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护理床

申请号 CN201320150229.4 申请日 2013-02-27 公开(公告)号 CN203208263U 公开(公告)日 2013-09-25
申请人 何汉中; 发明人 何汉中;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在固定床体上设有活动靠背,从活动靠背外向床尾的一侧(平卧人体的臀部 位置 )起设置 轮椅 ,轮椅包括与固定床体分离的三个矩形平面、轮椅 支架 和第二驱动机构,工作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原来与床面相平的三个平面绕 转轴 运动,形成轮椅,并可与固定床体脱离,被护理人被同 时移 动到轮椅上;这一过程可逆,该转移过程不但不需要护理者付出艰苦的劳动,被护理者也不因被牵动而遭受痛苦,这样就可方便的将被护理者移动到室外活动,到餐厅吃饭,到浴室洗浴,也可坐着大小便,更方便医疗,提高被护理人 生活 质量 和护理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固定床体上设有活动靠背,所述的活动靠背通过转轴与固定床体铰接,由固定床体支承的驱动机构驱动,其特征在于在活动靠背外向床尾的一侧开始设置轮椅,所述轮椅包括与固定床体分离的三个矩形平面、轮椅支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三个矩形平面比人体平卧时宽度略宽,位于人体平卧时臀部下的为固定平面,所述固定平面受轮椅支架支承并固定在轮椅支架上,固定平面和第二平面通过第二转轴铰接,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通过第三转轴铰接,所述的轮椅支架后部下和轮椅支架前部下设车轮,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前端与由固定床体支承的主动转轴的第二转臂作活动连接,与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后部连接的固定件与固定床体作活动固定;所述的主动转轴与轮椅支架支承的从动转轴作活动连接,所述的从动转轴上设挑臂,挑臂伸至第三平面下,并与第三平面下面作可转动固定,所述的轮椅支架后部设活动轮椅靠背,所述的轮椅固定平面两侧设活动扶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椅支架后设定位管,轮椅支架与定位管之间设第四转轴和定位件,在定位管与轮椅从动转轴的第三转臂之间设活动连杆,轮椅靠背立杆插于定位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主动转轴由固定床体支承,在固定床体上设主动转轴支承架,在主动转轴支承架上设圆轴孔,主动转轴两端位于轴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主动转轴由固定床体支承,在固定床体上设主动转轴支承架,在主动转轴支承架上设竖直方向的平椭圆轴孔,主动转轴两端位于轴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轮椅的第三平面上设有一翻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固定平面下设大小便器托板,在固定平面或固定平面设盖板和第二平面上设板,固定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大小便器的活动盖板位置相邻的边框作相应让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轮椅靠背的拉杆套叠于外管内,在拉杆端头设防脱位凸台,凸台上方圆周的一部分设直槽,另一部分设与拉杆外表面平滑过度的斜面,在外管上设弹性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主动转轴孔内所设插销和从动转轴内孔断面配合,插销手柄从主动转轴的管壁上的开口中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与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后部连接的固定件上设驱动件。

说明书全文

组合式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便病人和老人的设备,是关于组合式护理床的发明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护理床和轮椅是分开的,不具有自由行动能的病人和老人从护理床到轮椅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但护理者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被护理者也因被牵动而遭受痛苦。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床的一部分分离,分离的部分成为可独立使用的轮椅。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组合式护理床,包括固定床体、活动靠背、轮椅。固定床体上设有活动靠背,所述的活动靠背通过转轴与固定床体铰接,由固定床体支承的驱动机构驱动。在活动靠背外向床尾的一侧开始设置轮椅,所述轮椅包括与固定床体分离的三个矩形平面、轮椅支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三个矩形平面比人体平卧时宽度略宽,位于人体平卧时臀部下的为固定平面,所述固定平面受轮椅支架支承并固定在轮椅支架上,固定平面和第二平面通过第二转轴铰接,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通过第三转轴铰接。所述的轮椅支架后部下和轮椅支架前部下设车轮。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前端与由固定床体支承的主动转轴的第二转臂作活动连接,与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后部连接的固定件与固定床体作活动固定,固定件上可设驱动件。所述的主动转轴与轮椅支架支承的从动转轴作活动连接,所述的从动转轴上设挑臂,挑臂伸至第三平面下,并与第三平面下面作可转动固定。所述的轮椅支架后部设活动轮椅靠背,所述的轮椅固定平面两侧设活动扶手
[0006] 所述的主动转轴由固定床体支承,在固定床体上设主动转轴支承架,在主动转轴支承架上设轴孔,主动转轴两端位于轴孔内,所述的主动转轴支承架上所设的轴孔为圆形轴孔或竖直方向的平椭圆轴孔,主动转轴可在圆形轴孔内转动或在平椭圆轴孔内转动并在竖直方向上自由滑动。
[0007] 所述的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以插接式的活动连接较为方便,在所述的主动转轴孔内设插销,插销和从动转轴内孔配合,断面为非圆形,插销手柄从主动转轴的管壁上的开口中伸出。
[0008] 所述的轮椅支架后部设活动轮椅靠背,轮椅靠背可抽插,在床面的上下升降。所述的轮椅靠背为抽拉式结构时,轮椅靠背的拉杆套叠于外管内,在拉杆端头设防脱位凸台,凸台上方圆周的一部分设直槽,另一部分设与拉杆外表面平滑过度的斜面,在外管上设弹性销,靠背把手旋转在工作位置时,弹性销进入直角槽,靠背把手旋转到可隐藏的位置时,弹性销进入过度的斜面。
[0009] 所述的轮椅固定平面两侧设活动扶手。
[0010] 所述的轮椅支架后设定位管,轮椅支架与定位管之间设第四转轴和定位件,在定位管与轮椅从动转轴的第三转臂之间设活动连杆,轮椅靠背立杆插于定位管中。
[0011] 所述的轮椅的第三平面上设有一翻板。
[0012] 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与固定件相连构成能产生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械装置,如电动推杆、手动推杆、气缸、油缸或气弹簧
[0013] 所述的手动推杆是由螺杆和内螺纹管配合构成,前部为可伸缩件,后部固定件与固定床体活动固定,固定件的末端所设驱动件为摇把;电动推杆是由螺杆和内螺纹管配合构成前部为可伸缩件,后部固定件与固定床体活动固定,固定件上所设驱动件为电动机
[0014] 所述轮椅的固定平面下设大小便器和大小便器托板,在固定平面上设盖板或固定平面上设盖板和第二平面上设板,固定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大小便器的活动盖板位置相邻的边框作相应让空。
[0015] 组合式护理床分为固定床体、活动靠背和轮椅。
[0016] 在固定床体上设有活动靠背,活动靠背通过转轴与固定床体铰接,由固定床体支承的驱动机构驱动,从活动靠背外向床尾的一侧(平卧人体的臀部位置)开始设置轮椅,轮椅包括与固定床体分离的三个矩形平面、轮椅支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三个矩形平面比人体平卧时宽度略宽(约500---600mm),位于人体平卧时臀部下的为固定平面,固定平面受轮椅支架支承并固定在轮椅支架上,或与轮椅支架上面为一体,固定平面和第二平面通过第二转轴铰接,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通过第三转轴铰接;轮椅支架后部下和轮椅支架前部下设车轮;轮椅的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的升降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与由固定床体支承的主动转轴的第二转臂作活动连接,与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连接的固定件与固定床体作活动固定,固定件上可设驱动件。主动转轴与轮椅支架支承的从动转轴作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使主动转轴驱动从动转轴同步转动也可使两轴方便的拆分脱离;在从动转轴上设有挑臂,挑臂伸至第三平面下,并与第三平面下面作可转动固定;工作步骤之一: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向前伸出,推动主动转轴的第二转臂运动,驱动主动转轴转动,带动从动转轴和挑臂转动,挑臂则拉动第三平面下降,通过第三转轴传动,驱动原来与床面相平的第二平面绕第二转轴向下转动,第三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绕第三转轴向上转动,最终第三平面搁于轮椅支架上,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的活动连接分离,轮椅的三个矩形平面、轮椅支架、从动转轴和挑臂则与固定床体脱离,被护理人被同时移动到轮椅上;工作步骤之二:将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连接,第二驱动机构工作,可伸缩件回缩,拉动主动转轴的第二转臂,驱动主动转轴带动从动转轴和挑臂转动,挑臂则推动第三平面上升转变为床面,被护理人被移动到床上;随着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装配高度的不同,工作步骤应有所调整。
[0017] 主动转轴由固定床体支承,在固定床体上设主动转轴支承架,在主动转轴支承架上设轴孔,主动转轴两端位于轴孔内,在主动转轴支承架上所设轴孔为圆形轴孔或竖直方向的平椭圆轴孔,在主动转轴支承架上设竖直方向的平椭圆轴孔时,主动转轴可在平椭圆轴孔内转动并具有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自由度;从动转轴是由轮椅支架支承的,可以在与竖直方向垂直的平方向上滑动的自由度,此两个自由度的结合,使得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的活动连接和拆分方便,不因轮椅支架、橡胶车轮的形变而连接困难。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以插接式的活动连接较为方便,主动转轴内设插销,插销和从动转轴内孔配合,断面为非圆形,如断面为矩形,椭圆形,插销手柄从主动转轴的开口中伸出,插接时对准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的的位置,推动手柄就可使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活动连接,拉动手柄就可使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的连接脱离;插销也可设于从动转轴内与主动转轴内孔配合。
[0018] 在轮椅支架后部设轮椅靠背,轮椅靠背可抽插,在床面上下升降;轮椅靠背为抽拉式时,轮椅靠背的拉杆套叠于外管内;在拉杆端头设立抽插防脱位结构,在轮椅靠背的拉杆端头设防脱位凸台,凸台上方圆周的一部分设直角槽,另一部分设与拉杆外表面平滑过度的斜面,当拉杆抽出时弹性销卡阻防脱位凸台使拉杆不向上滑脱,将靠背把手旋转到工作位置,弹性销进入直角槽,拉杆被弹性销卡阻而不可向上和向下滑,将靠背把手旋转到可隐藏位置,弹性销对着过度的斜面位置,拉杆可滑入外管内,隐藏于床面下,抽插式轮椅靠背固定拉杆的方法很多,拉杆箱中拉杆的固定方法就不失为一个极好的技术示例。
[0019] 在轮椅固定平面两侧设活动扶手。
[0020] 在轮椅的固定平面下设大小便器托板,在固定平面上设盖板或固定平面设盖板和第二平面上设门板,固定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大小便器的活动盖板位置相邻的边框作相应让空。
[0021] 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与固定件相连构成能产生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械装置,如电动推杆、手动推杆、气缸、油缸或气弹簧
[0022] 手动推杆是由螺杆和内螺纹管配合构成,前部为可伸缩件,后部固定件与固定床体活动固定,固定件的末端的驱动件为摇把;电动推杆是由螺杆和内螺纹管配合构成,前部为可伸缩件,后部与固定床体活动固定,固定件上的驱动件为电动机。
[0023] 能产生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械装置为气缸、油缸或气弹簧时,固定件的末端则不设驱动件。
[0024] 在轮椅支架后设定位管,轮椅支架与定位管之间设第四转轴和定位件,在定位管与轮椅从动转轴的第三转臂之间设活动连杆,该活动连杆可以与定位管及轮椅从动转轴的第三转臂脱离,轮椅靠背立杆插于定位管中,转动轮椅靠背,通过连杆驱动轮椅从动转轴转动,让挑臂托起第三平面,轮椅即成为一个可运动的平床。
[0025] 轮椅的第三平面上设有一翻板。
[0026]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护理床,可以分离出轮椅,分离轮椅时让不具有自由行动的人方便的从病床转移到轮椅上,这一过程可逆,该转移过程不但不需要护理者付出艰苦的劳动,被护理者也不因被牵动而遭受痛苦,这样就可方便的将被护理者移动到室外活动,到餐厅吃饭,到浴室洗浴,也可坐着大小便,更方便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手动摇杆的组合式护理床为平面状态的立体图。
[0028] 图2为手动摇杆的组合式护理床为平面状态的主视图。
[0029] 图3为手动摇杆的组合式护理床为轮椅状态的立体图。
[0030] 图4为手动摇杆的组合式护理床为轮椅状态的主视图。
[0031] 图5为电动摇杆的组合式护理床为轮椅状态的主视图。
[0032] 图6为轮椅独立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0033] 图7为轮椅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8为主动转轴部位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为轮椅靠背抽插防脱位结构的示意图。
[0036] 图10为轮椅靠背抽拉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1为可调节成可运动的平床的轮椅的组合式护理床为平面状态的主视图。
[0038] 图12为可调节成可运动的平床的轮椅的轮椅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3为可调节成可运动的平床的轮椅调节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参照附图1、2、3、4、5、6、7、8、9、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
[0041] 组合式护理床分为固定床体1、活动靠背2和轮椅21。
[0042] 在固定床体1上设有活动靠背2,活动靠背2通过转轴3与固定床体1铰接受由固定床体1支承的驱动机构17驱动。
[0043] 从活动靠背2外向床尾的一侧(平卧人体的臀部位置)开始设置轮椅21,轮椅21包括与固定床体1分离的三个矩形平面、轮椅支架10和第二驱动机构16。所述三个矩形平面比人体平卧时宽度略宽(约500---600mm),与固定床体1分离,位于人体平卧时臀部下的为固定平面4,固定平面4受轮椅支架10支承并固定在轮椅支架10上,或与轮椅支架10上面为一体,固定平面4和第二平面5通过第二转轴7铰接,第二平面5和第三平面6通过第三转轴8铰接,轮椅支架10后部下和轮椅支架10前部下设车轮9;轮椅21的第二平面5和第三平面6的升降由第二驱动机构16驱动,在固定床体1上设由固定床体1支承的主动转轴支承架36,在主动转轴支承架36上设圆形轴孔35或竖直方向的平椭圆形的轴孔35,主动转轴11两端位于轴孔35内,主动转轴11可在圆形轴孔35内转动或在平椭圆形的轴孔35内转动并在竖直方向上自由滑动。第二驱动机构16中的可伸缩件13和由固定床体1支承的主动转轴11的第二转臂12作活动连接,与第二驱动机构16的可伸缩件13连接的固定件14与固定床体1作活动固定,固定件14上设驱动件18。主动转轴11与轮椅支架10支承的从动转轴31作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使主动转轴11驱动从动转轴31同步转动和也可使两轴方便的拆分脱离,在从动转轴31上设有挑臂24,挑臂24伸至第三平面6下,并与第三平面6下面作可转动固定;工作步骤之一:第二驱动机构16的可伸缩件13伸出,推动主动转轴11的第二转臂12顺时针运动,驱动主动转轴11转动,带动从动转轴31和挑臂
24转动,挑臂24则拉动第三平面6下降,通过第三转轴8传动,驱动原来与床面15相平的第二平面5绕第二转轴7向下转动,第三平面6相对于第二平面5绕第三转轴8向上转动,最终第三平面6搁于轮椅支架10上,将主动转轴11与从动转轴31的活动连接分离,轮椅
21则与固定床体1分离,可独立使用;工作步骤之二:将主动转轴11与从动转轴31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6工作,可伸缩件13回缩,拉动主动转轴11的第二转臂12,驱动主动转轴
11带动从动转轴31和挑臂24转动,挑臂24则推动第三平面6上升,轮椅状态转变为平床面15。随着主动转轴11与从动转轴31装配高度的不同,工作步骤应有所调整。
[0044] 在主动转轴支承架36上设竖直方向的平椭圆轴孔35,主动转轴11可在平椭圆轴孔35内转动并具有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自由度;从动转轴31是由轮椅支架10支承的,可以在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自由度,此两个自由度的结合,使得主动转轴11与从动转轴31的活动连接和拆分方便,不因轮椅支架10、橡胶车轮9的形变而困难。
[0045] 主动转轴11与从动转轴31以插接式的活动连接较为方便,可以在主动转轴11内设断面为矩形与从动转轴31内孔配合的插销37,插销手柄32从主动转轴11的开口中伸出,对准主动转轴11与从动转轴31的位置,推动手柄32就可使主动转轴11与从动转轴31活动连接,拉动手柄32就可使主动转轴11与从动转轴31的连接脱离。
[0046] 在轮椅支架10后部设活动的轮椅靠背23,轮椅靠背23可抽插,在床面15上下升降;轮椅靠背23为抽拉式时,轮椅靠背23的拉杆25套叠于外管42内;在轮椅靠背23的拉杆25端头设抽插防脱位结构,在轮椅靠背23拉杆25端头设防脱位凸台41,凸台41上方圆周的一部分设直角槽39,另一部分设与拉杆25外表面平滑过度的斜面40,当拉杆25抽出时弹性销38卡阻防脱位凸台41,使拉杆25不向上滑脱,将靠背把手19旋转到工作位置,弹性销38进入直角槽39,拉杆25被弹性销38卡阻而不可向上和向下滑脱,将靠背把手19旋转到可隐藏位置,弹性销38对着过度的斜面40位置,拉杆25可滑入外管42内,隐藏于床面15下。
[0047] 在轮椅21固定平面4两侧设活动扶手20。
[0048] 在轮椅21的固定平面4下设大小便器26的托板28,在固定平面4或固定平面4设盖板29和第二平面5上设门板30,固定平面4和第二平面5上大小便器的活动盖板29位置相邻的边框27作相应让空。
[0049] 第二驱动机构的可伸缩件13和与固定件14相连构成产生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械装置,如电动推杆、手动推杆。
[0050] 手动推杆是由螺杆和内螺纹管配合构成,前部为可伸缩件13,后部固定件14与固定床体1活动固定,固定件14的末端的驱动件18为摇把;电动推杆是由螺杆和内螺纹管配合构成,前部为可伸缩件13,后部固定件14与固定床1体活动固定,固定件14上的驱动件18为电动机。
[0051] 轮椅21的第三平面6上设有一翻板22。
[0052] 参照附图11、12、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在实施例之一的轮椅支架10后设定位管43,轮椅支架10与定位管43之间设第四转轴45和定位件44,在定位管43与轮椅21从动转轴31的第三转臂33之间设活动连杆46,该活动连杆46可以与定位管43及轮椅21的从动转轴31的第三转臂33脱离,轮椅靠背23的拉杆25插于定位管43中,转动轮椅靠背23,通过活动连杆46驱动轮椅21从动转轴31转动,让挑臂24托起第三平面6,轮椅21即成为一个可运动的平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