即得到成品。
[0027] 实施例2:
[0028] 该微纳米灭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 (1)将50份IG541和3.5份2-甲基-2-丙烯酸甲酯在持续1小时的3Mpa的压力下混合均匀;
[0030] (2)将0.25份有机硅油和2.5份纳米级白炭黑依次加入;
[0031] (3)搅拌均匀后装入包装即得到成品。
[0032] 实施例3:
[0033] 该微纳米灭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 (1)将40份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和2份α-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持续1小时的3Mpa的压力下混合均匀;
[0035] (2)将0.2份有机硅油和2份纳米级白炭黑依次加入;
[0036] (3)搅拌均匀后装入包装即得到成品。具体的:
[0037]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纳米胶囊灭火剂,具体涉及涂料、橡胶板领域专灭电气类火灾的一种微纳米灭火胶囊及制备方法。
[0038] 本发明涉及的微纳米灭火胶囊含有的灭火剂分子中的氟离子有助于灭火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溴离子则是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的有效成分。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主要是溴离子破坏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氢离子的连化学反应,中断燃烧而达到灭火的目的,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断,作用是通过拿去燃烧连锁反应中的活泼性物质来完成的,这一过程称为断链过程和抑制过程,与干粉灭火剂作用相似。而且同时具有水系和泡沫灭火剂的冷却和降温的物理作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和电气设备火灾。
[0039] 在众多灭火剂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灭火,一是通过隔绝氧气来窒息灭火的物理方式。二是通过切断燃烧链使产生的自由基远远小于燃烧的自由基的化学方式。本发明胶囊芯材灭火剂单位体积灭火效率是其他种类灭火剂的1.5倍,另外本发明胶囊芯材灭火剂含有40%物理灭火功能,60%是化学方式灭火,是灭火剂中的最优化组合,因此在所有灭火剂中的灭火效果是最好的。
[0040] 气体灭火剂是二氟二溴甲烷、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三氟一溴甲烷、四氟二溴乙烷、三氟丙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IG541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上气体灭火剂在于灭火过程中均无残留物产生,对火灾现场的电子电器元件、古玩、古籍不会产生任何物理和化学上的损坏。
[0041] 包覆材料是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2-丙烯酸甲酯、异丁烯酸甲酯、甲基败脂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间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使用以上的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胶囊可以将液体或气体包埋、封存在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使得气态或液态的灭火剂形成更易于储存和携带的固态。
[0042] 有机硅油是疏水型有机硅油,疏水型有机硅油可以使微胶囊之间具有更好的流动性,防止结块。
[0043] 纳米级白炭黑是直径在50-100nm的气相白炭黑,白炭黑可以填补微胶囊之间的空隙减少微胶囊之间的摩擦,防止微胶囊破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