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

申请号 CN201710446572.6 申请日 2017-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7260440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0
申请人 冯浩; 发明人 冯浩; 王莉; 张志伟;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上床板、床腿、中床板和下床板,还包括头枕、控制箱、遥控器、腰部加热器、污物筒、滑轨、排便器、 扶手 和输液架,所述的推手设于上床顶部的两侧,上床板的上部设有头枕,上床板与中床板连接处设有腰部加热器,上床板的下部设有控制箱,中床板的两侧设有滑轨,污物筒和输液架通过滑 块 设在滑轨上,中床板与下床板相连处设有U型槽,U型槽下方对应 位置 处设有排便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当孕妇待产时,可对其腰部进行加热、腿部进行按摩,能够减轻孕妇腰部和腿部的酸痛不适感,舒适安全,配备智能化控制的排便和污物收集装置,在方便孕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包括上床板(2)、床腿(9)、中床板(12)和下床板(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手(1)、头枕(3)、控制箱(5)、遥控器(7)、腰部加热器(8)、污物筒(10)、滑轨(11)、排便器(13)、扶手(17)和输液架(18),所述的推手(1)设于上床板(2)顶部的两侧,上床板(2)的上部设有头枕(3),上床板(2)与中床板(12)连接处设有腰部加热器(8),上床板(2)与中床板(12)下方四设有床腿(9),床腿(9)的下方设有万向轮,上床板(2)的下部设有控制箱(5),中床板(12)的两侧设有滑轨(11),滑轨(11)上方设有扶手(17),污物筒(10)和输液架(18)通过滑设在滑轨(11)上,中床板(12)与下床板(14)相连处设有U型槽(16),U型槽(16)下方对应位置处设有排便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床板
(2)和中床板(12)的表面设有一层床垫(19),床垫(19)的四角设有拉手(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枕(3)表面设有衬垫,其上表面曲线与人体颈部生理特征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
(5)的内部设有微控制器,控制箱(5)外部的一侧设有横杆(6),遥控器(7)通过挂钩挂于横杆(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遥控器
(7)的内部设有腿部按摩模块(20)、腰部加热模块(21)、控制器(22)、污物筒控制模块(23)、无线通讯模块(24)、呼叫报警模块(25)和排便器控制模块(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部加热器(8)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于上床板(2)的下方,通过其内部的无线通讯模块受遥控器(7)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物筒
(10)和排便器(13)的顶部设筒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床板
(14)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下床板(14)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按摩头(15)。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孕妇待产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孕妇多在普通病床上进行待产,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普通病床设备简单,造成孕妇行动不便,抑或不舒服,不人性化,没有完全结合孕妇本身的实际情况,从而不利于待产。此外,也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当孕妇待产时,可对其腰部进行加热、腿部进行按摩,能够减轻孕妇腰部和腿部的酸痛不适感,舒适安全,方便易用,配备智能化控制的排便和污物收集装置,在方便孕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包括上床板、床腿、中床板和下床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手、头枕、控制箱、遥控器、腰部加热器、污物筒、滑轨、排便器、扶手和输液架,所述的推手设于上床顶部的两侧,上床板的上部设有头枕,上床板与中床板连接处设有腰部加热器,上床板与中床板下方四设有床腿,床腿的下方设有万向轮,上床板的下部设有控制箱,中床板的两侧设有滑轨,滑轨上方设有扶手,污物筒和输液架通过滑设在滑轨上,中床板与下床板相连处设有U型槽,U型槽下方对应位置处设有排便器。
[0005]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上床板和中床板的表面设有一层床垫,床垫的四角设有拉手。
[0006]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头枕表面设有衬垫,其上表面曲线与人体颈部生理特征相适应。
[0007]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箱的内部设有微控制器,控制箱外部的一侧设有横杆,遥控器通过挂钩挂于横杆上。
[0008]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遥控器的内部设有腿部按摩模块、腰部加热模块、控制器、污物筒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呼叫报警模块和排便器控制模块
[0009]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腰部加热器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于上床板的下方,通过其内部的无线通讯模块受遥控器控制。
[0010]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污物筒和排便器的顶部设筒盖。
[0011]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下床板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下床板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按摩头。
[0012]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当孕妇待产时,可对其腰部进行加热、腿部进行按摩,能够减轻孕妇腰部和腿部的酸痛不适感,舒适安全,方便易用,配备智能化控制的排便和污物收集装置,在方便孕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遥控器控制系统示意图。
[0015] 图1-图2中:1、推手,2、上床板,3、头枕,4、拉手,5、控制箱,6、横杆,7、遥控器,8、腰部加热器,9、床腿,10、污物筒,11、滑轨,12、中床板,13、排便器,14、下床板,15、按摩头,16、U型槽,17、扶手,18、输液架,19、床垫,20、腿部按摩模块,21、腰部加热模块,22、控制器,23、污物筒控制模块,24、无线通讯模块,25、呼叫报警模块,26、排便器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当孕妇待产时,可对其腰部进行加热、腿部进行按摩,能够减轻孕妇腰部和腿部的酸痛不适感,舒适安全,方便易用,配备智能化控制的排便和污物收集装置,在方便孕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0017]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8]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待产用病床,包括上床板2、床腿9、中床板12和下床板14,还包括推手1、头枕3、控制箱5、遥控器7、腰部加热器8、污物筒10、滑轨11、排便器13、扶手17和输液架18,所述的推手1设于上床板2顶部的两侧,上床板2的上部设有头枕3,上床板2与中床板12连接处设有腰部加热器8,上床板2与中床板12下方四角设有床腿9,床腿9的下方设有万向轮,上床板2的下部设有控制箱5,中床板12的两侧设有滑轨11,滑轨11上方设有扶手17,污物筒10和输液架18通过滑块设在滑轨11上,中床板12与下床板14相连处设有U型槽16,U型槽16下方对应位置处设有排便器13。
[0019]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上床板2和中床板12的表面设有一层床垫19,床垫19的四角设有拉手4,当需要自床上移动孕妇至其他地方时,将孕妇至与床垫10上,可通过拉手4提起后进行转移,起到类似担架的作用。
[0020]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头枕3表面设有棉柔衬垫,其上表面曲线与人体颈部生理特征相适应,可提高孕妇使用时的舒适感。
[0021]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控制箱5的内部设有微控制器,控制箱5外部的一侧设有横杆6,遥控器7通过挂钩挂于横杆6上,当需要使用遥控器7时自横杆6上取下即可,使用完毕后再挂于横杆6上,方便孕育取用。
[0022]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遥控器7的内部设有腿部按摩模块20、腰部加热模块21、控制器22、污物筒控制模块23、无线通讯模块24、呼叫报警模块25和排便器控制模块26,通过该遥控器7可实现对腰部的加热、腿部的按摩、排便和呕吐物收集等工作,当需要医务人员时,通过呼叫报警模块25即可呼叫相关的医务人员,避免通知不及时造成意外。
[0023]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腰部加热器8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于上床板2的下方,通过其内部的无线通讯模块受遥控器7控制,腰部加热器8能够减轻孕妇腰部的酸痛不适感。
[0024]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污物筒10和排便器13的顶部设筒盖,当呕吐和排便后,可及时盖上筒盖,避免污染室内空气。
[0025]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下床板14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下床板14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按摩头15,按摩头15可对孕妇腿部进行按摩,减轻孕妇腿部的酸痛不适感。
[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