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护理床

申请号 CN201710114625.4 申请日 2017-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6923987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7
申请人 韦健; 发明人 韦健;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保健护理床,属于医疗护理床技术领域。所述保健护理床包括床体和设于床体上的 挡板 、保暖装置和防护装置,挡板设于床体的周缘上,且设于床体两侧的挡板上开设有供手伸入的伸入孔,设于床体床尾的挡板开设有用于通入肛管的第一孔;保暖装置设于床体上靠近床体的床尾一端且与床体连接;防护装置设于床体上靠近患者臀部处,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大一端靠近第一孔,且开口较大一端高于开口较小一端;床体上对应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小一端的下方开设有通孔,通孔的正下方设有接便池;防护装置上还设有自动清洗装置。本发明通不仅使 患儿 在 治疗 中得以保暖,还防止了 粪便 溅到床的周围及医务人员身上,且对防护装置上的粪便进行自动清洗。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护理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床体上的挡板、保暖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床体的周缘上,且设于所述床体两侧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供手伸入的伸入孔,设于所述床体床尾的所述挡板开设有用于通入肛管的第一孔;所述保暖装置设于所述床体的床尾一端且通过伸缩杆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防护装置设于所述床体上靠近患者臀部处,所述防护装置为两端开口的喇叭状防护体,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大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孔,且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大一端高于开口较小一端;所述床体上对应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小一端的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设有接便池;
所述防护装置上还设有自动清洗装置,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防护装置的内壁上的防传感器、旋转微喷头和设于所述防护装置的外壁上的控制器,所述旋转微喷头通过穿过所述挡板的水管与所述床体外的蓄水装置连接,所述防水型传感器和旋转微喷头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旋转微喷头流出的水经防护装置的内壁及所述通孔后流至所述接便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对应放置手脚处还设有用于固定手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与设于床体上的卡扣件相配合;所述防护装置设于所述用于固定脚的两所述固定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帆布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装置为取暖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为带有多个间隔的用以固定所述卡环的突起的条状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床体上,且设于所述床体两侧的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床体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的长度为50-60厘米,所述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大一端的开口直径为40-45厘米,所述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小一端的开口直径为20-3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透明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为50-6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中靠近所述第一孔的一端还设有与靠近所述第一孔的开口相适配的盖子,所述盖子上靠近盖子边缘处开设有使肛管露出的第二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微喷头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保健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护理床。【背景技术】
[0002] 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理人员进行照顾,便于病人康复。
[0003] 目前治疗巨结肠的方法主要有口服药剂、灌肠术等,灌肠术为将用肛管自肛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后,再采用肛管抽出粪便,但在采用灌肠术治疗过程中,由于婴幼儿一般为放置床上进行治疗,在抽出粪便过程中,患儿使劲用时粪便会向周围溅出,喷射到医务人员身上或床上等,不仅污染了工作服或床等,还由于粪便中的存在的病毒导致了病菌的传播扩散。同时在灌肠术中患儿一般不穿裤子或露出臀部,易着凉。【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健护理床,该保健护理床不仅使患儿在治疗中得以保暖,还防止了粪便溅到床的周围及医务人员身上。同时,本发明设置的挡板不仅进一步防止粪便溅到医务人员身上,还可挡住部分冷空气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保暖效果。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保健护理床,包括床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床体上的挡板、保暖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挡板设于床体的周缘上,且设于所述床体两侧的挡板上开设有供手伸入的伸入孔,设于床体床尾的挡板开设有用于通入肛管的第一孔;所述保暖装置设于所述床体的床尾一端且通过伸缩杆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防护装置设于所述床体上靠近患者臀部处,所述防护装置为两端开口的喇叭状防护体,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大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孔,且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大一端高于开口较小一端;所述床体上对应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小一端的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设有接便池;
[0007] 所述防护装置上还设有自动清洗装置,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防护装置的内壁上的防传感器、旋转微喷头和设于所述防护装置的外壁上的控制器,所述旋转微喷头通过穿过所述挡板的水管与所述床体外的蓄水装置连接,所述防水型传感器和旋转微喷头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旋转微喷头流出的水经防护装置的内壁及所述通孔后流至所述接便池中。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上对应放置人的手脚处还设有用于固定手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与设于床体上的卡扣件相配合;所述防护装置设于所述用于固定脚的两所述固定件之间。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帆布带。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保暖装置为取暖灯。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件为带有多个间隔的用以固定卡环的突起的条状物。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床体上,且设于所述床体两侧的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床体的宽度。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的长度为50-60厘米,所述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大一端的开口直径为40-45厘米,所述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小一端的开口直径为20-30厘米。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透明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为50-60厘米。
[0015]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中靠近所述第一孔的一端还设有与靠近所述第一孔的开口相适配的盖子,所述盖子上靠近盖子边缘处开设有使肛管露出的第二孔。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微喷头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8] (1)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和保暖装置,不仅使患儿在治疗中得以保暖,还防止了粪便溅到床的周围及医务人员身上。同时,本发明设置的挡板不仅进一步防止粪便溅到医务人员身上,还可挡住部分冷空气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保暖效果。此外,通过自动清洗装置的设置,使被弄脏后的防护装置及时得到清洗,清洗工作高效便捷,减小了病菌的传播,且免去了每次灌肠术后都需人工清洗防护装置的麻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0019] (2)本发明在床体上设置的用于固定手脚的固定件,可防止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手脚晃动,影响治疗效果。且固定件中的卡扣件设有多个用于卡扣的突起,使该固定件的固定长度大小可以根据不同患儿或同一患儿的不同部位(如固定脚时,较靠近脚踝处或较靠近膝盖处)进行调整。【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床体,2-挡板,3-保暖装置,4-防护装置,5-固定件,6-伸入孔,7-第一孔,8-伸缩杆,9-卡扣件,10-突起,11-盖子,12-第二孔,13-通孔,14-防水型传感器,15-旋转微喷头,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 实施例
[0029] 如图1至图3,一种保健护理床,包括床体1和设于床体1上的挡板2、保暖装置3和防护装置4,所述挡板2设于床体1的周缘上,且设于所述床体1两侧的挡板2上开设有两个供手伸入的伸入孔6,设于床体1床尾的挡板2开设有用于通入肛管或手伸入的第一孔7。所述保暖装置3设于所述床体1的床尾一端且通过伸缩杆8与所述床体1连接;所述防护装置4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床体1上靠近患者臀部处,所述防护装置4为两端具有不同大小开口的喇叭状防护体,用于防止粪便溅出至床周围或医务人员身上。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大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孔7,且安装时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大一端稍高于开口较小一端。所述床体1上对应所述喇叭状防护体中开口较小一端的下方开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的正下方设有接便池(图中未示出)。
[0030] 所述防护装置4上还设有自动清洗装置,所述自动清洗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防护装置的内壁上的防水型传感器14、旋转微喷头15和设于所述防护装置的外壁上的控制器16,其中防水型传感器14安装于较靠近防护装置的开口较小一端,旋转微喷头15可设置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防护装置4内的中间和靠近开口较大一端。所述旋转微喷头15通过穿过所述挡板2的水管与所述床体1外的蓄水装置连接,所述防水型传感器14和旋转微喷头15均与所述控制器16电连接;所述旋转微喷头15流出的水经防护装置4的内壁及所述通孔13后流至所述接便池中。自动清洗装置的清洗原理为:当患儿的粪便(或称粪液)溅到防护装置的内部后,防护装置4内部的防水型传感器14感应到粪便(或称粪液)并将信号传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则控制旋转微喷头15喷出清水对防护装置4的内壁进行清洗,由于防护装置4中开口较大一端稍高于开口较小一端,使旋转微喷头15流出的水经防护装置4的内壁及所述通孔13后流至所述接便池中。本实施例通过自动清洗装置的设置,使被弄脏后的防护装置4及时得到清洗,清洗工作高效便捷,减小了病菌的传播,且免去了每次灌肠术后都需人工清洗防护装置4的麻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0031] 防护装置4设为可拆卸,便于粪便溅至防护装置内部后,拆下对防护装置4进行进一步地清洗、更换等工作。本实施例中防护装置4为两端开口为圆形的类圆柱体,当然其他实施例中防护装置4也可设为开口为方形的类多边体等。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护装置4和保暖装置3,不仅使患儿在治疗中得以保暖,还防止了粪便溅到床的周围及医务人员身上。同时,设置的挡板2不仅进一步防止粪便溅到医务人员身上,还可挡住部分冷空气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保暖效果。
[003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上对应放置人的手脚处还设有用于固定手脚的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的一端与床体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5的另一端连接有卡环(图中未示出),所述卡环与设于床体1上的卡扣件9相配合。所述防护装置4设于所述用于固定脚的两所述固定件5之间。
[003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固定件5为弹性帆布带,以防止固定过紧或患儿挣扎过程中手脚受到刮伤等。
[0034]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暖装置4为取暖灯,床体1的侧面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取暖灯的开关。取暖灯不仅能达到保暖效果,还具有照明作用,更便于医务人员操作。
[0035]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件9为带有多个间隔的用以固定卡环的突起10的条状物,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卡扣件9为带有四个间隔的用以固定卡环的突起10,利用不同的突起10与卡环相卡扣,达到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固定长度的需求。
[0036]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床体1上,以便于在挡板2被弄脏后拆下,进行清洗工作。且设于所述床体1两侧的所述挡板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床体1的宽度,便于医务人员双手伸入两侧的挡板2内对患儿进行操作。
[0037]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装置4的长度为50厘米,以使防护装置4有足够的长度挡住溅出的粪便,更好地起到防止粪便溅出至床周围或医务人员身上的防护效果。当然其他实施例中防护装置4的长度也可结合患儿的情况设为60厘米或50-60厘米之间等长度。所述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大一端的开口直径为40-45厘米,所述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小一端的开口直径为20-30厘米。本实施例中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大一端的开口直径优选为40厘米,所述防护装置中开口较小一端的开口直径优选为25厘米,通过合理的开口大小,不仅方便肛管的穿过,还可使患儿的臀部方便地正对并贴合防护装置4。且若设计过大则不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
[0038]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为透明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优选为50厘米,当然其他实施例也可选在50-60厘米间的其他高度。本实施例挡板做成透明的挡板,便于医务人员在需要的情况下(如视线与婴儿臀部平行才能观察清楚的情况)隔着挡板观察。且高度设计合理,不仅节省材料,且还进一步便于家属或医务人员观察。
[0039]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装置4中靠近所述第一孔7的一端还设有与靠近所述第一孔7的开口相适配的盖子11,所述盖子11上靠近盖子11边缘处开设有使肛管露出的第二孔12。盖子11在平时为打开状态,在抽粪便过程为关闭状态。其中,防护装置4两端的开口大小均大于肛管的直径,因此防护装置4两端的开口大小也大于第二孔的孔径。第二孔的直径稍大于或等于肛管的直径。
[0040] 使用时,将患儿放至本发明专用床上,采用固定件5固定住患儿的手脚,再将肛管通过挡板2上的第一孔7伸入防护装置4内,通过防护装置4的两端开口插入患儿臀部中,再将患儿身体轻微调整使臀部正对防护装置4并稍抬起患儿臀部,使患儿臀部正对且贴合防护装置4较小一端的开口,盖上防护装置4较大一端开口的盖子12,即可开始进行巨结肠灌肠术的粪便抽出工作。
[0041] 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装置4和保暖装置3,不仅使患儿在治疗中得以保暖,还防止了粪便溅到床的周围及医务人员身上。同时,本发明设置的挡板2不仅进一步防止粪便溅到医务人员身上,还可挡住部分冷空气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保暖效果。此外,自动清洗装置还可使被弄脏后的防护装置4及时得到清洗,清洗工作高效便捷,减小了病菌的传播,且免去了每次灌肠术后都需人工清洗防护装置4的麻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床体1上设置的用于固定手脚的固定件5,可防止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手脚晃动,影响治疗效果。且与固定件5卡扣的卡扣件9设有多个用于卡扣的突起10,使该固定件5的固定长度大小可以根据不同患儿或同一患儿的不同部位(如固定脚时,较靠近脚踝处或较靠近膝盖处)进行调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