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

申请号 CN201611243590.6 申请日 2016-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672623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发明人 邹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的一种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包括床架以及由两个相对设置的铲板单元配合构成的铲板组件,铲板组件的中部设有排泄孔;床架上分别设置有线性 导轨 和平移驱动机构,铲板单元与线性导轨滑移配合,平移驱动机构与铲板单元传动连接,由平移驱动机构驱动两个铲板单元沿线性导轨相对滑动;还包括与铲板组件配合设置的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用于使铲板组件由供人平躺的平板状调整为供人坐立的座椅状。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对失能老人的护理难度,而且也能够使得老人能够独立、简单、卫生和有尊严地如厕,本发明制造成本较低,使用时舒适感较好,能够满足大众化的使用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以及由两个相对设置的铲板单元配合构成的铲板组件,所述铲板组件的中部设有排泄孔;
所述床架上分别设置有线性导轨和平移驱动机构,所述铲板单元与所述线性导轨滑移配合,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与所述铲板单元传动连接,由所述平移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铲板单元沿所述线性导轨相对滑动;
还包括与所述铲板组件配合设置的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用于使所述铲板组件由供人平躺的平板状调整为供人坐立的座椅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的周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轨迹槽、与所述第一轨迹槽配合的第二轨迹槽,两个所述铲板单元上均设置有传动杆,其中一个所述铲板单元的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一轨迹槽与所述圆柱凸轮传动连接,另一个所述铲板单元的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二轨迹槽与所述圆柱凸轮传动连接;当所述圆柱凸轮转动时,在所述第一轨迹槽、所述第二轨迹槽的配合作用下,驱动两个所述铲板单元依次实现对铲、同步移动及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单元包括基座部、靠背部及靠脚部,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线性导轨滑移配合,所述靠背部、所述靠脚部均与所述基座部铰接,两个所述铲板单元的基座部配合形成有所述排泄孔;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靠背部、所述靠脚部传动连接,由所述升降调节机构驱动所述靠背部及所述靠脚部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铲板单元之间配合设置有用以联动的拼接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的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铲板单元的靠背部及靠脚部均设置有第一拼接台阶,另一个所述铲板单元的靠背部及靠脚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拼接台阶相对应的第二拼接台阶,所述第一拼接台阶、所述第二拼接台阶配合构成所述拼接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的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丝杆、第一驱动螺母和第二驱动螺母,所述第二电机及所述丝杆均安装于所述基座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螺母和所述第二驱动螺母均安装于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螺母通过第一连杆转动连接至所述靠背部,所述第二驱动螺母通过第二连杆传动连接至所述靠脚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老人护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衰老和疾病的影响,老年人卧床的人数也随之增加,高龄卧床老年人是最无助和脆弱的群体,他们带病生存且卧床不起,是老年人口中最需要帮助和遇到问题最多的人群。据调查,患有心脑血管、“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有类湿、关节炎导致行动不便需卧床陪护的老人比例占到45%;再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具有以上所述情况的比例占到55%,7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60%以上。这说明接近一半的老年人需要日常陪护。
[0003] 谁来照料卧床老人,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这是横亘在面前的“难题”。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据称,我国失能老人已超过3700万,明年将突破 4000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有几千万人。这些老人大部分患有疾病,生活上需要人照料,更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疾病护理、康复训练。
[0004] 护理老人是件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护理老人如厕。护理人一般是将老人抱到桶上,显得非常累;老人也显得很尴尬,毫无尊严感。而现在有智能护理床虽然可以帮助老人提高如厕的自由度,但是,护理床是基于床进行改造的,老人的后续屎尿还需人工处理,并且老人是在床上如厕,会造成不卫生等情况。另外,现有的护理床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不是很适合大众化。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对失能老人的护理难度,而且也能够使得老人能够独立、简单、卫生和有尊严地如厕,本发明制造成本较低,使用时舒适感较好,能够满足大众化的使用需求。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包括床架以及由两个相对设置的铲板单元配合构成的铲板组件,所述铲板组件的中部设有排泄孔;所述床架上分别设置有线性导轨和平移驱动机构,所述铲板单元与所述线性导轨滑移配合,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与所述铲板单元传动连接,由所述平移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铲板单元沿所述线性导轨相对滑动;
还包括与所述铲板组件配合设置的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用于使所述铲板组件由供人平躺的平板状调整为供人坐立的座椅状。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的周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轨迹槽、与所述第一轨迹槽配合的第二轨迹槽,两个所述铲板单元上均设置有传动杆,其中一个所述铲板单元的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一轨迹槽与所述圆柱凸轮传动连接,另一个所述铲板单元的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二轨迹槽与所述圆柱凸轮传动连接;当所述圆柱凸轮转动时,在所述第一轨迹槽、所述第二轨迹槽的配合作用下,驱动两个所述铲板单元依次实现对铲、同步移动及分离。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铲板单元包括基座部、靠背部及靠脚部,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线性导轨滑移配合,所述靠背部、所述靠脚部均与所述基座部铰接,两个所述铲板单元的基座部配合形成有所述排泄孔;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靠背部、所述靠脚部传动连接,由所述升降调节机构驱动所述靠背部及所述靠脚部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部转动。
[0010]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铲板单元之间配合设置有用以联动的拼接机构。
[0011]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铲板单元的靠背部及靠脚部均设置有第一拼接台阶,另一个所述铲板单元的靠背部及靠脚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拼接台阶相对应的第二拼接台阶,所述第一拼接台阶、所述第二拼接台阶配合构成所述拼接机构。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丝杆、第一驱动螺母和第二驱动螺母,所述第二电机及所述丝杆均安装于所述基座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螺母和所述第二驱动螺母均安装于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螺母通过第一连杆转动连接至所述靠背部,所述第二驱动螺母通过第二连杆传动连接至所述靠脚部。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通过设置由两个铲板单元配合构成的铲板组件,在床架上设置与铲板单元滑移配合的线性导轨、驱动两个铲板单元沿线性导轨相对滑动的平移驱动机构,并设置用于使铲板组件由平板状调整为座椅状的升降调节机构,初始状态下,铲板组件整体为平板状,工作时,通过平移驱动机构驱动两个铲板单元沿线性导轨相向运动,利用两个铲板单元将老人从床上铲起,然后由平移驱动机构驱动两个铲板单元同步移动,铲板组件整体将老人搬运至马桶的上方,紧接着升降调节机构动作,使铲板组件由平板状调整为座椅状,使老人以坐立的姿势置于铲板组件上,此时,老人便可以通过排泄孔进行如厕;如厕结束后,升降调节机构再次使床板组件变为平板状,并且平移驱动机构再次驱动两个铲板单元同步朝床体方向移动,带动老人朝床体方向移动,待老人位于床体位置时,平移驱动机构驱动两个铲板单元反向运动,此时两个铲板单元分离,老人顺利平躺在床上。
[0014]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对失能老人的护理难度,而且也能够使得老人能够独立、简单、卫生和有尊严地如厕,本发明制造成本较低,使用时舒适感较好,能够满足大众化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铲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发明圆柱凸轮轨迹槽的轮廓线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发明两个铲板单元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发明拼接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0020] 图1至图5中:1、床架;11、线性导轨;2、铲板组件;21、铲板单元;211、基座部;212、靠背部;213、靠脚部;22、排泄孔;23、传动杆;31、第一电机;32、圆柱凸轮;321、第一轨迹槽;322、第二轨迹槽;41、第二电机;42、丝杆;43、第一驱动螺母;44、第二驱动螺母;45、第一连杆;46、第二连杆;51、第一拼接台阶;52、第二拼接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包括床架1以及由两个相对设置的铲板单元21配合构成的铲板组件2,铲板组件2的中部设有排泄孔22。具体地,铲板单元21包括基座部211、靠背部212及靠脚部213,靠背部212、靠脚部213均与基座部211铰接,两个铲板单元21的基座部211配合形成有排泄孔22。
[0023] 床架1上分别设置有线性导轨11和平移驱动机构,基座部211与线性导轨11滑移配合,本实施例中,床架1的头尾两端均设置有线性导轨11。平移驱动机构与铲板单元21传动连接,由平移驱动机构驱动两个铲板单元21沿线性导轨11相对滑动。具体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1、由第一电机31驱动转动的圆柱凸轮32,圆柱凸轮32的周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轨迹槽321、与第一轨迹槽321配合的第二轨迹槽322,两个铲板单元21的基座部211上均设置有传动杆23,其中一个铲板单元21的传动杆23通过第一轨迹槽321与圆柱凸轮32传动连接,另一个铲板单元21的传动杆23通过第二轨迹槽322与圆柱凸轮32传动连接;当圆柱凸轮32转动时,在第一轨迹槽321、第二轨迹槽322的配合作用下,驱动两个铲板单元21依次实现对铲、同步移动及分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圆柱凸轮32的作用是驱动两个铲板单元21按一定规律沿线性导轨11相对滑动,因此圆柱凸轮32也可采用其他可向铲板单元21施加动的动力元件进行等效替换,诸如:采用正反牙丝杆和滚珠丝杆配合的方式驱动工作,其中用正反牙丝杆实现两个铲板单元21的合并和分离,利用滚珠丝杆实现铲板的整体移动。
[0024] 本发明还包括与铲板组件2配合设置的升降调节机构,本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分别与靠背部212、靠脚部213传动连接,由升降调节机构驱动靠背部212及靠脚部213分别相对于基座部211转动,以使铲板组件2由供人平躺的平板状调整为供人坐立的座椅状。
[0025] 本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1、丝杆42、第一驱动螺母43和第二驱动螺母44,第二电机41及丝杆42均安装于基座部211,第二电机41与丝杆42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螺母43和第二驱动螺母44均安装于丝杆42上,第一驱动螺母43通过第一连杆45转动连接至靠背部212,第二驱动螺母44通过第二连杆46传动连接至靠脚部213。
[0026] 当需要使铲板组件2由平板状调整为座椅状时,第二电机41首先驱动丝杆42转动,丝杆42在转动时带动第一驱动螺母43、第二驱动螺母44分别沿丝杆42运动,此时在第一连杆45和第二连杆46的作用下,靠背部212相对于基座部211向上转动,靠脚部213则相对于基座部211向下转动,使得靠背部212、基座部211及靠脚部213配合形成座椅状;而当需要使铲板组件2由座椅状调整为平板状时,第二电机41反向转动,此时在丝杆42、第一驱动螺母43、第二驱动螺母44、第一连杆45及第二连杆46的配合作用下,靠背部212相对于基座部211向下转动,靠脚部213相对于基座部211向上转动,使得靠背部212、基座部211及靠脚部213配合形成平板状。
[0027] 本实施例中,两个铲板单元21之间配合设置有用以联动的拼接机构。具体地,其中一个铲板单元21的靠背部212及靠脚部213均设置有第一拼接台阶51,另一个铲板单元21的靠背部212及靠脚部213均设置有与第一拼接台阶51相对应的第二拼接台阶52,第一拼接台阶51、第二拼接台阶52配合构成拼接机构。由于两个铲板单元21之间配合设置了拼接机构,当两个铲板单元21对铲合并后,通过一个第二电机41及一个丝杆42便可以实现对铲板组件2整体的同步升降调节,控制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0028] 本发明提供的失能老人独立如厕装置,初始状态下,铲板组件2整体为平板状,工作时,通过圆柱凸轮32驱动两个铲板单元21沿线性导轨11相向运动,利用两个铲板单元21将老人从床上铲起,然后由圆柱凸轮32驱动两个铲板单元21同步移动,铲板组件2整体将老人搬运至马桶的上方,紧接着升降调节机构动作,使铲板组件2由平板状调整为座椅状,使老人以坐立的姿势置于铲板组件2上,此时,老人便可以通过排泄孔22进行如厕;如厕结束后,升降调节机构再次使床板组件变为平板状,并且圆柱凸轮32再次驱动两个铲板单元21同步朝床体方向移动,带动老人朝床体方向移动,待老人位于床体位置时,圆柱凸轮32驱动两个铲板单元21反向运动,此时两个铲板单元21分离,老人顺利平躺在床上。
[0029]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对失能老人的护理难度,而且也能够使得老人能够独立、简单、卫生和有尊严地如厕,本发明制造成本较低,使用时舒适感较好,能够满足大众化的使用需求。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