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及电子射线容器杀菌方法

申请号 CN201010003349.2 申请日 2010-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1797986B 公开(公告)日 2013-05-01
申请人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涩谷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林俊也; 成田光臣; 杉森友彦; 横井恒彦; 西纳幸伸; 林正己; 西川秀树; 山本幸宏; 西富久雄;
摘要 一种 电子 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及电子射线容器杀菌方法,目的是向 树脂 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杀菌时,防止树脂制容器的表面及树脂材料内部带电。旋 转轮 旋转自如地 支撑 的圆筒状 转轴 的下端安装有瓶支撑组件。瓶支撑组件通过一对夹紧部件夹持瓶的口部。向瓶支撑组件支撑旋转传送的瓶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装置的电子射线杀菌。设有能够从树脂制容器口部插入内部的接地电,上述接地 电极 插入树脂制容器内部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电子射线照射树脂制容器所产生的多余电子和离子流到外部,缓和树脂制容器的带电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向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
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从树脂制容器的口部插入内部的接地电极,在上述接地电极插入树脂制容器内的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地电极设有气体通路,向插入接地电极的树脂制容器内照射电子射线时,从上述气体通路向树脂制容器内喷出无菌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传送树脂制容器的容器传送组件,经由该容器传送组件的容器传送路径中上述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下游侧,设有带电除去组件,用于去除树脂制容器所带电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传送树脂制容器的容器传送组件,经由该容器传送组件的容器传送路径中上述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下游侧,设有带电除去组件,用于去除树脂制容器所带电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旋转组件,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时,使树脂制容器旋转。
6.一种电子射线容器杀菌方法,其向通过容器传送组件被传送的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
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入组件将接地电极从树脂制容器的口部插入内部,在此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
7.一种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向通过容器传送组件被传送的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
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从树脂制容器的口部插入内部的带正电的插入部件,在将该插入部件插入树脂制容器内的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件与施加正电压的正电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插入部件预先带有正电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地电极设有气体通路,向插入接地电极的树脂制容器内照射电子射线时,向树脂制容器内喷出来自上述气体通路的无菌气体。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传送树脂制容器的容器传送组件,经由该容器传送组件的容器传送路径中上述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下游侧,设有带电除去组件,用于去除树脂制容器所带电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传送树脂制容器的容器传送组件,经由该容器传送组件的容器传送路径中上述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下游侧,设有带电除去组件,用于去除树脂制容器所带电荷。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旋转组件,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时,使树脂制容器旋转。
14.一种电子射线容器杀菌方法,其向通过容器传送组件被传送的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
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入组件将带正电的插入部件从树脂制容器的口部插入内部,在此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

说明书全文

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及电子射线容器杀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及电子射线容器杀菌方法,特别是涉及能够防止因照射电子射线而使树脂制容器带电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及电子射线容器杀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向PET瓶等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众所周知,如此向PET瓶等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的话,树脂制容器会带电(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PET瓶饮料灌装系统如下所述:“从入口投入的PET瓶,通过食品容器搬运装置被传送到杀菌部,通过电子射线照射装置被杀菌。杀菌后的PET瓶被传送到清洗器,通过或空气洗净。被从清洗器送出的PET瓶,通过灌装机,被灌入内容物。装有内容物的PET瓶在压盖机中被安装瓶盖、密封”。
[0003] PET瓶因照射电子射线而带电,所以上述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具有检测带电量的带电量测量器,对从该带电量测量器输送到电脑的带电量进行解析,判断因照射电子射线而产生的PET瓶带电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0004] 如上所述,如果树脂制容器带电,会产生吸附粉尘的问题。因此,目前为止已提出各种除去带电树脂制容器所带静电装置的提案。(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发明(除静电的方法及装置)中,通过向树脂制中空容器照射X射线来除静电。另外,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发明(除静电装置)具有:环喷嘴,呈环状弯曲、形成有向瓶的外表面喷出空气的吐出口;直喷嘴,形成有向瓶的内表面喷出空气的吐出口;通过上述喷嘴喷出离子化空气,除去瓶内外表面的静电。
[0005] 专利文献1:特开2007-126171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特开2000-68093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特开2004-14319号公报
[0008] 上述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除静电方法或装置中,能够减少树脂制容器的内外表面所带的静电,但是不能除去形成瓶的树脂材料内部所蓄积的电荷。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不仅能够防止树脂制容器的表面带电,而且能够防止树脂材料的内部带电。
[0010] 本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中,具有能够从树脂制容器口部插入内部的接地电极,在该接地电极插入树脂制容器内的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
[0011] 本发明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在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时,因为树脂制容器内部插有接地电极,能够防止树脂制容器因照射电子射线而带电。
[0012] 此外,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向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方法中,接地电极从树脂制容器的口部插入内部,在此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
[0013] 另外,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上述接地电极设有气体通路,向插入接地电极的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时,从上述气体通道向树脂制容器内喷出无菌气体。
[0014] 如上述发明,向树脂制容器内喷出无菌气体同时照射电子射线,能够得到空气冲洗效果:能够将因照射电子射线而产生的臭从树脂制容器内压出去除的同时,能够同样去除粉尘和灰尘。特别是,使用惰性气体作为无菌气体的情况下,使树脂制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下降,能进一步得到防止臭氧产生的效果。另外,因为是无菌气体,没有使杀菌效果下降。而且,因为具有离子化组件,喷出离子化无菌气体,与接地电极的作用相协同,能够得到更好的防止树脂制容器内表面带电的效果。
[0015] 并且,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向树脂制容器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中,具有能够从树脂制容器口部插入内部的带正电的插入部件,在该插入部件插入树脂制容器内的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
[0016] 此发明中,与上述第1方面相同,向树脂制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时,通过向树脂制容器内部插入带正电的插入部件,能够防止树脂制容器因照射电子射线而带电。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简略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的整体配置平面图。
[0018] 图2中,图2(a)为具有瓶支撑组件的传送轮的主要部件的纵剖图,图2(b)为接地电极升降机构的平面图。
[0019] 图3表示图2(a)中照射电子射线时间以外的状态。
[0020] 图4为设置在送出轮上的离子发生器的说明图。
[0021] 图5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与图2(a)对应的图。
[0022] 图6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的主要部位,图6(a)及图6(b)分别与图2(a)及图2(b)对应。
[0023] 图7表示图6(a)的照射电子射线时间以外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该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作为整体由符号1表示)具有:被铅制壁体4所包围的杀菌腔6,当向树脂制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时,上述铅制壁体4遮蔽电子射线和X射线(制动X射线(日本原文:制動X線))使其不透出到外部。该杀菌腔6内具有以下构成:入口侧的送入室10,配置有送入轮8;设置有传送轮12的主室14,传送轮12将交接自送入轮8的容器2旋转传送;位于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前面侧的照射室20,树脂容器2在其中接受电子射线的照射,上述树脂容器2通过设置在上述传送轮12上的瓶支撑组件18(参考图2)被支撑传送;与上述照射室20的出口侧(图1的右侧)连续设置的送出室22,将通过电子射线照射杀菌的树脂制容器2维持在无菌状态传送到容器传送路径的下游侧;各室10、14、20、22通过内部壁24、26、28被划分。在上述壁体4及各内部壁24、26、28上分别形成有树脂容器2能通过的交接用开口。
[0025]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1中被杀菌、之后在下游工序被灌入液体等内容物的容器为PET瓶等树脂制容器2。上述树脂制容器2的躯干部的横剖面几乎是四形(如图1简略所示),其顶部具有圆筒状口部2a。上述口部2a的偏下部形成有凸缘2b,通过夹子夹持上述凸缘2b的上方或下方,或者通过上述瓶支撑组件18或其他支撑组件支撑上述凸缘2b的底面侧,在悬垂状态下传送。
[0026] 上述树脂制容器2,通过图中未示的气动传送带被连续传送,通过横进螺钉(infeed screw)等被断开至指定的时间间隔,之后,被图中未示的传送轮等送入到配置在上述杀菌腔6的入口侧的送入室10内。设置在送入室10内的送入轮8上,在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数个夹子30,各夹子30把持上述树脂制容器2的凸缘2b以上的部位进行传送。
[0027] 在配置于主室14内的传送轮12上,在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数个瓶支撑组件18,上述各瓶支撑组件18支撑树脂制容器2的凸缘2b的底面进行传送。上述送入轮8和传送轮12同步旋转,在交接位置A,树脂制容器2被从送入轮8的各夹子30交接至传送轮12的各瓶支撑组件18。
[0028] 被传送轮12的各瓶支撑组件18支撑、旋转传送的树脂制容器2,通过照射室20内的期间,跨越上下方向全长,整体接受来自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电子射线的照射被杀菌。杀菌后的树脂制容器2被导入与照射室20连接的送出室22,交接至送出轮34。送出轮34的外周部在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数个夹子36,上述各夹子36把持树脂制容器2的凸缘26的以上的部位进行接收,上述树脂制容器2被上述传递轮12的瓶支撑组件18支撑。送出轮34也与上述传递轮12同步转动,在交接位置B,树脂制容器2被从传递轮12的各瓶支撑组件18交接至送出轮34的各夹子36。被送出轮34的夹子36夹持的树脂制容器2被交接至设置于上述送出室22邻接的后腔内(图中未示)的容器支撑组件,被送至下一道工序。
[0029] 上述壁体4中设置有照射室20处形成有开口部4a,上述开口部4a安装有电子射线照射组件(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上述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具有图中未示的真空腔(加速腔),上述真空腔向树脂制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如众所周知,在真空腔内的真空中加热灯丝(filament)产生热电子,经高电压加速,形成高速电子射线束后,通过安装在照射窗16a上的Ti等金属制窗膜进入大气,照射到被处理物(实施例中为树脂制容器2),进行杀菌处理。另外,虽然在图1中省略,但是在接受来自电子射线装置16的电子射线照射的树脂制容器2的背后,设置有电子射线束收集器38。(参考图2(a))
[0030] 下面,通过图2(a)、2(b),对设置在传送轮12上的瓶支撑组件18以及杀菌时被插入树脂制容器2内的接地电极的构成进行简单说明。传送轮12具有以下结构:水平圆盘状平板(plate)40;固定于上述圆盘状平板40外周的环状旋转板41;配置于上述旋转板41上方一体旋转的环状中间板42。朝竖直方向的圆筒状转轴44,通过各球轴承46、48,在圆周方向等间隔,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上述旋转板41与中间板42的外周部。在上述圆筒状转轴44的下端固定有水平的安装件(mount member)50。在上述安装件50的下方侧,设有一对夹紧件(gripping member)52A、52B(配置于图2(a)画面表面和里面),树脂制容器2被保持在圆筒状转轴44的正下方位置。另外,虽然省略对上述瓶支撑组件18的详细说明,但与专利申请(特願)2008-2080304所公开的瓶支撑组件18具有相同构成,上述各夹紧件52A、
52B安装在一对板簧(leaf spring)54A、54B下侧,通过上述板簧54A、54B的弹,保持树脂制容器2。
[0031] 安装有瓶支撑组件18的圆筒状转轴44的,较上述中间板42更上方突出的顶部,固定有小齿轮(pinon gear)64。另外,竖直方向的中间轴66,分别通过球轴承68、70,被旋转自如的支撑在固定于上述圆盘状平板40外周的环状旋转板41与环状中间板42的,支撑圆筒状转轴44位置的半径内向侧。扇形齿轮72被安装在几乎与上述各中间轴66上端的上述转轴44的小齿轮64相同的高度。在上述扇形齿轮72的,朝传送轮12的半径外向的面形成有齿,与上述小齿轮64啮合
[0032] 另外,扇形齿轮72的,朝传送轮12的半径内向的端部(图2(a)的左端)贯通安装有垂直的销74,凸轮随动件76被旋转自如的支撑在上述垂直销74的上端。并且,上述垂直销74的下端与弹簧接受销(spring receiving pin)78之间安装有拉簧(tension coil spring)80,弹簧接受销78固定在上述中间板42的内周端,拉簧80将扇形齿轮72的端部拉至传送轮12的半径内向侧。上述传送轮12的圆盘状平板40的上方,配置有非旋转圆形固定板82,固定板82的外周面固定有凸轮84,凸轮84使扇形齿轮72摇摆。上述凸轮84的外周面为凸轮面,上述凸轮随动件76延上述凸轮面旋转移动。通过上述凸轮随动件76的旋转移动同时向半径方向摇摆,扇形齿轮72以上述中间轴66为中心转动并使小齿轮64转动。圆筒状转轴44的上端固定有小齿轮64,下端安装有上述瓶支撑组件18,小齿轮64随扇形齿轮72的摇摆而转动,通过配置在树脂制容器2的口部2a上方的圆筒状转轴44的旋转,被瓶支撑组件18支撑传送的树脂制容器2以重心轴为中心旋转。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扇形齿轮72的旋转使小齿轮64旋转,能够使树脂制容器2正反旋转约180度。
[0033] 上述水平的安装件50中,与上述圆筒状转轴44的内部孔44a上下一致的位置,形成有贯穿孔50a。另外,上述传递轮12的顶板以及外周面被盖88所覆盖。并且,小齿轮64的顶部到达顶板的盖88,与盖88之间可滑动(摺動)地被密封。通过上述构成,转轴44及固定在其上部的小齿轮64的圆孔44a、64a,上下贯通圆盘状平板44以及盖88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将被维持于无菌状态的周围环境与圆盘状平板44以及盖88所围成的内部环境隔断。
[0034] 向通过瓶支撑组件18传送的树脂制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时,上述传送轮12上设有插入上述树脂制容器2内部的接地电极90。接地电极90安装在竖直的支撑杆92的下端,上述接地电极90以及支撑杆92上下贯通于上述圆筒状转轴44及固定在其上部的小齿轮60的圆孔44a、64a和下方的水平安装件50的贯通孔50a等,能够升降。
[0035] 对使上述接地电极90升降的构成进行说明。上述盖88上的,配置有圆筒状转轴44的位置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机构94。上述导向机构94,如图2(a)及2(b)所示,具有以下结构:竖直的导向部件96;安装在上述导向部件96上下数处的导向滚轮98。
导向滚轮98被分别一对设置在导向部件96的上下适当部位,升降杆100被上述导向滚轮
98和上述导向部件96支撑并升降。上述支撑杆92及接地电极90,通过水平的安装件102,被安装在上述升降杆100的下端。随着升降杆100的升降,接地电极90也能够升降。另外,能够使用不锈等金属和其他导电材料作为接地电极90的材料。并且,形状除棒状以外,剖面为矩形、长方形、多角形也可,在外周面设置许多突起形成锯齿状或设置电刷(brush)等容易吸引电荷的构成也可。
[0036] 在上述盖88的顶板上方,设置有与传送轮12相独立的水平固定体103,其外周部安装有升降凸轮104。此外,上述升降杆100上,高于上述安装部件102的位置,固定有水平方向的升降部件106,上述升降部件106的顶端安装有凸轮随动件108。上述凸轮随动件108在上述升降凸轮104的上面(凸轮面)旋转移动,电极90随凸轮形状而升降。当凸轮随动件108通过升降凸轮104被推送到最顶端时,如图3所示,接地电极90的下端位于树脂制容器2的口部2a的上方,当凸轮随动件108通过升降凸轮104被压送到最底端时,如图2(a)所示,接地电极90的下端被插至接近于树脂制容器2的底面2c。另外,此时,因为水平的安装部件102与固定于盖88的顶板上的支撑件110抵接,升降杆100的下降端的下降被限制,这时,凸轮随动件108停止在不与升降凸轮104的凸轮面接触的高度。在上述状态下,接地电极90,通过各个由金属制导电材料构成的支撑杆92、安装部件102、支撑部件
110,能够与由金属制导电材料构成的盖88导通,接地电极90与盖88通电,电荷从接地电极90流向盖88。
[0037] 被上述传送轮12的瓶支撑组件18支撑传送的树脂制容器2,在被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电子射线杀菌后,被交接至送出轮34的夹子36旋转传送。经由上述送出轮34的夹子6的容器传送路径的外侧设有作为带电去除组件的软X射线式离子发生器112(参考图1及图4)。上述软X射线式离子发生器112的构成众所周知,所以说明省略,例如,其构成与特开2000-68093(上述专利文献2)所发表的相同。但是,本实施方式中,软X射线离子发生器112被收纳至固定在支柱114上的收纳箱116内。上述软X射线离子发生器112放射软X射线的前面侧,被软X射线能够透过的树脂制膜118所覆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1,因为杀菌腔6内部是通过药剂杀菌,将软X射线式离子发生器112收纳至箱116内,由树脂模118密封,使药剂不附着在离子发生器12上。另外,带电去除组件的配置位置,如图所示,并非限定于被传送的树脂制容器2的侧方,也可以是上方和下方。
[0038] 对涉及以上构成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1的工作进行说明。在涉及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1中被杀菌的树脂制容器2,通过颈传送带(图中未示)等,被运送至铅制壁体4所围成的无菌腔6的送入室10内。设置于送入室10内的送入轮8,在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数个夹子30,夹持形成于树脂制容器2的圆筒状口部2a的偏下部的凸缘2b的上方,上述树脂制容器2从外部被传送至送入室10内。被夹子30所保持的树脂制容器2,随送入轮8的转动而被旋转传送,在向传送轮12交接的位置A,被从送入轮8的夹子
30交接到设置在传送轮12上的瓶支撑组件8。
[0039] 瓶支撑组件18为:夹紧部件52A、52B的一个是朝旋转方向的前方,另一个是朝旋转方向的后方,在交接位置A,由送入轮8的夹子30把持的树脂制容器2的口部2a被压入两个夹紧部件52A、52B之间。两夹紧部件52A、52B分别安装在板簧54A、54B的下端,强制压开板簧54A、54B,树脂制容器2的口部2a被压入两个夹紧部件52A、52B之间。之后,两板簧54A、54B通过各自的弹力恢复,如图2所示,保持树脂制容器2的凸缘2b的下部侧,同时支撑凸缘2b的底面。
[0040] 通过传送轮12的旋转,被瓶支撑组件18支撑的树脂制容器2按图1箭头R的方向被旋转传送,进入电子射线照射室20内。在上述照射室20内照射电子射线时,接地电极90通过升降凸轮104下降,如图2(a)所示,顶端(下端)被从口部2a的开口部插入至高度为接近树脂制容器2的底面2c位置。另外,在接受上述电子射线照射区域以外的区域,接地电极90通过升降凸轮104上升,顶端位于树脂制容器2的口部2a上方(参考图3)。如此,内部插有接地电极90的树脂制容器2,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照射窗16a的前方侧移动期间,接受电子射线的照射,被杀菌。如果在没有接地电极90的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树脂制容器2带电,但如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在照射电子射线时树脂制容器
2内部预先插入接地电极90,通过照射所放出的电子,透过形成树脂材料2的,或者从口部
2a的开口部进入树脂制容器2内,被接地电极90吸引(日文原文:誘導),从盖88开始,通过支撑杆92、安装部件102、支撑部件110,流入整个装置,所以,能够防止树脂制容器2的内表面及树脂材料内部带电。特别是,向树脂制容器2的外表面放出的电子,通过照射电子射线时的加速产生的穿透力,以及通过被来自树脂制容器2的内的部接地电极90吸引,穿透树脂制容器2,能够防止电子滞留在树脂材料内部而带电。
[0041] 另外,安装有上述瓶支撑组件18的圆筒状转轴44的上端固定有小齿轮64,与扇形齿轮72啮合,并且,通过安装在上述扇形齿轮72上方固定板82的外周上的凸轮84,上述扇形齿轮72摇摆。通过上述凸轮84移动于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前面的期间,圆筒转轴44转动,被瓶支撑组件18支撑的树脂制容器2能够旋转正反大约180度。如此,因为树脂制容器2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照射窗16a的前面旋转180度,跨越树脂制容器2上下方向全长,传送方向的前后两侧的内外表面整体接受电子射线的照射,被杀菌。上述圆筒状转轴44、小齿轮64、扇形齿轮72以及凸轮84构成旋转组件,使本发明第5方面及本发明第
13方面所记载的树脂制容器2转动。
[0042] 如上所述,如果树脂制容器2内的中心部插入接地电极90,照射电子射线,上述接地电极90的背面侧进入接地电极90的阴影,很难被电子射线照射到。但是所照射的电子射线,虽然整体是直线照射的,但是通过与树脂制容器2和空气分子的撞击,与接地电极90的间隔宽阔,由于电子射线绕入,躯干部也能被照射。但是,如果与接地电极90的间隔狭窄,例如顶端等的区域,电子射线难以绕入,通过上述旋转部件,使树脂制容器2旋转,能够得到向树脂制容器2全域照射电子射线的效果。
[0043] 通过上述照射室20内的期间,接受电子射线照射被杀菌的树脂制容器2,被瓶支撑组件18支撑、旋转传送,被从照射室20传送至送出室22。在送出室22内,设置有送出轮34,瓶支撑组件18支撑树脂制容器2的凸缘2b的下方,在交接位置B,树脂制容器2被交接至设置于送出轮34上的夹子36,夹子36把持凸缘26的上方。被送出轮34的夹子36保持、旋转传送的树脂制容器2到达软X射线式离子发生器112的位置。通过软X射线的照射能,离子发生器112使带电物(本实施方式中为树脂制容器2)周围的空气离子化,中和静电。上述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照射电子射线时,因树脂制容器2内已事先插入接地电极90,能够抑制树脂制容器2的内表面及树脂材料内部带电,同时向树脂制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以后,因上述软X射线式离子发生器112照射软X射线,能够将树脂制容器2的外表面的带电去除。
[0044] 通过图5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101的构成进行说明。上述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101,其基本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共通,只有以下不同: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中补充设置气体通路,目的在于照射电子射线时,向树脂制容器2的内部喷入无菌气体。因此,只对上述不同点进行说明,对其他部分付与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其说明省略。
[0045] 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接地电极190与其上方的支撑杆192为中空,使其内部流通气体,形成气体通路。并且,上述支撑杆192的上端通过无菌气体供给管194连接于无菌气体供给源(图中未示),上述无菌气体供给源具有HEPA滤清器等无菌化滤清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树脂制容器2照射来自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电子射线进行杀菌时,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将接地电极190插入到树脂制容器2内部,照射电子射线期间,从接地电极190的顶端的喷出口190a喷出气体,喷入到树脂制容器2内,上述气体由通过无菌化滤清器的空气或者氮气和氩气等惰性气体构成。如此,一边接近树脂制容器2的底部喷出无菌气体一边照射电子射线,能够得到空气冲洗效果:将因照射电子射线产生的臭氧从口部2a的开口部压出去除,同时,同样去除粉尘和灰尘。特别是,使用惰性气体的情况下,使树脂制容器2内的氧气浓度下降能进一步得到防止臭氧产生的效果。另外,因为是无菌气体,没有使杀菌效果下降。而且,因为具有离子化组件而喷出离子化无菌气体,与接地电极190的作用相协同,能够进一步防止树脂制容器2内表面带电。此时,因照射电子射线,树脂制容器
2带负电,所以,为了使其中和,喷出阳离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如果照射电子射线会生成氮氧化合物,溶解于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硝酸,为了防止硝酸腐蚀装置,最好喷出足够干燥的无菌气体。
[0046]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接地电极90、190插入树脂制容器2内的状态下,向上述树脂制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被释放出的电子,从接地电极90、190流入盖88,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构成。图6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201的主要部分的纵剖图,上述实施方式相比,照射电子射线时插入树脂制容器内的部件的构成相异。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除涉及插入部件之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付与相同标号,说明省略。
[0047] 向通过瓶支撑组件18传送的树脂制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时,上述传送轮12设有插入上述树脂制容器2内部的插入部件290(正电棒)。正电棒290安装在竖直的支撑杆292的下端,上述正电棒290及支撑杆292,上下贯通于上述圆筒状转轴44及固定于其上部的小齿轮64的圆孔44a、64a和下方的水平安装件50的贯通孔50a等,能够升降。
[0048] 对使上述正电棒290升降的构成进行说明。上述盖88上的,配置有圆筒状转轴44的位置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机构94。上述导向机构94,如图6(a)及图6(b)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具有相同构成(参考如图2(a)及图2(b))。通过绝缘体210,导向机构94的升降杆100的下端固定有水平的安装部件202。通过水平的安装部件202,上述支撑杆
292及正电棒290被安装,随着升降杆100的升降,正电棒290也能够升降。另外,能够使用不锈钢、铝、钛等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作为正电棒290的材料。并且,形状除棒状以外,剖面为矩形、长方形、多角形等也可,在外周面设置许多突起形成锯齿状或设置电刷(brush)等容易吸引电荷的构成也可。
[0049] 当导向机构94的凸轮随动件108通过升降凸轮104被推送到最顶端时,如图7所示,正电棒290的下端位于树脂制容器2的口部2a的上方,当凸轮随动件108通过升降凸轮104被押送到最底端时,如图6(a)所示,正电棒290的下端被插至接近于树脂制容器2的底面2c。
[0050] 上述正电棒290,通过上方的支撑杆292、水平的安装件202、伸缩线圈220及导线222,与施加正电压的正电极224连接,上述伸缩线圈220安装于上述安装件202的下面与上述盖88之间。上述正电极224在运行中常时施加正电压,上述插入部件290保持带正电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正电棒290。
[0051] 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射线容器杀菌装置201的工作进行说明。通过传送轮12的转动,被支撑组件18支撑的树脂制容器2进入电子射线照射室20内,接受电子射线照射。在上述照射室20内照射电子射线时,正电棒290通过升降凸轮104下降,如图6(a)所示,顶端(下端)被从口部2a的开口部插入至高度为接近树脂制容器2的底面2c位置。
另外,在接受上述电子射线照射区域以外的区域,正电棒290通过升降凸轮104上升,顶端位于树脂制容器2的口部2a上方(参考图7)。如此,内部插有正电棒290的树脂制容器
2,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照射窗16a的前方侧移动期间,接受电子射线的照射,被杀菌。
如果在没有正电棒290的状态下向树脂制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树脂制容器2带电,但如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在照射电子射线时树脂制容器2内部预先插入正电棒290,照射所放出的电子,透过形成树脂制容器2的树脂材料,或者从口部2a的开口部进入树脂制容器2内,被正电棒290吸引流走,所以,能够防止树脂制容器2的内表面及树脂材料内部带电。特别是,向树脂制容器2的外表面放出的电子,通过照射电子射线时的加速产生的穿透力,以及通过被来自树脂制容器2的内部的正电棒290吸引,穿透树脂材料,能够防止电子滞留在树脂材料内部而带电。
[005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件290与正电极连接、带正电,但是也不是必须与正电极连接,也可使插入部290预先带有正电荷。例如,摩擦插入部件290产生静电、带正电荷的情况下的效果能够与和正电极连接的情况下的效果相同。将插入部件290与正电极连接的情况下,电子通过插入部件290流到容器2的外部,预先带有正电荷的情况下,电子与正电荷中和。
[0053] 此外,与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同样,本实施方式中,正电棒290及其上方的支撑杆292内部也形成有使气体流通的气体通路,与具有HEPA滤清器等无菌化滤清器的无菌气体供给源连接,照射电子射线期间,从正电棒290的顶端喷出气体,上述气体由从插入树脂制容器2的内部的正电棒290通过无菌化滤清器的空气或者氮气和氩气等惰性气体构成。与第2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相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