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翻身医疗床

申请号 CN200720045611.3 申请日 2007-08-30 公开(公告)号 CN201094707Y 公开(公告)日 2008-08-06
申请人 陶锦华; 发明人 陶锦华;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包括床体护栏、床板、床板 支撑 架和支撑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横向由左、中、右三段床面板铰接而成,每 块 床面板的纵向均由 背板 、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铰接而成;所述床板支撑架上固定有连接背板的侧翻联杆动 力 机构和背板联杆动力机构,连接大、小腿板的腿板联杆动力机构以及连接座板的便器升降联杆动力机构。针对床板进行改进,引入灵活度和 自由度 更高的翻转活动机构,以满足病人包括体位侧翻身在内的多种生理机能的护理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包括床体护栏、床板、床板支撑架(13)和支撑架底盘(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横向由左、中、右三段床面板铰接而成,每床面板的纵向均由背板(1、2、3)、座板(4、5、6)、大腿板(7、8、9)和小腿板(10、11、12)铰接而成;所述床板支撑架(13)上固定有连接背板的侧翻联杆动机构和背板联杆动力机构以及连接大、小腿板的腿板联杆动力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翻联杆动力机构包括侧翻伸缩杆(16)、支撑杆(17)和电动机(18),所述 支撑杆(17)下部固接在床板支撑架(13)上,上部与中段背板(2)横向 中点处铰接,所述中段背板(2)在偏离横向中点一侧还成型有铰接部(19), 侧翻伸縮杆(16)上部同该铰接部(19)铰接,下部连接电动机(1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 板联杆动力机构由对称于床板纵向中线的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包括背板伸縮 杆(20)、相铰接的第一 (21)、 二节杆(22)和电动机(23),所述第一节 杆(21)的自由端与左段背板(1)或右段背板(3)底部铰接,第二节杆(22) 的自由端铰接在床板支撑架(13)的固定部上,其横向成型一折部(24), 折部自由端铰接背板伸縮杆(20) —端,背板伸縮杆(20)另一端连接电动 机(23),电动机(23)固定在床板支撑架(1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 板联杆动力机构由对称于床板纵向中线的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包括腿板伸縮 杆(25)、 "S"型件(26)、限位杆(27)和电动机(28),所述"S"型件(26) 一端固接在左段大腿板(7)或右段大腿板(9)上,另一端铰接腿板伸缩杆(25) —端,腿板伸縮杆(25)另一端连接电动机(28),电动机(28)固 定在床板支撑架(13)上,限位杆(27) —端同床板支撑架(13)的一固定 铰接部(29)铰接,另一端同左段小腿板(10)或右段小腿板(12)的自由 端铰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段座板(5)上设有活动便板(1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 板支撑架(13)上设有四个对称且相同的电动升降装置(30)连接支撑架底盘(14),支撑架底盘(14)上设有脚轮(31)和刹车机构(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 体护栏包括床头护栏(33)、床尾护栏(34)和两边的床侧护栏(35)。

说明书全文

多功能翻身医疗床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 背景技术长期卧床的病人,为了维持生理机能的需要,必须进行定时翻身和不定 时在床上方便,然而目前普遍采用的病床是由护理人员手摇床尾的两个摇 杆,由丝杠传动,只有托背、抬腿几个功能的简易病床,它的床板活动翻转 机构死板,灵活性差,功能少,不能满足病人的多种需要,尤其是病人侧翻 身。另外由于只能由他人操作,病人无法按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动化平低; 对他人来说周期性的重复操作活动既繁琐又费,而对病人自己来说极为不 便,且生理机能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医疗床,针对床板进行改进, 引入灵活度和自由度更高的翻转活动机构,以满足病人包括体位侧翻身在内 的多种生理机能的护理需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翻身医疗床,包括床体护栏、床 板、床板支撑架和支撑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横向由左、中、右三 段床面板铰接而成,每床面板的纵向均由背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铰 接而成;所述床板支撑架上固定有连接背板的侧翻联杆动力机构和背板联杆 动力机构,连接大、小腿板的腿板联杆动力机构以及便器升降联杆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中侧翻联杆动力机构包括侧翻伸縮杆、支撑杆和电动机,所 述支撑杆下部固接在床板支撑架上,上部与中段背板横向中点处铰接,所述 中段背板在偏离横向中点一侧还成型有铰接部,侧翻伸縮杆上部同该铰接部 铰接,下部连接电动机。本实用新型中背板联杆动力机构由对称于床板纵向中线的两部分构成, 每部分包括背板伸縮杆、相铰接的第一、二节杆和电动机,所述第一节杆的 自由端与左段背板或右段背板底部铰接,第二节杆的自由端铰接在床板支撑 架的固定部上,其横向成型一折部,折部自由端铰接背板伸縮杆一端,背板 伸縮杆另一端连接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在床板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中腿板联杆动力机构由对称于床板纵向中线的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包括腿板伸縮杆、"S"型件、限位杆和电动机,所述"S"型件一端 固接在左段大腿板或右段大腿板上,另一端铰接腿板伸縮杆一端,腿板伸縮 杆另一端连接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在床板支撑架上,限位杆一端同床板支撑 架的一固定铰接部铰接,另一端同左段小腿板或右段小腿板的自由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中段座板上可设有活动便板,在活动便板下方放置接便器 后,只要移开活动便板,病人就能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床板支撑架上设有四个对称且相同的电动升降装 置连接支撑架底盘,该电动升降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主要起到升降和倾斜床 板的功能。支撑架底盘上设有脚轮刹车机构也为现有技术不再多述。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 由左、中、右三段床面板铰接而成的床板配合床板侧翻联杆动力机 构能够很好的实现侧翻功能,其中左、右段床面板在侧翻时可以起到防止病 人体位滑移的作用。

2. 背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的动力机构均采用电机驱动的联杆动 力机构,结构简单,部件少,但自由度和自动化程度较现有病床高且操作方 便。

3. 活动便器板及便器升降联杆动力机构的设计很好的满足了病人在床 上方便的生理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背板、大、小腿板处于翻转状态;去除床 头护栏和部分床板支撑架);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去除床头护栏和部分床板支撑架);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左、中、右段床面板处于侧翻状态;去除 床头护栏和部分床板支撑架);

其中:1、左段背板;2、中段背板;3、右段背板;4、左段座板;5、 中段座板;6、右段座板;7、左段大腿板;8、中段大腿板;9、右段大腿板; 10、左段小腿板;11、中段小腿板;12、右段小腿板;13、床板支撑架;14、支撑架底盘;15、活动便板;16、侧翻伸缩杆;17、支撑杆;18、电动机; 19、铰接部;20、背板伸縮杆;21、第一节杆;22、第二节杆;23、电动机; 24、折部;25、腿板伸縮杆;26、"S"型件;27、限位杆;28、电动机;29、 固定铰接部;30、电动升降装置;31、脚轮;32、刹车机构;33、床头护栏; 34、床尾护栏;35、床侧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身 医疗床,其床体包括床板,安置并固定床板的床板支撑架13以及支撑架底 盘14,床板四周设有床头护栏33、床尾护栏34及两边的床侧护栏35;所
述床板的横向由左、中、右三段床面板铰接而成,每块床面板的纵向均由背 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铰接而成,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因此能 够较直观的表示床板的构造,如图1所示,左段床面板由左段背板l、左段
座板4、左段大腿板7和左段小腿板IO铰接而成;中段床面板由中段背板2、 中段座板5、中段大腿板8和中段小腿板ll铰接而成;右段床面板由右段
背板3、右段座板6、右段大腿板9和右段小腿板12铰接而成。
床板支撑架13上固定有背板联杆动力机构,如图2、图3所示,该背 板联杆动力机构由对称于床板纵向中线的两部分构成,由于视图原因,图2, 图3均只表示了在床板纵向中线右侧的部分,该部分包括背板伸縮杆20、 相铰接的第一节杆21、第二节杆22和电动机23,所述第一节杆21的自由 端与右段背板3底部铰接,第二节杆22的自由端铰接在床板支撑架13的固 定部上,其横向成型一折部24,折部自由端铰接背板伸縮杆20—端,背板 伸縮杆20另一端连接电动机23,电动机23固定在床板支撑架13上。如图 3所示电动机23驱动后,背板伸縮杆20伸长使得折部24带动第一节杆21 和第二节杆22张开从而抬升背板。
床板支撑架13上固定有腿板联杆动力机构,如图2、图3所示,所述 腿板联杆动力机构由对称于床板纵向中线的两部分构成,由于视图原因,图 2,图3均只表示了在床板纵向中线右侧的部分,该部分包括腿板伸縮杆25、 "S"型件26、限位杆27和电动机28,所述"S"型件26—端固接在右段 大腿板9上,另一端铰接腿板伸缩杆25—端,腿板伸縮杆25另一端连接电 动机28,电动机28固定在床板支撑架13上,限位杆27—端同床板支撑架13的一固定铰接部29铰接,另一端同右段小腿板12的自由端铰接。如图3 所示电动机28驱动后,腿板伸縮杆25伸长经"S"型件传动,使得大腿板 和小腿板一起运动抬升,由于限位杆27的限位,使得小腿板不致被大腿板 带动抬升的过高,而始终同大腿板保持一定折度,使得病人的腿部舒适。
床板支撑架13上固定有侧翻联杆动力机构,如图4、图5所示,所述 侧翻联杆动力机构包括侧翻伸縮杆16、支撑杆17和电动机18,所述支撑杆 17下部固接在床板支撑架13上,上部与中段背板2横向中点处铰接,所述 中段背板2在偏离横向中点一侧还成型有铰接部19,侧翻伸縮杆16上部同 该铰接部19铰接,下部连接电动机18。如图4所示,电动机18工作后, 侧翻联杆动力机构的侧翻伸縮杆16收縮拉动铰接部19使得中段背板2左 顷,帮助病人完成侧翻,而两侧的左段背板1和右段背板3同时起到卡位, 防止病人体位滑移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的中段座板(5)上设有活动便板(15),在活动便板下方 放置接便器后,只要移开活动便板,病人就能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床板支撑架13上设有四个对称且相同的电动升降装置30 连接支撑架底盘14,支撑架底盘14还上设有脚轮31和刹车机构32,当然 均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详述。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各种电动机的电源开关或操控钮可 以集中统一布置在一件操控板上,置于床体一侧,方便护理人员和病人操控。 进一步的措施也可以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电路或微电脑程序控制器集中管 理控制各电动机的启闭,且能够设定程序全自动化的控制本实用新型内各翻 转机构的启动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更好的帮助病人进行身体机能的锻炼和 维护,也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