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

申请号 CN201610018061.X 申请日 2016-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5476775A 公开(公告)日 2016-04-13
申请人 福尔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勇; 陆宏兵; 季晓敏;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包括背部翻身机构、臀部翻身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背部翻身机构和臀部翻身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臀部翻身机构的 位置 设置有 万向节 ,所述万向节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背部和臀部的同步翻身,翻身动作协调,翻身动 力 大,并且实现了护理床翻身机构的带 角 度翻身,使得病人在翻身时更加舒适。
权利要求

1.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翻身机构(1)、臀部翻身机构(2)和传动机构(3),所述背部翻身机构(1)和臀部翻身机构(2)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3)连接臀部翻身机构(2)的位置设置有万向节(35),所述万向节(35)与所述传动机构(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翻身机构(1)包括2背部翻身板(11)、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和第一固定支座(13),所述2块背部翻身板(1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座(13)的两侧,所述2块背部翻身板(11)与所述第一固定支座(13)活动连接,所述2块背部翻身板(11)的背面分别与所述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以其中心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成轴对称,所述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包括2根第一传动副支架(121)和2根第一传动主支架(122),所述第一传动副支架(12)的上端与所述背部翻身板(11)的背面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副支架(121)和所述第一传动主支架(122)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座(13)包括支座平台(131)和第一固定支座立柱(133),所述第一固定支座(13)包括支座平台(131)位于第一固定支座立柱(133)的上端,所述第一固定支座(13)包括支座平台(131)和第一固定支座立柱(133)一体成型,所述支座平台(131)与所述背部翻身板(11)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2)包括2块臀部翻身板(21)、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22)、第二固定支座(23)和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24),所述2块臀部翻身板(21)位于所述翻身机构固定框(24)中间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翻身机构固定框(24)活动连接,所述2块臀部翻身板(21)的背面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2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座(23)位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24)的下端,所述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24)与所述第二固定支座(2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22)以其中心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成中心对称,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22)包括2根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221)、2根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2根第二传动主支架(223)和2根第二传动副支架(224),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221)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副支架(224)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主支架(223)与所述第二传动副支架(224)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的两端分别设有前转动连接架(22a)和后转动连接架(22b),所述前转动连接架(22a)和后转动连接架(22b)平行,所述前转动连接架(22a)和后转动连接架(22b)分别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固定连接,所述前转动连接架(22a)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221)轴连接,所述后转动连接架(22b)与所述第二传动副支架(224)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还包括传动轴(31)、扭动件(32)、电动推杆(33)和驱动电机(34),所述扭动件(32)位于所述传动轴(31)与背部翻身机构(1)连接处的外端,所述扭动件(32)下端与所述传动轴(31)固定连接,所述扭动件(32)的上端与所述电动推杆(33)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4)与所述电动推杆(33)底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动件(32)为弯形扭动件,所述扭动件(32)的上端沿着电动推杆(33)末端所指的方向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35)包括凸起(351)和凹槽(352),所述凸起(351)位于凹槽(352)内部,所述凸起(351)与所述凹槽(351)活动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护理床是现如今医院和家庭护理常用到的一种医疗器械,护理床可以给长期卧床的病人的护理带来很多方便。然而长期卧床的病人因为久卧经常发生静脉曲压造成褥疮的发生,而使用普通的护理床需要护理人员经常性的为病人翻身,极其不便,并且对于瘫痪病人而言,翻身后也不能正常的侧卧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带来了诸多不便。现有技术中有提出带有自动翻身装置的护理床,通过翻转背部床板实现翻身功能,而这种翻身方式翻身后病人的背部及臀部依旧靠在床褥上,透气效果差,依然会导致褥疮的发生。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翻身护理床仅能实现平翻身,病人翻身后舒适度较差。
[0003] 例如中国专利CN101224156A提供的一种全姿态自动护理翻身床中包含有支背装置,全姿态自动护理翻身床包括床架,组合床板,电机驱动丝杠支背装置,电机驱动丝杠曲腿装置,电机驱动侧翻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床板由至少12翻板组成,既具有灵活性,又能够承受人体重量。在侧翻装置,支背装置,曲腿装置,先后作用下,不会发生干涉。侧翻装置采用变机架设计,通过电磁吸合、复位的交替,实现在左右侧翻运动中的机架变换。侧翻装置、支背装置、曲腿装置经过设计分别固定在床架相应位置。其中侧翻装置利用翻板翻转实现翻身,翻身后病人背部依然会靠在床褥上,透气性差,容易发生褥疮。
[0004] 又例如中国专利CN2626471Y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双向侧翻身装置主要由组合床板、组合轴、组合连杆、推拉杆、丝杠、摇柄等部件组成,当转动相应位置的摇柄时,在丝杠与推拉杆的驱动下,组合轴中的一根转动,并带动连接在组合床板上的组合连杆向上抬起,将组合床板中的一组翻板和共用板向上侧翻起一个度,此角度可在0-75度以内任意调节。其中翻板和共用板向上侧翻起一个角度实现翻身,只能实现水平翻身,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护理床翻身机构仅能实现水平翻身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
[0006] 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的技术方案,包括背部翻身机构、臀部翻身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背部翻身机构和臀部翻身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臀部翻身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
[0007] 作为优选,所述背部翻身机构包括2块背部翻身板、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和第一固定支座,所述2块背部翻身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座的两侧,所述2块背部翻身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支座活动连接,所述2块背部翻身板的背面分别与所述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活动连接。
[0008] 作为优选,所述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以其中心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成轴对称,所述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包括2根第一传动副支架和2根第一传动主支架,所述第一传动副支架的上端与所述背部翻身板的背面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副支架和所述第一传动主支架活动连接。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包括支座平台和第一固定支座立柱,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包括支座平台位于第一固定支座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包括支座平台和第一固定支座立柱一体成型,所述支座平台与所述背部翻身板轴连接。
[0010] 作为优选,所述臀部翻身机构包括2块臀部翻身板、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第二固定支座和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所述2块臀部翻身板位于所述翻身机构固定框中间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翻身机构固定框活动连接,所述2块臀部翻身板的背面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座位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的下端,所述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与所述第二固定支座固定连接。
[0011] 作为优选,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以其中心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成中心对称,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包括2根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2根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根第二传动主支架和2根第二传动副支架,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副支架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主支架与所述第二传动副支架活动连接。
[0012] 作为优选,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前转动连接架和后转动连接架,所述前转动连接架和后转动连接架平行,所述前转动连接架和后转动连接架分别与所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前转动连接架轴连接,所述后转动连接架与所述第二传动副支架轴连接。
[0013]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轴、扭动件、电动推杆驱动电机,所述扭动件位于所述传动轴与背部翻身机构连接处的外端,所述扭动件下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扭动件的上端与所述电动推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动推杆底端固定连接。
[0014] 作为优选,所述扭动件为弯形扭动件,所述扭动件的上端沿着电动推杆末端所指的方向弯曲。
[0015] 作为优选,所述万向节包括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位于凹槽内部,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活动连接。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 (1)本发明包括背部翻身机构、臀部翻身机构和传动机构,其中背部翻身机构和臀部翻身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同步运作,实现了背部和臀部的同步翻身,翻身动作协调,翻身动大。
[0018] (2)本发明的传动机构连接臀部翻身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万向节,通过万向节实现传动轴的小角度旋转,从而实现护理床翻身机构的带角度翻身,使得病人在翻身时更加舒适。
[0019] (3)本发明的扭动件为弯形扭动件,扭动件的上端沿着电动推杆末端所指的方向弯曲,使得传动轴的可旋转角度增大,并且采用弯形结构节省空间,方便安装。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的万向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背部翻身机构1、臀部翻身机构2和传动机构3,背部翻身机构1和臀部翻身机构2分别与传动机构3螺钉连接,传动机构3连接臀部翻身机构2的位置设置有万向节35,万向节35与传动机构3螺钉连接。过万向节35实现传动轴的小角度旋转,从而实现护理床翻身机构的带角度翻身,使得病人在翻身时更加舒适。
[0025] 如图1所示:背部翻身机构1包括2块背部翻身板11、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和第一固定支座13,2块背部翻身板11位于第一固定支座13的两侧,2块背部翻身板11与第一固定支座13轴连接,2块背部翻身板11的背面分别与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活动连接。背部翻身板11长度比普通护理床板宽度的一半稍短,并且背部翻身板11为矩形翻身板,翻身时背部翻身板11与病人背部的接触面积小,透气性好。
[0026] 如图1所示: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以其中心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成轴对称,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包括2根第一传动副支架121和2根第一传动主支架122,第一传动副支架12的上端与背部翻身板11的背面轴连接,第一传动副支架121和第一传动主支架122活动连接。第一传动主支架122与传动机构3的传动轴31固定连接,第一传动主支架122转动带动第一传动副支架即可实现背部翻身板11的翻转。并且背部翻身机构传动支架部分12两侧均可转动,实现两侧翻身。
[0027] 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支座13包括支座平台131和第一固定支座立柱133,第一固定支座13包括支座平台131位于第一固定支座立柱133的上端,第一固定支座13包括支座平台131和第一固定支座立柱133一体成型,支座平台131与背部翻身板11轴连接。2块背部翻身板11绕着与支座平台131的连接点转动,实现翻转。
[0028] 如图1所示:臀部翻身机构2包括2块臀部翻身板21、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22、第二固定支座23和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24,2块臀部翻身板21位于翻身机构固定框24中间部分的一端与翻身机构固定框24活动连接,2块臀部翻身板21的背面与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22活动连接,第二固定支座23位于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24的下端,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24与第二固定支座23螺钉连接。臀部翻身机构固定框24限制臀部翻身板21,防止其偏离位置夹伤病人。
[0029] 如图1所示: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22以其中心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成中心对称,臀部翻身机构传动部分22包括2根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221、2根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2根第二传动主支架223和2根第二传动副支架224,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221与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活动连接,第二传动副支架224与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活动连接,第二传动主支架223与第二传动副支架224活动连接。第二传动主支架223和第二传动副支架224配合带动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旋转,从而利用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221带动臀部翻身板21翻转。
[0030] 如图3所示: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的两端分别设有前转动连接架22a和后转动连接架22b,前转动连接架22a和后转动连接架22b平行,前转动连接架22a和后转动连接架22b分别与臀部翻身机构传动轴222固定连接,前转动连接架22a与臀部翻身机构传动前支架221轴连接,后转动连接架22b与第二传动副支架224轴连接。
[0031] 如图1所示:传动机构3还包括传动轴31、扭动件32、电动推杆33和驱动电机34,扭动件32位于传动轴31与背部翻身机构1连接处的外端,扭动件32下端与传动轴31固定连接,扭动件32的上端与电动推杆33末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4与电动推杆33底端螺钉连接。采用驱动电机34可以提供较大的动力,使得护理床翻身机构可以对体重较重的病翻身。
[0032] 如图1所示:扭动件32为弯形扭动件,扭动件32的上端沿着电动推杆33末端所指的方向弯曲。
[0033] 如图2所示:万向节35包括凸起351和凹槽352,凸起351位于凹槽352内部,凸起351与凹槽351活动连接。采用弯形扭动件可以使传动轴的可旋转角度增大,并且采用弯形结构节省空间,方便安装。
[0034]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