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康复床

申请号 CN201410332253.9 申请日 2014-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4068979B 公开(公告)日 2016-10-26
申请人 杨为忠; 发明人 杨为忠;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医疗康复床,属于医疗器械产品中自助康复床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床头、床尾和床板,床板底面设置有拉杆,一端与设置在床头的床头 齿轮 箱机械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床尾的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该床头和床尾内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可分别控制床头和床尾升降的 传动系统 ;该传动系统分别与该床头齿轮箱和该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全面,节约 能源 ,操作灵活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康复床,包括床头、床尾和床板,其特征在于该床板底面设置有拉杆,该拉杆为杆状结构,一端与设置在床头的床头齿轮箱(101)机械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床尾的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该床头和床尾内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可分别控制床头和床尾升降的传动系统(401);该传动系统(401)分别与该床头齿轮箱(101)和该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
所述的床头包括床架,床头板(402),床头框(403),滚轮卡口(404),卡口(405),链接头(406),链接头定位销(407),升降架(408),滚轮固定(409)和滚轮(410);
所述的床架为双床腿的上下框架结构;该床头框(403)为煨成槽形的刚性条板结构,通过复数个床头框固定螺钉(411)固定在该床架的上边框;该床架的上边框为开口向下的槽形结构;该床架的下边框为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该下边框的两端分别与床架的两腿紧固连接;该床头板(402)为刚性板结构,通过复数个床头框固定螺钉(411)固定在床架两侧的上下边框上;
所述的床腿为中空的柱状刚性结构,该床腿的内侧开有长孔;该升降架(408)为中空的柱状刚性结构,内侧开有长孔,由下至上插入至该床腿中;该升降架(408)上端通过链接头定位销(407)将该链接头(406)销接固定在端头;下端通过滚轮卡口(404)将该滚轮固定块(409)固定在端头;该滚轮固定块(409)连接该滚轮(410);该链接头(406)上设置有撑住床腿起阻尼作用的卡口(405);该卡口(405)为弹簧
所述的床尾与该床头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床板底面设置有与电机(601)机械连接的电机齿轮链接箱(501),该电机齿轮链接箱(501)上设置一轴链接头(507),该轴链接头(507)与该拉杆成连接的状态或断开的状态;
所述的床尾齿轮装置为床尾齿轮箱(301)或含手柄床尾齿轮箱(201);
形成当该轴链接头(507)与该拉杆成连接的状态时该电机(601)通过电机齿轮链接箱(501)带动该拉杆转动,进一步通过设置在床头或床尾的该床头齿轮箱(101)和该床尾齿轮装置通过机械连接的所述传动系统(401)使床头或床尾可分别自动升、降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康复床,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系统(401)包括支撑杆(412),支撑杆销(413),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套头(415),螺旋升降杆(416),螺杆限位销(417),内丝套(418),内丝升降头(420),丝绳固定螺丝(421),固定套(422),套口(423),钢丝绳(424),钢丝滚轮固定销(425)和钢丝滚轮(426);
所述的螺旋升降杆(416)位于该床架上、下边框之间,直立设置,上端端头处设置工字形圆柱状套头(415),该套头(415)与上边框成顶抵状态;该螺旋升降杆(416)的下端穿过下边框与该床头齿轮箱(101)或该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
所述的内丝套(418)为直立设置的圆管结构,侧壁对称开有两个矩形通孔;该通孔下部的侧壁一体向外延伸,该延伸部分整体呈与轴线垂直的矩形板结构;该矩形板结构上成对设置有两个通孔A;沿另一对角设置有两个螺孔;该通孔A和该螺孔之间设置一通孔B;该通孔B的直径小于该螺孔的直径,该通孔B与该螺孔相通;
所述的螺旋升降杆(4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螺旋升降杆(416)轴线平行的支撑杆(412);该支撑杆(412)穿过该通孔A,该支撑杆(412)的两端分别与该床架的上、下边框铆接固定;该螺旋升降杆(416)上固定有两螺杆限位销(417);该螺杆限位销(417)分别位于该内丝套(418)与该套头(415)之间和该内丝套(418)与该螺旋升降杆(416)的下端端头之间;
所述的内丝升降头(420)为直立设置的圆管结构,内外壁分别设置有螺纹;该内丝升降头(420)位于该内丝套(418)内,内螺纹与该螺旋升降杆(416)螺旋连接;该内丝升降头(420)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该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与该内丝升降头(420)的轴线平行;
所述的套口(423)为弧形板结构,内壁设置有与该内丝升降头(420)外螺纹相同螺距的内螺纹;该套口(423)嵌入该内丝套(418)的矩形通孔内并与该内丝升降头(420)的外螺纹螺旋连接;
所述的固定套(422)为半圆形的板结构,成对包覆在该内丝套(418)及套口(423)的外环且紧固连接成一圆管结构;
所述的复数个钢丝滚轮(426)均匀分布于该床架下边框槽形结构内并通过该钢丝滚轮固定销(425)与所述的下边框槽形边框销接固定;
所述的钢丝绳(424)绕过复数个该钢丝滚轮(426);一端与该链接头定位销(407)固连接,另一端的端头与该钢丝绳固定螺丝(421)紧固连接;该钢丝绳固定螺丝(421)穿过设置在该矩形板结构上的所述螺孔并卡固在该通孔B上;
形成该内丝套(418)整体在该螺旋升降杆(416)上的上下移动,牵动该钢丝绳(424)的伸收,进而通过该钢丝绳(424)带动该升降架(408)上下移动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康复床,其特征在于该床头齿轮箱(101)包括:床头齿轮箱外壳母(102),床头齿轮箱外壳公(103),大轴套A(104),第一小轴套A(1051),第二小轴套A(1052),第三小轴套A(1053),第一轴承垫片A(1061),第二轴承垫片A(1062),第三轴承垫片A(1063),第四轴承垫片A(1064),第一平面轴承A(1071),第二平面轴承A(1072),第一弹簧垫片A(1081),第二弹簧垫片A(1082),开口短轴A(109),第一定位销A(1101),第二定位销A(1102),第一伞齿A(1111),第二伞齿A(1112),限位垫片A(112),闭口长轴A(113)和开口销A(114);
所述的床头齿轮箱外壳母(102)和床头齿轮箱外壳公(103)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床头齿轮箱外壳母(102)和床头齿轮箱外壳公(103)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一凸凹空间;
所述的第一伞齿A(1111)和第二伞齿A(1112)位于该第一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所述的开口短轴A(109)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A(1111),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401)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A(109)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A(1111)的第一定位销A(1101);该开口短轴A(109)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A(104),第一小轴套A(1051),第一轴承垫片A(1061),第一平面轴承A(1071),第二轴承垫片A(1062)和第一弹簧垫片A(1081);该第一轴承垫片A(1061)和该第一平面轴承A(1071)和该第二轴承垫片A(1062)和该第一弹簧垫片A(1081)和该第一伞齿A(1111)紧密压紧连接;
所述的闭口长轴A(113)为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A(1112);该闭口长轴A(113)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A(1112)的第二定位销A(1102);该闭口长轴A(113)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该限位垫片A(112)和该第二小轴套A(1052)延伸穿出,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A(114);该闭口长轴A(113)的另一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三小轴套A(1053),第四轴承垫片A(1064),第二平面轴承A(1072),第三轴承垫片A(1063)和第二弹簧垫片A(1082);该第四轴承垫片A(1064)和第二平面轴承A(1072)和第三轴承垫片A(1063)和第二弹簧垫片A(1082)和该第二伞齿A(1112)紧密压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康复床,其特征在于该含手柄床尾齿轮箱(201)包括: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大轴套B(204),第一小轴套B(2051),第二小轴套B(2052),第三小轴套B(2053),第一轴承垫片B(2061),第二轴承垫片B(2062),第三轴承垫片B(2063),第四轴承垫片B(2064),第一平面轴承B(2071),第二平面轴承B(2072),第一弹簧垫片B(2081),第二弹簧垫片B(2082),开口短轴B(209),第一定位销B(2101),第二定位销B(2102),第一伞齿B(2111),第二伞齿B(2112),长轴B(212),开口销B(213),手柄(224);
所述的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二凸凹空间;
所述的第一伞齿B(2111)和第二伞齿B(2112)位于该第二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所述的开口短轴B(209)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B(2111),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401)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B(209)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B(2111)的第一定位销B(2101);该开口短轴B(209)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B(204),第一小轴套B(2051),第一轴承垫片B(2061),第一平面轴承B(2071),第二轴承垫片B(2062)和第一弹簧垫片B(2081);该第一轴承垫片B(2061)和该第一平面轴承B(2071)和该第二轴承垫片B(2062)和该第一弹簧垫片B(2081)和该第一伞齿B(2111)紧密压紧连接;
所述的长轴B(212)为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B(2112);该长轴B(212)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B(2112)的第二定位销B(2102);该长轴B(212)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三小轴套B(2053)延伸穿出,端头处设置开口槽,通过该开口槽与手柄(224)固定连接;
所述的长轴B(212)的另一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B(2082),第四轴承垫片B(2064),第二平面轴承B(2072),第三轴承垫片B(2063)和第二小轴套B(2052)并延伸穿出该第二凸凹空间;该长轴B(212)另一端的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B(213);该第二弹簧垫片B(2082)和该第四轴承垫片B(2064)和该第二平面轴承B(2072)和该第三轴承垫片B(2063)和该第二伞齿B(2112)紧密压紧连接;
所述的手柄(224)包括手柄固定螺丝(223),握把定位销(225),握把垫片(226),握把弹簧(227),握把插销(228),握把(229)和握把连接头(230);该手柄(224)的柄壁为柱状的刚性结构,一端的端头一体或紧设置环状连接部,该握把连接头(230)沉入该环状连接部内并通过该手柄固定螺丝(223)与该环状连接部紧固连接;该手柄(224)柄壁的另一端端头处设置凹槽;
所述的握把连接头(230)整体为柱状,一端设置凸出部,该凸出部插入该长轴B(212)上设置的开口槽内并成相互锁固的结构;
所述的握把(229)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内部插入握把插销(228),该握把插销(228)上环套有由两握把垫片(226)夹执的握把弹簧(227);该握把插销(228)一端端头插入该手柄(224)柄壁的另一端端头处设置的凹槽内并通过握把定位销(225)铆固连接;该握把插销(228)另一端端头设置限制该握把(229)滑出的限位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康复床,其特征在于该床尾齿轮箱(301)包括: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大轴套C(304),第一小轴套C(3051),第二小轴套C(3052),第三小轴套C(3053),第一轴承垫片C(3061),第二轴承垫片C(3062),第三轴承垫片C(3063),第四轴承垫片C(3064),第一平面轴承C(3071),第二平面轴承C(3072)第一弹簧垫片C(3081),第二弹簧垫片C(3082),开口短轴C(309),第一定位销C(3101),第二定位销C(3102),第一伞齿C(3111),第二伞齿C(3112),长轴C(312),开口销C(313)和限位垫片C(314);
所述的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二凸凹空间;
所述的第一伞齿C(3111)和第二伞齿C(3112)位于该第二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所述的开口短轴C(309)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C(3111),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401)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C(309)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C(3111)的第一定位销C(3101);该开口短轴C(309)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C(304),第一小轴套C(3051),第一轴承垫片C(3061),第一平面轴承C(3071),第二轴承垫片C(3062)和第一弹簧垫片C(3081);该第一轴承垫片C(3061)和该第一平面轴承C(3071)和该第二轴承垫片C(3062)和该第一弹簧垫片C(3081)和该第一伞齿C(3111)紧密压紧连接;
所述的长轴C(312)为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C(3112);该长轴C(312)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C(3112)的第二定位销C(3102);该长轴C(312)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该限位垫片C(314)和该第三小轴套C(3053),端头处设置开口槽;
所述的长轴C(312)的另一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C(3082),第四轴承垫片C(3064),第二平面轴承C(3072),第三轴承垫片C(3063)和第二小轴套C(3052)并延伸穿出该第二凸凹空间;该长轴C(312)另一端的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C(313);该第二弹簧垫片C(3082)和该第四轴承垫片C(3064)和该第二平面轴承C(3072)和该第三轴承垫片C(3063)和该第二伞齿C(3112)紧密压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康复床,其特征在于该电机齿轮链接箱(501)包括:链接箱外壳母(502),链接箱外壳公(503),电机短轴(504),轴链长轴E(505),第一小轴套E(5041),第三小轴套E(5051),第一限位垫片E(5042),第二限位垫片E(5052),第一伞齿E(5043),第二伞齿E(5053),第一开口销E(5044),第二开口销E(5054),第一定位销E(5045),第二定位销E(5055),第一弹簧垫片E(5046),第三开口销E(5056),第一轴承垫片E(5047),第二弹簧垫片E(5057),第一平面轴承E(5048),第三轴承垫片E(5058),第二轴承垫片E(5049),第二平面轴承E(5059),第二小轴套E(50410),第四轴承垫片E(50510),第四小轴套E(50511),轴链接头弹簧(506)和轴链接头(507);
所述的链接箱外壳母(502)和链接箱外壳公(503)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链接箱外壳母(502)和链接箱外壳公(503)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三凸凹空间;
所述的第一伞齿E(5043)和第二伞齿E(5053)位于该第三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平行设置并齿合连接;
所述的电机短轴(504)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E(5043);该电机短轴(504)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E(5043)的第一定位销E(5045);该电机短轴(504)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一限位垫片E(5042)和第一小轴套E(5041)并延伸穿出该第三凸凹空间,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一开口销E(5044)销入的销孔;该电机短轴(504)的另一端从左至右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一弹簧垫片E(5046),第一轴承垫片E(5047),第一平面轴承E(5048),第二轴承垫片E(5049)和第二小轴套E(50410);该第一伞齿E(5043)和该第一弹簧垫片E(5046)和第一轴承垫片E(5047)和第一平面轴承E(5048)和第二轴承垫片E(5049)紧密压紧连接;
所述的轴链长轴E(505)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E(5053);该轴链长轴E(505)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E(5053)的第二定位销E(5055);该轴链长轴E(505)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二限位垫片E(5052)和第三小轴套E(5051)并延伸穿出该第三凸凹空间,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二开口销E(5054)销入的销孔;该轴链长轴E(505)的另一端从左至右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E(5057),第三轴承垫片E(5058),第二平面轴承E(5059),第四轴承垫片E(50510)和第四小轴套E(50511);该第二伞齿E(5053)和该第二弹簧垫片E(5057)和第三轴承垫片E(5058)和第二平面轴承E(5059)和第四轴承垫片E(50510)紧密压紧连接;该轴链长轴E(505)的另一端延伸从该第三凸凹空间穿出,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三开口销E(5056)销入的销孔;该轴链接头(507)整体为中空、外方内圆的柱状结构,侧面开有槽孔,一端插入该轴链长轴E(505),另一端的端头设置销槽开口;该轴链接头(507)通过该第三开口销E(5056)销接在该轴链长轴E(505)的另一端或右端;该轴链接头(507)内部设置轴链接头弹簧(506)。

说明书全文

医疗康复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床,属于医疗器械产品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说属于医疗器械产品中自助康复床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的医疗康复床,多数为床板和床架为固定式的结构,高低的调整多要借助第二者来完成,对护理人员和家属的依赖性很大;而且由于传动机构沉重费且噪声较大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病者的治疗质量。根据病者身体及治疗的要求,需要经常起坐或调高某一部位,比如头部或脚部的调整的特点,更需要一种升降高低的调整要简单,方便和安全,最好病者也能依靠自身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来完成的更佳的医疗康复床。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医疗康复床,以实现结构简单优良,使用安全轻便,功能灵活多样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医疗康复床,包括床头、床尾和床板,其中该床板底面设置有拉杆,该拉杆为杆状结构,一端与设置在床头的床头齿轮箱机械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床尾的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该床头和床尾内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可分别控制床头和床尾升降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分别与该床头齿轮箱和该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
[0006] 所述的床头包括床架,床头板,床头框,滚轮卡口,卡口,链接头,链接头定位销,升降架,滚轮固定和滚轮;
[0007] 所述的床架为双床腿的上下框架结构;该床头框为煨成槽形的刚性条板结构,通过复数个床头框固定螺钉固定在该床架的上边框;该床架的上边框为开口向下的槽形结构;该床架的下边框为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该下边框的两端分别与床架的两腿紧固连接;该床头板为刚性板结构,通过复数个床头框固定螺钉固定在床架两侧的上下边框上;
[0008] 所述的床腿为中空的柱状刚性结构,该床腿的内侧开有长孔;该升降架为中空的柱状刚性结构,内侧开有长孔,由下至上插入至该床腿中;该升降架上端通过链接头定位销将该链接头销接固定在端头;下端通过滚轮卡口将该滚轮固定块固定在端头;该滚轮固定块连接该滚轮;该链接头上设置有撑住床腿起阻尼作用的卡口;该卡口为弹簧
[0009] 所述的床尾与该床头的结构相同;
[0010] 所述的床板底面设置有与电机机械连接的电机齿轮链接箱,该电机齿轮链接箱上设置一轴链接头,该轴链接头与该拉杆成连接的状态或断开的状态;
[0011] 所述的床尾齿轮装置为床尾齿轮箱或含手柄床尾齿轮箱;
[0012] 形成当该轴链接头与该拉杆成连接的状态时该电机通过电机齿轮链接箱带动该拉杆转动,进一步通过设置在床头或床尾的该床头齿轮箱和该床尾齿轮装置通过机械连接的所述传动系统使床头或床尾可分别自动升、降的结构。
[0013] 该传动系统包括支撑杆,支撑杆销,内丝升降头限位销,套头,螺旋升降杆,螺杆限位销,内丝套,内丝升降头,丝绳固定螺丝,固定套,套口,钢丝绳,钢丝滚轮固定销和钢丝滚轮;
[0014] 所述的螺旋升降杆位于该床架上、下边框之间,直立设置,上端端头处设置工字形圆柱状套头,该套头与上边框成顶抵状态;该螺旋升降杆的下端穿过下边框与该床头齿轮箱或该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
[0015] 所述的内丝套为直立设置的圆管结构,侧壁对称开有两个矩形通孔;该通孔下部的侧壁一体向外延伸,该延伸部分整体呈与轴线垂直的矩形板结构;该矩形板结构上成对设置有两个通孔A;沿另一对角设置有两个螺孔;该通孔A和该螺孔之间设置一通孔B;该通孔B的直径小于该螺孔的直径,该通孔B与该螺孔相通;
[0016] 所述的螺旋升降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螺旋升降杆轴线平行的支撑杆;该支撑杆穿过该通孔A,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该床架的上、下边框铆接固定;该螺旋升降杆上固定有两螺杆限位销;该螺杆限位销分别位于该内丝套与该套头之间和该内丝套与该螺旋升降杆的下端端头之间;
[0017] 所述的内丝升降头为直立设置的圆管结构,内外壁分别设置有螺纹;该内丝升降头位于该内丝套内,内螺纹与该螺旋升降杆螺旋连接;该内丝升降头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内丝升降头限位销;该内丝升降头限位销与该内丝升降头的轴线平行;
[0018] 所述的套口为弧形板结构,内壁设置有与该内丝升降头外螺纹相同螺距的内螺纹;该套口嵌入该内丝套的矩形通孔内并与该内丝升降头的外螺纹螺旋连接;
[0019] 所述的固定套为半圆形的板结构,成对包覆在该内丝套及套口的外环且紧固连接成一圆管结构;
[0020] 所述的复数个钢丝滚轮均匀分布于该床架下边框槽形结构内并通过该钢丝滚轮固定销与所述的下边框槽形边框销接固定;
[0021] 所述的钢丝绳绕过复数个该钢丝滚轮;一端与该链接头定位销固连接,另一端的端头与该钢丝绳固定螺丝紧固连接;该钢丝绳固定螺丝穿过设置在该矩形板结构上的所述螺孔并卡固在该通孔B上;
[0022] 形成该内丝套整体在该螺旋升降杆上的上下移动,牵动该钢丝绳的伸收,进而通过该钢丝绳带动该升降架上下移动的结构。
[0023] 该床头齿轮箱包括:床头齿轮箱外壳母,床头齿轮箱外壳公,大轴套A,第一小轴套A,第二小轴套A,第三小轴套A,第一轴承垫片A,第二轴承垫片A,第三轴承垫片A,第四轴承垫片A,第一平面轴承A,第二平面轴承A,第一弹簧垫片A,第二弹簧垫片A,开口短轴A,第一定位销A,第二定位销A,第一伞齿A,第二伞齿A,限位垫片A,闭口长轴A和开口销A;
[0024] 所述的床头齿轮箱外壳母和床头齿轮箱外壳公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床头齿轮箱外壳母和床头齿轮箱外壳公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一凸凹空间;
[0025] 所述的第一伞齿A和第二伞齿A位于该第一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0026] 所述的开口短轴A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A,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A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A的第一定位销A;该开口短轴A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A,第一小轴套A,第一轴承垫片A,第一平面轴承A,第二轴承垫片A和第一弹簧垫片A;该第一轴承垫片A和该第一平面轴承A和该第二轴承垫片A和该第一弹簧垫片A和该第一伞齿A紧密压紧连接;
[0027] 所述的闭口长轴A为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A;该闭口长轴A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A的第二定位销A;该闭口长轴A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该限位垫片A和该第二小轴套A延伸穿出,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A;该闭口长轴A的另一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三小轴套A,第四轴承垫片A,第二平面轴承A,第三轴承垫片A和第二弹簧垫片A;该第四轴承垫片A和第二平面轴承A和第三轴承垫片A和第二弹簧垫片A和该第二伞齿A紧密压紧连接。
[0028] 该含手柄床尾齿轮箱包括:床尾齿轮箱外壳母,床尾齿轮箱外壳公,大轴套B,第一小轴套B,第二小轴套B,第三小轴套B,第一轴承垫片B,第二轴承垫片B,第三轴承垫片B,第四轴承垫片B,第一平面轴承B,第二平面轴承B,第一弹簧垫片B,第二弹簧垫片B,开口短轴B,第一定位销B,第二定位销B,第一伞齿B,第二伞齿B,长轴B,开口销B,手柄;
[0029] 所述的床尾齿轮箱外壳母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床尾齿轮箱外壳母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二凸凹空间;
[0030] 所述的第一伞齿B和第二伞齿B位于该第二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0031] 所述的开口短轴B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B,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B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B的第一定位销B;该开口短轴B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B,第一小轴套B,第一轴承垫片B,第一平面轴承B,第二轴承垫片B和第一弹簧垫片B;该第一轴承垫片B和该第一平面轴承B和该第二轴承垫片B和该第一弹簧垫片B和该第一伞齿B紧密压紧连接;
[0032] 所述的长轴B为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B;该长轴B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B的第二定位销B;该长轴B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三小轴套B延伸穿出,端头处设置开口槽,通过该开口槽与手柄固定连接;
[0033] 所述的长轴B的另一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B,第四轴承垫片B,第二平面轴承B,第三轴承垫片B和第二小轴套B并延伸穿出该第二凸凹空间;该长轴B另一端的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B;该第二弹簧垫片B和该第四轴承垫片B和该第二平面轴承B和该第三轴承垫片B和该第二伞齿B紧密压紧连接;
[0034] 所述的手柄包括手柄固定螺丝,握把定位销,握把垫片,握把弹簧,握把插销,握把和握把连接头;该手柄的柄壁为柱状的刚性结构,一端的端头一体或紧设置环状连接部,该握把连接头沉入该环状连接部内并通过该手柄固定螺丝与该环状连接部紧固连接;该手柄柄壁的另一端端头处设置凹槽;
[0035] 所述的握把连接头整体为柱状,一端设置凸出部,该凸出部插入该长轴B上设置的开口槽内并成相互锁固的结构;
[0036] 所述的握把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内部插入握把插销,该握把插销上环套有由两握把垫片夹执的握把弹簧;该握把插销一端端头插入该手柄柄壁的另一端端头处设置的凹槽内并通过握把定位销铆固连接;该握把插销另一端端头设置限制该握把滑出的限位部。
[0037] 该床尾齿轮箱包括:床尾齿轮箱外壳母,床尾齿轮箱外壳公,大轴套C,第一小轴套C,第二小轴套C,第三小轴套C,第一轴承垫片C,第二轴承垫片C,第三轴承垫片C,第四轴承垫片C,第一平面轴承C,第二平面轴承C第一弹簧垫片C,第二弹簧垫片C,开口短轴C,第一定位销C,第二定位销C,第一伞齿C,第二伞齿C,长轴C,开口销C和限位垫片C;
[0038] 所述的床尾齿轮箱外壳母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床尾齿轮箱外壳母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二凸凹空间;
[0039] 所述的第一伞齿C和第二伞齿C位于该第二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0040] 所述的开口短轴C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C,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C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C的第一定位销C;该开口短轴C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C,第一小轴套C,第一轴承垫片C,第一平面轴承C,第二轴承垫片C和第一弹簧垫片C;该第一轴承垫片C和该第一平面轴承C和该第二轴承垫片C和该第一弹簧垫片C和该第一伞齿C紧密压紧连接;
[0041] 所述的长轴C为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C;该长轴C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C的第二定位销C;该长轴C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该限位垫片C和该第三小轴套C,端头处设置开口槽;
[0042] 所述的长轴C的另一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C,第四轴承垫片C,第二平面轴承C,第三轴承垫片C和第二小轴套C并延伸穿出该第二凸凹空间;该长轴C另一端的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C;该第二弹簧垫片C和该第四轴承垫片C和该第二平面轴承C和该第三轴承垫片C和该第二伞齿C紧密压紧连接。
[0043] 该电机齿轮链接箱包括:链接箱外壳母,链接箱外壳公,电机短轴,轴链长轴E,第一小轴套E,第三小轴套E,第一限位垫片E,第二限位垫片E,第一伞齿E,第二伞齿E,第一开口销E,第二开口销E,第一定位销E,第二定位销E,第一弹簧垫片E,第三开口销E,第一轴承垫片E,第二弹簧垫片E,第一平面轴承E,第三轴承垫片E,第二轴承垫片E,第二平面轴承E,第二小轴套E,第四轴承垫片E,第四小轴套E,轴链接头弹簧和轴链接头;
[0044] 所述的链接箱外壳母和链接箱外壳公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链接箱外壳母和链接箱外壳公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三凸凹空间;
[0045] 所述的第一伞齿E和第二伞齿E位于该第三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平行设置并齿合连接;
[0046] 所述的电机短轴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E;该电机短轴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E的第一定位销E;该电机短轴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一限位垫片E和第一小轴套E并延伸穿出该第三凸凹空间,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一开口销E销入的销孔;该电机短轴的另一端从左至右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一弹簧垫片E,第一轴承垫片E,第一平面轴承E,第二轴承垫片E和第二小轴套E;该第一伞齿E和该第一弹簧垫片E和第一轴承垫片E和第一平面轴承E和第二轴承垫片E紧密压紧连接;
[0047] 所述的轴链长轴E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E;该轴链长轴E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E的第二定位销E;该轴链长轴E的一端穿过经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二限位垫片E和第三小轴套E并延伸穿出该第三凸凹空间,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二开口销E销入的销孔;该轴链长轴E的另一端从左至右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E,第三轴承垫片E,第二平面轴承E,第四轴承垫片E和第四小轴套E;该第二伞齿E和该第二弹簧垫片E和第三轴承垫片E和第二平面轴承E和第四轴承垫片E紧密压紧连接;该轴链长轴E的另一端延伸从该第三凸凹空间穿出,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三开口销E销入的销孔;该轴链接头整体为中空、外方内圆的柱状结构,侧面开有槽孔,一端插入该轴链长轴E,另一端的端头设置销槽开口;该轴链接头通过该第三开口销E销接在该轴链长轴E的另一端或右端;该轴链接头内部设置轴链接头弹簧。
[0048]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床头和床尾分别设置了与分别设置在床头或床尾内部的传动系统机械连接的床头齿轮箱和床尾齿轮箱,同时床头齿轮箱和床尾齿轮箱又通过拉杆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传动装置;当拉杆通过电机或手柄转动时,可带动连接传动系统的床脚升降移动,进而实现整个床的升降移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全面,节约能源,操作灵活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
[0049]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50] 图2为图1床尾中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1] 图3为图1床头中B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2] 图4为本发明床尾外观结构示意图;
[0053] 图5a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组装结构示意图;
[0054] 图5b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5] 图5c为本发明升降装置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6] 图6为本发明床头齿轮箱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7] 图7为本发明含手柄床尾齿轮箱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8] 图7a为图7中手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9] 图8为本发明不含手柄床尾齿轮箱结构分解示意图;
[0060] 图9为本发明电机齿轮链接箱结构分解示意图。
[0061] 图中标号说明
[0062] 101、床头齿轮箱
[0063] 102、床头齿轮箱外壳母          103、床头齿轮箱外壳公
[0064] 104、大轴套A
[0065] 1051、第一小轴套A              1052、第二小轴套A
[0066] 1053、第三小轴套A
[0067] 1061、第一轴承垫片A            1062、第二轴承垫片A
[0068] 1063、第三轴承垫片A            1064、第四轴承垫片A
[0069] 1071、第一平面轴承A            1072、第二平面轴承A
[0070] 1081、第一弹簧垫片A            1082、第二弹簧垫片A
[0071] 109、开口短轴A
[0072] 1101、第一定位销A              1102、第二定位销A
[0073] 1111、第一伞齿A                1112、第二伞齿A
[0074] 112、限位垫片A                 113、闭口长轴A
[0075] 114、开口销A
[0076] 201、含手柄床尾齿轮箱
[0077] 202、床尾齿轮箱外壳母          203、床尾齿轮箱外壳公
[0078] 204、大轴套B
[0079] 2051、第一小轴套B              2052、第二小轴套B
[0080] 2053、第三小轴套B
[0081] 2061、第一轴承垫片B            2062、第二轴承垫片B
[0082] 2063、第三轴承垫片B            2064、第四轴承垫片B
[0083] 2071、第一平面轴承B            2072、第二平面轴承B
[0084] 2081、第一弹簧垫片B            2082、第二弹簧垫片B
[0085] 209、开口短轴B
[0086] 2101、第一定位销B              2102、第二定位销B
[0087] 2111、第一伞齿B                2112、第二伞齿B
[0088] 212、长轴B                     213、开口销B
[0089] 223、手柄固定螺丝              224、手柄
[0090] 225、握把定位销                226、握把垫片
[0091] 227、握把弹簧                  228、握把插销
[0092] 229、握把                      230、握把连接头
[0093] 301、床尾齿轮箱
[0094] 304、大轴套C
[0095] 3051、第一小轴套C              3052、第二小轴套C
[0096] 3053、第三小轴套C
[0097] 3061、第一轴承垫片C            3062、第二轴承垫片C
[0098] 3063、第三轴承垫片C            3064、第四轴承垫片C
[0099] 3071、第一平面轴承C            3072、第二平面轴承C
[0100] 3081、第一弹簧垫片C            3082、第二弹簧垫片C
[0101] 309、开口短轴C
[0102] 3101、第一定位销C              3102、第二定位销C
[0103] 3111、第一伞齿C                3112、第二伞齿C
[0104] 312、长轴C                     313、开口销C
[0105] 314、限位垫片C
[0106] 401、传动系统
[0107] 402、床头板                    403、床头框
[0108] 404、滚轮卡口                  405、卡口
[0109] 406、链接头                    407、链接头定位销
[0110] 408、升降架                    409、滚轮固定块
[0111] 410、滚轮                      411、床头框固定螺丝
[0112] 412、支撑杆                    413、支撑杆销
[0113] 414、内丝升降头限位销          415、套头
[0114] 416、螺旋升降杆                417、螺杆限位销
[0115] 418、内丝套
[0116] 420、内丝升降头               421、钢丝绳固定螺丝
[0117] 422、固定套                   423、套口
[0118] 424、钢丝绳                   425、钢丝滚轮固定销
[0119] 426、钢丝滚轮
[0120] 501、电机齿轮链接箱
[0121] 502、链接箱外壳母             503、链接箱外壳公
[0122] 504、电机短轴                 505、轴链长轴E
[0123] 5041、第一小轴套E             5051、第三小轴套E
[0124] 5042、第一限位垫片E           5052、第二限位垫片E
[0125] 5043、第一伞齿E               5053、第二伞齿E
[0126] 5044、第一开口销E             5054、第二开口销E
[0127] 5045、第一定位销E             5055、第二定位销E
[0128] 5046、第一弹簧垫片E           5056、第三开口销E
[0129] 5047、第一轴承垫片E           5057、第二弹簧垫片E
[0130] 5048、第一平面轴承E           5058、第三轴承垫片E
[0131] 5049、第二轴承垫片E           5059、第二平面轴承E
[0132] 50410、第二小轴套E            50510、第四轴承垫片E
[0133] 50511、第四小轴套E
[0134] 506、轴链接头弹簧             507、轴链接头
[0135] 60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13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如下。
[0137]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医疗康复床,包括床头、床尾和床板,其中该床板底面设置有拉杆,该拉杆可设置在床板底面的中心位置,该拉杆为杆状结构或实心的杆状结构,一端与设置在床头的床头齿轮箱101机械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床尾的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该床头和床尾内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可分别控制床头和床尾升降的传动系统401;该传动系统401分别与该床头齿轮箱101和该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所述的床尾齿轮装置为床尾齿轮箱301或含手柄床尾齿轮箱201;
[0138] 所述的床头包括床架,床头板402,床头框403,滚轮卡口404,卡口405,链接头406,链接头定位销407,升降架408,滚轮固定块409和滚轮410;
[0139] 所述的床架为双床腿的上下框架结构;该床头框403为煨成槽形(即沿板条同一侧面两端向同方向弯90度形成的开口向下的槽形结构)的刚性条板结构,通过复数个床头框固定螺钉411固定在该床架的上边框;该床架的上边框为开口向下的槽形结构(或者说上边框的截面为开口向下的槽形结构);该床架的下边框为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或者说下边框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该下边框的两端分别与床架的两腿紧固连接(例如焊接连接);该床头板402为刚性板结构,通过复数个床头框固定螺钉411固定在床架两侧的上下边框上;
[0140] 所述的床腿为中空的柱状刚性结构,该床腿的内侧开有长孔;该升降架408为中空的柱状刚性结构,内侧开有长孔,由下至上插入至该床腿中,使该床腿的长孔与该升降架的长孔位于同侧并导通;该升降架408上端通过链接头定位销407将该链接头406销接固定在端头;下端通过滚轮卡口404将该滚轮固定块409固定在端头;该滚轮固定块409连接该滚轮410;该链接头406上设置有撑住床腿(内侧)起阻尼作用的卡口405;该卡口405为弹簧;
[0141] 所述的床尾与该床头的结构相同;
[0142] 所述的床板底面设置有与电机601机械连接的电机齿轮链接箱501,该电机601可固定在床板底面;该电机齿轮链接箱501上设置一轴链接头507,该轴链接头507与该拉杆成连接的状态或断开的状态;也就是说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用电机带动拉杆转动(即连接的状态),同时也可以不使用电机带动拉杆转动(即断开的状态)而使用手柄转动带动拉杆转动;
[0143] 形成当该轴链接头507与该拉杆成连接的状态时该电机601通过电机齿轮链接箱501带动该拉杆转动,进一步通过设置在床头或床尾的该床头齿轮箱101和该床尾齿轮装置通过机械连接的所述传动系统401使床头或床尾可分别自动升、降的结构。
[0144] 如图5a,图5b和图5c所示,该传动系统401包括支撑杆412,支撑杆销413,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套头415,螺旋升降杆416,螺杆限位销417,内丝套418,内丝升降头420,钢丝绳固定螺丝421,固定套422,套口423,钢丝绳424,钢丝滚轮固定销425和钢丝滚轮426;
[0145] 所述的螺旋升降杆416位于该床架上、下边框之间,直立设置,上端端头处设置工字形圆柱状套头415,该套头415与上边框成顶抵状态或顶抵固定状态;该螺旋升降杆416的下端穿过下边框与该床头齿轮箱101或该床尾齿轮装置机械连接,例如可通过联轴器机械连接;
[0146] 所述的内丝套418为直立设置的圆管结构,侧壁对称开有两个矩形或方形的通孔;该通孔下部的侧壁一体向外延伸,该延伸部分整体呈与内丝套418轴线垂直的矩形板结构;
该矩形板结构上成对角设置有两个通孔A(即在矩形板结构上沿对角线一边设置一个通孔A);沿另一对角设置有两个螺孔;该通孔A和该螺孔之间设置一通孔B,这样该矩形板结构的两个对称边上分别拥有一通孔A,一通孔B和一螺孔;该通孔B的直径小于该螺孔的直径,该通孔B与该螺孔相通;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可将固定在钢丝绳424上的钢丝绳固定螺丝421穿过较大的螺孔后通过与螺孔导通的通道进入较小的通孔B中,使钢丝绳固定螺丝421卡固在通孔B上,然后在螺孔中旋入螺丝使钢丝绳固定螺丝421不至滑脱,进一步讲这样的结构是将钢丝绳424劳劳的固定在该内丝套418上;
[0147] 所述的螺旋升降杆4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螺旋升降杆416轴线平行的支撑杆412;该支撑杆412穿过该通孔A,该支撑杆412的两端分别与该床架的上、下边框铆接固定;
设置支撑杆412的目的一是为了加强螺旋升降杆416整体的牢固度,另一个目的是该支撑杆
412可以起到导柱的作用,有利于该内丝套418在该螺旋升降杆416上上下移动,起到扶正的功能;该螺旋升降杆416上固定有两螺杆限位销417;该螺杆限位销417分别位于该内丝套
418与该套头415之间和该内丝套418与该螺旋升降杆416的下端端头之间;实际上在该螺旋升降杆416上设置的上下两个螺杆限位销417所起的作用为限定该内丝套418在该螺旋升降杆416上移动的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
[0148] 所述的内丝升降头420为直立设置的圆管结构,内外壁分别设置有螺纹;该内丝升降头420位于该内丝套418内,内螺纹与该螺旋升降杆416螺旋连接;该内丝升降头420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该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与该内丝升降头420的轴线平行,该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突出该内丝升降头420上端面或下端面设置;当上端面的该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随该内丝套418移动到上死点位置时,设置在上部的螺杆限位销417会阻住该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的转动,进一步也就阻住了该内丝套418的向上的移动;同样当下端面的该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随该内丝套418移动到下死点位置时,设置在下部的螺杆限位销417会阻住该内丝升降头限位销414的转动,进一步也就阻住了该内丝套418的向下的移动;
[0149] 所述的套口423为弧形板结构,内壁设置有与该内丝升降头420外螺纹相同螺距的内螺纹;该套口423嵌入该内丝套418的矩形通孔内并与该内丝升降头420的外螺纹螺旋连接;
[0150] 所述的固定套422为半圆形的板结构,成对包覆在该内丝套418及套口423的外环且紧固连接(例如通过焊接)成一圆管结构;
[0151] 所述的复数个钢丝滚轮426均匀分布于该床架下边框槽形结构内并通过该钢丝滚轮固定销425与所述的下边框槽形边框销接固定;例如,以该螺旋升降杆416为中心,左右各设置两个钢丝滚轮426且外部的两个钢丝滚轮426位于下边框分别与一床腿交接的位置;如图5b。
[0152] 所述的钢丝绳424绕过复数个该钢丝滚轮426;从床腿和该升降架408内侧开有的长孔内穿入,(穿入)一端与该链接头定位销407锁固连接,另一端的端头与该钢丝绳固定螺丝421紧固连接;该钢丝绳固定螺丝421穿过设置在该矩形板结构上的所述螺孔并卡固在该通孔B上;
[0153] 形成该内丝套418整体在该螺旋升降杆416上的上下移动,牵动该钢丝绳424的伸收,进而通过该钢丝绳424带动该升降架408上下移动的结构。
[0154] 如图6所示,该床头齿轮箱101包括:床头齿轮箱外壳母102,床头齿轮箱外壳公103,大轴套A104,第一小轴套A1051,第二小轴套A1052,第三小轴套A1053,第一轴承垫片A1061,第二轴承垫片A1062,第三轴承垫片A1063,第四轴承垫片A1064,第一平面轴承A1071,第二平面轴承A1072,第一弹簧垫片A1081,第二弹簧垫片A1082,开口短轴A109,第一定位销A1101,第二定位销A1102,第一伞齿A1111,第二伞齿A1112,限位垫片A112,闭口长轴A113和开口销A114;
[0155] 所述的床头齿轮箱外壳母102和床头齿轮箱外壳公103分别整体注塑成型;对合可后将零部件包在内部不使其滑脱错位;该床头齿轮箱外壳母102和床头齿轮箱外壳公103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一凸凹空间;
[0156] 所谓的凸凹空间是指将床头齿轮箱外壳母102和床头齿轮箱外壳公103内通过模具注塑成按照各需要限位的零部件的外部尺寸,使对应的零部件嵌入其中以起到固定该零部件的目的;后面提到的第二凸凹空间和第三凸凹空间对其凸凹空间的解释与此一致;不另行说明。
[0157] 所述的第一伞齿A1111和第二伞齿A1112位于该第一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0158] 所谓的(第一伞齿A1111和第二伞齿A1112)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为两个伞齿的轴线相互垂直,两个伞齿的伞部的齿牙相互咬合;后面涉及的第一伞齿B和第二伞齿B及第一伞齿C和第二伞齿C中的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与此同理;
[0159] 所述的开口短轴A109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A1111,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401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A109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A1111的第一定位销A1101;该开口短轴A109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A104,第一小轴套A1051,第一轴承垫片A1061,第一平面轴承A1071,第二轴承垫片A1062和第一弹簧垫片A1081;
[0160] 所谓的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为大轴套A104位于最靠近上端开口槽的位置向下依次为第一小轴套A1051,第一轴承垫片A1061,第一平面轴承A1071,第二轴承垫片A1062和第一弹簧垫片A1081;
[0161] 该第一轴承垫片A1061和该第一平面轴承A1071和该第二轴承垫片A1062和该第一弹簧垫片A1081和该第一伞齿A1111紧密压紧连接;表明这5个零部件可(与开口短轴A109)同步旋转;即该第一凸凹空间分别单独限位该大轴套A104和该第一小轴套A1051,如图6;
[0162] 所述的闭口长轴A113为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A1112;该闭口长轴A113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A1112的第二定位销A1102;该闭口长轴A113的一端(例如左端)穿过经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该限位垫片A112和该第二小轴套A1052延伸穿出,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A114;该闭口长轴A113的另一端(例如右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一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三小轴套A1053(该第三小轴套A1053在最右端),第四轴承垫片A1064,第二平面轴承A1072,第三轴承垫片A1063和第二弹簧垫片A1082;该第四轴承垫片A1064和第二平面轴承A1072和第三轴承垫片A1063和第二弹簧垫片A1082和该第二伞齿A1112紧密压紧连接,即该5个零部件可与该闭口长轴A113一起同步旋转。该第一凸凹空间单独限位该第三小轴套A1053,如图6;与此同理的可同样解释和理解(例如图7,图8和图9的小轴套在对应的凸凹空间内单独限位;而对应的大轴套也是单独限位的。
[0163] 如图7和图7a所示,该含手柄床尾齿轮箱201包括: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大轴套B204,第一小轴套B2051,第二小轴套B2052,第三小轴套B2053,第一轴承垫片B2061,第二轴承垫片B2062,第三轴承垫片B2063,第四轴承垫片B2064,第一平面轴承B2071,第二平面轴承B2072,第一弹簧垫片B2081,第二弹簧垫片B2082,开口短轴B209,第一定位销B2101,第二定位销B2102,第一伞齿B2111,第二伞齿B2112,长轴B212,开口销B213,手柄224;
[0164] 所述的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二凸凹空间;
[0165] 所述的第一伞齿B2111和第二伞齿B2112位于该第二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0166] 所述的开口短轴B209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例如可通过过盈固定,其他涉及到轴接固定的可参照此解释)该第一伞齿B2111,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401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B209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B2111的第一定位销B2101;该开口短轴B209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B204,第一小轴套B2051,第一轴承垫片B2061,第一平面轴承B2071,第二轴承垫片B2062和第一弹簧垫片B2081(该大轴套B204在最上端且该大轴套B204和该第一小轴套B2051分别通过第二凸凹空间单独限位,所谓限位可解释为限定位置);该第一轴承垫片B2061和该第一平面轴承B2071和该第二轴承垫片B2062和该第一弹簧垫片B2081和该第一伞齿B2111紧密压紧连接,即该5个零部件(包括该第一伞齿B2111)与该开口短轴B209同步旋转或同步转动;
[0167] 所述的长轴B212为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B2112;该长轴B212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B2112的第二定位销B2102;该长轴B212的一端(或右端)穿过经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三小轴套B2053延伸穿出,端头处设置开口槽,通过该开口槽与手柄224固定连接;
[0168] 所述的长轴B212的另一端(左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B2082,第四轴承垫片B2064,第二平面轴承B2072,第三轴承垫片B2063和第二小轴套B2052并延伸穿出该第二凸凹空间,即该第二小轴套B2052位于上述5个零部件的最左端;该长轴B212另一端(左端)的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B213;该第二弹簧垫片B2082和该第四轴承垫片B2064和该第二平面轴承B2072和该第三轴承垫片B2063和该第二伞齿B2112紧密压紧连接,即所述的5个部件(第二弹簧垫片B2082、第四轴承垫片B2064、第二平面轴承B2072、第三轴承垫片B2063和第二伞齿B2112)可随长轴B212同步转动;该第二小轴套B2052由第二凸凹空间单独限位。
[0169] 如图7a,所述的手柄224包括手柄固定螺丝223,握把定位销225,握把垫片226,握把弹簧227,握把插销228,握把229和握把连接头230;该手柄224的柄壁为柱状的刚性结构,一端的端头一体或紧固设置环状连接部,该握把连接头230沉入该环状连接部内并通过该手柄固定螺丝223与该环状连接部紧固连接;该手柄224柄壁的另一端端头处设置凹槽或凹部;
[0170] 所述的握把连接头230整体为柱状或实心柱状,一端设置凸出部,该凸出部插入该长轴B212上设置的开口槽内并成相互锁固的结构;
[0171] 所述的握把229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内部插入握把插销228,该握把插销228上环套有由两个该握把垫片226夹执的握把弹簧227;该握把插销228一端端头插入该手柄224柄壁的另一端端头处设置的凹槽或凹部内并通过握把定位销225铆固连接;该握把插销228另一端端头设置限制该握把229滑出的限位部。这样摇动该握把229,通过握把连接头230上设置的凸出部,该凸出部插入该长轴B212上开口槽内并相互锁固,依此带动该长轴B212转动,通过伞齿带动传动系统401使床头或床尾升降。
[0172] 如图8所示,该床尾齿轮箱301包括: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大轴套C304,第一小轴套C3051,第二小轴套C3052,第三小轴套C3053,第一轴承垫片C3061,第二轴承垫片C3062,第三轴承垫片C3063,第四轴承垫片C3064,第一平面轴承C3071,第二平面轴承C3072第一弹簧垫片C3081,第二弹簧垫片C3082,开口短轴C309,第一定位销C3101,第二定位销C3102,第一伞齿C3111,第二伞齿C3112,长轴C312,开口销C313和限位垫片C314;
[0173] 所述的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床尾齿轮箱外壳母202和床尾齿轮箱外壳公203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二凸凹空间;与含手柄床尾齿轮箱结构相同。
[0174] 所述的第一伞齿C3111和第二伞齿C3112位于该第二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垂直设置并齿合连接;
[0175] 所述的开口短轴C309为直立设置,下端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C3111,上端设置与该传动系统401机械连接的开口槽;该开口短轴C309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C3111的第一定位销C3101;该开口短轴C309由上至下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大轴套C304,第一小轴套C3051,第一轴承垫片C3061,第一平面轴承C3071,第二轴承垫片C3062和第一弹簧垫片C3081;该大轴套C304位于开口短轴C309最上端,该大轴套C304和第一小轴套C3051由第二凸凹空间单独限位;该第一轴承垫片C3061和该第一平面轴承C3071和该第二轴承垫片C3062和该第一弹簧垫片C3081和该第一伞齿C3111紧密压紧连接;即所述的5个零部件(第一轴承垫片C3061、该第一平面轴承C3071、该第二轴承垫片C3062、该第一弹簧垫片C3081和该第一伞齿C3111)与开口短轴C309同步转动;
[0176] 所述的长轴C312为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C3112;该长轴C312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C3112的第二定位销C3102;该长轴C312的一端(右端)穿过经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该限位垫片C314和该第三小轴套C3053,端头处设置开口槽;
[0177] 所述的长轴C312的另一端(左端)从右至左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二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C3082,第四轴承垫片C3064,第二平面轴承C3072,第三轴承垫片C3063和第二小轴套C3052并延伸穿出该第二凸凹空间,即该第二小轴套C3052位于最左端;该长轴C312另一端(左端)的端头设置用于与该拉杆连接的开口销C313;该第二弹簧垫片C3082和该第四轴承垫片C3064和该第二平面轴承C3072和该第三轴承垫片C3063和该第二伞齿C3112紧密压紧连接,即该5个零部件(第二弹簧垫片C3082、第四轴承垫片C3064、第二平面轴承C3072、第三轴承垫片C3063和第二伞齿C3112)可与长轴C312同步转动。该第二小轴套C3052由该第二凸凹空间单独限位;
[0178] 如图9所示,该电机齿轮链接箱501包括:链接箱外壳母502,链接箱外壳公503,电机短轴504,轴链长轴E505,第一小轴套E5041,第三小轴套E5051,第一限位垫片E5042,第二限位垫片E5052,第一伞齿E5043,第二伞齿E5053,第一开口销E5044,第二开口销E5054,第一定位销E5045,第二定位销E5055,第一弹簧垫片E5046,第三开口销E5056,第一轴承垫片E5047,第二弹簧垫片E5057,第一平面轴承E5048,第三轴承垫片E5058,第二轴承垫片E5049,第二平面轴承E5059,第二小轴套E50410,第四轴承垫片E50510,第四小轴套E50511,轴链接头弹簧506和轴链接头507;
[0179] 所述的链接箱外壳母502和链接箱外壳公503分别整体注塑成型;该链接箱外壳母502和链接箱外壳公503内部相对设置用以卡接固定零部件的第三凸凹空间;这里的所谓的凸凹空间(或第三凸凹空间)是指将链接箱外壳母502和链接箱外壳公503内通过模具注塑成按照各需要限位的零部件的外部尺寸或部分外部尺寸,使对应的零部件嵌入其中当链接箱外壳母502和链接箱外壳公503合起时起到固定或限位固定该零部件的目的;
[0180] 所述的第一伞齿E5043和第二伞齿E5053位于该第三凸凹空间内且相互平行设置并齿合连接;
[0181] 所谓的(第一伞齿E5043和第二伞齿E5053)相互平行设置并齿合连接为两个伞齿的轴线相互平行(例如,两个伞齿的伞部的齿牙方向相同,如图9),两个伞齿的非伞部(外环面的)的齿牙相互咬合;
[0182] 所述的电机短轴504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一伞齿E5043;该电机短轴504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一伞齿E5043的第一定位销E5045;该电机短轴504的一端(或左端)穿过经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一限位垫片E5042和第一小轴套E5041并延伸穿出该第三凸凹空间,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一开口销E5044销入的销孔;该电机短轴504的另一端(或右端)从左至右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一弹簧垫片E5046,第一轴承垫片E5047,第一平面轴承E5048,第二轴承垫片E5049和第二小轴套E50410(即该第二小轴套E50410位于最右端或外端);该第一伞齿E5043和该第一弹簧垫片E5046和第一轴承垫片E5047和第一平面轴承E5048和第二轴承垫片E5049紧密压紧连接;即此5个零部件(第一伞齿E5043、第一弹簧垫片E5046、第一轴承垫片E5047、第一平面轴承E5048和第二轴承垫片E5049)与电机短轴504同步转动;该第二小轴套E50410由第三凸凹空间单独限位且不出头;
[0183] 所述的轴链长轴E505为水平设置,轴接固定该第二伞齿E5053;该轴链长轴E505上设置限位并锁固该第二伞齿E5053的第二定位销E5055;该轴链长轴E505的一端(左端)穿过经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该第二限位垫片E5052和第三小轴套E5051并延伸穿出该第三凸凹空间,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二开口销E5054销入的销孔;该轴链长轴E505的另一端(右端)从左至右依次顺序环套通过该第三凸凹空间限位的第二弹簧垫片E5057,第三轴承垫片E5058,第二平面轴承E5059,第四轴承垫片E50510和第四小轴套E50511,该第四小轴套E50511位于所述5个零部件的最右端或外端且由该第三凸凹空间单独限位;该第二伞齿E5053和该第二弹簧垫片E5057和第三轴承垫片E5058和第二平面轴承E5059和第四轴承垫片E50510紧密压紧连接,即所述的5个零部件(第二伞齿E5053、第二弹簧垫片E5057、第三轴承垫片E5058、第二平面轴承E5059和第四轴承垫片E50510)与该轴链长轴E505同步转动;该轴链长轴E505的另一端(右端)延伸从该第三凸凹空间穿出,端头处设置可使该第三开口销E5056销入的销孔;该轴链接头507整体为中空、外方内圆的柱状结构,侧面开有槽孔,一端插入该轴链长轴E505,另一端的端头设置销槽开口;该轴链接头507通过该第三开口销E5056销接在该轴链长轴E505的另一端或右端;该轴链接头507内部设置轴链接头弹簧506。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