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

申请号 CN201610508005.4 申请日 2016-07-01 公开(公告)号 CN105960836A 公开(公告)日 2016-09-28
申请人 彭辉; 发明人 彭辉;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铲锹等手动工具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铲子受到敲击、振动等容易损坏,造成松脱的问题。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包括有设置在铲头(1)上的 挡板 (2),挡板(2)上固设有固定轴(4),固定轴(4)上设有把手(5),把手(5)可绕固定轴(4)转动,把手(5)上设有横向通孔(6),横向通孔(6)中设有叠置的卡 块 (7)和顶块(8),挡板(2)设有至少两个与轴心呈一固定 角 α的卡槽(10),卡块(7)侧边设有可卡入卡槽(10)的卡头(11),卡块(7)在横向通孔(6)中来回滑动行程大于卡头(11)可卡入和退出卡槽(10)的行程,卡块(7)与顶块(8)之间的 接触 面分别设置成抵挡斜面(12)和推顶斜面(13)。
权利要求

1.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包括有设置在铲头(1)上的挡板(2),所述的挡板(2)上固设有 固定轴(4),所述的固定轴(4)上设有把手(5 ),所述的把手(5)可绕固定轴(4)转动,其特征 是所述的把手(5)上设有横向通孔(6),所述的横向通孔(6)中设有叠置的卡(7)和顶块 (8),所述的挡板(2)设有至少两个与轴心呈一固定a的卡槽(10),所述的卡块(7)侧边设 有可卡入卡槽(10)的卡头(11),所述的卡块(7)在横向通孔(6)中来回滑动行程大于卡头 (11)可卡入和退出卡槽(10)的行程,所述的卡块(7)与顶块(8)之间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成抵 挡斜面(12)和推顶斜面(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5)上设有弹压在 顶块(8)上的第一弹簧(9),所述的第一弹簧(9)使顶块(8)处于向前弹起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5)上设有套环 (17),所述的套环(17)可在把手(5)上滑动,所述的套环(17)固定在顶块(8)上,所述的第一 弹簧(9)弹压在套环(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5)上设有弹压在 卡块(7)上的第二弹簧(16),所述的第二弹簧(16)使卡块(7)处于向前弹起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5)上设有弹压在 卡块(7)上的第二弹簧(16),所述的第二弹簧(16)使卡块(7)处于向前弹起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卡块(7)上 设有可勾在顶块(8)上的扣钩(14),在卡块(7)与顶块(8)在横向通孔(6)中处于夹紧状态 时,所述的扣钩(14 )与顶块(8 )之间设有缓冲空间(2 5 )。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卡头(11)外 侧边以及对应卡槽(10)的内侧边分别与中心线(3)呈夹角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卡头(11)止抵于卡槽 (10)内时,卡头(11)顶端至卡槽(10)底面之间设有预留空间(15)。
9.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通孔 (6)内的上、下内壁面呈平面,并且处于相互平行状态,卡块(7)和顶块(8)的上、下表面呈平 面,并且处于相互平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通孔(6)内的上、 下内壁面呈平面,并且处于相互平行状态,卡块(7)和顶块(8)的上、下表面呈平面,并且处 于相互平行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5)上设有通 至横向通孔(6)后面的内孔(18),所述的第二弹簧(16)前端弹压在卡块(7)的肩部(19),尾 端弹压在孔底支撑部(20)。

说明书全文

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铲、锹等手动工具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 在中国专利,名称为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专利号201510904545.X的专利文献中, 公开了一种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包括有设置在工具头1上的两个挡板2,所述的两个挡板2 之间形成一个夹槽3,所述的两个挡板2上固设有固定轴4,所述的固定轴4上设有把手5,所述的把手5可在夹槽3中绕固定轴4转动,所述的把手5上设有可转动的活动6,所述的活动块6上设有两个平行面7,所述的平行面7之间的距离小于夹槽3的宽度,所述的挡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边8,所述的活动块6上设有抵挡面9,当所述的平行面7旋转至与挡板2成一个夹时,所述的抵挡面9可顶在定位边8上。所述的把手5上设有固件10,紧固件10作用在活动块6上,使活动块6向前运动,让抵挡面9保持紧抵在定位边8上。
[0003] 当活动块的抵挡面顶在挡板的定位边上,可以使工具头和把手之间无法绕固定轴转动,并呈一个夹角。当转动活动块于其平行面至夹槽中间时,其抵挡面则偏离了原先的定位边,此时,可以转动工具头、把手,活动块将随把手绕固定轴转动并落入夹槽中。这样在工具头与把手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活动块就可以避开两个定位边的夹角处。当活动块的抵挡面转至另一个定位边处时,回转活动块,使其平行面与挡板内侧成一个夹角时,此时活动块上的抵挡面就可以抵挡在另一个定位边上,工具头和把手再次被固定。由于活动块在把手可转动,因此活动块的抵挡面与挡板上的定位边之间的间隙可以设置的很小,只要保持活动块的固定位置不变,在挖掘的过程中,无论振动多大,抵挡面都保持顶在定位边上。
[0004] 当活动块6的抵挡面9转至挡在两个挡板2的定位边8上时,将紧固件10固紧,此时工具头1与把手5之间无论如何振动,抵挡面9将保持挡在定位边8上,以便保持在同一个状态下的连续挖掘操作不易产生松脱。当需要转换挖掘操作时,只要松开紧固件10,将活动块 6的抵挡面9转至两个挡板2的另外一对定位边8上时,再将紧固件10固紧,则同样可以保持在该状态下的连续挖掘操作不易产生松脱。
[0005] 把手5上设有外螺纹21,紧固件10上设有与外螺纹21螺接的螺孔22,紧固件10的首端可顶在活动块6的尾端上。当需要固紧时,只要旋转紧固件10,该紧固件10可在把手5的外螺纹21上向活动块6方向旋进,并推动活动块6向定位边8方向逐渐靠紧,使抵挡面9紧密地顶在定位边8上,消除了定位边8与抵挡面9存在的间隙,并且通过螺旋压紧,可以在定位边8 与抵挡面9之间施加了一个巨大的压,避免了工具头1与把手5之间因为在挖掘过程中产生的不断振动而导致的相互撞击损坏。
[0006] 其存在的缺点是工具头1与把手5之间的固定是通过紧固件10和活动块6,活动块6 则通过螺纹固定在把手5上,螺纹的固定接触面积有限,在挖掘过程中,受到敲击、振动等容易损坏,造成松脱。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铲头与手柄之间可以换角度,铲头与手柄之间固定、 分开时施加外力小,而且固定无间隙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
[0008]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包括有设置在铲头上的挡板, 所述的挡板上固设有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上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可绕固定轴转动,所述的把手上设有横向通孔,所述的横向通孔中设有叠置的卡块和顶块,所述的挡板设有至少两个与轴心呈一固定角a的卡槽,所述的卡块侧边设有可卡入卡槽的卡头,所述的卡块在横向通孔中来回滑动行程大于卡头可卡入和退出卡槽的行程,所述的卡块与顶块之间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成抵挡斜面和推顶斜面。
[0009] 挡板设置在铲头上,一方面,可以使铲头在把手上可以绕固定轴转动,另一方面, 可以使挡板的卡槽卡夹固定在卡块的卡头上,从而使铲头固定在把手上,实现铲子、锄头结构的转换。卡块上的挡斜面和顶块上的推顶斜面使两者形成可以互楔的两个楔子,以便在横向通孔内可以互楔固定。由于楔子的斜面与平面之间的夹角很小,因此只要在纵向对卡块与顶块施加一个很小的夹力,则卡块与顶块会在横向通孔的上、下壁面上则会产生很大的张力,使卡块与顶块紧紧地固定于横向通孔中。当在卡块与顶块的一侧施加一个很小的拉开力,则上、下壁面上的张力即可消失,卡块与顶块在横向通孔内迅速松弛。不但实现了固定,而且固定时的卡合无间隙固定坚固,不易受到撞击、敲打等振动而损坏。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正面的立体斜视装配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背面的立体斜视装配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的结构剖视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的装配后的立体图。
[0014] 图5为图4中的A局部放大视图。[〇〇15]图6为图3中的B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〇〇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中所示,本发明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包括有设置在铲头1上的两个挡板2,铲头 1由金属板冲压而成,两个挡板2铆接在铲头1上。在两个挡板2上固设有一个固定轴4,该固定轴4由螺母、螺杆螺接于两个挡板2上构成。把手5上设有轴孔24,固定轴4设在轴孔24中, 使把手5和铲头1均可绕固定轴4转动。把手5上设有横向通孔6,横向通孔6中设有上、下叠置的卡块7和顶块8。横向通孔6具有纵向长度,以便卡块7、顶块8可在横向通孔6中前后滑动。 每个挡板2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三个与轴心呈一固定角的卡槽10,其中有两个卡槽10与轴心的固定角为a,使铲头1和把手5处于铲子和锄头两种状态。另两个卡槽10与轴心的固定角为al,使铲头1和把手5处于倒钩收起的状态。卡块7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可卡入卡槽10的卡头11,卡块7在横向通孔6中来回滑动行程大于卡头11可卡入和退出卡槽10的行程,卡块7 与顶块8之间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成抵挡斜面12和推顶斜面13。抵挡斜面12和推顶斜面13与中心线3的夹角在2.5°〜4.5°之间。
[0017]挡板2设置在铲头1上,一方面,可以使铲头1在把手5上可以绕固定轴4转动,另一方面,可以使挡板2的卡槽10卡夹固定在卡块7的卡头11上,从而使铲头1固定在把手5上,实现铲子、锄头结构的转换。卡块7上的挡斜面12和顶块8上的推顶斜面13使两者形成可以互楔的两个楔子,以便在横向通孔6内可以互楔固定。由于楔子的斜面与平面之间的夹角很小,因此只要在纵向对卡块7与顶块8施加一个很小的夹力,则卡块7与顶块8会在横向通孔6 的上、下壁面上则会产生很大的张力,使卡块7与顶块8紧紧地固定于横向通孔6中。当在卡块7与顶块8的一侧施加一个很小的拉开力,则上、下壁面上的张力即可消失,卡块7与顶块8 在横向通孔6内迅速松弛。不但实现了固定,而且固定时的卡合无间隙,具有固定坚固,不易受到撞击、敲打等振动而损坏的优点。[〇〇18]抵挡斜面12设置在卡块7的内侧,推顶斜面13设置在顶块8的内侧,当卡块7和顶块 8上、下叠置时,推顶斜面13顶在抵挡斜面12上。同时,卡块7、顶块8的上、下面分别顶在横向通孔6的上、下内壁面上。[〇〇19]卡块7向前滑动,即向铲头1方向滑动,卡头11可顶入卡槽10内。由于固定轴4固定在挡板2和把手5的轴线上,而卡块7上的卡头11卡在挡板2边缘的卡槽10内,使得挡板2和把手5相对固定在一起无法动弹。
[0020]顶块8的作用是楔在卡块7—个侧面上,使卡块7可卡在横向通孔6中无法滑动。向顶块8上的抵挡斜面12方向推动推顶斜面13,会使顶块8和卡块7分别向横向通孔6的上、下内壁面上靠,直至同时顶在横向通孔6的上、下内壁面上而卡紧。当将顶块8向后滑动,使顶斜面13远离抵挡斜面12,卡块7和顶块8稍微向中心线3方向靠拢一些,两者即可在横向通孔 6中滑动了,这样就便于驱动卡块7向远离卡槽10方向移动,直至退出卡槽10,等待把手5绕固定轴4转动至挡板2上的另一个卡槽10位置。[〇〇21]把手5上设有弹压在顶块8上的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使顶块8处于向前弹起的状〇
[0022] 第一弹簧9弹压在顶块8上,使推顶斜面13始终保持顶在抵挡斜面12,此时,卡块7 一直处于向前运动的状态。当铲头1在把手5上绕固定轴4转动至某一个定位位置时,第一弹簧9可以使顶块8自动向前弹起,使卡头11卡入卡槽10内,实现快速转换定位。同时,卡块7和顶块8向卡槽10的上下两个内壁面顶起,使卡块7和顶块8在卡槽10的上下位置无间隙,避免了在铲、挖等上、下挖掘过程中因部件之间的间隙而产生的微小松动,结构更加结实、牢固。
[0023] 把手5上设有套环17,套环17可在把手5上滑动,套环17通过两个拧在顶块8两侧固定孔22中的螺钉23固定在顶块8上,第一弹簧9弹压在套环17上。
[0024] 套环17呈圆环状,把手5的前段有设有一圆环状台阶,套环17置于把手5的前段上。 第一弹簧9弹压在套环17的后侧面与圆环状台阶的一个圆环面之间。由于第一弹簧9弹压在套环17上,使套环17保持处在把手5上的前置状态。当一只手握住把手5,另一只手抓住套环 17向后拉,则套环17会带动顶块8向后滑动,使原本紧顶在横向通孔6中的卡块7和顶块8松弛,此时便可拉动卡块7和顶块8向后移动,实现快速松开转换。
[0025] 把手5上设有弹压在卡块7上的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使卡块7处于向前弹起的状态。
[0026] 把手5上设有通至横向通孔6后面的内孔18,第二弹簧16前端弹压在卡块7的肩部 19,尾端弹压在孔底支撑部20。
[0027] 由于卡块7被阻在任何一个位置,顶块8有可能楔住卡块7—起卡在横向通孔6中固定,为防止卡块7未到达卡头11卡入卡槽10的位置而被固定,第二弹簧16卡块7始终处于向前推进的状态,当卡头11停在卡槽10的外面,顶块8将卡块7楔住,一旦卡头11转动至卡槽10 位置后,第二弹簧16可以继续将卡块7向前推进,使在横向通孔6中楔紧在一起的顶块8和卡块7松开。当卡块7前行至卡头11插入卡槽10中后,第一弹簧9的弹力施加在弹压顶块8上,使顶块8再次楔住卡块7于横向通孔6中,转换卡紧更加顺畅、快捷、方便。
[0028] 卡块7上设有可勾在顶块8上的扣钩14,在卡块7与顶块8在横向通孔6中处于夹紧状态时,所述的扣钩14与顶块8之间设有缓冲空间25。当将顶块8向后拉动缓冲空间25的距离后,卡块7与顶块8则在横向通孔6中松开,此时,块7则可以开始随之向后运动,这样就可以在把手5上进行转换操作,使卡块7上的卡头11离开卡槽10,就可以对把手5、铲头1进行转动操作了。
[0029] 卡头11外侧边以及对应卡槽10的内侧边分别与中心扣钩14可勾在顶块8上形成联动,此时只要将顶块8向后拉动,卡线3呈夹角K[〇〇3〇] 此时卡头11、卡槽10呈梯形状,卡头11沿中心线3运行进入到卡槽10内,两侧可以紧密地顶在一起,保证在卡合状态下没有缝隙的存在,结合紧密。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消除了间隙,在挖掘时不会产生松动,避免了部件之间因为间隙的存在而相互撞击,造成损坏。而为了达到无缝隙的结合,在制造加工时,只要保证夹角的度数一致,部件的其它部位的配合加工精度就无要求,比起现有技术,该结构使得加工、装配、制造变得简更加单、容易了。
[0031] 卡头11止抵于卡槽10内时,卡头11顶端至卡槽10底面之间设有预留空间15。
[0032] 预留空间15的设置使得卡头11 一直保持着向卡槽10前行的余量,避免因为卡头11 顶端顶在卡槽10的底面上而导致两侧无法顶死的现象出现,一方面可以使在纵向长度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加工、装配、制造变得简更加单、容易了,另一方面,即使卡头11、卡槽10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有磨损、变形等损坏现象,也能保证卡头11的两侧始终可以卡在卡槽10内侧面上。[〇〇33]横向通孔6内的上、下内壁面呈平面,并且处于相互平行状态,卡块7和顶块8的上、 下表面呈平面,并且处于相互平行状态。[〇〇34]保证卡块7和顶块8有最大的接触面顶在横向通孔6内的上、下内壁面上,一方面, 可以减小局部的受力,避免损坏,另一方面,只需要保证加工出平行的平面,这在机加工过程中是最基础的加工,因此加工精度要求低,同样使得装配、制造变得简更加单、容易了。
[0035]综上所述,本发明快速转换铲头的铲子具有铲头与把手之间转换快捷,卡紧、松开施加力小,卡紧状态时部件之间无间隙,固定牢固,不易松脱,抗冲击强度高,不易损坏,并且很容易实现铲、挖快速转换的优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