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可分离床

申请号 CN00814215.7 申请日 2000-08-11 公开(公告)号 CN1379630A 公开(公告)日 2002-11-13
申请人 南炳星; 发明人 南炳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可分离床,其包括:可分离部分,其具有可分离垫子,可分离 框架 及设置在可分离框架下部的第一容纳箱;固定部分,其具有与可分离垫子配合的固定垫子,与可分离框架配合的固定框架,及设置在固定框架开口下部的第二容纳箱,所述固定框架与可分离部分强制配合。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的容纳箱可转动地安装。盖板框架可分离地连接到其上的 马 桶或马桶台设置在可分离部分容纳箱的上表面上。容纳箱可以手动或自动地转动,由此即使在可分离部分与固定部分配合或与固定部分分开时,容纳箱也不会暴露在外面。直接形成在可分离部分上或另设的马桶使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途可分离床,其包括:
可分离部分,其具有可分离垫子,可分离框架及设置在可分离框架 下部的第一容纳箱;
固定部分,其具有与可分离垫子配合的固定垫子,与可分离框架配 合的固定框架,及设置在与可分离部分强制配合的固定框架开口下部的 第二容纳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箱可转 动地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第二容纳箱可转 动地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分开口部 分的固定框架和可分离部分的可分离框架分别具有接合装置,所述固定 框架和可分离框架相互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装置是 凸凹燕尾型配合件,它们分别形成在与开口部分相邻的固定框架和可分 离框架的侧壁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具有便携式桶 的马桶台通过接合装置可拆开地安装在开口里面,所述接合装置通过成 型接合互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容纳箱包括安 装在容纳箱上面用以通过止推轴承支撑固定部分负载的转轴;同心地安 装在转轴外面的齿圈;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安装在固定框架底部用 以转动地驱动主动齿轮的驱动电机;及安装在容纳箱底部的滚动装置, 所述容纳箱可转动地安装在与开口相邻的位置上并且位于固定框架的下 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滚动装置包括安 装在容纳箱底部用以通过地面摩擦防止转动的摩擦板;安装在摩擦板 和容纳箱之间用以可转动地支撑容纳箱的止推轴承;及安装容纳箱下部 中心以便插入穿过摩擦板中心的防振轴,该防振轴具有位于切槽内的头 部所述切槽形成在摩擦板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可分离部分具有 形成在容纳箱上表面上的马桶和安装在可分离框架上的盖板框架,该盖 板框架具有盖板用以隐藏马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具有形 成在垫子板下部的切槽,所述垫子板位于开口进口的两边,切槽具有与 可分离框架厚度相同的尺寸,与切槽配合的可分离框架具有与切槽相同 的高度,并且盖板框架具有形成在其两边下端的突起,所述突起与切槽 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可分离部分分为 复数个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可分离部分沿 中线分为相等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可分离部分沿 对线分为相等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可分离部分成弧 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可分离部分通过 枢销与固定部分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枢轴安装在弧形开口的曲率中心线 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6,9和1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 征在于,当与固定部分拆开后再安装时,可分离部分固定在固定位置 上,以便防止与固定部分的相对位置改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分离床,其特征在于,可分离部分具 有形成在可分离框架一侧的燕尾型滑动凹槽,该燕尾型滑动凹槽与燕尾 型滑动导轨可滑动地接合,燕尾型滑动导轨以长度比滑动凹槽长的间隔 安装,用以防止与固定部分的相对位置变化。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可分离床,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可分离 床,其中用作床柔软材料的垫子和固定垫子的框架分别分为具有固定垫 子和固定框架的固定部分,及具有可分离垫子和可分离框架的可分离部 分,由此隐藏形成在可分离部分的容纳空间,可分离部分与固定部分的 框架部分相连,可分离部分与固定部分接合,并通过将附加的桶台固 定在与框架相连的可分离部分上作为患者使用的马桶。

背景技术

近来,人们的生活标准逐步提高,使用床的家庭数量也在增加。由 于床的使用,同样也有一种增加的趋势就是床存在由于其体积需要很宽 的安装面积的基本问题,并与用途无关。而且,如果在放置了床的小的 居住环境,例如卧室,客厅,或无法像使用者所想的那样布置管或布 置房间,那么这种安装面积的问题就会比较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在1999年8月13日的韩国实用新 型申请NO.99-16682中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床。图1和2中的床101包括一个 可分离部分103,其具有一个可分离垫子和可分离框架;及与可分离部分 103接合的固定部分105。所以,当与固定部分105分开时,可分离部分 103可以用作椅子,由此使用者可以宽敞地使用安装了床的室内区域。而 且,与可分离部分103接合的固定部分105的开口107的侧壁部分109处形 成有抽屉形的容纳区域,用于存储多种物品,由此可以宽敞地使用室内 空间并且不再需要其他用于存储的家具。
开口107可以使行动不便的患者或使用者感到非常舒适,而不会像对 普通床那样感到不便或对医用床那样感到反感。
但是,传统的可分离床101在开口107的侧壁部分处形成有容纳部 分,如果从开口107移去可分离部分103并使用床,那么容纳部分的前表 面就会暴露在外面,由此由于缺乏隐蔽性而不适合储存有价值的物品。
而且,当行动不便的人使用床时,该床只是使病人使用马桶更容 易,但是不能用作马桶,这样就不便于有效地帮助患者感到舒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可分离床,通过可转动地安 装设置在床固定部分开口内的容纳结构,该床可以防止容纳部分的前表 面暴露在外面以便增加容纳结构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可分离床,其通过在开口内 设置马桶为患者使用提供了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可分离床,其通过改变开口 和可分离部分的形式使得用途多样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可分离床,其包括: 可分离部分,其具有可分离垫子,可分离框架和设置在可分离框架下部 的第一容纳箱;及固定部分,其具有与可分离垫子配合的固定垫子,与 可分离框架配合的固定框架,及设置在与可分离部分配合的固定框架的 开口下部的第二容纳箱。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可分离床中,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的容纳 箱安装可转动地安装,具有可拆地安装的盖板框架的马桶安装在可分离 部分容纳箱的上表面上,或者可分离马桶台设置在可分离部分容纳箱的 上表面上。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目 的,其中:
图1是传统可分离床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的床拆开可分离部分的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用途可分离床的可分离部分拆开状态的 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用途可分离床的固定部分和马桶的局部 透视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固定部分的容纳箱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6是图5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滚动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多用途可分离床的固定部分和马桶 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多用途可分离床的固定部分和马 桶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使用中的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 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使用中的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 的平面示意图;
图13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的平面示意 图;
图14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使用状态下 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接合状态下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将进行详细描述。为参考 目的,在整个视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应的件。
在图3中,标号1表示多用途可分离床。与传统的可分离床类似,可 分离床1包括构成床体的固定部分9和与固定部分分开的可分离部分3。固 定部分包括:具有柔软功能的固定垫子11,支撑固定垫子11的垫子板 16,及设置在垫子板16四个边上的支腿18。如图3所示,这种类型的床 中,固定框架13可以与垫子板16的边沿相连。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开 口15形成在床1一侧例如下侧的边沿部分上,以便将可分离部分3配合到 开口15中。
而且,可分离部分3也包括具有柔软功能的可分离垫子5,支撑可分 离垫子5的垫子板20,及用作垫子板20基座的容纳箱4。根据情况,可分 离框架7可以设置在垫子板20的边沿以与固定框架13相应。如果容纳箱4 很小,诸如床腿18的支撑件可以设置在容纳箱的底部。这里,如果没有 设置可分离框架7和固定框架13,可分离床1具有将设置在垫子板16和20 上的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接合起来的接合装置。但如果设置了可分离 框架7和固定框架13,则可分离床1具有设置在框架7和13的外表面上的可 拆开的接合装置。很明显,可分离部分3和固定部分9可以通过开口15与 可分离部分3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并且不需要任何接合装置。但是,如图 3所示,为了增加束缚,可以使用滑动接合装置,很明显,除了这种滑 动接合装置,其他的结构形式也是可以的。图3所示的滑动接合装置包 括:形成在可分离框架7两边的燕尾形导轨21,及与燕尾形导轨相应的导 向凹槽19,其与固定框架13开口15的两内侧边对应以便使配合的导轨可 滑动地移动。
如图4所示,本发明可分离床1具有为患者或使用者提供的便携式马 桶25。该马桶25具有与开口15导向凹槽19的形式相对应的接合装置。在 图4中,使用的是燕尾形导轨23,其从具有马桶25的马桶台27两侧伸出, 从而马桶25能以滑动方式可拆开地安装。
容纳抽屉22可以安装在虚线表示的容纳箱4中,另外,在与容纳箱4 相对的位置上还可以设置另一个容纳箱17。容纳箱17同样具有容纳抽屉 24。通过手动或自动转动容纳箱17的进口侧,抽屉24就可以隐藏在固定 部分9里面。容纳箱4的截面形式取决于可分离部分13和开口5的形式,但 容纳箱17却可以有不同的截面形式,例如正方体,圆柱,或三棱柱或图4 所示的其他形式。通过简单的结构,即转轴安装在容纳箱17与垫子板16 底部之间,容纳箱17可以手动转动。为了转动容纳箱17,可以使用图5-8 所示的转动结构。
如图5和6所示,在容纳箱17上表面和垫子板16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 转动结构。该转动结构包括旋转地支撑施加到床1上的负载的转轴29,提 供扭转动力的驱动电机37和滚动装置39,该滚动装置可以将容纳箱17的 负载在转动状态下传送到地面51。这里,转轴29不但在旋转状态下支撑 床1的负载,而且当床1移动或垫子板16升高时,还与固定部分9保持为一 体。例如,如图5所示,转轴29具有盘状头部,由此其纵向截面成T型, 并通过柜子形的支撑外壳38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支撑外壳38和垫子板 16底部相连并在中部具有转轴29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和转轴29之间设置 有衬套40。另外,止推轴承31安装在转轴29头部的上表面和垫子板16之 间以可旋转地支撑床的负载。同样,止推轴承42安装在头部下表面和外 壳38底面之间以便以滑动的方式轴向支撑头部。
用来转动容纳箱17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容纳箱17和垫子板16之间。如 果有必要,可以安装在容纳箱17的外面。另外,用于传送电机37驱动力 的电动装置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使用图6和7所示的齿圈33。如图所 示,齿圈33与转轴29同心,并和容纳箱17的上表面相连。齿圈33与安装 在电机37转轴上的主动齿轮35啮合,并把电机37的驱动力传递到容纳箱 17上。另外,在容纳箱17的底部还设置一个诸如脚轮的滚动装置39,由 此在容纳箱17的转动过程中来自地面51的摩擦阻力最小。
此时,用作滚动装置的脚轮39可以用多种滚动装置如图7所示的结构 44替换。图7中的滚动装置44可以使容纳箱17和地面51之间的摩擦阻力最 小,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轴向支撑转轴27和容纳箱17,由此滚动装置44用 来防止容纳箱17振动,该振动是转动期间由于驱动部分的优势引起的。 所以,滚动装置44包括与地面51接触的摩擦板43,连接在摩擦板43和容 纳箱17之间的止推轴承41,及T形防振轴47,该轴47具有大直径的头部49 用以防止摩擦板43的分离。摩擦板43具有切口45以限定容纳防振轴47头 部49的间隔。防振轴47穿过通孔安装。在头部49和孔45上表面之间插入 有垫圈,而在摩擦板43的通孔中插入有转轴套52。
而且,图3中可分离部分3的容纳箱4也可以像图5-8中所示的容纳箱 17那样手工转动,或者通过图5-8中所示的同样转动结构自动旋转,这在 附图中没有示出。
根据图9所示的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马桶225直接设置在可分离部 分203的上表面上。盖板210和盖板框架208的后表面相连以便盖住马桶 25,这样,使用者平时可以使用正常的床。盖板21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 在可分离框架207的直导向凹槽219中。在这里,可分离部分203没有使用 附加的接合装置但是配合在开口215内,这和上述的实施例有所不同。很 明显,盖板210可以以多种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马桶225上。
此时,如果可分离框架207和盖板框架208制成图9所示的那样,即使 当可分离部分203接合时,去掉开口215内侧的固定框架,也会形成一个 和可分离框架207厚度一样的间隔(参见图10)。所以为了防止上述问题 发生,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固定框架313的下边沿 形成有切槽314,可分离框架307的高度和切槽314的高度一样低。即使当 可分离部分303插进孔315时,可分离框架307也会位于垫子板316的下 面,这样在可分离部分303和固定部分的孔315之间就没有不必要的间隙 了。而且,在盖板框架308两边的下端形成有和切槽314相同尺寸的突起 316,由此,当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接合的时候,固定框架313的切槽 314会填满整个间隔。
图11-14所示分别是本发明不同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图11所示实施 例的可分离部分垂直地分为可分离的两个可分离部分403和404,这两个 可分离部分403和404和固定部分409的侧面接触,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用 作辅助床或方便的椅子。
图12所示是另一个实施例,可分离部分沿对线分为两个可分离的 部分503和504。这两个可分离的部分503和504同样也可以和固定部分509 整体或分开使用。
如图1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分离部分603为弧形。如果从固定 部分609移去可分离部分603,可分离部分603可以做成不同的曲线形式。 而且这个实施例中,可分离部分603和固定部分609的侧面接触,或者分 开(未示出)。
图14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分离部分703可以通过诸如枢销720的 铰链装置和固定部分709整体安装。如果有必要的话,可分离部分703还 可以和开口715配合或通过绕枢销720转动地与固定部分的侧面相接触。
但是,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大部分可分离部分都是与作为床主体的固 定部分分开使用。如图11和12所示,如果可分离部分仅在与固定部分接 触的状态下使用,那么在使用和从原位置分开的过程中,可能会推动可 分离部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5所示,可分离部分可以通过合适 的固定装置连接到固定部分的外周边。例如,如图所示,燕尾形滑动凹 槽430形成在可分离部分403的整个可分离框架407上或其一侧,这便于使 用,并且与滑动凹槽430相对应的燕尾形滑动导轨432安装在一侧以与可 分离部分403配合。这种情况下,为配合滑动凹槽430和导轨432,导轨 432的边沿部分434切出开口或间隔,间隔的宽度(d)比形成并维持在固 定框架413中心的滑动凹槽430宽。
根据本发明的多用途可分离床,如图3所示,可拆开的接合装置19和 21提供给固定部分的开口15与可分离部分3相接触的部分。所以,同可分 离部分3通过成型接合和固定部分9相配合的传统方法相比较,本发明的 能够得到更牢靠的接合。
而且,在提供给可分离部分3和固定部分9中的容纳空间内,本发明 打破了传统方式中简单的容纳空间模式。尤其是,与固定部分9开口15相 邻并位于下端的容纳箱17可以手动或电动转动。这样就可以隐蔽抽屉24 来保证容纳箱17的安全。为此,使用了如图5-8所示的驱动装置。当驱动 电机37根据使用者的转动指令启动时,图7中的主动齿轮35旋转。所以和 齿轮35啮合的齿圈33也旋转,容纳箱17也绕转轴29旋转。此时,由于转 轴29通过止推轴承31支撑床的负载,所以容纳箱17可以在负载状态下转 动。另外,容纳箱17和地面51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脚轮39最小化。同时, 即使床1移动,由于转轴29的头部由支撑外壳33通过轴承42支持,所以床 1也可以安全的移动。
但是,由于被驱动部分集中在容纳箱17的上端并且是固定部分的转 轴29也位于上端,所以在转动过程中容纳箱17有可能发生振动,但这种 振动可以通过图8中的滚动装置44来有效的阻止。也就是说,当转动力传 递时,容纳箱17可以由转轴29和防振轴47轴向支持,这样转动力就可以 安全传递。为此,防振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摩擦板43的中心,由于与地面 51的摩擦力最大,与地面51接触的摩擦板43不发生移动,但是通过容纳 箱17和摩擦板43之间的止推轴承41可以转动容纳箱17,并且没有任何摩 擦阻力影响。
如图4-9所示,由于具有与床接合的马桶,所以本发明中的床1可以 为患者或行动不便的使用者带来方便。即,在图4中,具有马桶25的马桶 台27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部分9的开口15内。图9中,马桶219直接设置在 可分离部分203容纳箱204的上端。这样使用者可以更方便的使用马桶 225。而用作正常的床时,盖板210插到可分离框架207的内部,垫子放在 盖板210上面,而且可分离部分203插入开口215中,由此将可分离部分 203和固定部分209接合。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多用途可分离床,床可以分为作为床体的 固定部分,和作为移动元件的可分离部分,而且通过为可分离部分和固 定部分的开口的接触部分设置不同形式的可拆开的接合装置而不是成型 接合可得到紧固的接合。
而且,在可分离部分或固定部分的下部设置存放不同物品的容纳空 间时,容纳空间的进口,也就是容纳箱抽屉的入口可以手动或自动地按 照所需的方向转动,所以,不但可分离部分和固定部分开口接合的时 候,而且可分离部分单独使用的时候,固定部分容纳箱的入口都不会露 在外面,由此增加了容纳箱的安全性。
而且,通过设置插入固定部分开口内或直接形成在固定部分上的马 桶,这样行动不便的患者就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固定在床上的马桶。
另外,通过改变可分离部分的形状和数量就可以改变床的形式,所 以使用者可以得到很好的睡眠。而且,当可分离部分拆开的情况下使用 床时,由于不需要相对固定部分的移动,因此可分离部分能够更安全地 作为辅助床。
尽管上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不受这些实 施例的限制而是受权利要求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变型是很明显 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