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育苗与虎杖套载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722459.6 申请日 2017-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7517691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9
申请人 吉首大学; 发明人 董爱文; 唐克华; 卜晓英;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黄精育苗与虎杖套载的方法,经黄精根茎的预处理、玉竹废弃根茎处理、激活处理、诱芽处理、热激处理、诱根处理、小苗移栽、虎杖栽培、黄精大田管理、次年黄精和虎杖生长期的管理、黄精和虎杖 收获 等步骤所获得。该法既能减少黄精优质根茎的使用量,又能促进黄精芽苗的整齐一致性,大大降低了黄精栽培管理成本。该法所得到黄精芽苗进行人工栽培,成苗率比直接埋植根茎繁殖率要高,与虎杖套载更能快速适应自然环境,能缩短黄精种植年限,也能提高黄精多糖的含量。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提供黄精育苗与虎杖套载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黄精根茎的预处理: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黄精鲜根茎,去泥土平铺后直接
2~3天,去除黄精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
(2)黄精根茎处理:将各个黄精根茎切割成2~4个茎节的小段根茎,再用杀菌后的颗粒活性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40~55%,在15~20℃下,进行处理10~25天,其中颗粒活性碳大小为0.5~5目,颗粒活性碳的使用量kg与黄精根茎重量kg比为0.5~6kg:50kg。
(3)低温激活处理:将各个黄精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60~75%,进行3~8℃低温处理30~60min。
(4)诱芽处理: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诱芽处理溶液中浸泡15~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60~75%,光照强度600~800LX,每天光照10~12h,温度在15~
22℃,25~40天长出芽体。
(5)热激处理:将长出幼芽的黄精根茎置在45~50℃下进行热激处理3~5秒,继续喷洒保持纱布湿润,维持相对湿度在50~75%,温度在15~18℃,培养1~2天后再次在45~50℃下进行热激处理3~5秒。
(6)诱根处理:待热激处理后取出带芽根茎,用育根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5天,每100kg黄精根茎喷洒10~35kg/天,并分3~5次喷洒,培养温度15~22℃,每天光照10~13小时,光照强度1000~2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培养25~45天。
(7)黄精小苗移栽:将带有大量须根的黄精小苗取出,再移栽到与营养土中,培养温度
18~25℃,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700~1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
(8)虎杖栽培:在大田种植虎杖之前,施入经堆制过的饼肥150~200kg/亩,缓慢浇透水,再成行移植1500~1800个/亩虎杖带芽根茎。
(9)黄精大田管理:待地上部分倒苗结束,按照黄精大田种植量的70~80%种植,选用无病带芽苞根直接移植到大田中,与虎杖进行套栽,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10~30℃,采用常规黄精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0)次年黄精和虎杖生长期的管理:1月中旬左右将所有地上部分收割移走,2月下旬~3月下旬,黄精和虎杖重新出苗,苗齐后,每次间隔30天左右施入1:3人畜粪水1000kg/亩,除去杂草
(11)黄精和虎杖收获:经过5年左右栽培的黄精和虎杖可以进行收割,10月倒苗后,在地上茎枯萎时挖掘,切下有芽苞的块根直接掩埋,其余部分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烘干入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诱芽处理溶液是指含有60~120mg/L的6-BA、0.03~0.08g/L GA3、20~50g/L多菌灵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育根溶液是指含有50~100mg/L NAA(奈乙酸)、10~30g/L多菌灵的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7)所述营养土,可以自制,其配方为园土5~10份、菜枯3~6份、河沙2~3份、草木灰1~2份,混合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8)所述常规黄精栽培方法中水分管理为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经饼肥,每亩施入250~600kg。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饼肥的配制方法为菜枯与茶油枯2~3:1。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8)所述常规黄精栽培方法中病虫害防治为发现黄精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说明书全文

黄精育苗与虎杖套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根茎育苗与虎杖高效套载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黄精又叫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此“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分枝(中药志称这种根状茎类型所制成的药材为鸡头黄精),直径1~2厘米。茎高50~90厘米,或可达1米以上,有时呈攀援状。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4~)6~16毫米,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
花序通常具2~4朵花,似成伞形状,总花梗长1~2厘米,花梗长(2.5~)4~10毫米,俯垂;苞片位于花梗基部,膜质,钻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毫米,具1脉;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
9~12毫米,花被筒中部稍缢缩,裂片长约4毫米;花丝长0.5~1毫米,花药长2~3毫米;子房长约3毫米,花柱长5~7毫米。浆果直径7~10毫米,黑色,具4~7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东部)、河南、山东、安徽(东部)、浙江(西北部)。生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海拔800-2800米。
[0003] 黄精药用部分为百合科植物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的根。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益肾功效、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黄精又叫老虎姜、鸡头参。中药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0004] 虎杖别名假川七、土川七、红三七、三七或日本蓼,是一种蓼科植物。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m以上。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散生紫红色斑点。叶互生;叶柄短;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叶片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5‐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成腋生圆锥花序;花梗细长,上部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轮,外轮3片,在果时增大,背部生翅;雄花雄蕊8,雌花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褐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入药部分为其干燥根茎和根。
[0005] 目前黄精以根状茎繁殖或种子繁殖,但是根茎量很高,从植入土中到出苗时间比较长,易腐烂。而黄精种子一般要到第三年出苗,需要经过冷藏处理,并且出苗率也低下。黄精本是半喜阳半喜阴植物,一年生幼苗不遮阴易发生早衰现象,所形成芽头不强壮,对下一年的生长影响非常大。而虎杖属于灌木,对黄精正常生长空间影响小,又可以为黄精提供部分遮阴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黄精根茎本身含水量高、淀粉含量充足,直接采用切根茎分段培育出芽率不高且所培育出的芽苗不健壮、强光照易发生早衰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黄精育苗与虎杖套载方法,该法培育出的芽苗具有健壮、无病害、出芽率高等特点,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配方效果佳,出芽率高,芽壮,植株生长期长,可操作性强,应用价值高等优点。
[0007] 本发明提供黄精育苗与虎杖套载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08] (1)黄精根茎的预处理: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黄精鲜根茎,去泥土平铺后直接晒2~3天,去除黄精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
[0009] (2)黄精根茎处理:将各个黄精根茎切割成2~4个茎节的小段根茎,再用杀菌后的颗粒活性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40~55%,在15~20℃下,进行处理10~25天。
[0010] (3)低温激活处理:将各个黄精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60~75%,进行3~8℃低温处理30~60min。
[0011] (4)诱芽处理: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诱芽处理溶液中浸泡15~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60~75%,光照强度600~800LX,每天光照10~12h,温度在15~22℃,25~40天长出芽体。
[0012] (5)热激处理:将长出幼芽的黄精根茎置在45~50℃下进行热激处理3~5秒,继续喷洒水保持纱布湿润,维持相对湿度在50~75%,温度在15~18℃,培养1~2天后再次在45~50℃下进行热激处理3~5秒。
[0013] (6)诱根处理:待热激处理后取出带芽根茎,用育根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5天,每100kg黄精根茎喷洒10~35kg/天,并分3~5次喷洒,培养温度15~22℃,每天光照10~13小时,光照强度1000~2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培养25~45天。
[0014] (7)黄精小苗移栽:将带有大量须根的黄精小苗取出,再移栽到与营养土中,培养温度18~25℃,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700~1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
[0015] (8)虎杖栽培:在大田种植虎杖之前,施入经堆制过的饼肥150~200kg/亩,缓慢浇透水,再成行移植1500~1800个/亩虎杖带芽根茎。
[0016] (9)黄精大田管理:待地上部分倒苗结束,按照黄精大田种植量的70~80%种植,选用无病带芽苞根直接移植到大田中,与虎杖进行套栽,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10~30℃,采用常规黄精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0017] (10)次年黄精和虎杖生长期的管理:1月中旬左右将所有地上部分收割移走,2月下旬~3月下旬,黄精和虎杖重新出苗,苗齐后,每次间隔30天左右施入1:3人畜粪水1000kg/亩,除去杂草
[0018] (11)黄精和虎杖收获:经过5年左右栽培的黄精和虎杖可以进行收割,10月倒苗后,在地上茎枯萎时挖掘,切下有芽苞的块根直接掩埋,其余部分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烘干入药。
[0019] 上述处理过程中黄精根茎置于网状物上,防止黄精根茎浸泡在水溶液中。
[0020] 上述步骤(2)和(4)中杀菌方法为12%多菌灵溶液浸泡12h后,去除多菌灵溶液即可。
[002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7%多菌灵溶液的配制方法为称取市场购买的多菌灵粉剂7g,加入93g的水进行混合即可。
[002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颗粒活性碳大小为0.5~5目;颗粒活性碳的使用量kg与黄精根茎重量kg比为0.5~6kg:50kg。
[0023]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诱芽处理溶液是指含有60~120mg/L的6-BA(6-苄基腺嘌呤)、0.03~0.08g/L GA3(赤霉素)、20~50g/L多菌灵的水溶液。
[0024]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育根溶液是指含有50~100mg/L NAA(奈乙酸)、10~30g/L多菌灵的水溶液。
[0025]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7)中所述营养土,可以自制,其配方为园土5~10份、菜枯3~6份、河沙2~3份、草木灰1~2份,混合即可。
[0026]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8)中所述常规黄精栽培方法中水分管理为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经饼肥,每亩施入250~600kg。
[0027] 上述饼肥的配制方法为菜枯与茶油枯2~3:1。
[0028]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8)中所述常规黄精栽培方法中病虫害防治为发现黄精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0029] 技术效果:
[0030] 1、黄精通过采挖后直接风晒处理,减少了黄精根茎中水分含量,减缓了黄精的腐败速度,同时又为后期快速催芽提供了条件。
[0031] 2、该法既能减少黄精优质根茎的使用量,又能促进黄精芽苗的整齐一致性,大大降低了黄精栽培管理成本。
[0032] 3、该法所得到黄精芽苗进行人工栽培,成苗率比直接埋植根茎繁殖率要高,能缩短黄精种植年限,也能提高黄精多糖的含量。
[0033] 4、与虎杖等灌木状草本进行套载更能快速适应自然环境,比黄柏等乔木和毛竹进行全遮阴的套载模式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本发明将用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它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一个或类似实例。
[0035] 实施例1
[0036] 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黄精鲜根茎,去泥土平铺后直接风晒3天,去除黄精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将各个黄精根茎切割成2~4个茎节的小段根茎100kg,再用杀菌后的3目颗粒活性碳10kg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在18℃下,进行处理15天。将各个黄精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65%,进行6℃低温处理40min。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含有70mg/L的6-BA、0.04g/L GA3、30g/L多菌灵的水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65%,光照强度700LX,每天光照10h,温度在18℃,30天长出芽体。将长出幼芽的黄精根茎置在45℃下进行热激处理5秒,继续喷洒水保持纱布湿润,维持相对湿度在55%,温度在18℃,培养2天后再次在45℃下进行热激处理5秒。待热激处理后取出带芽根茎,用90mg/L NAA、15g/L多菌灵的水溶液(育根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天,每天总喷洒20kg育根溶液,并分4次喷洒(即一次喷洒
5kg育根溶液),培养温度18℃,每天光照10小时,光照强度15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65%,培养40天。将带有大量须根的黄精小苗取出,再移栽到营养土(配方为园土10份、菜枯5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中,培养温度20℃,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8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
50%。
[0037] 在大田种植虎杖之前,施入经堆制过的饼肥200kg/亩,缓慢浇透水,再成行移植1500个/亩虎杖带芽根茎。待地上部分倒苗结束,按照黄精大田种植量的70~80%种植,选用无病带芽苞块根直接移植到大田中,与虎杖进行套栽,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10~30℃,采用常规黄精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1月中旬左右将所有地上部分(黄精、虎杖每年地上部分都会死亡,基本上都是枯枝)收割移走,2月下旬~3月下旬,黄精和虎杖重新出苗,苗齐后,每次间隔30天左右施入1:3人畜粪水
1000kg/亩,除去杂草。经过5年左右栽培的黄精和虎杖可以进行收割,10月倒苗后,在地上茎枯萎时挖掘,切下有芽苞的块根直接掩埋,其余部分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烘干入药。
[0038] 上述水分管理为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肥料管理为向种植大田洒施400kg/亩饼肥,其中饼肥成分及配比为菜枯与茶油枯2:1。病虫害防治为发现黄精病毒病发生,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如果发现金龟子危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0039] 实施例2
[0040] 选每年10~12月份采挖的黄精鲜根茎,去泥土平铺后直接风晒3天,去除黄精根茎的根须后用6~10%多菌灵溶液洗净废弃根茎。将各个黄精根茎切割成2~4个茎节的小段根茎100kg,再用杀菌后的5目颗粒活性碳25kg进行混合后,相对湿度维持在55%,在20℃下,进行处理25天。将各个黄精的小段根茎放置在相对湿度65%,进行3℃低温处理60min。将处理的小段根茎放入含有90mg/L的6-BA、0.05g/L GA3、50g/L多菌灵的水溶液中浸泡
30min,取出放入杀菌的沙土中,维持相对湿度在70%,光照强度600LX,每天光照12h,温度在15℃,35天长出芽体。将长出幼芽的黄精根茎置在50℃下进行热激处理3秒,继续喷洒水保持纱布湿润,维持相对湿度在55%,温度在18℃,培养2天后再次在50℃下进行热激处理3秒。待热激处理后取出带芽根茎,用80mg/L NAA、25g/L多菌灵的水溶液(育根溶液)处理共三次,三次处理间隔时间为3~5天,每天总喷洒20kg育根溶液,并分5次喷洒(即一次喷洒
4kg育根溶液),培养温度22℃,每天光照13小时,光照强度2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75%,培养35天。将带有大量须根的黄精小苗取出,再移栽到营养土(配方为园土8份、菜枯6份、河沙
3份、草木灰1份)中,培养温度25℃,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1000LX,相对湿度控制在
70%。
[0041] 在大田种植虎杖之前,施入经堆制过的饼肥180kg/亩,缓慢浇透水,再成行移植1600个/亩虎杖带芽根茎。待地上部分倒苗结束,按照黄精大田种植量的70~80%种植,选用无病带芽苞块根直接移植到大田中,与虎杖进行套栽,大田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10~30℃,采用常规黄精栽培方法进行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1月中旬左右将所有地上部分收割移走,2月下旬~3月下旬,黄精和虎杖重新出苗,苗齐后,每次间隔30天左右施入1:3人畜粪水1000kg/亩,除去杂草。经过5年左右栽培的黄精和虎杖可以进行收割,10月倒苗后,在地上茎枯萎时挖掘,切下有芽苞的块根直接掩埋,其余部分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烘干入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