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及制备

申请号 CN201510018379.3 申请日 2015-01-15 公开(公告)号 CN104491207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8
申请人 王金强; 发明人 王金强;
摘要 本 发明 了公开了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主要由下列 原料药 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鹅不食草9-16;川楝子8-12;白僵蚕7-15;黄芪20-30;厚朴10-15;石见穿7-14; 鸟 不企6-9;白花蛇舌草8-15;垂盆草5-10;姜栀子7-16;丁香6-9;救必应5-10;铧头草6-12;猪仔笠4-9;淫羊藿10-16;甘草6-12。本发明提供的清热消炎药剂组方科学、作用协同,所得产品方便服用,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

1.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鹅不食草9-16;川楝子8-12;白僵蚕7-15;黄芪20-30;厚朴10-15;石见穿7-14;不企6-9;
白花蛇舌草8-15;垂盆草5-10;姜栀子7-16;丁香6-9;救必应5-10;铧头草6-12;猪仔笠
4-9;淫羊藿10-16;甘草6-1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鹅不食草11-14;川楝子
9-11;白僵蚕9-13;黄芪22-28;厚朴11-14;石见穿9-12;鸟不企7-8;白花蛇舌草10-13;
垂盆草6-9;姜栀子9-14;丁香7-8;救必应6-9;铧头草8-10;猪仔笠5-8;淫羊藿12-14;
甘草8-10(优选的是:鹅不食草12.5;川楝子10;白僵蚕11;黄芪25;厚朴12.5;石见穿
10.5;鸟不企7.5;白花蛇舌草11.5;垂盆草7.5;姜栀子11.5;丁香7.5;救必应7.5;铧头草9;猪仔笠6.5;淫羊藿23;甘草9)。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其制备方法是:
(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0-30分钟(优选的: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6-9倍的水(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8倍的水;更加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
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煮55-65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煮60分钟),关火前20分钟,加入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1)(2)(3)所制药材,粉碎过120目筛,与步骤(4)所得滤液混合,灭菌封装,得汤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4-6倍(优选的: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倍)。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膏剂,其制备方法是:
(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0-30分钟(优选的: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6-9倍的水(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8倍的水;更加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
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关火前20分钟,加入步骤(1)(2)(3)所制药材和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4)所得药渣加水继续煎煮30分钟,过滤后混合两次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得到膏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小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煮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煮40分钟)。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其制备方法是:
(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0-30分钟(优选的: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剩余药材拣去杂质、洗净,烘干后轧碎,然后与上述步骤所得药材一起研磨成粉,过筛后封装得散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过120-150目筛(优选的:过130-14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35目筛)。
9.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其制备方法是:
(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0-30分钟(优选的: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6-9倍的水(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8倍的水;更加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
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50分钟,关火前20分钟,加入步骤(1)(2)(3)所制药材和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减压浓缩上述滤液,喷雾干燥,与辅料炼蜜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封装得颗粒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炼蜜的量为干燥物重量的0.4-0.6倍(优选的:炼蜜的量为干燥物重量的0.5倍)。

说明书全文

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及制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及制备。

背景技术

[0002] 胆道炎症以胆管炎症为主者称胆管炎,以胆囊炎症为主者称胆囊炎。两者常同时发生,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大致相同,多是在胆汁淤积的基础上继发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细菌可经淋巴道或血道到达胆道,也可从肠道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进入胆道。该病常表现为中上腹不适、胀痛,或呈绞痛发作,进食油腻食物后可加重上腹疼痛,很少有发热和黄疸,腹部体征不明显,可仅有上腹轻压痛,胆囊不肿大。如发生急性发作,则出现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等三联征。除有急性胆管炎的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有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称为Reynolds五联征。
[0003] 公布号CN 103610989 A(申请号201310663260.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多裂独活17份、蛇王藤12份、地梢瓜14份、刺黄柏12份、钗子股10份、翻白叶20份、过路惊10份、抽筋草16份、草独活14份、甘蔗滓20份、葫芦茶14份、广香藤15份、大烟锅草15份、东北埃蕾12份、干檀香叶10份。公布号CN 103055288 A(申请号201210587902.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合:柴胡25—30份;黄芩25—30份;板蓝根25—35份;茵陈25—30份;山栀15—20份;金钱草25—35份;胆汁2—4份;京半夏15—25份;枳壳25—30份;生姜10—20份;龙胆草15—20份;红枣25—35份;竹茹10—20份;郁金25—35份;紫花地丁10—25份;加1800份,熬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装瓶高温灭菌,备用。公布号CN 101612193 A(申请号200910067324.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分数比的活性物质:穿心莲乙素份,溪黄草水提物20-35份,枯木醇提物20-40份。
[0004] 现代医学中,对于胆管炎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花费大、险高,而西药多为抗生素和免疫抑制药,副作用明显,因此安全既有效的中医治疗此病最适合。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服用安全适用性广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鹅不食草9-16;川楝子8-12;白僵蚕7-15;黄芪20-30;厚朴10-15;石见穿7-14;不企6-9; 白花蛇舌草
8-15;垂盆草5-10;姜栀子7-16;丁香6-9;救必应5-10;铧头草6-12;猪仔笠4-9;淫羊藿
10-16;甘草6-12。
[0007] 优选的是:鹅不食草11-14;川楝子9-11;白僵蚕9-13;黄芪22-28;厚朴11-14;石见穿9-12;鸟不企7-8; 白花蛇舌草10-13;垂盆草6-9;姜栀子9-14;丁香7-8;救必应
6-9;铧头草8-10;猪仔笠5-8;淫羊藿12-14;甘草8-10。
[0008] 更加优选的是:鹅不食草12.5;川楝子10;白僵蚕11;黄芪25;厚朴12.5;石见穿10.5;鸟不企7.5; 白花蛇舌草11.5;垂盆草7.5;姜栀子11.5;丁香7.5;救必应7.5;铧头草9;猪仔笠6.5;淫羊藿23;甘草9。
[0009] 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其制备方法是:(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0-30分钟(优选的: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6-9倍的水(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8倍的水;更加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
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煮55-65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煮60分钟),关火前20分钟,加入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1)(2)(3)所制药材,粉碎过120目筛,与步骤(4)所得滤液混合,灭菌封装,得汤剂。
[0010] 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4-6倍(优选的: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倍)。
[0011] 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膏剂,其制备方法是:(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0-30分钟(优选的: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6-9倍的水(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8倍的水;更加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
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关火前20分钟,加入步骤(1)(2)(3)所制药材和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4)所得药渣加水继续煎煮30分钟,过滤后混合两次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得到膏剂。
[0012] 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小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煮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煎煮40分钟)。
[0013] 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其制备方法是:(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0-30分钟(优选的: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剩余药材拣去杂质、洗净,烘干后轧碎,然后与上述步骤所得药材一起研磨成粉,过筛后封装得散剂。
[0014] 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过120-150目筛(优选的:过130-14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35目筛)。
[0015] 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其制备方法是:(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0-30分钟(优选的: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6-9倍的水(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8倍的水;更加优选的: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
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50分钟,关火前20分钟,加入步骤(1)(2)(3)所制药材和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减压浓缩上述滤液,喷雾干燥,与辅料炼蜜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封装得颗粒剂。
[0016] 所述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炼蜜的量为干燥物重量的0.4-0.6倍(优选的:炼蜜的量为干燥物重量的0.5倍)。
[0017] 本发明提供的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配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除此之外,它的优良之处还表现在:1、本发明所得药剂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有效治愈胆管炎;
2、本发明制备工艺合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药物的疗效,治愈率高;
3、本发明所选药材均为纯天然药材,安全且对人体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19]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鹅不食草:基原: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性味与归经:辛,温。归经。功能与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0020] 川楝子:基原:为樟科植物川楝的果实。化学成份:含川楝素、生物、山柰醇、树脂、鞣质。性味:苦,寒,有毒。归经:入肝、胃、小肠经。功能主治: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
[0021] 白僵蚕:又名僵蚕、天虫、白僵虫,为蚕蛾科蚕属动物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全虫。药性:本品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灰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味辛、咸,性平。成分:白僵蚕含蛋白质、草酸,并含赖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抗惊厥、降血糖的功效,用于中风,偏正头痛,咽喉肿痛,风疹等。
[0022] 黄芪:性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一般用于治疗气虚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0023] 厚朴:基原: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树皮或根皮。化学成份:厚朴树皮含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朴酚、挥发油;另含木兰箭毒碱。性味:苦辛,温。归经:入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
[0024] 石见穿: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夏至到处暑间采收。化学成份:全草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根含水苏糖。性味:《苏州本产药材》:"苦辛,平。"功能主治: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
[0025] 鸟不企:基原:为五加科植物黄毛楤木的根。性味:味苦;辛;性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 通经;解毒消肿。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腰腿酸痛;湿热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闭经;产后风痛;跌打肿痛;;胃脘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0026] 白花蛇舌草:基原:为茜草科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凉。归经:入胃、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0027] 垂盆草:基原: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化学成份:含N-甲基异石榴皮碱、二氢-N-甲基异石榴皮碱、景天庚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性味:性凉,味甘、凉。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用于急性胩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性。
[0028] 姜栀子:栀子:味苦,性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吐衄,目赤肿痛。姜栀子:取栀子碎,加姜汁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0029] 丁香:基原: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性味:辛,温。归经:入胃、脾、肾经。功能主治: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0030] 救必应:基原: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树皮或根皮。化学成份:树皮含黄酮甙、酚类、鞣质、三萜甙,并分离出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和硬脂酸。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三萜。种子齐墩果酸、铁冬青酸。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慢性肝炎,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汤火伤。
[0031] 铧头草:基原:为堇菜科植物白花地丁、长萼堇菜或尼泊尔堇菜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味:辛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肠痈,疔疮,红肿疮毒,黄疸,淋浊,目亦生翳。
[0032] 猪仔笠:基原:为豆科植物猪仔笠的块根。性味:甘,平。归经:肺;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治肺热咳嗽,烦渴,赤白痢疾。
[0033] 淫羊藿:基原: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叶淫羊藿或箭叶淫羊藿的茎叶。性味: 辛、甘,温。归经: 归肝、肾经。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主治: 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0034] 甘草:基原: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的根和根状茎。性味:甘,平。归经:入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0035] 实施例1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鹅不食草9g,川楝子8g,白僵蚕7g,黄芪20g,厚朴10g,石见穿7g,鸟不企6g,白花蛇舌草8g,垂盆草5g,姜栀子
7g,丁香6g,救必应5g,铧头草6g,猪仔笠4g,淫羊藿10g,甘草6g。上述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60分钟,关火前20分钟,加入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1)(2)(3)所制药材,粉碎过120目筛,与步骤(4)所得滤液混合,灭菌封装,得汤剂。
[0036] 实施例2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鹅不食草16g,川楝子12g,白僵蚕15g,黄芪30g,厚朴15g,石见穿14g,鸟不企9g,白花蛇舌草15g,垂盆草10g,姜栀子16g,丁香9g,救必应10g,铧头草12g,猪仔笠9g,淫羊藿16g,甘草12g。上述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膏剂的制备方法是:(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40分钟,关火前20分钟,加入步骤(1)(2)(3)所制药材和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4)所得药渣加水继续煎煮30分钟,过滤后混合两次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得到膏剂。
[0037] 典型病例:xxx,男性,61岁。主诉:右上腹反复发作一年,伴有发热、寒战和皮肤黄染现象;现病史:三年前因患者胆囊结石进行切除手术,随后因进食过于油腻出现右上腹绞痛,无发热及黄疸,近期病情加重,腹痛发作频繁,偶有发热、轻度皮肤黄染现象,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化脓性胆管炎。
[0038] 听朋友介绍中医治疗效果好,于是选用本实例所得膏剂,每次4-6g,一天三次,温开水冲服,七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五天后,发热症状消失,肤色开始恢复正常,连续服用两个疗程,腹痛消除,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0039] 实施例3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鹅不食草11g,川楝子9g,白僵蚕9g,黄芪22g,厚朴11g,石见穿9g,鸟不企7g,白花蛇舌草10g,垂盆草6g,姜栀子9g,丁香7g,救必应6g,铧头草8g,猪仔笠5g,淫羊藿12g,甘草8g。上述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是:(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剩余药材拣去杂质、洗净,烘干后轧碎,然后与上述步骤所得药材一起研磨成粉,过135目筛后封装得散剂。
[0040] 典型病例:xxx,女性,50岁。 病史: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呈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和其他不适症,去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胆管炎,服用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后回家休养,此后病情又出现反复,偶有发热现象。
[0041] 经人推荐,服用本实例所得散剂,每次4-6g,一天三次,温开水冲服,七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周后,腹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连续服用两个疗程后,基本不发作,又巩固一个疗程,痊愈。
[0042] 实施例4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鹅不食草14g,川楝子11g,白僵蚕13g,黄芪28g,厚朴14g,石见穿12g,鸟不企8g,白花蛇舌草13g,垂盆草9g,姜栀子14g,丁香8g,救必应9g,铧头草10g,猪仔笠8g,淫羊藿14g,甘草10g。上述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50分钟,关火前20分钟,加入步骤(1)(2)(3)所制药材和剩余药材,过滤,收集滤液;
(5)减压浓缩上述滤液,喷雾干燥,加入其重量0.5倍的辅料炼蜜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封装得颗粒剂。
[0043] 典型病例:xxx,女,55岁。 病史:患者过生日时大量进食油腻食物,次日上腹部疼痛难忍,并伴有发热、呕吐等现象,服药后病情缓解不明显,遂去医院就诊,经B超显示,确诊为急性胆管炎,因对抗生素过敏,转中医治疗。
[0044] 服用本实例所得颗粒剂,每次4-6g,一天三次,温开水冲服,七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三天后,发热、呕吐等症状消除,连续服用一个疗程后,病情明显缓解,腹痛减轻,又巩固一个疗程,患者痊愈,随访半年内,未出现反复。
[0045] 实施例5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鹅不食草12.5g,川楝子10g,白僵蚕11g,黄芪25g,厚朴12.5g,石见穿10.5g,鸟不企7.5g,白花蛇舌草11.5g,垂盆草7.5g,姜栀子11.5g,丁香7.5g,救必应7.5g,铧头草9g,猪仔笠6.5g,淫羊藿23g,甘草9g。上述胆管炎清热消炎药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是:(1)取白僵蚕洗净,放入白醋中浸泡25分钟,小火加热蒸干,取出晾凉;
(2)将丁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5分钟,取出捣碎;
(3)将厚朴和救必应去除粗皮、切片,加入生姜,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共煮至水尽,除去生姜,焙干药材;
(4)将川楝子、黄芪、鸟不企、姜栀子、猪仔笠和淫羊藿洗净,加入药材总重量7.5倍的水,浸泡20分钟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60分钟,关火前20分钟,加入剩余药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